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用套筒及其制造方法和包装容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19383发布日期:2023-12-20 06:14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包装用套筒及其制造方法和包装容器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用套筒及其制造方法和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1、包装容器包括用于储存食品的容器。食品的种类有很多,例如包括固体或液体食品。液体食品可包括乳制品、汤、调味汁等。包装用套筒为上述包装容器的前体,例如可以是壳形、管状或两者形状皆有。管状容器优选为在管的相对端具有开口的管结构。

2、为了保持食品在生产、运输以及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和口感,包装用套筒通常由包装用复合片材制成。包装用复合片材包括层压的多层,该多层例如包括内层(例如内聚合物层)、阻挡层、载体层和外层(例如外聚合物层)等。


技术实现思路

1、现有展开状态下的包装用套筒的截面形状容易形成为不规则形状,进而影响包装容器的密封效果,并且难于匹配到现有生产设备中。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用套筒及其制造方法和包装容器,其一方面可匹配到现有生产设备中,避免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改进或调试,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保证包装容器的密封效果。

3、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包装用套筒,其由包装用复合片材折叠而成,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包括折叠图案,所述折叠图案包括:第一折叠线和第二折叠线,所述第一折叠线和所述第二折叠线中的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折叠线和所述第二折叠线将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划分成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一主折叠图案,其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且贯穿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弯曲折叠线,其中,所述包装用套筒的成形力为4~12牛顿。

4、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与所述第一折叠线和所述第二折叠线分别交汇在第一交点和第二交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弯曲折叠线与所述第一交点之间的最小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弯曲折叠线与所述第二交点之间的最小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在所述第一交点和所述第二交点之间具有长度,其中,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长度的比值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7%并且所述第二间距与所述长度的比值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7%。

5、至少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中的至少一个增大时,所述包装用套筒的成形力减小。

6、至少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长度的比值为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14%并且所述第二间距与所述长度的比值为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14%时,所述包装用套筒的成形力为5~10牛顿。

7、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距为5~20mm,所述第二间距为5~20mm。

8、至少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长度的比值为大于等于7%且小于等于10%并且所述第二间距与所述长度的比值为大于等于7%且小于等于10%时,所述包装用套筒的成形力为6~8牛顿。

9、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距为10~15mm,所述第二间距为10~15mm。

10、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距等于所述第二间距。

11、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图案还包括:第二主折叠图案,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且贯穿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所述第二主折叠图案与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其中,所述第二主折叠图案与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不同且不包括弯曲折叠线。

12、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主折叠图案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主折叠图案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设置。

13、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包装容器,包括前面任一所述的包装用套筒。

14、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装容器的成形力为6~15牛顿。

15、根据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包装用套筒的制造方法,包括:沿包装用复合片材的折叠图案折叠,其中,所述折叠图案包括:第一折叠线和第二折叠线,所述第一折叠线和所述第二折叠线中的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折叠线和所述第二折叠线将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划分成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第一主折叠图案,其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且贯穿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弯曲折叠线;第二主折叠图案,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且贯穿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所述第二主折叠图案与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不同且不包括弯曲折叠线。所述沿包装用复合片材的折叠图案折叠包括:沿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折叠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以形成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的第一内角;和沿所述第二主折叠图案折叠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以形成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的第二内角,其中,所述第一内角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内角的角度。

16、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弯曲折叠线两侧的第一直线折叠线,其中,所述沿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折叠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包括:至少沿所述第一直线折叠线折叠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以形成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的第一内角。

17、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折叠图案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直线折叠线;沿所述第二主折叠图案折叠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包括:沿所述第二直线折叠线折叠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以形成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的第二内角。

18、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的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边缘彼此接合,以形成所述包装用套筒,其中,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主折叠图案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主折叠图案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设置,其中,所述包装用套筒包括:由至少两个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分别折叠而成的一对侧棱;和由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主折叠图案分别折叠而成的另一对侧棱,其中,所述一对侧棱分别具有所述弯曲折叠线。

19、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施加力到所述包装用套筒上,以使所述另一对侧棱朝彼此靠近的方向移动,并且所述一对侧棱上的两个所述弯曲折叠线朝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

20、上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用套筒及其制造方法和包装容器中,由于折叠图案包括弯曲折叠线,有利于在包装用套筒或包装容器上形成拱形部,不仅方便握取,还能提高包装容器的美观性。通过将成形力设置为4~12牛顿,不仅降低了成形力,更匹配于现有生产设备,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还使包含弯曲折叠线的包装用套筒的截面形状更容易形成规则形状,由此保证了包装容器的密封效果和美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装用套筒,其由包装用复合片材折叠而成,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包括折叠图案,所述折叠图案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用套筒,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用套筒,其中,当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中的至少一个增大时,所述包装用套筒的成形力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用套筒,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用套筒,其中,所述第一间距为5~20mm,所述第二间距为5~2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用套筒,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用套筒,其中,所述第一间距为10~15mm,所述第二间距为10~15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用套筒,其中,所述第一间距等于所述第二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用套筒,其中,所述折叠图案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用套筒,其中,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主折叠图案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主折叠图案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设置。

11.一种包装容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用套筒。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中所述包装容器的成形力为6~15牛顿。

13.一种包装用套筒的制造方法,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装用套筒的制造方法,其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包装用套筒的制造方法,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装用套筒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的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边缘彼此接合,以形成所述包装用套筒,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包装用套筒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包装用套筒及其制造方法和包装容器。包装用套筒由包装用复合片材折叠而成,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包括折叠图案,所述折叠图案包括:第一折叠线、第二折叠线和第一主折叠图案。所述第一折叠线和所述第二折叠线将所述包装用复合片材划分成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一主折叠图案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且贯穿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所述第一主折叠图案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弯曲折叠线,所述包装用套筒的成形力为4~12牛顿。上述包装用套筒不仅可保证包装容器的密封效果,还能匹配到现有生产设备中,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邵峰,詹尼斯·欧克斯曼,杨·布豪克霍夫,克里斯汀·吉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康美包(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