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物质的再填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29420发布日期:2023-01-14 05:5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流体物质的再填充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物质的再填充设备。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将液体和膏状的流体物质封装在容器中,通过对安装在相应容器的口部上的泵进行手动致动,从该容器中分配这些物质。泵的致动使得从容器抽取预定量的流体物质,如果容器是刚性的,那么在容器内就会形成真空,如果没有提供空气进入容器(通常发生在泵的本体上泵的接触和滑动区域处),或者如果容器不包括可以沿容器的内部柱形表面以密封的方式移动的底部,真空就会阻止物质的进一步抽取和分配。
3.然而,用于针对容器的内部容积减少而对容器容积进行补偿并保持内部压力不变的后一种系统是相当费力且昂贵的。
4.提供了替代性系统以用于将待分配的流体引入由可变形且柔性的材料制成的袋状件中,该袋状件又包含与分配泵相连接的颈部。袋状件在填充后被泵引入外部气密容器中。
5.此外,使用袋状件的系统通常用于“真空(airless,无气)”型的系统。
6.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jp 05 031790和jp 05 031791中示出了这种设备。在这些文献中,袋状件具有颈部,从颈部横向突出有凸缘,在使用时,凸缘抵靠外部容器的颈部的空隙边缘搁置。
7.文献us 2004/0112921还公开了通过环形螺母元件将泵与袋状件的颈部相关联,该环形螺母元件被旋拧到外部容器的颈部。通过这种方式,泵被环形螺母保持密封地按压在从袋状件的颈部突出的凸缘上,同时为空气从外部流向袋状件的外表面和容器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提供了通道,以便允许袋状件随着由泵分配的流体物质的量的增加而收缩。
8.在这些设备中,在流体物质分配结束后,将对泵进行保持的环形螺母从容器的颈部旋出并移除,而袋状件仍留在容器内。如果袋状件被容纳在玻璃容器中,这对正确处理该设备来说是个问题,因为这两个元件应该被分开处理。此外,将袋状件从外部容器中手动移除是困难的。
9.专利ep 2 243 557和ep 3 037 174中例示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分配设备提供了用于将袋状件和泵连接到一个或更多个连接元件的装置,一个或更多个连接元件又连接到适于容纳袋状件的刚性容器的颈部,在被容纳于袋状件中的物质被完全分配后,上述装置就允许将这些连接元件从容器的颈部移除并同时也将袋状件从外部容器移除。在用于填充待分配物质的袋状件的这些设备中,当袋状件是空的时候,袋状件应该与连接元件相关联,然后被插入到刚性容器中,然后被填充待分配的物质。只有当袋状件已经被插入到刚性容器中时,才可以填充袋状件。
10.us2011/024452教导了一种用于分配流体物质的设备,该设备包括适于容置再填充件的外部容器,该再填充件包括可变形的袋状件、容纳待分配的流体物质、又被容置在保护元件中。保护元件的上部部分包括:阶梯部部分,该阶梯部部分适于搁置在外部容器的上
部自由边缘上,并为可变形袋状件的上部凸缘形成支撑表面;以及用于阻挡再填充件的连接元件的部分,当再填充件的连接元件被所述末端部分阻挡时,所述再填充件的连接元件又能抵靠保护元件的上部部分的所述阶梯部部分来阻挡袋状件的所述凸缘,以将泵连接到再填充件并将再填充件连接到外部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与已知类型的容纳和分配设备结合使用的再填充设备,该再填充设备允许以现有技术中描述的替代性方式并且在袋状件没有被插入相关容器中时将预定量的待分配流体物质填充到袋状件中,然而该设备还允许在容纳于袋状件中的所述物质被分配后从容器中移除袋状件。
1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制造并且使用可靠且安全的再填充设备。
13.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从环境和生态角度来看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再填充设备,并且该再填充设备允许部分地重复使用其中的至少一些部件。
14.这些目的和其他目的是通过提供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教导所述的再填充设备来实现的。
附图说明
15.根据在附图中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例示的、用于容纳和分配流体物质的设备的优选但非排他性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的另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其中:
16.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填充设备在其与容器相关联时的剖面示意图,
17.图2a、图2b示出了图1的容器的第一部件的、从两个不同角度截取的示意性立体图,
18.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了容器的第一部件的剖面示意图以及由图3a的箭头w1指示的细节的放大示意图,
19.图4a、图4b示出了再填充设备的第一部件的、从两个不同角度截取的示意性立体图,
20.图4c示出了当再填充设备的一些部件与容器(容器仅部分示出)相关联时这些部件的剖面示意图;
21.图4d和图4e示出了图4a的第一部件的下部部分的、在两个不同位置截取的剖面示意图,
22.图5示出了与用于分配流体物质的普通泵相关联的再填充设备的第二部件的剖面示意图,
23.图6a、图6b以不同比例示出了当设备的一些部件彼此相关联以及与容器相关联(容器仅部分示出)时,这些部件的两个剖面示意图;
24.图7示出了当再填充设备与容器相关联时该再填充设备的的剖面示意图,
25.图8示出了当从容器移除再填充设备时该再填充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26.图9a、图9b、图9c示出了再填充设备的剖面示意图和由图9a的箭头w2指示的细节的放大图,以及当保护元件也与该再填充设备相关联时图2的细节的第二视图,
27.图10a、图10b示出了图1的再填充设备的另一部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参照上述附图,它们示出了用于容器1的流体物质的再填充设备100,该容器具有用于进入该容器的腔体2的开口1a(图3a),所述再填充设备包括:
[0029]-第一连接元件104,该第一连接元件包括:
[0030]-第一连接装置108d(图4a),用于以可移除的方式在所述开口1a处将所述再填充设备连接到所述容器,
[0031]-由可变形材料制成的袋状件105,该袋状件填充有预定量的所述流体物质并且包括:
[0032]-至少一个第一部分105e,至少一个第一部分填充有待分配的所述物质并且适于被容置在容器的所述腔体2内并且又界定了适于容纳所述流体物质的腔体105c,
[0033]-颈部105a,该颈部偏离容器的所述第一部分105e的端部,并且所述颈部具有开口105b以用于进入袋状件的所述第一部分105e的所述腔体105c,
[0034]-在所述颈部和所述第一部分105e之间的连接部分105f(图4c),
[0035]-以及凸缘105d,该凸缘在颈部的所述开口105b处横向于袋状件的所述颈部延伸;
[0036]-泵106,该泵可以被手动致动以从袋状件105抽取流体物质并将该流体物质供应至外部,其中,泵106至少部分地被容置在袋状件105的颈部105a中;
[0037]-环形螺母元件107,该环形螺母元件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04,例如,所述环形螺母元件以卡扣联接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元件,并且适于将所述泵106和所述袋状件105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04;
[0038]-其中,第一连接元件104包括:
[0039]-具有上部部分108h和下部部分108k的本体108(图4a),该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界定了管状贯穿座部108c,该管状贯穿座部适于至少部分地容置袋状件105的颈部105a且优选地完全容置该颈部,并且当泵106被插入到颈部中时至少部分地容置该泵;
[0040]-其中,所述上部部分108h包括上部开口108a和连接装置108f、108g(图4a),上部开口由壁108e界定,以用于搁置(图4c)袋状件105的颈部105a的所述凸缘105d的至少一部分;该连接装置适于与在环形螺母元件107中设置的对置连接装置107b、107c(图10a)配合,以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04和所述环形螺母元件107稳定地彼此约束,从而使所述环形螺母元件107:当该环形螺母元件与第一连接元件104和泵106连接时,该环形螺母元件也使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04和所述凸缘105d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彼此约束;并且使得,当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04从容器1被释放时,袋状件与再填充设备以及由第一连接元件104、环形螺母元件107和泵106形成的组件保持稳定地相关联;
[0041]-第一连接元件104的下部部分108k包括下部开口108b和所述第一装置108d,该第一装置用于以可移除的方式在所述开口1a处将所述再填充设备连接到所述容器,所述连接装置108d适于与在容器1的进入开口1a处设置的对置连接装置3(图1)配合,以将第一连接元件104的所述本体108以可移除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容器;
[0042]-以及其中,第一连接元件104的所述下部部分108k包括第二连接装置108s(图4d),用于在所述再填充设备与容器相关联之前将保护元件116(图9a、图9b)以可移除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04,该保护元件适于对容纳有流体物质的袋状件105进行保护。
[0043]
应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横向延伸的凸缘的表述被用来表示在与纵向轴线x1(图1)不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凸缘。
[0044]
优选地,上部部分108h和下部部分108k这两者的开口108a和108b具有彼此不同的最大横向尺寸d3和d4,其中上部开口108a具有比下部开口108b的横向尺寸d4小的横向尺寸d3。
[0045]
优选地,容器的开口1a的横向尺寸d1(图3a)大于或等于袋状件105的最大横向尺寸d7(图4c),使得允许至少将容纳有物质的袋状件105的第一部分105e插入所述容器1,并且允许将第一连接元件104连接到容器1,或者将容器连接至第一连接元件,以允许在袋状件的所述第一部分105e(图8)已经清空待分配物质后以及在第一连接元件104与容器1断开连接后将所述第一部分从容器1移除,其中,当将袋状件的所述第一部分105e插入容器1中以及从容器1中移除袋状件105的所述第一部分105e时,它们保持稳定地约束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04、至少所述袋状件105、所述环形螺母元件107和所述泵106。
[0046]
优选地,用于以可移除的方式在所述开口1a处将第一连接元件104连接到所述容器的装置3包括:第二连接元件9,第二连接元件具有第一连接构件9a(图3b),该第一连接构件适于与设置在容器1的进入开口1a处的对置连接构件1c(图3b)配合,适于将该第二连接元件与容器1的上边缘相互稳定地连接;以及第二连接构件9k(图2a),第二连接构件适于与第一连接元件104的本体108的对置连接构件108l(图4a)配合,以将第一连接元件与第二连接元件9以可移除的方式连接以及最后与容器1以可移除的方式连接。
[0047]
更详细地,第二连接元件9优选地设置有环形本体9c(图3b),该环形本体具有最外侧壁9d,该最外侧壁包括第一连接构件9a,该第一连接构件包括例如在外壁9d的内部面处的阶梯部9e,该阶梯部适于与设置在容器1(图3b)的上边缘的外部面中的对应阶梯部1e卡扣式配合。
[0048]
阶梯部9e和1e是相吻合的,使得通过沿着容器1的颈部以同轴且向下的方式推动第二连接元件9,两个阶梯部彼此稳定地联接,从而约束这两个部件并且防止相互的轴向移动。
[0049]
在内部,本体9c具有壁9f,该壁适于在阶梯部9e和1e彼此联接时抵靠容器的边缘的上部面1f(图3b)。
[0050]
第二连接构件9k例如设置在本体9c的上部面9i处,并且第二连接构件例如适于与第一连接元件104的对置连接构件108l(图4a)配合,以获得例如卡销式的可移除连接。为此,例如,对置连接构件108l具有两个圆弧形突起,这些圆弧形突起适于穿入在第二连接元件的本体9c的上部面9i中设置的对应开口9g(图2a、图2b)中,并在设置于所述上部面9i下方的轨道9h中转动,从而以可移除的方式使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相互连接。
[0051]
有利地,对置连接构件108l具有端部部分108l'(图4b),该端部部分适于(例如以轻微的过盈)穿入到行程结束座部9h'(图2b)中,使得存在这两个部分的联接的至少局部锁定,并且在另一方面,当第一连接元件104被手动关联至第二连接元件9时(例如在再填充设备与容器相关联的情况下,如下文所述),可以感觉到行程结束。
[0052]
优选地,容器1具有颈部1k(图3b),该颈部的外部面具有阶梯部1e,用于与第二连接元件9稳定连接。
[0053]
如下文所讨论的,在容纳于袋状件105中的物质被完全分配后,由容器1和第二连
接元件9形成的组件可以被重新使用,并且这允许该设备在环境可持续性方面具有优势。
[0054]
容器的体积比满的袋状件的体积大。
[0055]
袋状件105优选地由热塑性材料制成,该热塑性材料为例如:pp、pe、ldpe、hdpe,但也可以提供由适于容纳流体物质的另一种可变形材料诸如例如铝塑涂覆纸制成的袋状件,或者由多层材料构成的材料制成的袋状件,例如pp+pa、pp+evoh、pe+pa、pe+evoh,这在任何情况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常规类型。
[0056]
如上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04包括管状本体108,该管状本体具有上部部分108h(图4a)和下部部分108k,该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界定了管状贯穿座部108c(图4c),该管状贯穿座部适于至少部分地容置且优选地完全容置该袋状件105的颈部105a以及至少部分地容置泵106。当与第二连接元件9相关联时,管状本体优选地与第二连接元件的袋状件的容器的纵向轴线x1同轴。
[0057]
连接装置108f(图4a)适于与在环形螺母元件107中设置的对置连接装置107c(图5)配合,连接装置使第一连接元件104和环形螺母元件107在轴向上稳定地约束彼此,并且该连接装置包括阶梯部108j(图4c),该阶梯部例如在本体108的上部部分108h的管状壁的外部面处,该阶梯部适于与环形螺母元件107的对应阶梯部107j(图5和图10a)卡扣式配合,该对应阶梯部设置在环形螺母的管状本体107a的内部面107b(图10a)中并在该本体107a的下部开口107f(图3b)处。阶梯部108j和107j是相吻合的,使得——通过沿着第一连接元件104以同轴且向下的方式推动环形螺母——阶梯部彼此联接,稳定地约束这两个部件并且防止相互的轴向移动(如图6a所示)。
[0058]
连接装置108g(图4a)适于与在环形螺母元件107中设置的对置连接装置107b(图5)配合,使第一连接元件104和环形螺母元件107以可转动的方式彼此连接,防止相互转动,并且该连接装置包括齿轮齿部108q(图4a),该齿轮齿部例如在本体108的上部部分108h的管状壁的外部面处,齿轮齿部适于与环形螺母元件107的对应对置齿轮齿部107l(图5和图10a)配合,该对置齿轮齿部设置在环形螺母的管状本体107a的内部面107b(图11a)中。齿轮齿部108q和107l是相吻合的,使得通过沿着第一连接元件104以同轴且向下的方式推动环形螺母,两个齿轮齿部相互啮合,稳定地约束这两个部件并且防止相互转动。
[0059]
第一连接元件104的管状本体108的下部部分108k(图4a)形成环形的附属件108w(图4a),该附属件相对于本体108的上部部分108h形成一种突出的阶梯部。如上所述,用于使第一连接元件104和第二连接元件9可移除地连接的两个圆弧形突起108l偏离该附属件,彼此成角度地间隔开。下部部分108k——在该下部部分的下端部处——具有中间环形缺口108s、设置在缺口和环形附属件108l之间的最外侧环形平坦表面8r以及下部管状壁108t。
[0060]
当第二连接元件9连接至容器1时,环形平坦表面108r适于抵靠该第二连接元件的凸缘9e(图3b)。此外,如下文所述,该表面也适于促进袋状件的自动填充,因为当袋状件单独与第一连接元件104相关联时,该表面可以抵靠用于填充袋状件的站的搁置表面115(图9c)(在图4e和图9c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该搁置表面的一部分)。
[0061]
中间环形缺口108s形成了座部,该座部用于插入保护元件116(图9a)的上边缘,该保护元件具有的厚度s1大致等于第一连接元件104的缺口108s的横向尺寸d8(图4d),从而将第二容器116的该上边缘强行插入缺口中。
[0062]
当袋状件与第一连接元件104相关联并保证袋状件与元件104的同轴性时,以及当
袋状件105仅搁置在元件104上且尚未通过环形螺母107被稳定地约束在该元件104上时,内部管状壁108t适于使袋状件105的位置稳定。为此,优选地,管状壁108t的尺寸被设计为使其端部部分与袋状件的第一部分105e的至少一个上部部段t1(图4c)接触并环绕该上部部段,该第一部分被设置为紧靠在袋状件的部分105f的下方以用于与颈部105a连接。
[0063]
管状壁108t还限定了袋状件105在完全填充待分配物质时可能具有的最大横向整体尺寸。如图4c所示,管状壁108t的内直径d12必须大于或等于袋状件105完全填充待分配物质时的最大横向直径d7,并且该内直径d12小于或等于容器1的开口的最小直径d1。
[0064]
沿着内管状壁的外部面,内管状壁108t具有多个竖向释放部108u(图4a),这些释放部适于允许外部空气流入空间s5(图1),该空间在袋状件105的外部面和容器1的内部面之间形成。如果使用真空泵,这种空气循环是必要的,因为它允许袋状件105随着容纳在其中的物质被分配而塌陷。
[0065]
当袋状件105被插入容器中时,释放部108u还允许空气从容器中流出(如下文所述)。连接元件在凸缘108e中还具有通孔8v(图4b),这些通孔被设计为在插入袋状件时增加从容器内部向外部的空气循环,并且如果泵是真空型的,还允许袋状件塌陷。
[0066]
因为考虑到环形螺母107的阶梯部107j并没有在环形螺母的外壁的整个周缘上延伸而仅是在该周缘的圆弧上延伸,因此环形螺母107与第一连接元件104之间没有气密性连接,所以还会发生另外的空气交换。
[0067]
如上所述,环形螺母元件107具有适于将泵106稳定地连接到环形螺母的装置107d,该装置例如包括环形凸缘107m(图10b),该环形凸缘偏离环形螺母元件107的管状壁107e的内表面,该环形凸缘107m的最内侧空隙边缘107n适于卡扣式插入设置在泵106的本体106a的外部面上的环形缺口106b(图5),将泵稳定地连接至环形螺母。泵106的本体的环形缺口106b在下部部分处被环形凸缘106c(图6b)界定,该环形凸缘具有下部环形平坦表面106d(5),当泵被稳定地连接至环形螺母元件107时,以及当环形螺母元件被稳定地连接至第一连接元件104时,该下部环形平坦表面适于抵靠袋状件105的颈部105a的凸缘105d并将袋状件的颈部的凸缘稳定地锁定至第一连接元件104,使得包括泵106、环形螺母元件107、袋状件和第一连接元件104的组件是部件彼此稳定连接的组件。然后,通过将第一连接元件104与第二连接元件9连接,可以将该组件以可移除的方式连接至容器,如上图所示(并如图6所示)。
[0068]
环形螺母107在环形凸缘107m处还设置了竖向抵接件107k(图10a),该竖向抵接件适于支撑并进一步改善泵与环形螺母的连接。
[0069]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泵106是常规类型的,因此下文将不作详细描述。
[0070]
优选地,该泵是真空型的,并且该泵例如适于在袋状件105中产生介于约400至800毫巴之间的最大真空(相对于环境压力),并且较优选地在袋状件中产生等于约600毫巴的最大真空。袋状件105在这个最大压力值范围内是完全变形或塌陷的,并且容纳在袋状件中的流体物质已经被分配出去。因此,在本上下文中,可变形袋状件的表述用于指示在由泵产生的压力值下袋状件的壁已经完全塌陷。
[0071]
在真空泵的情况下,优选地在泵的环形凸缘106c和袋状件105的颈部105a的凸缘105d之间设置密封构件120(图6b),这确保了泵和袋状件之间的气密性连接。
[0072]
该设备还包括:连接至泵106的上部杆106f(图6a)的、用于分配和致动泵的共用构
件110;以及连接至下部杆106g的浮子111(图1)。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构件110和浮子111两者都是常规类型,下文将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0073]
该设备还包括常规的盖部112,该盖部适于覆盖该设备的设置在第二连接元件9上面的仍然暴露的部分。优选地,盖部的内部管状表面112a(图6a)与环形螺母107的外表面107h(图11a)相接触,并且盖部在下部部分处抵靠环形螺母的下部肩部107i和第二连接元件9的平坦上部表面9g(图2a)(如图6a所示)。
[0074]
待分配的流体物质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但优选地是膏状、凝胶状、粉底状、浆液状等。
[0075]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稳定约束的表述被用来指示下述约束,即在彼此约束时,当这些元件在使用和/或装载和/或移除的各个步骤中受到处理该设备的共同力时,它们不会彼此分离(下文将详细地示出)。例如,当所述第一连接元件104被分离并且移动远离第二连接元件9并由此远离容器时,环形螺母107和第一连接元件104不会从彼此释放,而且袋状件105也不会从环形螺母107和第一连接元件104上释放。因此,通过使所述环形螺母元件107移动远离容器1,袋状件105也自动从容器上移除。显然,尽管袋状件可以从环形螺母元件和第一连接元件上分离,但这种操作需要对袋状件施加明显较大的适当的力,该力比上述操作期间通常作用在袋状件上的力大得多。类似的意见也应适用于泵106与环形螺母107的稳定连接,以用于将环形螺母107稳定地连接至第一连接元件104,并用于将第二连接元件9稳定地连接至容器1的颈部1k。
[0076]
优选地,该设备的所有部件都与该设备的纵向轴线x1同轴,并且这有利于该设备的各部件的组装。
[0077]
此外,优选地,还是为了便于组装,该设备的所有部件,特别是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环形螺母和泵,相对于共同的中心对称轴线x1呈对称的形状,以及更优选地,它们具有圆形截面。
[0078]
根据本发明,与容器1和第二连接元件9相关联的是再填充设备100(图7),该再填充设备包括:袋状件105,该袋状件已经填充有预定量的待分配物质;和第一连接元件104;环形螺母107;泵106;以及用于致动该泵和分配物质的构件110。
[0079]
通过将袋状件105的部分105e插入容器1的腔体2中,直到第一连接元件104抵靠第二连接元件9,并且这两个元件通过各自的可移除连接装置9a、108d(在所示实施例中是卡销式的)彼此连接,从而将再填充设备100与容器1相关联。
[0080]
为了便于将填充有待分配物质的袋状件105插入容器1的座部2中,该座部的体积优选地大于袋状件的待插入座部中的部分105e的体积。在最后的袋状件插入步骤中,由于环形螺母107和第一连接元件104之间的连接不是密封式的这一事实,存在于容器的座部2中的空气可以进一步流出,并通过设置在第一连接元件104中的通孔108v和由释放部108u形成的间隙。
[0081]
当再填充设备被插入容器1中后,得到了等同于下述设备的用于容纳和分配流体的设备:当袋状件插入容器中并且还没有通过环形螺母元件被稳定地约束于泵时,袋状件在该设备中被填充。
[0082]
在流体物质被完全分配后,袋状件105连同第一连接元件104、环形螺母107和泵106可以较容易地从容器1中移除(如图8所示)。例如,为此,第一连接元件104稍微转动,以
便打开连接装置9a、108d(在所示实施例中是卡销式),并能够通过向上拉动该组件将第一连接元件与第二连接元件9分离,该组件包括稳定地彼此连接的空的袋状件105、第一连接元件104、环形螺母107、泵106以及分配和致动构件110。在空的袋状件和与之相关联的相关部件被移除后,容器1可以通过与新的再填充设备100相关联而再次使用。以这种方式,该容器可以无限次地重复使用,这从环境和生态可持续性的角度来看具有绝对的优势。
[0083]
如图9a所示,再填充设备100包括保护元件116,该保护元件适于对袋状件105的填充有待分配物质的且在下部部分处从第一连接元件104突出的部分105v(图9a)进行保护。为此,该元件116的高度等于或略大于该突起型部分的h5。
[0084]
优选地,为了便于将袋状件105插入保护元件106中,保护元件在下部部分处是开放的,并且因此它是管状形状的。
[0085]
优选地,出于回收的目的,保护元件由以下方式制成:由纸质材料制成,例如包括至少一个纸层;或者由金属制成,例如锡条;或者由塑料材料制成,例如可回收的塑料材料,例如pet-pp-pe。优选地,保护元件具有的厚度s1介于0.2mm至2mm之间,更优选地等于约1mm。
[0086]
如上所述,保护元件116以可移除的方式连接到第一连接元件104。为此,优选地中间环形缺口108s(图9c)形成用于使保护元件116的上边缘插入的座部(图9b),该保护元件具有的厚度s1大致等于第一连接元件104的缺口108s的横向尺寸d8(图4d),以便将第二容器116的该上边缘强行插入缺口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保护元件116的稳定性,第一连接元件的部分108t与保护元件116的上部部段的内部面接触(如图9b所示)。
[0087]
此外,优选地,保护元件116的最大横向尺寸d101(图9a)小于连接元件104的下部部分108k的最大横向尺寸d108(图4a),以便于对袋状件进行填充的操作,因为连接元件104的下部外边缘108r(图9c、图9b)仍然在保护元件之外。
[0088]
为了使用再填充设备,就必须移除保护元件116,并因此将再填充设备插入容器1中,如上所述。
[0089]
因此,保护元件116的唯一目的是在再填充设备的储存和运输期间,优选地还在袋状件的装载期间,保护该袋状件105(通常由厚度受限的材料制成,因此相对易碎)。
[0090]
如上所述,通过将空的袋状件105与第一连接元件104相关联,并且因此将第一连接元件和袋状件与填充站115相关联(在图9c中部分表示),从而装载该袋状件105。
[0091]
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将泵和环形螺母与袋状件和第一连接元件相关联,从而对袋状件进行填充。
[0092]
最后,应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描述的实施方式是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提供的,并且可以提供落入相同发明概念的许多变型,同样例如适用于到目前为止描述的稳定和/或可移除的连接装置,这些变形可以不同于到目前为止示出的那些,在任何情况下对本领域的熟练人员来说都是常规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