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垛堆码机构及纸板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62967发布日期:2022-08-31 14:5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垛堆码机构及纸板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纸品制作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纸垛堆码机构及纸板生产线。


背景技术:

2.堆码机是将生产出来的纸板叠放堆码成纸垛的设备,使多个纸板以纸垛的形式转运、存放。
3.如公开号为cn109928255a,名称为《一种瓦楞纸板生产用堆码机》的专利申请,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支撑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传送带及其驱动设备,所述传送带上传动有纸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传送带延伸至支撑架的内部,所述支撑架右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架的内部,所述支撑架右侧的内壁嵌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右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设置有可升降吸附装置;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且位于传送带的右侧设置有l形转运板,所述l形转运板的左侧延伸至支撑架的内部,所述支撑架的内顶壁上固定连接有由前向后设置的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位于第一螺纹杆的两侧,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可移动整理装置,两个所述可移动整理装置均位于l形转运板的左侧。
4.现有技术中的堆码机通常只能够将一块块纸板堆码成纸垛,无法将小叠的薄纸垛(如4-10层纸板)堆码成更厚的纸垛(如40-60层纸板),尤其是在申请人的纸板压平叠纸机研发投产后,将小叠的薄纸垛堆码成更厚的纸垛的需求更加急迫。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垛堆码机构及纸板生产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垛堆码机构,包括工作台与升降接收台,所述工作台上水平移动设置有一移动台,所述移动台上设置有一转运输送带,转运输送带具有一上料端与一下料端;移动台移动的行程中具有一使转运输送带的上料端接收纸垛的上料工位,以及一使转运输送带的下料端位于升降接收台正上方的下料工位;下料时,移动台移动至下料工位且转运输送带将纸垛转运输送带至下料端,在移动台移动退回至上料工位的过程中转运输送带向移动台移动的相反方向输送纸垛,以使纸垛脱离转运输送带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堆码至升降接收台上。
7.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移动台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转运输送带输送纸垛。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一齿轮以及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设置在移动台上,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置于工作台上,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一伺服电机用于驱动第一齿轮转动。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台上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皮带组件驱动转运输送带的驱动辊转动。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齿条、第三齿条,其均沿移动台移动方向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二齿轮,其共轴固定连接在转运输送带的驱动辊上,其与第二齿条啮合配合;第三齿轮,其通过一轴杆转动设置在移动台上,其与第二齿轮啮合;第四齿轮,其转动套设在所述轴杆上,其内部共轴嵌设有一棘轮,其与所述第三齿条啮合配合;棘爪,其弹性铰接在所述轴杆的一侧上,其与所述棘轮相配合。
1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接收台通过剪叉式升降机构驱动以进行升降。
12.进一步地,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工作台进行升降。
13.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机架及第三驱动组件,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并列设置在底座上的两个支撑板,工作台竖向移动设置在两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竖向移动。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三伺服电机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上的两个链式传动组件,每个链式传动组件包括两个链轮以及链条,两所述链轮分别转动设置在对应的支撑板的上下两端,所述链条套设啮合在两链轮上,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在链条上,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驱动其中一个链轮转动。
15.一种纸板生产线,包括纸板压平叠纸机以及上述的纸垛堆码机构,所述纸板压平叠纸机用于将多个纸板依次压平并堆叠成纸垛以输送给纸垛堆码机构。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纸垛堆码机构,当移动台位于上料工位时,纸垛被输送到转运输送带的上料端,移动台移动至下料工位且转运输送带将纸垛转运输送带至下料端,然后在移动台移动退回至上料工位的过程中转运输送带向移动台移动的相反方向输送纸垛,以使纸垛脱离转运输送带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堆码至升降接收台上,从而实现将多个纸垛堆叠成更厚的纸垛。
17.由于上述纸垛堆码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纸垛堆码机构的纸板生产线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纸垛堆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2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b处结构放大图;
23.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作过程中各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纸板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纸板压平叠纸机结构示意图;
27.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纸板压平叠纸机在第二行程结束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纸板压平叠纸机在第三行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5中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30.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6中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31.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34.1、工作台;2、升降接收台;3、移动台;4、转运输送带;5、第一驱动组件;5.1、第一齿条;5.2、第一齿轮;5.3、第一伺服电机;6、第二驱动组件;6.1、第二齿条;6.2、第三齿条;6.3、第二齿轮;6.4、第三齿轮;6.5、第四齿轮;6.6、轴杆;6.7、棘轮;6.8、棘爪;7、机架;7.1、底座;7.2、支撑板;7.3、滑轨;7.4、滑座;8、第三驱动组件;8.1、第三伺服电机;8.2、链轮;8.3、链条;9、第一输送带;10、第二输送带;11、转辊;12、叠纸输送带;12.1、倾斜带面;12.2、水平带面;13、挡纸板;14、压纸轮;15、滑动杆;16、l形托纸板;16.1、竖挡板;16.2、横托板;17、导向斜坡;18、第一液压缸;19、第二液压缸;20、侧板;21、斜杆;22、楔形块;23、滑槽;23.1、第一水平段;23.2、竖直段;23.3、第二水平段;24、滑柱;25、第三液压缸;26、拍板;27、第一摆杆;28、第二摆杆;29、滚轮;30、凸轮;31、连接杆;32、第二弹性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36.请参阅图1-2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纸垛堆码机构,包括工作台1与升降接收台2,工作台1上水平移动设置有一移动台3,移动台3上设置有一转运输送带4,转运输送带4具有一上料端与一下料端,移动台3移动的行程中具有一使转运输送带4的上料端接收纸垛的上料工位,以及一使转运输送带4的下料端位于升降接收台2正上方的下料工位,下料时,移动台3移动至下料工位且转运输送带4将纸垛转运输送带4至下料端在移动台3移动退回至上料工位的过程中转运输送带4向移动台3移动的相反方向输送纸垛,以使纸垛脱离转运输送带4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堆码至升降接收台2上。
37.具体的,升降接收台2通过剪叉式升降机构或液压装置或链轮8.2链条8.3组件驱动以进行升降,为现有技术此处不过多赘述。移动台3与工作台1之间设置有滑动结构或滚动结构,如滑棱与条形槽间的滑动配合,或者转轮与条形槽之间的滚动配合,移动台3为布置在转运输送带4两侧的条形板,转运输送带4的驱动辊转动连接在条形板上。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5与第二驱动组件6,第一驱动组件5用于驱动移动台3移动,第二驱动组件6用于驱动转运输送带4输送纸垛。
3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纸垛堆码机构,当移动台3位于上料工位时,纸垛被输送到转运输送带4的上料端,移动台3移动至下料工位且转运输送带4将纸垛转运输送带4至下料端,然后在移动台3移动退回至上料工位的过程中转运输送带4向移动台3移动的相反方向以与移动台3移动速率相同的速率输送纸垛,纸垛在移动台3与转运输送带4的驱动下在横向上运动速度抵消为零,纸垛率先脱离转运输送带4的一侧落到下方的升降接收台2上(或已经堆码在升降接收台2上的纸垛上),直至纸垛完全脱离转运输送带4,纸垛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堆码至升降接收台2上(或已经堆码在升降接收台2上的纸垛上),从而实
现将多个纸垛堆叠成更厚的纸垛。
39.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组件5包括第一齿条5.1、第一齿轮5.2以及第一伺服电机5.3,第一齿条5.1固定设置在移动台3上,第一齿轮5.2转动设置于工作台1上,第一齿轮5.2与第一齿条5.1啮合,第一伺服电机5.3用于驱动第一齿轮5.2转动,具体的,第一伺服电机5.3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5.2共轴固定连接,或者第一伺服电机5.3的输出轴通过皮带组件带动第一齿轮5.2转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伺服电机5.3驱动第一齿轮5.2转动,第一齿轮5.2带通过与之啮合的第一齿条5.1来驱使移动台3及设置在移动台3上的转运输送带4水平移动,第一伺服电机5.3的正反转带动移动台3往复直线运动。作为优选的,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台3上的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通过皮带组件驱动转运输送带4的驱动辊转动,或者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直接驱动转运输送带4的驱动辊转动。
40.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第二齿条6.1、第三齿条6.2、第二齿轮6.3、第三齿轮6.4、第四齿轮6.5以及棘爪6.8,其中,第二齿条6.1与第三齿条6.2均沿移动台3移动方向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第二齿轮6.3共轴固定连接在转运输送带4的驱动辊上,第二齿轮6.3与第二齿条6.1啮合配合,第三齿轮6.4通过一轴杆6.6转动设置在移动台3上,轴杆6.6与移动台3转动连接,第三齿轮6.4与轴杆6.6共轴固定连接,第三齿轮6.4与第二齿轮6.3啮合,第四齿轮6.5转动套设在轴杆6.6上,第四齿轮6.5内部共轴嵌设有一棘轮6.7,第四齿轮6.5与第三齿条6.2啮合配合,棘爪6.8弹性铰接在轴杆6.6的一侧上,棘爪6.8与棘轮6.7相配合。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组件5驱动移动台3由上料工位移动至下料工位的过程中,移动台3带动第二齿轮6.3同步移动,第二齿轮6.3与第二齿条6.1啮合配合(如图2、4),从而使得第二齿轮6.3转动,第二齿轮6.3带动转运输送带4的驱动辊转动,从而使转运输送带4将其上的纸垛从上料端往下料端输送,当纸垛抵达下料端时,第二齿轮6.3与第二齿条6.1啮合结束,紧接着第四齿轮6.5开始与第三齿条6.2啮合配合(如图3、5),从而使得第四齿轮6.5与棘轮6.7转动,棘轮6.7的棘齿从棘爪6.8上滑过,棘轮6.7无法通过棘爪6.8驱动轴杆6.6转动,即棘轮6.7空转,当移动台3移动至下料工位时,第四齿轮6.5仍保持与第三齿条6.2啮合;接下来,驱动组件驱动移动台3由上料工位往下料工位移动,移动台3通过轴杆6.6带动第四齿轮6.5同步移动,第四齿轮6.5与第三齿条6.2啮合配合,从而使第四齿轮6.5与棘轮6.7转动,棘轮6.7的棘齿卡住棘爪6.8,从而使得轴杆6.6转动,轴杆6.6带动第三齿轮6.4转动,第三齿轮6.4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6.3转动,第二齿轮6.3带动驱动辊转动,从而使转运输送带4往移动台3移动的相反方向以与移动台3移动速率相同的速率输送其上的纸垛,以使纸垛脱离转运输送带4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堆码至升降接收台2上,从而实现将多个纸垛堆叠成更厚的纸垛;在转运输送带4输送下一个纸垛到升降接收台2上之前,升降接收台2下降,使升降接收台2上堆码的纸垛的最顶部齐平或(略微)低于转运输送带4的下表面。
41.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6-12,还包括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用于驱动工作台1进行升降,如此能够实现转运输送带4接收低处或高处的纸垛,并将纸垛堆码到升降接收台2上。具体的,升降组件包括机架7及第三驱动组件8,机架7包括底座7.1和并列设置在底座7.1上的两个支撑板7.2,工作台1竖向移动设置在两支撑板7.2之间,第三驱动组件8用于驱动工作台1竖向移动。作为优选的,第三驱动组件8包括第三伺服电机8.1以及分
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板7.2上的两个链式传动组件,每个链式传动组件包括两个链轮8.2以及链条8.3,两链轮8.2分别转动设置在对应的支撑板7.2的上下两端,链条8.3套设啮合在两链轮8.2上,工作台1固定连接在链条8.3上,第三伺服电机8.1驱动其中一个链轮8.2转动。具体的,两支撑板7.2上均竖向设置有滑轨7.3,工作台1的相对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滑座7.4,两滑座7.4分别通过直线轴承竖向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轨7.3上,两个链式传动组件的链条8.3与两滑座7.4一一对应的连接。
4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纸板生产线,参阅图13-20,包括纸板压平叠纸机以及上述的纸垛堆码机构,纸板压平叠纸机用于将多个纸板依次压平并堆叠成纸垛以输入给纸垛堆码机构。
43.具体的,纸板压平叠纸机包括纸板压平机构、叠纸板机构、纸垛压平机构以及转移机构,其中,纸板压平机构包括两个上下布置的第一输送带9,纸板从两第一输送带9之间的纸板压平通道通过时被压平,叠纸板机构用于将从纸板压平机构输送过来的多个纸板堆叠呈纸垛,纸垛压平机构包括两个上下布置的第二输送带10,两第二输送带10之间形成纸垛压平通道,转移机构用于将纸垛从叠纸板机构上转移至纸垛压平通道中,纸垛从纸垛压平通道中通过时被两第二输送带10压平。
44.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纸板压平叠纸机,纸板首先在经过纸板压平通道时压平,然后通过叠纸板机构被叠成纸垛,接着转移机构将纸垛转移至纸垛压平通道内,纸垛压平机构对纸垛再次压平,从而使纸板的压平的效果更好,纸垛也更加紧实,使得纸垛在后续转运时不易散乱。
45.进一步地,两第一输送带9相互靠近的一段带体的内侧、以及两第二输送带10相互靠近的一段带体的内侧均布置有转辊11,转辊11的设置能够为对应的输送带带面提供压紧力
46.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技术方案,叠纸板机构包括叠纸输送带12、挡纸板13以及压纸轮14,其中,叠纸输送带12包括相连的倾斜带面12.1与水平带面12.2,倾斜带面12.1对接接收来自于纸板压平通道的纸板,即纸板压平通道的纸板在两第一输送带9的输送下抵达到倾斜带面12.1上,纸板在叠纸输送带12的输送下经倾斜带面12.1被输送至水平带面12.2上,挡纸板13位于水平带面12.2的上方,挡纸板13与水平带面12.2之间不连接,挡纸板13用于挡住叠纸输送带12上输送的位于水平带面12.2上的纸板,此时水平带面12.2上的纸板有一部分的悬空位于倾斜带面12.1的上方,紧接着纸板压平通道内输送过来的第二块纸板抵到倾斜带面12.1,并经倾斜带面12.1运动至水平带面12.2上,并将原本位于水平带面12.2上的第一块纸板向上顶起,取代了第一块纸板的位置,第二块纸板被挡纸板13挡住,此时第一块纸板就叠到了第二块纸板的上面,如此循环即可实现各纸板在叠纸输送带12的水平带面12.2上由下往上堆叠成纸垛,挡纸板13高度优选不高于一块纸板的厚度,压纸轮14弹性抵压在位于水平带面12.2上的纸垛上,以使纸垛不易歪斜散乱,具体的,压纸轮14转动连接在一滑动杆15上,滑动杆15滑动连接在一机架7上,滑动杆15与机架7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单元,第一弹性单元的弹力驱使压纸轮14向下抵压在位于水平带面12.2上的纸垛上,第一弹性单元优选为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弹力向下作用于压纸轮14上,第一弹簧穿设在滑动杆15上,其一端与滑动杆15连接,另一端与机架7连接。
47.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技术方案,转移机构包括l形托纸板16、导向斜坡17以及驱动
组件,其中,l形托纸板16包括垂直连接的竖挡板16.1与横托板16.2,横托板16.2的上表面水平,横托板16.2远离竖挡板16.1的一侧呈刃边,刃边即为薄而尖的边,导向斜坡17斜下端连接在挡纸板13的顶部,其斜上端对接纸垛压平通道的底部,驱动组件用于在纸垛堆叠到预设高度(或预设数量)时驱动l形托纸板16依次运动以下行程:第一行程:l形托纸板16横向运动,横托板16.2通过刃边由高于挡纸板13的位置插入纸垛的纸板缝隙中,直至竖挡板16.1挡接到纸垛侧面上;第二行程:l形托纸板16竖向升高至其上表面与纸垛压平通道的底部的底部齐平,横托板16.2上纸垛的地面与纸垛压平通道的底部齐平;第三行程:l形托纸板16再次横向运动,将其上的纸垛沿着导向斜坡17推入到纸垛压平通道内;第四行程:l形托纸板16返回至第一行程的初始位置。
48.本实施例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相比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区别在于:在第一行程中,l形托纸板16横向运动,横托板16.2插入至叠纸输送带12上叠码的纸垛的最底部纸板与倾斜带面12.1之间的位置,横托板16.2也不强制要设置刃边,直至竖挡板16.1挡接到纸垛侧面上;在第二行程中,l形托纸板16竖向升高至其上表面与纸垛压平通道的底部的底部齐平,紧接着纸板压平通道再输送一块纸板到叠纸输送带12上,该纸板将搭接在横托板16.2与水平带面12.2上的纸托给顶起,使横托板16.2上的纸垛的最底部高于挡纸板13的顶部;然后再进行第三行程。本技术方案中转移机构转移纸垛的方式相比于上一个技术方案中转移机构转移纸垛的方式,优势在于在第一行程中横托板16.2不需要插入纸垛的纸板缝隙中,因此完全不会出现横托板16.2刃边损伤纸板侧面的情况,好在即使在上一个技术方案中转移机构转移纸垛的方式中,只要把握好转移机构的精度,也很少出现横托板16.2刃边损伤纸板的情况;而上一个技术方案中转移机构转移纸垛的方式相比于本技术方案中转移机构转移纸垛的方式,优势在于第二行程中横托板16.2上纸垛的倾斜度较小一些,好在即使在本技术方案中转移机构转移纸垛的方式中,由于压紧轮的抵压纸垛的作用,使得纸垛即使在倾斜角度略大的情况下也不会散乱。上述两个技术方案中转移机构转移纸垛的方式各有所长,瑕不掩瑜,均能够在实际使用中发挥优益的效果,纸板叠码整齐、平稳,与前后工序衔接流畅,作业效率显著提高。
49.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包括横向布置的第一液压缸18以及竖向布置的第二液压缸19,第二液压缸19的缸座固定连接在第一液压缸18的液压杆的输出端上,第二液压缸19的液压杆的输出端与l形托纸板16固定连接。在第一行程中仅第一液压缸18工作,在第二行程中仅第二液压缸19工作,在第三行程中仅第一液压缸18继续工作。
50.作为本实施例驱动组件的另一优选技术方案,参阅图19,驱动组件包括侧板20、斜杆21、楔形块22以及驱动单元,其中,侧板20上开设有滑槽23,滑槽2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水平段23.1、竖直段23.2以及第二水平段23.3,斜杆21通过滑柱24沿滑槽23滑动设置于侧板20上,其与l形托纸板16固定连接,楔形块22相对侧板20横向移动设置,其与斜杆21滑动配合,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楔形块22横向移动,楔形块22驱使斜杆21沿滑槽23移动,驱动单元优选为横向布置的第三液压缸25,第三液压缸25的液压杆的输出端与楔形块22固定连接。相比于驱动组件的上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中驱动组件仅使用一个第三液压缸25作为驱动源,成本更低,程序控制更简单,操作起来更方便,当第三液压缸25伸长时,楔形块22横向移动驱使斜杆21通过滑柱24沿滑槽23的第一水平段23.1滑动,斜杆21带动l形托纸板16运动第一行程,此时滑柱24抵达第一水平段23.1与竖直段23.2的交接处,接着楔形块
22继续同方向移动,竖直段23.2限制了滑柱24的横向移动,斜杆21及l形托纸板16也无法横向移动,此时楔形块22的斜面与斜杆21发生滑动,使得斜杆21及l形托纸板16通过滑柱24在竖直段23.2内滑动,从而使斜杆21与l形托纸板16向上运动第二行程,此时滑柱24位于竖直段23.2与第二水平段23.3的交接处,滑柱24的竖向向上移动被第二水平段23.3限制,然后楔形块22继续同方向移动,楔形块22驱使斜杆21通过滑柱24沿第二水平段23.3滑动,斜杆21带动l形托纸板16运动第三行程,第三液压缸25缩短时驱动楔形块22反向移动,从而使l形托纸板16运动第四行程。
51.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拍齐机构,拍齐机构包括竖向布置的拍板26以及驱动拍板26往复运动的动力组件,拍板26用于将堆叠在水平带面12.2上的纸垛拍打齐整。
52.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技术方案,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摆杆27、第二摆杆28以及凸轮30,其中,第一摆杆27一端转动设置在一机架7上,另一端与拍板26固定连接,第二摆杆28一端与第一摆杆27的转动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转动设置有滚轮29,凸轮30转动设置于机架7上,凸轮30持续转动的过程中撞击滚轮29以通过第一摆杆27、第二摆杆28驱动拍板26往复运动拍打纸垛侧面。
53.作为本实施例另一优选的技术方案,参阅图20,动力组件包括连接杆31、凸轮30以及第二弹性单元32,连接杆31横向移动设置在一机架7上,具体的,连接杆31上横向开设有滑动槽,机架7上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连接杆31的一端与拍板26固定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滚轮29,第二弹性单元32的弹力使滚轮29始终抵接在凸轮30上,凸轮30持续转动的过程中撞击滚轮29以通过连接杆31驱动拍板26横向往复运动拍打纸垛侧面。
54.本实施例上述两个技术方案中的凸轮30的转动由电机或第一输送带9的驱动辊来驱动。
55.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