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台及堆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99828发布日期:2022-12-02 18:3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升降台及堆垛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仓储物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升降台及包括该升降台的堆垛机。


背景技术:

2.堆垛机是指采用货叉或串杆作为取物装置,在仓库、车间等处攫取、搬运和堆垛或从高层货架上取放单元货物的专用起重机。
3.堆垛机包括立柱和升降台,升降台能够沿立柱实现升降。在相关技术中,通常在立柱和升降台之间设置导向机构,以引导升降台沿着立柱升降。然而,相关技术中升降台借助导向机构升降过程中和/或在堆垛机的移动过程中,仍会产生晃动。
4.可理解地是,上述的问题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具有升降功能的升降装置中。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台及堆垛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升降台发生晃动的问题。
6.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台,应用于升降装置,用于沿所述升降装置的立柱实现升降,所述升降台包括升降框架、固定导向轮组件、可调导向轮组件和浮动导向轮组件,固定导向轮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框架,所述第一导向轮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用于与所述立柱的第一侧面抵接;可调导向轮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安装座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升降框架,所述第二导向轮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座,用于与所述立柱的第二侧面抵接;浮动导向轮组件包括第三安装座和第三导向轮,所述第三安装座浮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框架,所述第三导向轮可旋转地连接于第三安装座,用于与所述立柱的第三侧面抵接;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互不共面。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背向设置,
8.所述第三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且所述第三侧面朝向所述升降装置的移动方向。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安装座沿垂直于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升降框架;和/或,
10.所述第三安装座沿垂直于所述第三侧面的方向浮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框架。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浮动导向轮组件还包括:
12.导向件,连接于所述升降框架,所述第三安装座沿浮动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导向件;
13.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三安装座,用于向所述第三安装座施加靠近所述立柱方向的弹性力。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浮动导向轮组件还包括:
15.第一锁定件,锁定于所述导向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锁定件,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三安装座;
16.所述第三安装座具有通孔,所述导向件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通孔。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浮动导向轮组件还包括:
18.限位件,连接于所述第三安装座和所述升降框架,用于限定所述第三安装座朝向所述立柱移动的极限位置。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限位件包括:
20.限位杆,螺接于所述第三安装座,且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框架的内壁面抵接时,所述第三安装座处于所述极限位置;
21.第二锁定件,锁定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第三安装座。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升降框架的侧部具有开口;
23.所述第三安装座设于所述升降框架的内壁面,且所述第三导向轮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开口显露于所述升降框架的外壁面;
24.所述固定导向轮组件和所述可调导向轮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升降框架的侧部的外壁面。
2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可调导向轮组件还包括:
26.调节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框架;以及
27.调节件,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调节座,所述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抵接。
28.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垛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台。
29.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30.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台及堆垛机,通过固定导向轮组件、可调导向轮组件和浮动导向轮组件的共同作用,可灵活地对升降框架实现导向。另外,由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互不共面,第一导向轮作用于立柱上的抵接力、第二导向轮作用于立柱上的抵接力以及第三导向轮作用于立柱上的抵接力至少沿三个不同的方向,这样可使升降台能够更稳定地沿着立柱实现升降,尽可能地避免了升降台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31.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垛机的立体示意图。
32.图2示出的是图1中升降台和立柱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33.图3示出的是图2的侧视示意图。
34.图4示出的是图1中升降台的一个视角下的示意图。
35.图5示出的是图1中升降台的另一个视角下的示意图。
36.图6示出的是图4中x1处的局部放大图。
37.图7示出的是固定导向轮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38.图8示出的是图7中沿a-a的剖视图。
39.图9示出的是可调导向轮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40.图10示出的是图9中沿b-b的剖视图。
41.图11示出的是图5中x2处的局部放大图。
42.图12示出的是浮动导向轮组件的主视图。
43.图13示出的是图12中c-c的剖视图。
44.图14示出的是图12中d-d的剖视图。
45.图15示出的是图13中x3处的局部放大图。
46.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47.1、升降台
48.10、升降框架
49.110、底部
50.120、侧部
51.130、盖板
52.140、开口
53.20、固定导向轮组件
54.210、第一安装座
55.220、第一导向轮
56.230、第一芯轴
57.240、第一卡接件
58.30、可调导向轮组件
59.310、第二安装座
60.320、第二导向轮
61.330、调节座
62.340、调节件
63.350、第二芯轴
64.360、第二卡接件
65.40、浮动导向轮组件
66.410、第三安装座
67.411、通孔
68.412、第一支座
69.413、第二支座
70.420、第三导向轮
71.430、导向件
72.440、弹性件
73.450、第一锁定件
74.460、限位件
75.461、限位杆
76.462、第二锁定件
77.470、第三芯轴
78.480、第三卡接件
79.50、立柱
80.510、第一侧面
81.520、第二侧面
82.530、第三侧面
83.60、底座
84.70、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85.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86.如图1所示,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垛机的立体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垛机包括底座60、升降台1、立柱50和导轨70。底座60可以布设于地面上,立柱50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底座60上。立柱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立柱50沿堆垛机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升降台1沿立柱50的延伸方向能够实现升降。导轨70横向设置于底座60上,立柱50和升降台1一同能够沿着导轨70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87.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88.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台1并不限定应用于堆垛机,其可应用于任何具有升降功能的升降装置中。
89.如图2和图3所示,图2示出的是图1中升降台1和立柱50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示出的是图2的侧视示意图。升降台1包括升降框架10、固定导向轮组件20、可调导向轮组件30和浮动导向轮组件40。固定导向轮组件20、可调导向轮组件30和浮动导向轮组件40均能够与立柱50滚动抵接,以引导升降框架10沿着立柱50升降,避免升降框架10相对于立柱50发生晃动。
90.升降框架10包括底部110、两个侧部120和盖板130。两个侧部120分别连接于底部110的两个相对的侧边。盖板130沿竖直方向与底部110相对设置,且盖板130分别连接于两个侧部120远离底部110的一端。底部110、两个侧部120和盖板130共同围成一用于存储货物的空间。
91.如图4和图5所示,图4示出的是图1中升降台1的一个视角下的示意图。图5示出的是图1中升降台1的另一个视角下的示意图。作为一示例,升降台1包括四组导向组件,每组导向组件包括一个固定导向轮组件20、一个可调导向轮组件30和一个浮动导向轮组件40。四组导向组件再分成两部分,用于分别与两个立柱50导向配合。
92.升降框架10的两个侧部120分别设置有两组导向组件,且设置于侧部120的两个导向组件沿着立柱50的延伸方向,分别邻近于底部110和盖板130。换言之,位于升降框架10的同一侧的两组导向组件,其中一个导向组件设置于侧部120靠近底部110的位置,另一个导向组件设置于侧部120靠近盖板130的位置。
93.如图6和图7所示,图6示出的是图4中x1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示出的是固定导向轮组件20的主视示意图。固定导向轮组件20包括第一安装座210、第一导向轮220、第一芯轴
230和第一卡接件240。
94.第一安装座210固定连接于升降框架10的侧部120,例如通过螺栓连接于升降框架10的侧部120的外壁面。第一导向轮220通过第一芯轴230可旋转地连接于第一安装座210,第一芯轴230水平设置。当升降台1相对于立柱50升降时,第一导向轮220与立柱50的第一侧面510滚动抵接。第一导向轮220的轴线平行于立柱50的第一侧面510。第一导向轮220的轴线垂直于升降框架10的侧部120。
95.如图8所示,图8示出的是图7中沿a-a的剖视图。第一芯轴230具有沿其径向方向的卡槽,第一卡接件240卡入卡槽内,以限制第一芯轴230的轴向移动。
96.如图9和图10所示,图9示出的是可调导向轮组件30的主视示意图。图10示出的是图9中沿b-b的剖视图。可调导向轮组件30包括第二安装座310、第二导向轮320、调节座330、调节件340、第二芯轴350和第二卡接件360。
97.第二安装座310沿垂直于第二侧面520的方向可调节地连接于升降框架10的侧部120,例如第二安装座310连接于升降框架10的侧部120的外壁面。作为一示例,第二安装座310上开设有腰形孔,腰形孔沿着垂直于立柱50的第二侧面520的方向延伸。螺栓穿过腰形孔将第二安装座310与升降框架10连接。
98.第二导向轮320通过第二芯轴350可旋转地连接于第二安装座310,第二芯轴350水平设置。当升降台1相对于立柱50升降时,第二导向轮320与立柱50的第二侧面520滚动抵接。第二导向轮320的轴线平行于立柱50的第二侧面520。第二导向轮320的轴线垂直于升降框架10的侧部120。
99.第二芯轴350具有沿其径向方向的卡槽,第二卡接件360卡入卡槽内,以限制第二芯轴350的轴向移动。
100.调节座330固定连接于升降框架10的侧部120,例如通过螺栓连接。作为一示例,调节座330邻设于第二安装座310,且位于第二安装座310背向立柱50的一侧。调节件340可调节地连接于调节座330,调节件340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座310抵接。
101.作为一示例,调节件340的轴线可以垂直于立柱50的第二侧面520,调节件340与调节座330相螺接。通过旋转调节件340,调节调节件340伸出调节座330的距离,使得调节件340的一端能够推抵第二安装座310相对于升降框架10沿靠近或远离立柱50的方向移动。
102.如图11至图15所示,图11示出的是图5中x2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2示出的是浮动导向轮组件40的主视图。图13示出的是图12中c-c的剖视图。图14示出的是图12中d-d的剖视图。图15示出的是图13中x3处的局部放大图。浮动导向轮组件40包括第三安装座410、第三导向轮420、第三芯轴470和第三卡接件480。第三安装座410沿垂直于第三侧面530的方向浮动连接于升降框架10。第三导向轮420通过第三芯轴470可旋转地连接于第三安装座410,第三芯轴470水平设置。当升降台1相对于立柱50升降时,第三导向轮420与立柱50的第三侧面530滚动抵接。第三导向轮420的轴线平行于立柱50的第三侧面530。
103.第三芯轴470具有沿其径向方向的卡槽,第三卡接件480连接于第三安装座410,且卡入卡槽内,以限制第三芯轴470的轴向移动。
104.第三安装座410包括第一支座412和第二支座413,第一支座412和第二支座413并排布置,第三芯轴47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座412和第二支座413连接。
105.请继续参阅图11至图15,第三安装座410浮动连接于升降框架10的方式,可以采用
弹性浮动。作为一示例,浮动导向轮组件40还包括导向件430和弹性件440。导向件430连接于升降框架10,例如导向件430固定连接于升降框架10的侧部120的内壁面,且导向件430的一端连接于侧部120的内壁面。更进一步来说,导向件430可以为杆状结构,导向件43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升降框架10的侧部120的内壁面,且导向件430垂直于该内壁面。
106.第三安装座410沿浮动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导向件430。弹性件440连接于第三安装座410,用于向第三安装座410施加靠近立柱50方向的弹性力。
107.在本实施例中,在弹性件44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第三安装座410沿着导向件430具有靠近立柱50的趋势,使得当升降台1沿着立柱50升降时,第三导向轮420能够始终与立柱50的第三侧面530滚动接触。
108.另外,当第三导向轮420与立柱50之间的挤压力过大时,由于弹性件440的弹性力的大小可变,故立柱50给予第三导向轮420的反作用力能够驱使第三安装座410沿着导向件430向远离立柱50的方向移动,从而避免第三导向轮420与立柱50的第三侧面530之间的作用力过大,影响升降台1的升降。
109.如图13和图15所示,第三安装座410具有通孔411,导向件430可滑动地穿设于通孔411。浮动导向轮组件40还包括第一锁定件450,第一锁定件450锁定于导向件430。弹性件440的一端抵接于第一锁定件450,另一端抵接于第三安装座410。
110.作为一示例,弹性件440可以为压簧。弹性件440套设于导向件430的外周,且弹性件440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锁定件450和第三安装座410。通过调节第一锁定件450在导向件430的位置,即可调节弹性件440的弹性力大小。
111.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件450可以为螺母。导向件430的外周设有外螺纹结构,螺母螺接于导向件430的外周。
112.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安装座410浮动连接于升降框架10的方式中,第三安装座410、第一锁定件450和弹性件440的安装位置关系还可以为:导向件43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升降框架10的侧部120的外壁面,且导向件430的另一端向升降框架10的外部延伸。第一锁定件450锁定在导向件430远离升降框架10的一端。第三安装座410和弹性件440设于第一锁定件450和升降框架10之间,且弹性件440的一端抵接于第三安装座410,弹性件440的另一端抵接于升降框架10的外壁面。在弹性件440处于压缩状态时,第三安装座410的一侧与第一锁定件450接触,第三安装座410的另一侧与弹性件440接触。
113.请继续参阅图13和图15,浮动导向轮组件40还包括限位件460,限位件460连接于第三安装座410和升降框架10,用于限定第三安装座410朝向立柱50移动的极限位置。通过限位件460的设置,限制了第三安装座410的极限位置,进而避免第三导向轮420过度挤压立柱50的第三侧面530。
114.作为一示例,限位件460包括限位杆461和第二锁定件462。限位杆461螺接于第三安装座410,且限位杆461的一端与升降框架10的内壁面抵接时,第三安装座410处于极限位置。第二锁定件462锁定限位杆461与第三安装座410。
115.具体来说,通过调节限位杆461与升降框架10抵接的一端的外露长度,即可调整第三安装座410朝向立柱50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而调整第三导向轮420与立柱50的第三侧面530之间的抵接力大小。
116.需要说明的是,立柱50的外表面并不是绝对平面,而是存在凹凸不平。如果不将第
三安装座410朝向立柱50移动的极限位置调整至合适距离,那么当升降台1沿着立柱50升降时,可能会出现当第三导向轮420移动至立柱50的第三侧面530的最凹处时,第三导向轮420与第三侧面530之间存在间隙,而不能滚动抵接。
11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测量可获得立柱50的第三侧面530凹部的最低处,移动升降台1相对于立柱50的位置,使得第三导向轮420与立柱50的第三侧面530的最凹处对应。此时调整限位杆461与升降框架10抵接的一端的外露长度,且调整第一锁定件450相对于导向件430的位置,使得第三导向轮420能够与立柱50的第三侧面530的最凹处刚好抵接,且弹性件440具有一定的弹性预紧力。
118.对于弹性件440的弹性预紧力的大小,以在升降台1沿立柱50升降以及堆垛机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升降台1相对于立柱50无明显晃动为准。
119.由此可见,导向件430不仅起到安装第三安装座410的作用,还起到连接弹性件440,进而调整浮动力大小的作用。此外,在弹性件440和限位件460的共同作用下,可避免第三导向轮420过度挤压立柱50的第三侧面530,又使弹性件440具有足够弹性力的情况下,确保第三导向轮420与立柱50的第三侧面530接触。
120.请返回参阅图6,升降框架10的侧部120具有开口140。第三安装座410设于升降框架10的内壁面,且第三导向轮420的至少部分通过开口140显露于升降框架10的外壁面。
121.请返回参阅图1,立柱50的第一侧面510、第二侧面520和第三侧面530互不共面。这样,升降台1沿立柱50升降时,第一导向轮220作用于立柱50上的抵接力、第二导向轮320作用于立柱50上的抵接力以及第三导向轮420作用于立柱50上的抵接力至少沿三个不同的方向,这样可使升降台1能够更稳定地沿着立柱50实现升降,尽可能地避免升降台1发生晃动。
122.进一步地,第一侧面510与第二侧面520背向设置,第三侧面530连接于第一侧面510和第二侧面520,且第三侧面530朝向堆垛机的移动方向。
123.由于第一侧面510与第二侧面520背向设置,相当于立柱50夹设于固定导向轮组件20和可调导向轮组件30之间,进而第一导向轮220作用于立柱50上的抵接力与第二导向轮320作用于立柱50上的抵接力的方向刚好相反,避免了升降台1沿着固定导向轮组件20和可调导向轮组件30的间隔布置方向上发生晃动。
124.此外,因堆垛机沿着移动方向的移动速度较快,故在提速和减速过程中,由于惯性原因,升降台1均会产生晃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侧面530朝向堆垛机的移动方向的设置,使得浮动导向轮组件40的第三导向轮420在弹性件440的作用下,能够尽可能抵抗升降台1由于惯性力而产生的晃动,最终起到沿堆垛机的移动方向上的防晃动作用。
125.由此可见,在固定导向轮组件20、可调导向轮组件30和浮动导向轮组件40的共同作用下,限制了升降台1沿水平面方向的晃动。
12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向轮220、第二导向轮320和第三导向轮420均可以为包胶轮。
127.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128.在发明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
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129.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1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31.以上仅为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发明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