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钢瓦吊运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0626发布日期:2022-05-07 14:29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彩钢瓦吊运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彩钢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彩钢瓦吊运夹具。


背景技术:

2.彩钢瓦,又称:彩色压型瓦,是采用彩色涂层钢板,经辊压冷弯成各种波型的压型板;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特种建筑、大跨度钢结构房屋的屋面、墙面以及内外墙装饰等,具有质轻、高强、色泽丰富、施工方便快捷、抗震、防火、防雨、寿命长、免维护等特点,现已被广泛推广应用。
3.现今许多构筑物厂房结构采用彩钢瓦非封闭,由于厂房结构都较为高,彩钢瓦安装过程中没有一种专用的吊运工具,尤其厂房侧立墙面竖直安装时,难度较大,危险系数高;彩钢瓦存在单薄、易变性等情况,施工安装过程中只用通过吊带捆绑或是穿透彩钢瓦钩挂的形式吊运,效率低且容易破坏彩钢瓦完整性,并且不能根据彩钢瓦的厚度进行调节固定,导致固定彩钢瓦变形,为此,提出一种彩钢瓦吊运夹具。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彩钢瓦吊运夹具,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5.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彩钢瓦吊运夹具,包括固定组件和调节间隔圈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夹板、丝杆、五角扁头板体、螺栓、第一螺母和圆形锥角;
6.所述固定组件的一侧设有调节间隔圈组件;
7.所述调节间隔圈组件包括圆形管体、外螺纹管体、第二螺母、刻度尺和第一滑块;
8.所述圆形管体共设置三个,三个所述圆形管体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母的一侧,所述外螺纹管体共设置三个,三个所述外螺纹管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母的内侧壁,所述圆形管体的外侧壁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侧壁安装于所述刻度尺的外侧壁,所述外螺纹管体的外侧壁相互对称开设有四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焊接于所述圆形管体的内侧壁。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夹板共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夹板相邻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定位孔,所述螺纹定位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的外侧壁,所述丝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圆形锥角的一侧,通过圆形锥角的设置,用于辅助丝杆定位移动至螺纹定位孔内。
10.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板相邻的一侧相互对称开设有三个螺栓定位孔,所述螺栓定位孔内侧壁贴合于所述螺栓的外侧壁,所述螺栓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外螺纹管体与所述圆形管体的内侧壁,所述螺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母的内侧壁,通过螺栓定位孔的设置,便于螺栓进行移动。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圆形管体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
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焊接于所述外螺纹管体的一端,通过将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进行移动,既能辅助外螺纹管体在圆形管体上滑动,又能对外螺纹管体在圆形管体上进行位置限位。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圆形管体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一限位圆环,所述外螺纹管体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限位圆环,通过第一限位圆环与第二限位圆环的设置,便于增强对圆形管体与外螺纹管体在两个夹板之间的固定位置。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夹板的一侧开设有吊环孔,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焊接于所述五角扁头板体的外侧壁,所述五角扁头板体的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通过五角扁头板体与圆形通孔的设置,便于使用扳手及螺丝刀通过圆形通孔将丝杆在螺纹定位孔内转动。
14.本发明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5.一、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便于施工人员操作,通过将工具插进圆形通孔内后带动五角扁头板体进行转动,从而给使丝杆在螺纹定位孔内转动,其中圆形锥角便于进行定位,从而安全可靠固定彩钢瓦,能使彩钢瓦水平吊运便于施工安装,效率提升,解决吊运安装时彩钢瓦损坏等问题。
16.二、本发明通过使用工具卡住第二螺母,从而使第二螺母在外螺纹管体上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二螺母带动圆形管体进行移动,其中刻度尺上的刻度的范围包括外螺纹管体的距离,在圆形管体移动时加上外螺纹管体的距离,此时通过通槽便于观看刻度尺上的刻度,从而达到根据安装彩钢瓦厚度进行调节距离的目的,适用范围性增强,便于人员进行使用。
17.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侧剖结构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调节间隔组件立体结构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调节间隔组件内部结构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夹板立体结构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丝杆与五角扁头板体立体结构图。
25.附图标记:1、固定组件;101、夹板;102、丝杆;103、五角扁头板体;104、螺栓;105、第一螺母;106、圆形锥角;2、调节间隔圈组件;201、圆形管体;202、外螺纹管体;203、第二螺母;204、刻度尺;205、第一滑块;3、通槽;4、第一滑槽;5、第二滑槽;6、第二滑块;7、第一限位圆环;8、第二限位圆环;9、螺纹定位孔;10、螺栓定位孔;11、吊环孔;12、圆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8.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彩钢瓦吊运夹具,包括固定组件1和调节间隔圈组件2,固定组件1包括夹板101、丝杆102、五角扁头板体103、螺栓104、第一螺母105和圆形锥角106;
29.固定组件1的一侧设有调节间隔圈组件2;
30.调节间隔圈组件2包括圆形管体201、外螺纹管体202、第二螺母203、刻度尺204和第一滑块205;
31.圆形管体201共设置三个,三个圆形管体201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二螺母203的一侧,外螺纹管体202共设置三个,三个外螺纹管体202的外侧壁螺纹连接于第二螺母203的内侧壁,圆形管体201的外侧壁开设有通槽3,通槽3的内侧壁安装于刻度尺204的外侧壁,外螺纹管体202的外侧壁相互对称开设有四个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4的内侧壁,第一滑块205远离第一滑槽4的一侧焊接于圆形管体201的内侧壁。
32.在一个实施例中,夹板101共设置两个,两个夹板101相邻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定位孔9,螺纹定位孔9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于丝杆102的外侧壁,丝杆102的一端安装于圆形锥角106的一侧,通过圆形锥角106的设置,用于辅助丝杆102定位移动至螺纹定位孔9内,其中螺纹定位孔9便于丝杆102进行转动。
33.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夹板101相邻的一侧相互对称开设有三个螺栓定位孔10,螺栓定位孔10内侧壁贴合于螺栓104的外侧壁,螺栓104的外侧壁贴合于外螺纹管体202与圆形管体201的内侧壁,螺栓104的外侧壁螺纹连接于第一螺母105的内侧壁,通过螺栓定位孔10的设置,便于螺栓104进行移动,此时通过第一螺母105在螺栓104上转动,从而增强对夹板101、外螺纹管体202与圆形管体201进行增强固定。
34.在一个实施例中,圆形管体201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5,第二滑槽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6,第二滑块6的一侧焊接于外螺纹管体202的一端,通过将第二滑块6在第二滑槽5内进行移动,既能辅助外螺纹管体202在圆形管体201上滑动,又能对外螺纹管体202在圆形管体201上进行位置限位。
35.在一个实施例中,圆形管体201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一限位圆环7,外螺纹管体202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限位圆环8,通过第一限位圆环7与第二限位圆环8的设置,便于增强对圆形管体201与外螺纹管体202在两个夹板101之间的固定位置,提高固定的稳定性。
36.在一个实施例中,夹板101的一侧开设有吊环孔11,丝杆102的另一端焊接于五角扁头板体103的外侧壁,五角扁头板体103的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12,通过五角扁头板体103与圆形通孔12的设置,便于使用扳手及螺丝刀通过圆形通孔12将丝杆102在螺纹定位孔9内转动,轻松的将两个101进行紧固。
37.本发明在工作时:本装置通过吊环孔11方便将两个夹板101进行吊装,根据安装彩钢瓦厚度确定两个夹板101之间的间隙,此时使用工具卡住第二螺母203在外螺纹管体202上进行转动,从而使外螺纹管体202带动圆形管体201进行移动,从而圆形管体201与外螺纹
管体202相加的距离为彩钢瓦厚度,此时通过通槽3观看刻度尺204上的刻度,便于人员进行调节两块夹板101直接的间隙,彩钢瓦从两块夹板101下部卡入,然后此时通过螺栓104依次通过螺栓定位孔10、圆形管体201与外螺纹管体202的内部,此时通过转动第一螺母105,用于对夹板101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有圆形锥角106的螺栓104将彩钢瓦固定加紧于夹板101上的螺纹定位孔9内,起到锁死目的,丝杆102的一端尾部设有五角扁头板体103,五角扁头板体103的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12,可以使用扳手及螺丝刀通过圆形通孔12进行轻松紧固。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