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重型物体直线平移的载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72183发布日期:2022-04-09 04:1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重型物体直线平移的载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重物迁移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适用重型物体直线平移的载重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超重物体在移动与承重方面均存在一定难度,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轮式移动,对轴承要求高、牵引力大、系统复杂;着力点集中、对承载面要求高,会由于对滚轴的压力过大而造成失稳现象,使得对滚轴的轴承造成刚性破坏,发生物品倾斜等严重的威胁,同时需要的牵引力大、系统复杂,难以保证稳定输送;若采用滚轴式移动,仍会因使用不便,稳定性差,而难以实现超重物体的移载。比如港珠澳大桥沉管体积大、重量超级重,地面转移运输极度困难。大吨位龙门吊、行车、平板车,价格高昂。
3.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载重系统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适用重型物体直线平移的载重系统,通过将轴承展开平铺后周向运动改变为直线运动,直接进行承重和移动,极大提高载重性能,简化承重方式,便于超重物体直线平移的实现。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重型物体直线平移的载重系统,包括:平行铺设于地面的两组第一承重轨道,由第二承重轨道,循环装置以及滚动元件组成的多组承重滚动组件,以及连接所述承重滚动组件的承重连接横梁;
6.所述循环装置的底端固设有第二承重轨道,所述第二承重轨道位于所述第一承重轨道的上方且能够形成供所述滚动元件容置并能够沿排布轨迹活动的间隙,所述间隙内布置有若干滚动元件,所述滚动元件通过所述循环装置驱动进行前后端的循环更替;
7.通过将轴承展开平铺后的周向运动改变为直线运动,直接进行承重和移动。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装置为圆环式管道结构,且底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圆环式管道的两端形成半圆弧状的弯曲部,所述第二承重轨道与所述弯曲部的端部相接,所述循环装置的顶部通过直管连接所述弯曲部,所述间隙与所述圆环式管道相连通并组成循环通路,且与所述圆环式管道的内径相配合,并能够沿循环通路的路径滚动滑动。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承重轨道的开槽面布置于顶端,所述第二承重轨道的开槽面与所述第一承重轨道的开槽面相对向设置,并能够形成供所述滚动元件活动的所述间隙。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装置的外侧底端与所述第一承重轨道平滑过渡相接,所述循环装置的内侧底端与所述第二承重轨道平滑过渡相接。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重系统至少由两组承重滚动组件与一个承重连接横梁组成,所述承重滚动组件分别布置于所述承重连接横梁的两端。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重系统包括四组承重滚动组件与两个承重连接
横梁组成,两个所述承重连接横梁并列设置,并通过连杆连接,所述承重滚动组件分别分布于所述承重连接横梁的两端。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动元件在所述圆环式管道内部紧密排布,所述滚动元件在所述圆环式管道内部紧密排布,所述滚动元件在所述间隙内间隔排布,所述间隙内至少容置有3个滚动元件。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重连接横梁为长方体且为工字型结构,所述承重连接横梁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承重轨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承重连接横梁的顶部能够作为载重平台。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装置采用机械手抓取方式对所述间隙内位于前后端的滚动元件进行切换。
16.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适用重型物体直线平移的载重系统的应用,所述载重系统应用于深沟球式超高载重平板车。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一种适用重型物体直线平移的载重系统,通过将轴承展开平铺后周向运动改变为直线运动,直接进行承重和移动,极大提高载重性能,简化承重方式,便于超重物体直线平移的实现,同等空间内承重滚动接触面大幅增加,有效提高载重能力,连接组件的横梁直接当做载重平台,简化载重方式;减少了系统摩擦力,减少牵引力。
19.(2)本发明公开的载重系统,结构简单,制作简单,系统稳定,低成本实现超重物体的直线平移。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一种适用重型物体直线平移的载重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一种适用重型物体直线平移的载重系统中单组承重滚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第一承重轨道;2、第二承重轨道;3、循环装置;4、承重连接横梁;31、弯曲部;32、直管;33、滚动元件;34、循环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
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7.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8.请参图1至图2所示出的本发明一种适用重型物体直线平移的载重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29.实施例1:
30.一种适用重型物体直线平移的载重系统,包括:平行铺设于地面的两组第一承重轨道1,由第二承重轨道2,循环装置3以及滚动元件33组成的多组承重滚动组件,以及连接承重滚动组件的承重连接横梁4;循环装置3为圆环式管道结构,圆环式管道的两端形成半圆弧状的弯曲部31,循环装置3的顶部通过直管32连接弯曲部31,循环装置3的底端为开口结构,循环装置3的内侧底端固设有与弯曲部31的端部相接的第二承重轨道2,第二承重轨道2位于第一承重轨道1的上方且能够形成供滚动元件33容置并能够沿排布轨迹活动的间隙,间隙与圆环式管道相连通并组成循环通路34,循环通路34内布置有若干滚动元件33,滚动元件33为球体,且为钢球,且与圆环式管道的内径相配合,并能够沿循环通路34的路径滚动滑动。第一承重轨道1的开槽面布置于顶端,第二承重轨道2的开槽面与第一承重轨道1的开槽面相对向设置,并能够形成供滚动元件33活动的间隙。间隙内至少容置有3个滚动元件33。循环装置3的外侧底端与第一承重轨道1平滑过渡相接,循环装置3的内侧底端与第二承重轨道2平滑过渡相接。
31.需要理解的是,载重系统至少由两组承重滚动组件与一个承重连接横梁4组成,承重滚动组件分别布置于承重连接横梁4的两端。滚动元件33在圆环式管道内部紧密排布,滚动元件33在间隙内间隔排布,滚动元件33进入承重状态合理分布,减少相互摩擦,圆环式管道内部润滑,承重连接横梁4为长方体且为工字型结构,承重连接横梁4的底端与第二承重轨道2的顶端固定连接,承重连接横梁4的四个侧角能够与圆环式管道的内侧相卡接。承重连接横梁4的顶部能够作为载重平台。一种适用重型物体直线平移的载重系统,通过将轴承展开平铺后周向运动改变为直线运动,直接进行承重和移动,极大提高载重性能,简化承重方式,便于超重物体直线平移的实现,同等空间内承重滚动接触面大幅增加,有效提高载重能力,连接组件的横梁直接当做载重平台,简化载重方式;减少了系统摩擦力,减少牵引力。本发明公开的载重系统,结构简单,制作简单,系统稳定,低成本实现超重物体的直线平移。
32.实施例2:
33.载重系统包括四组承重滚动组件与两个承重连接横梁4组成,两个承重连接横梁4并列设置,并通过连杆连接,承重滚动组件分别分布于承重连接横梁4的两端。
34.实施例3:
35.循环装置3采用机械手抓取的方式对所述间隙内位于前后端的滚动元件33进行切换。
36.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适用重型物体直线平移的载重系统的应用,载重系统应用于深沟球式超高载重平板车。
37.工作原理:在牵引力的施加下,载重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第二承重轨道2下面的承重状态下的钢球持续向后端滚动;钢球由第二承重轨道2的后端出来,脱离承重状态,给圆环式管道内部钢球挤压力,挤压力通过圆环式管道,促使圆环式管道内的钢球相对于圆环式管道整体向前进方向移动,挤压力传递给第二承重轨道2前端的钢球,前端的钢球经挤压力进入第一承重轨道1与第二承重轨道2之间组成的间隙内,并进入承重状态,形成钢球的循环。
38.本发明的载重系统可以为类似港珠澳大桥沉管超重物体地面转移运输提供另一种思路。对于龙门吊、行车、平板车等使用轨道的装置,可以实现高载重时的低成本化。
3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