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模盒异物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57390发布日期:2022-07-13 12:1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空模盒异物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卷烟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模盒异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包装机组一号轮完成烟支组的定型和传送,经检验合格的20支烟由模盒输送到一号轮前面停顿时,由第二推进器把烟支组推向一号轮内。夹紧爪将烟组定位,一号轮逆时针旋转180
°
,然后一号轮推杆将烟组与到位的内衬纸推向二号轮,开始进行内衬纸包装。
3.在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当烟库下烟通道某烟槽内烟支被第一推送器推送不到位或者夹杂变形烟支,会触发烟支输送通道弹性块检测器动作进而进入停机报警程序,逻辑上在x位置上会剔除当前模盒中的烟支和后一模盒中的烟支,若本该被剔除烟支组的模盒实际却未被剔除干净,会在x位置剔除后的模盒利用空模盒检测器进行检测,确保无残存的烟支被第二推送器在推送到一号轮过程中与推送器、一号轮、模盒、过桥之间发生运动干涉,导致一号轮位置变形或者推送器上的推烟块弯曲变形。
4.现有的空模盒检测器是一个漫反射光纤传感器,能对剔除烟支组的空模盒进行在滤嘴端进行有无异物的检测,然而实际应用中发现,其检测距离仅能触及模盒端面,而对模盒内可能残存的烟支则无法进行检测,存在漏检风险。而残留烟支如果在推杆下部或者卡在一号轮过桥处阻碍推杆的运动轨迹,就可能造成推杆受冲击变形,轻者造成烟支触头质量缺陷,重者造成推杆变形、打坏输送模盒,还需要额外进行输送模盒的维修与更换程序,不仅耗时也浪费成本;更有甚者,严重变形的烟支夹杂在烟支组内,之后进行正常的铝箔纸、商标纸、封签折叠包装程序,而这种小概率缺陷烟包很难被发现,流入市场将造成更为严重的生产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空模盒异物检测装置,以解决前述提及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模盒异物检测装置,其中包括:用于检测空模盒内异物的对射光纤传感器以及喷气清洁部件;其中,所述对射光纤传感器的接收端设置在剔除杆一侧的轨道挡板上的安装孔内,所述对射光纤传感器的发射端设置在相对一侧的轨道挡板上的安装孔内;
8.在所述接收端一侧的轨道挡板上设有气孔,所述气孔的一端与所述接收端的安装孔相对,所述喷气清洁部件与所述气孔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朝向所述接收端的安装孔内进行喷气清洁。
9.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喷气清洁部件包括喷气接头、调压阀以及气源,所述喷气接头与所述气孔连接,并通过气管依次与所述调压阀以及所述气源连接。
10.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喷气接头设于所述接收端一侧的轨道挡
板的顶面。
11.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气源包括小盒包装机压缩空气系统。
12.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压阀的调压范围至少包括0.1bar。
13.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轨道挡板上方的盖板处按预设间距设有两个红外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所述红外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的探头朝向模盒内部,且在红外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的探头与模盒之间形成有预设间隙;
14.所述红外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与包装设备原机电控系统电信号连接,用于检测模盒内的烟支状态。
15.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红外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位于剔除杆的一侧,且与剔除杆控制信号关联。
16.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空模盒异物检测装置还包括:放大器,所述对射光纤传感器通过所述放大器与包装设备原机电控系统电信号连接。
17.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端以及所述发射端分别通过螺母固定在轨道挡板上。
18.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采用对射光纤传感器替代传统的漫反射光纤传感器,并设置喷气清洁部件对对射光纤传感器的接收端探头区域进行清洁,避免烟沫、破纸屑进入到接收端的安装孔内,从而可以大幅减少误报频次。本发明对空模盒检测方式的改进,深入且彻底地对空模盒内部进行准确探测,能够大幅提升空模盒的自检率,减少漏检引发的一号轮、第二推进器推板变形,进而也可以显著降低烟包内烟支组某侧烟支表面皱褶的发生概率。
19.进一步地,配合模盒上方的一组激光探头可以辅助判断模盒内的烟支有无,尤其是对剩余烟支的形态进行可靠检测,为人工干预和其他控制方式提供丰富且可靠的检测信息。
附图说明
2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模盒异物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空模盒异物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4.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模盒异物检测装置的实施例,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用于检测空的模盒100内异物的对射光纤传感器以及喷气清洁部件;其中,所述对射光纤传感器的接收端1设置在剔除杆200一侧的轨道挡板300上的安装孔内,所述对射光纤传感器的发射端2设置在相对一侧的轨道挡板300上的安装孔内;
25.在所述接收端1一侧的轨道挡板300上设有气孔(图中未示),所述气孔的一端与所
述接收端1的安装孔相对,所述喷气清洁部件与所述气孔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朝向所述接收端1的安装孔内进行喷气清洁。
26.进一步地,所述喷气清洁部件包括喷气接头3、调压阀(图中未示)以及气源(图中未示),所述喷气接头3与所述气孔连接,并通过气管依次与所述调压阀以及所述气源连接。
27.进一步地,所述喷气接头3设于所述接收端1一侧的轨道挡板300的顶面。
28.进一步地,所述气源包括小盒包装机压缩空气系统。
29.进一步地,所述调压阀的调压范围至少包括0.1bar。
30.进一步地,参考图2所示,在轨道挡板300上方的盖板400处按预设间距设有两个红外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5,所述红外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5的探头朝向模盒100内部,且在红外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5的探头与模盒100之间形成有预设间隙;所述红外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5与包装设备原机电控系统电信号连接,用于检测模盒100内的烟支状态。在此基础上,两个所述红外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5优选位于剔除杆200的一侧,且与剔除杆控制信号关联。
31.具体来说,可以对模盒输送带上方原有的盖板400(通常为有机玻璃材质)进行改造,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在盖板400上对应模盒100两侧2mm的位置分别加工两个螺纹孔(此预设间距对应实际烟支的两端),并将红外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5的探头分别安装在盖板400上该两个螺纹孔内,并用锁紧环(如螺母)进行固定。优选地,可以通过调节红外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的检测距离以使形成的激光光斑刚好能够检测模盒100内的烟支,也即是在红外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5的探头与模盒100之间形成有预设间隙。
32.在原机控制系统触发剔除杆200对模盒100内的烟支进行剔除动作后,可以采集两个红外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5的输出信号进行剔除出模盒内的烟支状态检测,此处提供示意性的介绍:例如两个红外激光漫反射光电开关5均没有高电平信号反馈,则说明模盒100内的烟支已经剔除干净;当二者皆输出高电平,则说明模盒100内存在剩余烟支,而烟支形态正常,没有变形或残缺的;若二者信号不同步,则说明模盒100内不仅存在烟支且烟支形态也为异常,此时可以进一步触发相应的预警机制,提醒人工干预。
33.进一步地,所述空模盒异物检测装置还包括:放大器,所述对射光纤传感器通过所述放大器与包装设备原机电控系统电信号连接。
34.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端1以及所述发射端2分别通过螺母4固定在轨道挡板300上。
35.综合前述各个实施例,本发明的工作方式可参考如下:当缺支检测、空头检测、弹性臂检测、杠杆检测等机制利用移位程序在x位置上剔除相应模盒中的烟支以及后一模盒中的烟支时,如果出现本该被剔除烟支组的模盒而未被剔除干净的情况,则可以由本发明提供的对射光纤传感器可靠检测出模盒内部的异物,进而可以由传感器反馈高电平并经由前述放大器接入包装设备的原机电控系统,触发预置的包装机模盒自检停机,并且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报警机制提示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实际确认。
36.进一步地,配合模盒上方的一组激光探头可以辅助判断模盒内的烟支有无,尤其是对剩余烟支的形态进行可靠检测,为人工干预和其他控制方式提供丰富且可靠的检测信息。
37.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采用对射光纤传感器替代传统的漫反射光纤传感器,并设置喷气清洁部件对对射光纤传感器的接收端探头区域进行清洁,避免烟
沫、破纸屑进入到接收端的安装孔内,从而可以大幅减少误报频次。本发明对空模盒检测方式的改进,深入且彻底地对空模盒内部进行准确探测,能够大幅提升空模盒的自检率,减少漏检引发的一号轮、第二推进器推板变形,进而也可以显著降低烟包内烟支组某侧烟支表面皱褶的发生概率。
38.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39.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但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需要言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方式所涉及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不改变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以及技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地组合搭配成多种等效方案;因此,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