食品接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05441发布日期:2022-04-16 15:3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食品接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食品制作自动供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接盘装置。


背景技术:

2.食品包装是保障食品生产加工安全的一部分,但是食品工业过程中,使食品在离开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过程中,包装袋能够有效防止生物、化学及物理外来因素的损害,并起到保护食品本身的作用,但是对于自动化设备自动制备食物成品来说,在食品制作之前,供应商提供的食品需先做拆袋处理。
3.对于拆封后的食品继续向后续生产线的落料,并实现设备自动化加工食材,在此过程中,存在食材的落料位置不准确或在储料盒中位置有所偏离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对于表面结构具有弧形,易于滚动的食材,如油条、馃子等,在储料盒内的位置偏移会对后续该食材的加工处理有所影响,并最终影响成品食物的口感,品质下降,影响食用者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食品接盘装置,适用于安装在食材的进料收卷机构的后端,包括:接料机构及扶正装置;所述接料机构具有可开合结构,开口朝上,且所述接料机构的内部中空,用以存放食材;所述扶正装置设置在所述接料机构内的至少一侧,所述接料机构敞口时,所述扶正部能够将食品扶正至所述接料机构内的中部位置。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扶正装置的数量两个以上,所述扶正装置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接料机构可开合的对侧内壁上,随所述接料机构一同开合运动,且所述扶正装置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食材相接触。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可拆卸安装至所述接料机构的下部,且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接料机构相贴附。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料机构为方形结构,且所述接料机构可开合的方向与进料方向相同,包括侧围板以及相匹配的前开合部与后开合部;位于后侧的所述扶正装置下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开合部上,位于前侧的所述扶正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后合开部上;所述侧围板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前开合部与所述后开合部的两侧,且不与所述开合结构相干涉。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开合部与所述后开合部的底部共同形成弧形结构。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开合部与所述后开合部的中部分别朝外弯折;其中,所述前开合部的侧面投影呈“<”型,所述后开合部的侧面投影呈“>”型。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安装支架、第四驱动部及食品到位识别传感结构;所述安装支架适用于安装在所述进料收卷机构的后端;所述第四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前开合部与所述后开合部传动连接;所述食品到位识别传感结构分别安装在所述侧围板的侧壁上,且所述侧围板上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激光过孔;所
述第四驱动部及所述食品到位识别传感结构适用于分别电连接至食品制备的控制模块。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侧围板的顶部倾斜向外延伸有延伸部,且所述延伸部呈倒置的梯形结构。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扶正装置为两端反向弯折,且弯折处为弧形结构的金属丝,其中一端螺接固定至所述前开合部或所述后开合部上,所述扶正装置数量为四个,在所述接料机构内对称设置,且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扶正装置之间具有预设间隔。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料机构的材质为导热金属材质;所述接料机构内沿进料方向铺设有保温层,且所述保温层为软质材料,所述保温层在设置有所述扶正装置的位置开设有相匹配通槽,所述扶正装置能够穿过所述通槽伸出至所述保温层外。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具有可开合结构的接料机构,且可开合结构的开口向上,便于与设置在前端的进料收卷机构相配合接收已拆袋的食材,并且在可开合结构的至少一侧安装有能够随可开合结构一同运动的扶正装置,避免食材落入至接料机构后,滚至内壁边缘,不利于后端的食材抓取部抓取食材,不仅如此,接料机构上部打开时,扶正装置不干涉食材落入接料机构内,仅在接料机构闭合时,扶正装置随动至指定位置,对食材进行限位,以使食材在接料机构内居中处理,便于后续接料机构开口打开,易于取出食材。
15.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16.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17.图1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食品接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食品接盘装置安装在整体装置上的立体结构图;
19.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食品接盘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20.图4示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食品接盘装置安装在整体装置上的立体结构图;
21.图5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料收卷机构及固定架的立体结构图;
22.图6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料收卷机构及固定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24.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6.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27.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技术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技术的主旨。
28.图1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食品接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食品接盘装置安装在整体装置上的立体结构图;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食品接盘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5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料收卷机构及固定架的立体结构图;图6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料收卷机构及固定架的侧视图。
29.如图1-图6所示,该食品接盘装置,适用于安装在食材的进料收卷机构2的后端,包括:接料机构3及扶正装置31,接料机构3具有可开合结构,开口朝上,且接料机构3的内部中空,用以存放食材,扶正装置31设置在接料机构3内的至少一侧,接料机构3敞口时,扶正部能够将食品扶正至接料机构3内的中部位置。
30.在此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具有可开合结构的接料机构3,且可开合结构的开口向上,便于与设置在前端的进料收卷机构2相配合接收已拆袋的食材,并且在可开合结构的至少一侧安装有能够随可开合结构一同运动的扶正装置31,避免食材落入至接料机构3后,滚至内壁边缘,不利于后端的食材抓取部抓取食材,不仅如此,接料机构3上部打开时,扶正装置31不干涉食材落入接料机构3内,仅在接料机构3闭合时,扶正装置31随动至指定位置,对食材进行限位,以使食材在接料机构3内居中处理,便于后续接料机构3开口打开,易于取出食材。
31.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技术的食品接盘装置更多的用于块状、条状,且外形具有弧形,易于滚动的食材,接料机构3闭合后,在扶正装置31的作用下,此类食材能够更好的居中,尤其适用于油条、馃子等长条状、单独封装的食品包装拆封,通过在食品包装的横向及纵向划开包装后,继续向本技术的食品接盘装置落料输送食材,经落料扶正至接料机构3的中部位置后,再从接料机构3内取出,进行后续加工步骤。
32.为便于描述,本文中垂直于进料收卷机构2的进料方向为两侧,平行于进料收卷机构2的进料方向为前侧及后侧。
33.更具体的,对于接料机构3的密封性不予限定,本技术的食品接盘装置仅做为块状、条状等较大的食材进行扶正处理,无法适用于粉末类或者细碎、屑类等,只需确保块状、条状食材不会从可开合结构、可开合结构与其邻侧壁的夹缝处漏出即可。
34.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扶正装置31的数量两个以上,扶正装置3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接料机构3可开合的对侧内壁上,随接料机构3一同开合运动,且扶正装置31的另一端能够与食材相接触。
35.在此实施例中,两个以上的扶正装置31分别安装在接料机构3开合结构的两侧,在开合结构合拢时,更好的实现对食材在接料机构3内进行居中限位。
36.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加热组件32,加热组件32可拆卸安装至接料机
构3的下部,且加热组件32与接料机构3相贴附。
37.在此实施例中,在接料机构3的下部增设加热组件32,且加热组件32贴附至接料机构3的底壁,利于对食材进行加热、保温处理,最终,加热后的食材,在进行后续成品完成后,口感更好,也使得本技术的食材接盘装置的功能更全面,设计更加合理,并且充分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38.加热组件32具体可以连接至控制模块43一同供电加热,也可以单接电源,确保其加热作用即可。
39.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接料机构3为方形结构,且接料机构3可开合的方向与进料方向相同,包括侧围板35以及相匹配的前开合部33与后开合部34,位于后侧的扶正装置31下部固定安装在前开合部33上,位于前侧的扶正装置31固定安装在后合开部上,侧围板35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前开合部33与后开合部34的两侧,且不与开合结构相干涉。
40.在此实施例中,接料机构3整体呈方盒结构,其中两对侧侧壁为可开合结构,即该方盒结构的顶部能够敞口或者合拢,上部开口闭合。
41.进一度的,接料机构3包括侧围板35及相匹配的前开合部33与后开合部34,上端位于后开合部34一侧的扶正装置31,其下部固定安装在前开合部33上,上端位于前开合部33一侧的扶正装置31,其下部固定安装在后开合部34上,即邻近前侧的扶正装置31下端固定在后开合部34上,邻近后侧的扶正装置31下端固定在前开合部33上,如此设置,有效的保证了扶正机构能够在闭合时,位于前后两侧的前后装置相匹配,完成食材的限位居中。
42.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前开合部33与后开合部34的底部共同形成弧形结构。
43.在此实施例中,前开合部33的底部与后开合部34的底部具有间距,以使二者不相干涉,加热组件32设置在该间距处,优选的,保温层在进料方向呈弧形铺设在前开合部33与后开合部34内,在内壁铺设弧形结构的保温层,当食材落入后,有益于直接落在靠近中部位置,方便扶正装置31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限位。
44.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前开合部33与后开合部34的中部分别朝外弯折,其中,前开合部33的侧面投影呈“<”型,后开合部34的侧面投影呈“>”型。
45.在此实施例中,前开合部33与后开合部34的中部分别朝外呈弯折结构,在保证接料机构3内部空间足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其开合时所占用的立体空间,并且在接料机构3上口开启时,能够保证开合结构的最上端朝上设置,增大开合口的面积,易于落料,不仅如此,向外倾斜的延伸部还起到阻挡作用,有效的避免了食材落料时未落入接料机构3的可能性。
46.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支架36、第四驱动部37及食品到位识别传感结构39,安装支架36适用于安装在进料收卷机构2的后端,第四驱动部37以及接料机构3均设置在安装支架36上,且接料机构3通过传动组件38分别与前开合部33与后开合部34传动连接,食品到位识别传感结构39分别安装在侧围板35的侧壁上,且侧围板35上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激光过孔,第四驱动部37及食品到位识别传感结构39适用于分别电连接至食品制备的控制模块43。
47.在此实施例中,接料机构3与第四驱动部37均设置在安装支架36上,安装支架36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通过连接板,将本技术的食材接盘装置整体固定在整体设备的固定架上,固定架通常为在地面上设置的纵架,食材接盘装置的上方安装有进料收卷机构2及拆包
机构1,且进料收卷机构2及拆包机构1也安装到固定架上。
48.进一步的,第四驱动部37与传动组件38传动连接,第四驱动部37可以为驱动电机,传动组件38可以为两个啮合、等径的齿轮,其中一个齿轮与第四驱动部3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两个齿轮分别与可开合结构连接,即其中一个齿轮与前开合部33相轴接,另一个齿轮与后开合部34相轴接,以使可开合结构顺利开闭。
49.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控制模块43安装在固定架的旁侧,分别与拆包机构1、进料收卷机构2以及本技术的食品接盘装置电连接,食品到位识别传感结构39优选为激光传感器,包括激光发射器与接收器,激光发射器与接收器分别安装在接料机构3两侧的侧围板35上,且两侧的测温板上均开设有激光过孔,激光发射器与接收器均固定在侧围板35靠近底部的中间位置处,用以确保扶正装置31扶正后,食品到位识别传感结构39能够检测到食材,激光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信号中断,接收器将信号发送至食品制备整体的控制模块43。
50.具体的,进料收卷机构2包括工作台,拆包机构1位于工作台上,多个独立包装的食材组成连续包装袋,按预设的进料方向卷绕在进料收卷机构2上,当连续包装袋经过工作台时,位于其上方的拆包机构1能够切开包装,在进料方向继续移动后,食材与已拆封的包装袋一同移出工作台,食材落入本技术的食材接盘装置中的接料机构3内,而已拆封的包装袋收卷,缠绕在后续的进料收卷机构2的收卷部上。
51.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工作台安装在固定架的中部位置处,通常为多组在工作台前后设置的多组辊,只需确保连续包装袋绕设在多组辊之间,连续包装袋能够经过工作台,并且能够被拆包机构1上的切割刃切开即可。
52.至此,本技术的食品接盘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为:接料机构3开始处于开启状态,拆袋后的食材根据进料收卷机构2继续向前移出工作台,落至接料机构3内,控制模块43控制接料机构3的可开合结构合拢,扶正装置31与食材相接触,将其推至接料机构3的中部位置处,待加热预设时间后,可开合结构开启,控制模块43控制后续的食品抓取机构下降至可开合机构内,抓取已加热的食材至后续制备部分。
53.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侧围板35的顶部倾斜向外延伸有延伸部,且延伸部呈倒置的梯形结构。
54.在此实施例中,位于开合结构两侧的侧围板35上端向外延伸有延伸部,且呈倒置梯形与侧围板35相连接,两侧分别向外延伸的侧围板35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接料机构3的开口面积,更利于接料,向外延伸的角度本领域实施人员可以自行选择。优选的,向外延伸的延伸部与水平面所呈的倾斜角度为45度。
55.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扶正装置31为两端反向弯折,且弯折处为弧形结构的金属丝,其中一端螺接固定至前开合部33或后开合部34上,扶正装置31数量为四个,在接料机构3内对称设置,且位于同一侧的扶正装置31之间具有预设间隔。
56.在此实施例中,优选的,扶正装置31为两端反向弯折的金属丝,需要注意的是,此弯折角度不宜过大,保证弯折处为平滑弧形结构。
57.优选的,扶正装置31呈“~”型。
58.并且四根弯折呈预设形状的,对称设置在接料机构3的可开合结构上,扶正装置31可以直接焊接在前开合部33或者后开合部34上,也可以通过螺接,将其固定或者绕设在螺钉上,扶正装置31的具体固定方式并未做出限定,只需确保固定后,在扶正装置31不发生晃
动,并随开合结构一同移动,能够对落料后的食材进行居中、限位作用即可。
59.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接料机构3的材质为导热金属材质,接料机构3内沿进料方向铺设有保温层,且保温层为软质材料,保温层在设置有扶正装置31的位置开设有相匹配通槽,扶正装置31能够穿过通槽伸出至保温层外。
60.在此实施例中,软质材料的保温层在接料机构3内沿进料方向弧形铺设,此处所指的沿进料弧形铺设意为保温层底部的弧形结构,与接料机构3的开合方向相平行,即侧围板35上未铺设有保温层,仅在可开合结构内侧铺设保温层,侧围板35的外侧安装有食品到位识别传感结构39,沿进料方向弧形铺设的保温层能够为传感结构的识别进行让位,避免保温层阻挡传感器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61.进一步的,在保温层上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通槽,并确保通槽的大小能够包含扶正装置31的全部运动轨迹,尽量避免扶正装置31与保温层相接触,对装置本身造成破坏的可能性。软质的保温层能够随可开合结构一同运动,并随之改变形状,为确保扶正装置31能够顺利的进行扶正工作,只需确保两侧分别固定在前开合部33与后开合部34上,并且有效的对已经加热的食材进行保温处理。
62.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进料收卷机构22设置在工作台41的后部,包括第三驱动部21、主导辊、进料压紧组件23、把手24与包装袋回收辊27,第三驱动部21固定安装在固定架4上,主导轴22与第三驱动部21传动连接,进料压紧组件23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4上,与主导轴22相配合能够夹设并向前收卷连续包装袋,或者松开拆卸连续包装袋,把手24固定在进料压紧组件23的一侧,安装在固定架4上,还包括包装袋回收辊27,包装袋回收辊27设置在进料收卷机构22的后部。
63.在此实施例中,与前文对应,进料收卷机构22设置在工作台41的后部,此处所指的从前至后的后部方向为连续包装袋的进料方向,即包装袋首先经过工作台41的后部位置,再向前随进料方向抵达该进料收卷机构22位置。并且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第一驱动部111、第二驱动部121、第三驱动部21本领域实施人员可以自行进行选取,只需确保其能够合理的驱动横割刀112、纵刃122拆袋、驱动连续包装袋进料即可,具体不做更多限定。不仅如此,包装袋回收辊27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导向限位件29,第二导向限位件29为片状,用以保持包装袋回收辊27所收卷的已拆封的包装袋在收卷过程中仅收卷在两个第二导向限位件29之间,以使收卷的包装袋两侧边缘相齐平,第二导向限位件29的形状可以为五角星形状,具体不做限定。
64.其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料压紧组件23包括压紧辊231、杠杆板232、第一层压板233、第二层压板234以及压紧轮235,且压紧辊231、杠杆板232、第一层压板233、第二层压板234以及压紧轮235均安装到固定架4上,且压紧辊231能够沿圆弧轨迹进行转动,并与把手24固定连接,第一层压板233通过铰接支架安装到固定架4上,且第一层压板233未与铰接支架相连接的另一侧上部向外延伸有杠杆板232,压紧辊231始终与杠杆板232相接触,第二层压板234与第一层压板233相铰接,且第二层压板234与杠杆板232位于第一层压板233的同侧设置,且第二层压板234位于杠杆板232的下方,压紧轮235横向固定至第二层压板234上,即通过改变压紧辊231在杠杆板上的位置,杠杆板232能够带动第一层压板233沿其与铰接支架的铰接处转动,致使第二层压板234与第一层压板233的位置产生变化,固定在第二层压板234上的压紧轮235具有小幅度的位移,使其能够与主导轴22相贴付或者不
接触,并且压紧轮235至少为两组,压紧轮235的侧面投影形成“∧”型,即两组压紧轮235呈分叉式,从不同位置接触到主导辊22上,确保压紧轮235能够稳定的压紧到主导轴22上。
65.综上,进料压紧组件23的具体工作流程为:旋拧把手24驱动压紧辊231绕圆弧形轨迹移动,压紧辊231在与其相抵接的杠杆板232上前后位置变化,带动第一层压板233绕铰接支架的铰接点转动一定角度,第二层压板234随着其与第一层压板233的铰接点一同进行转动,第二程压板234下固定呈“∧”型的压紧轮235能够尽可能的贴近主导轴22,用以压紧连续包装膜,或者压紧轮235与主导轴22之间具有缝隙,便于连续包装膜的进料以及收卷工作。
66.以上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