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78476发布日期:2022-10-21 22:2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重机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起重机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属于起重机械、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大吨位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已达数百吨或数千吨,在起升滑轮组及其绕绳系统和变幅滑轮组及其绕绳系统中,滑轮数量多达几十个或上百个。传统的钢丝绳绕绳方式一般为绕出卷筒的钢丝绳顺向依次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缠绕。一种如图1所示:从滑轮组一端入绳,按顺序缠绕到另一端并固定的绕绳方式。由于滑轮的效率损失,当收绳时,滑轮组入绳端拉力大,固定端拉力小;当放绳时,滑轮组入绳端拉力小,固定端拉力大,最终导致吊钩组上的动滑轮组出现偏载和倾斜。并且随着收绳和放绳的动作,动滑轮组两端忽高忽低,影响现场吊装作业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另一种如图2所示:从滑轮组两端入绳,按顺序缠绕的绕绳方式,仅能应用于双联缠绕,且无独立的平衡滑轮组。
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17666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联双卷筒绕绳系统”。该专利基于双联双卷筒的混合交错绕绳系统,保证了机构的安全性,其同步性好,布置形式简单。但该绕绳方式仅适用于双联双卷筒四出绳的机构,且从卷筒出来的四根钢丝绳只能从滑轮组的两端两侧绕入,仅能应用于桥门式等起重机,无法满足单卷筒单联绕绳设计时动滑轮组偏载和倾斜小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起重机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解决单卷筒单联绕绳设计时,动滑轮组偏斜和偏载受力的问题,提高起重机吊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包括动滑轮组、定滑轮组、平衡滑轮组和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从定滑轮组一端滑轮一绕入,每次绕入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时,依次跳过一个滑轮,至另一端平衡滑轮组折返回来交错绕入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预留的滑轮,最后从定滑轮组入绳端的滑轮二绕出;通过平衡滑轮组折返的钢丝绳依次交错在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上平行缠绕,互不干涉;所述钢丝绳入绳和出绳在滑轮组的同一端同一侧。
7.所述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的滑轮均为单排布置形式。
8.所述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两组串联组合使用,实现双绳单排平行绕绳形式,通过用平衡支架将两组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的平衡滑轮组连接在一起。
9.所述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两组并联交叉使用,实现双绳单排平行绕绳形式;两根钢丝绳分别从定滑轮组3的两端同侧绕入,依次跳过一个滑轮,至另一端同侧绕出。
10.将两根钢丝绳绕出滑轮组后的固定点设置在卷筒上,两根钢丝绳的四个绳头固定
在两个卷筒上,实现滑轮组单侧双卷筒双联四出绳形式。
11.有益效果:
12.本发明绕绳系统中的钢丝绳为单根钢丝绳,绕入滑轮组后通过平衡滑轮折返绕出,绕入和绕出的钢丝绳依次交错在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上平行缠绕,互不干涉;结构布置简单,安全性更高。
13.本发明绕绳系统中单根钢丝绳的入绳点和出绳点在滑轮组的同一端,有效解决由于滑轮的效率损失等原因导致的各钢丝绳受力不均,从而引起吊钩组的偏斜和偏载受力问题,提高起重机吊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4.本发明绕绳系统中单根钢丝绳的入绳点和出绳点在滑轮组的同一侧,可以实现单卷筒单联绕绳设计,特别适用于大吨位和大起升高度的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
15.本发明绕绳系统两组串联组合使用和两组并联交叉使用的方案,可以看作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的串联和并联形式,既可以应用于单卷筒双联设计也可以应用于双卷筒单联设计。两组绕绳系统可以共同工作,实现吨位和高度倍增,优化整机性能,也可以各自独立工作,实现冗余设计。
16.本发明所述的单侧双卷筒双联四出绳形式,即具有两组串联组合使用和两组并联交叉使用方案的优势,又在此基础上倍数增加整机的容绳量,增大起升高度;有效减小卷筒直径,降低整机成本;提高起升速度,优化整机技术参数。
附图说明
17.图1为传统绕绳系统a示意图;
18.图2为传统绕绳系统b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a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b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两组串联组合使用的方案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两组并联交叉使用的方案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双卷筒四绳平行绕绳系统a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双卷筒四绳平行绕绳系统b示意图。
26.图中:1、动滑轮组;2、平衡滑轮组;3、定滑轮组;4、滑轮二;5、滑轮一;6、钢丝绳;7、卷筒;8、平衡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具体描述。
28.如图3-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所述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包括动滑轮组1、定滑轮组3、平衡滑轮组2和钢丝绳6。钢丝绳6从定滑轮组3一端的滑轮一5绕入,每次绕入定滑轮组3和动滑轮组1时,依次跳过一个滑轮,至另一端平衡滑轮组2(图3和图4钢丝绳绕入平衡滑轮的方向不同)折返回来交错绕入定滑轮组3和动滑轮组1预留的滑轮,最后从定滑轮组3入绳端的滑轮二4绕出,通过平衡滑轮组2折返的钢丝绳6依次交错在动滑轮组1和定滑轮组3上平行缠绕,互不干涉。钢丝绳6入绳和出绳在滑轮
组的同一端同一侧,有效解决单卷筒单联绕绳设计时,由于各钢丝绳受力不均引起的1动滑轮组的偏斜和偏载受力问题,特别适用于大吨位和大起升高度的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绕绳系统中动滑轮组1和定滑轮组3的滑轮均为单排布置形式,结构简单,受力情况好。
29.如图6所示,上述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还可以两组串联组合使用,实现一种双绳单排平行绕绳形式,通过用平衡支架8将两组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的平衡滑轮组2连接在一起而实现。
30.如图7所示,上述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还可以两组并联交叉使用,实现另一种双绳单排平行绕绳形式,该系统的两根钢丝绳分别从定滑轮组的两端同侧绕入,依次跳过一个滑轮,至另一端同侧绕出。
31.如图6和7所示,在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两组串联组合使用或两组并联交叉使用的方案中,从卷筒出来的两根钢丝绳均从滑轮组的同一侧绕入滑轮,因此以上两个方案既可以应用于单卷筒双联设计,也可以应用于双卷筒单联设计。且以上两个方案的平衡滑轮组2由平衡支架8组合在一起,可以利用平衡支架的杠杆原理,调整两套绕绳系统不同步产生的误差,实现两套系统同时受力。此外,改变平衡支架的结构形式,还可以一套绕绳系统受力,另一套绕绳系统不受力,实现冗余设计(正常工作时一套作为动力绕绳,另一套作为安全绕绳,当动力绕绳失效后,安全绕绳仍能保持重物不坠落)。
32.如图8和9所示,在所述两组串联组合使用或两组并联交叉使用方案的基础上,将两根钢丝绳绕出滑轮组后的固定点设置在卷筒上,实现滑轮组单侧双卷筒双联四出绳形式。该形式即具有两组串联组合使用和两组并联交叉使用方案的优势,又在此基础上倍数增加整机的容绳量,增大起升高度;有效减小卷筒直径,降低整机成本;提高起升速度,优化整机技术参数。
33.单绳单排平行绕绳系统及其几个组合形式主要应用于大型塔式起重机和大吨位桅杆式起重机,也可应用于大吨位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和浮式起重机等起重设备中。
34.本发明可根据吨位不同,调整滑轮的数量,实现不同倍率和起重量的拓展。
35.本发明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等同本发明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