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阶梯展示功能的收纳盒

文档序号:32413111发布日期:2022-12-02 21:4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阶梯展示功能的收纳盒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阶梯展示功能的收纳盒。


背景技术:

2.工艺品包装中,包装设计是重中之重,而最能激发消费者兴趣的就是其展示方式和特色的包装结构。好的结构设计能有效地将产品展示在消费者眼前,而消费者的兴趣能迅速激发时,正是得益于展示过程的有效呈现和提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阶梯展示功能的收纳盒,本发明是对产品包装的功能进行再设计,以提升产品包装盒的功能定位,实现包装与展示功能的二合一,在盒型设计上进行阶梯式摆放设计,通过结构的变换以实现包装的展示功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传达商品有效信息,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方便消费者拿取和携带,适合工艺品的包装设计。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具有阶梯展示功能的收纳盒,包括外盒体和放置在外盒体内的内盒体,所述外盒体包括第一长方体面板和第二长方形面板;所述第一长方体面板的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一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的另1条长边与第二长方形面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体面板底部短边与第一多边形底板的最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三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面板底部短边与第二多边形底板的最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四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体面板的另1条长边与第二长方形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五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底部短边与第一多边形插入板的最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六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侧板底部短边与第二多边形插入板的最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七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的顶部短边与第一长方形盖板底部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八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侧板的顶部短边与第二长方形盖板底部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九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盖板顶部短边与多边形插入板的1条直线边重叠相连;所述第二长方形面板顶部短边与长方形变形板重叠相连,所述长方形变形板的2条长边中点之间垂直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将长方形变形板分成第一长方形支撑板和第二长方形支撑板且所述第一长方形支撑板的1条短边和第二长方形支撑板的1条短边重合处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的第一长方形支撑板的底部长边与第二长方形面板顶部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折痕线,所述的第二长方形支撑板的底部长边也与第二长方形面板顶部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一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盖板的1条长边处开设有梯形开口,使所述梯形开口处形成第一等腰梯形连接板,所述第一等腰梯形连接板的下底边与第一长方形支撑板的另1条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二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支撑板的顶部长边与第一直角梯形连接板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三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支撑板顶部长边与第二直角梯形连接板
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四折痕线;且所述第一直角梯形连接板的直角边、第二直角梯形连接板的直角边重叠且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长方形支撑板的另1条短边与第二等腰梯形连接板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五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面板的另1条长边与第三等腰梯形连接板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六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盖板上开设有与多边形插入板对应的多边形插入口;
6.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的2条长边中点之间的连线压制有第十七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侧板的2条长边中点之间的连线压制有第十八折痕线;所述第三等腰梯形连接板上底边中点与下底边中点间的连线压制有第十九折痕线;
7.所述第二长方形面板顶部短边中点垂直向下开设有第三开口,且所述第三开口长度与第二直角梯形连接板高度相等;所述第一长方体面板顶部短边中点垂直向下开设有第四开口,且所述第四开口长度与第一直角梯形连接板高度相等;所述第一长方体面板上开设有第一钟形曲线开口,且所述第一钟形曲线开口最高点为第四开口在第一长方体面板上的最低端点,所述第一钟形曲线开口的两侧端点分别为第五折痕线的中点、第一折痕线的中点;所述第二长方形面板上也开设有第二钟形曲线开口,且所述第二钟形曲线开口最高点为第三开口在第二长方形面板上的最低端点,所述第二钟形曲线开口的两侧端点分别为第二折痕线的中点、第十六折痕线的中点;所述第一钟形曲线开口的第一拐点为第一长方体面板短边长度的四分之一的垂直线上;使得所述第一钟形曲线开口在第一拐点以上部分为以第一长方体面板短边四分之一长度为半径的上凸的四分之一圆弧线,所述第一钟形曲线开口在第一拐点以下部分为以第一长方体面板短边四分之一长度为半径的下凹的四分之一圆弧线组成;所述第二钟形曲线开口的第二拐点为第二长方形面板短边长度的四分之一的垂直线上;使得所述第二钟形曲线开口在第二拐点以上部分为以第二长方形面板短边四分之一长度为半径的上凸的四分之一圆弧线,所述第二钟形曲线开口在第二拐点以下部分为以第二长方形面板短边四分之一长度为半径的下凹的四分之一圆弧线组成;
8.所述第一多边形插入板由直角梯形插入板的上底边与1条短边为圆弧形的类长方形插入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而成;所述直角梯形插入板的下底边与第一长方形侧板的底部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六折痕线;
9.所述第二多边形插入板也由直角梯形插入板的上底边与1条短边为圆弧形的类长方形插入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而成;所述直角梯形插入板的下底边与第二多边形插入板的底部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七折痕线;
10.所述第一多边形插入板与第二多边形插入板形状尺寸相同;所述1条短边为圆弧形的类长方形插入板圆弧中点到另1条短边的距离大于直角梯形插入板上底边的长度;
11.所述第二多边形底板由等腰梯形底板的上底边与长方形第一底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而成;所述等腰梯形底板的下底边与第二长方形面板底部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四折痕线;
12.所述第一多边形底板由长方形第二底板在其外侧长边中间位置上开设有长方形开口而成;所述长方形第二底板在其内侧长边与第一长方体面板的底部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三折痕线;所述长方形开口的内顶角到长方形第二底板内顶角之间的最短连线距离等于直角梯形插入板斜边的长度;所述直角梯形插入板的高度等于长方形第二底板长边长度减去长方形开口长边长度后的二分之一;所述直角梯形插入板的上底边长度等于等腰梯
形底板的高度;所述长方形第一底板的长边长度等于长方形开口的长边长度;
13.所述多边形插入板由半圆形插入板的直径中间位置与长方形插入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而成;且所述长方形插入板的另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盖板的顶部短边中间位置重叠相连;
14.所述多边形插入口由第一长方形插入口的1条长边与第二长方形插入口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而成,且所述第一长方形插入口的长边长度与长方形插入板的长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二长方形插入口的长边长度等于半圆形插入板的直径长度;所述第二长方形插入口的短边长度等于长方形插入板的短边长度,所述第一长方形插入口的短边长度略大于长方形插入板的短边长度;
15.所述内盒体包括长方形本体,所述长方形本体包括第一长方形内盒板,所述第一长方形内盒板的2条长边分别与1块第二长方形内盒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十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内盒板的另1条长边与第三长方形内盒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十一折痕线;所述第三长方形内盒板的另1条长边与第四长方形内盒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十二折痕线;
16.所述长方形本体的短边长度与第一长方体面板长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长方形内盒板上开设有与其顶部短边长度相等且平行的第五开口,所述第五开口与第一长方形内盒板顶部短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钟形曲线开口最高点与第一长方体面板顶部短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长方形内盒板短边长度与第二长方形侧板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二长方形内盒板的短边长度为第一长方体面板短边长度的四分之一,且所述第二长方形内盒板上开设有以第二长方形内盒板的短边长度为半径的上凸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所述上凸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的一端与第五开口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长方形内盒板的短边长度与第一长方形内盒板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三长方形内盒板上开设有与其顶部短边相等且平行的第六开口,且所述第六开口与第三长方形内盒板顶部短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方体面板顶部短边与第一钟形曲线开口上第一拐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第六开口的一端与上凸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长方形内盒板的短边长度与第二长方形内盒板的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四长方形内盒板上开设有以第四长方形内盒板的短边长度为半径的下凹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且所述下凹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的一端与第六开口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下凹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的另一端刚好位于第四长方形内盒板外侧长边的中点处;所述第五开口、上凸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第六开口、下凹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为首位相连的开口线将长方形本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分形成小内隔本体,下部分形成大内隔本体。
17.所述第一长方体面板长边长度与第二长方形面板的长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长方体面板短边长度与第二长方形面板的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短边长度与第二长方形侧板的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长方形支撑板的短边长度、第二长方形支撑板的短边长度均与第一长方形侧板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二长方形盖板的长边长度等于第一长方体面板短边长度;所述第一长方形盖板的长边长度、多边形插入板的高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二长方形盖板的长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是对产品包装的功能进行再设计,以提升产品包装盒的功能定位,实现包装与展示功能的二合一,在盒型设计上进行阶梯式摆放设计,通过结
构的变换以实现包装的展示功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传达商品有效信息,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方便消费者拿取和携带,适合工艺品的包装设计。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外盒体展开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内盒体展开示意图;
21.图3是本发明折叠成封闭盒体时的放大示意图;
22.图4是图3封闭盒体沿折痕线打开形成展示盒体时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1
24.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阶梯展示功能的收纳盒,如图1、2、3、4所示,包括外盒体和放置在外盒体内的内盒体,所述外盒体包括第一长方体面板1和第二长方形面板2;所述第一长方体面板1的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侧板3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一折痕线4;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3的另1条长边与第二长方形面板2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折痕线5;所述第一长方体面板1底部短边与第一多边形底板6的最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三折痕线7;所述第二长方形面板2底部短边与第二多边形底板8的最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四折痕线9;所述第一长方体面板1的另1条长边与第二长方形侧板10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五折痕线11;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3底部短边与第一多边形插入板12的最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六折痕线13;所述第二长方形侧板10底部短边与第二多边形插入板14的最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七折痕线15;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3的顶部短边与第一长方形盖板16底部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八折痕线17;所述第二长方形侧板10的顶部短边与第二长方形盖板18底部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九折痕线19;所述第一长方形盖板16顶部短边与多边形插入板20的1条直线边重叠相连;所述第二长方形面板2顶部短边与长方形变形板重叠相连,所述长方形变形板的2条长边中点之间垂直开设有第一开口21,所述第一开口21将长方形变形板分成第一长方形支撑板22和第二长方形支撑板23且所述第一长方形支撑板22的1条短边和第二长方形支撑板23的1条短边重合处开设有第一开口21;所述的第一长方形支撑板22的底部长边与第二长方形面板2顶部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折痕线24,所述的第二长方形支撑板23的底部长边也与第二长方形面板2顶部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一折痕线25;所述第一长方形盖板16的1条长边处开设有梯形开口26,使所述梯形开口26处形成第一等腰梯形连接板27,所述第一等腰梯形连接板27的下底边与第一长方形支撑板22的另1条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二折痕线28;所述第一长方形支撑板22的顶部长边与第一直角梯形连接板29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三折痕线30;所述第二长方形支撑板23顶部长边与第二直角梯形连接板31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四折痕线32;且所述第一直角梯形连接板29的直角边、第二直角梯形连接板31的直角边重叠且开设有第二开口33;所述第二长方形支撑板23的另1条短边与第二等腰梯形连接板34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五折痕线35;所述第二长方形面板2的另1条长边与第三等腰梯形连接板36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六折痕线37;所述第二长方形盖板18上开设有与多边形插入板20对应的多边形插入口38;
25.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3的2条长边中点之间的连线压制有第十七折痕线39,所述第二长方形侧板10的2条长边中点之间的连线压制有第十八折痕线40;所述第三等腰梯形连接板36上底边中点与下底边中点间的连线压制有第十九折痕线41;
26.所述第二长方形面板2顶部短边中点垂直向下开设有第三开口42,且所述第三开口42长度与第二直角梯形连接板31高度相等;所述第一长方体面板1顶部短边中点垂直向下开设有第四开口43,且所述第四开口43长度与第一直角梯形连接板29高度相等;所述第一长方体面板1上开设有第一钟形曲线开口44,且所述第一钟形曲线开口44最高点为第四开口43在第一长方体面板1上的最低端点,所述第一钟形曲线开口44的两侧端点分别为第五折痕线11的中点、第一折痕线4的中点;所述第二长方形面板2上也开设有第二钟形曲线开口45,且所述第二钟形曲线开口45最高点为第三开口42在第二长方形面板2上的最低端点,所述第二钟形曲线开口45的两侧端点分别为第二折痕线5的中点、第十六折痕线37的中点;所述第一钟形曲线开口44的第一拐点65为第一长方体面板1短边长度的四分之一的垂直线上;使得所述第一钟形曲线开口44在第一拐点65以上部分为以第一长方体面板1短边四分之一长度为半径的上凸的四分之一圆弧线,所述第一钟形曲线开口44在第一拐点65以下部分为以第一长方体面板1短边四分之一长度为半径的下凹的四分之一圆弧线组成;所述第二钟形曲线开口45的第二拐点66为第二长方形面板2短边长度的四分之一的垂直线上;使得所述第二钟形曲线开口45在第二拐点66以上部分为以第二长方形面板2短边四分之一长度为半径的上凸的四分之一圆弧线,所述第二钟形曲线开口45在第二拐点66以下部分为以第二长方形面板2短边四分之一长度为半径的下凹的四分之一圆弧线组成;
27.所述第一多边形插入板12由直角梯形插入板46的上底边与1条短边为圆弧形的类长方形插入板47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而成;所述直角梯形插入板46的下底边与第一长方形侧板3的底部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六折痕线13;
28.所述第二多边形插入板14也由直角梯形插入板46的上底边与1条短边为圆弧形的类长方形插入板47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而成;所述直角梯形插入板46的下底边与第二多边形插入板14的底部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七折痕线15;
29.所述第一多边形插入板12与第二多边形插入板14形状尺寸相同;所述1条短边为圆弧形的类长方形插入板47圆弧中点到另1条短边的距离大于直角梯形插入板46上底边的长度;
30.所述第二多边形底板8由等腰梯形底板48的上底边与长方形第一底板49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而成;所述等腰梯形底板48的下底边与第二长方形面板2底部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四折痕线9;
31.所述第一多边形底板6由长方形第二底板50在其外侧长边中间位置上开设有长方形开口51而成;所述长方形第二底板50在其内侧长边与第一长方体面板1的底部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三折痕线7;所述长方形开口51的内顶角到长方形第二底板50内顶角之间的最短连线距离等于直角梯形插入板46斜边的长度;所述直角梯形插入板46的高度等于长方形第二底板50长边长度减去长方形开口51长边长度后的二分之一;所述直角梯形插入板46的上底边长度等于等腰梯形底板48的高度;所述长方形第一底板49的长边长度等于长方形开口51的长边长度;
32.所述多边形插入板20由半圆形插入板52的直径中间位置与长方形插入板53的1条
长边重叠相连而成;且所述长方形插入板53的另1条长边与第一长方形盖板16的顶部短边中间位置重叠相连;
33.所述多边形插入口38由第一长方形插入口70的1条长边与第二长方形插入口71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而成,且所述第一长方形插入口70的长边长度与长方形插入板53的长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二长方形插入口71的长边长度等于半圆形插入板52的直径长度;所述第二长方形插入口71的短边长度等于长方形插入板53的短边长度,所述第一长方形插入口70的短边长度略大于长方形插入板53的短边长度;
34.所述内盒体包括长方形本体54,所述长方形本体54包括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所述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的2条长边分别与1块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十折痕线57;所述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的另1条长边与第三长方形内盒板58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十一折痕线59;所述第三长方形内盒板58的另1条长边与第四长方形内盒板60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十二折痕线61;
35.所述长方形本体54的短边长度与第一长方体面板1长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上开设有与其顶部短边长度相等且平行的第五开口62,所述第五开口62与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顶部短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钟形曲线开口44最高点与第一长方体面板1顶部短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短边长度与第二长方形侧板10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的短边长度为第一长方体面板1短边长度的四分之一,且所述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上开设有以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的短边长度为半径的上凸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63;所述上凸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63的一端与第五开口6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长方形内盒板58的短边长度与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三长方形内盒板58上开设有与其顶部短边相等且平行的第六开口64,且所述第六开口64与第三长方形内盒板58顶部短边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长方体面板1顶部短边与第一钟形曲线开口44上第一拐点65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第六开口64的一端与上凸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63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四长方形内盒板60的短边长度与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的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四长方形内盒板60上开设有以第四长方形内盒板60的短边长度为半径的下凹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67,且所述下凹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67的一端与第六开口64的另一端相连;所述下凹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67的另一端刚好位于第四长方形内盒板60外侧长边的中点处;所述第五开口62、上凸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63、第六开口64、下凹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67为首位相连的开口线将长方形本体54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分形成小内隔本体68,下部分形成大内隔本体69。
36.所述第一长方体面板1长边长度与第二长方形面板2的长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长方体面板1短边长度与第二长方形面板2的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长方形侧板3短边长度与第二长方形侧板10的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长方形支撑板22的短边长度、第二长方形支撑板23的短边长度均与第一长方形侧板3短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二长方形盖板18的长边长度等于第一长方体面板1短边长度;所述第一长方形盖板16的长边长度、多边形插入板20的高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二长方形盖板18的长边长度。
37.折叠时,首先折叠外盒体,将第二长方形侧板10沿第五折痕线11与第一长方体面板1成90度角折叠,第一长方形侧板3沿第一折痕线4均与第一长方体面板1成90度角折叠;然后将第一多边形底板6沿第三折痕线7与第一长方体面板1成90度角折叠;接着将第一多
边形插入板12沿第六折痕线13与第一长方形侧板3成90度角折叠;将第二多边形插入板14沿第七折痕线15与第二长方形侧板10成90度角折叠,此时第一多边形插入板12、第二多边形插入板14均与第一多边形底板6外表面重叠,然后利用1条短边为圆弧形的类长方形插入板47插入长方形开口51内壁面,形成相对稳固状态;然后将第二长方形面板2沿第二折痕线5与第一长方形侧板3成90度角折叠,使得第二长方形面板2位于第一长方体面板1正上方两者相互平行放置,然后将第三等腰梯形连接板36沿第十六折痕线37与第二长方形面板2成90度角折叠,使其位于第二长方形侧板10内壁面,刚好可以利用粘胶将第十九折痕线41以上部分的第三等腰梯形连接板36与第十八折痕线40以上部分的第二长方形侧板10内壁面粘合固定,利用粘胶将第十九折痕线41以下部分的第三等腰梯形连接板36与第十八折痕线40以下部分的第二长方形侧板10内壁面粘合固定;然后将第二多边形底板8沿第四折痕线9与第二长方形面板2成90度角折叠,此时第二多边形底板8就重叠在第一多边形插入板12、第二多边形插入板14,第一多边形底板6外表面,此时将长方形第一底板49也插入长方形开口51内壁面与1条短边为圆弧形的类长方形插入板47;此时第一多边形插入板12、第二多边形插入板14、第一多边形底板6、第二多边形底板8就形成了相互制约平衡稳固的底座;外盒体底部和四周部分折叠完成。
38.此时可以分别折叠2个内盒体;先折叠大内隔本体69,首先折叠大内隔本体69上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一侧的部分:将一侧的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沿第二十折痕线57与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成90度角折叠,然后将第三长方形内盒板58沿第二十一折痕线59与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成90度角折叠,再将第四长方形内盒板60沿第二十二折痕线61与第三长方形内盒板58成90度角折叠;刚好可以将第四长方形内盒板60的外侧长边与第二十折痕线57的另1条长边重合;
39.然后折叠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另一侧的部分:将另一侧的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沿第二十折痕线57与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成90度角折叠,再将第三长方形内盒板58沿第二十一折痕线59与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此时2块第三长方形内盒板58就相互重叠然后再将第四长方形内盒板60沿第二十二折痕线61与第三长方形内盒板58成90度角折叠,使得另一侧的这块第四长方形内盒板60与不同侧的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成一直线放置;
40.同样的方法将2个完成后将2个大内隔本体69的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外壁面重叠,并将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放入底部和四周部分折叠完成外盒体内部,放置位置为将一侧的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与第一长方体面板1内壁面重叠,另一侧的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与第二长方形面板2内壁面重叠,使得第一钟形曲线开口44的最高点刚好与2个重叠后的大内隔本体69上一侧第五开口62、上凸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63的交点重合,同理第二钟形曲线开口45的最高点刚好与2个重叠后的大内隔本体69上另一侧第五开口62、上凸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63的交点重合;这样第一钟形曲线开口44的最高点到第一拐点65的曲线段与2个重叠后的大内隔本体69上一侧的上凸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63的弧刚线好重叠;同理第二钟形曲线开口45的最高点到第二拐点66的曲线段与2个重叠后的大内隔本体69上另一侧的上凸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63的弧线刚好重叠;然后下凹的四分之一圆弧开口67的弧线刚好与第一钟形曲线开口44上第一拐点65之后的曲线或者第二钟形曲线开口45上第二拐点66之后的曲线重合;
41.同样的方法再折叠2个小内隔本体68,首先折叠小内隔本体68上第一长方形内盒
板55一侧的部分,将一侧的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沿第二十折痕线57与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成90度角折叠,然后将第三长方形内盒板58沿第二十一折痕线59与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成90度角折叠,再将第四长方形内盒板60沿第二十二折痕线61与第三长方形内盒板58成90度角折叠;刚好可以将第四长方形内盒板60的外侧长边与第二十折痕线57的另1条长边重合;
42.然后折叠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另一侧的部分:将另一侧的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沿第二十折痕线57与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成90度角折叠,再将第三长方形内盒板58沿第二十一折痕线59与第二长方形内盒板56;此时2块第三长方形内盒板58就相互重叠然后再将第四长方形内盒板60沿第二十二折痕线61与第三长方形内盒板58成90度角折叠,使得2块第四长方形内盒板60成相对放置放置;
43.接着将第一长方形支撑板22沿第十折痕线24,第二长方形支撑板23沿第十一折痕线25均与第二长方形面板2成90度角折叠,使得长方形变形板刚好位于平衡稳固的底座上方与其平行;接着将第一等腰梯形连接板27、第一直角梯形连接板29、第二直角梯形连接板31、第二等腰梯形连接板34分别沿各自的折痕线与长方形变形板成90度角折叠,使得第一等腰梯形连接板27与第一长方形侧板3顶部内壁面粘结固定、第一直角梯形连接板29与第一长方体面板1上第四开口43对应位置一侧的顶部内壁面粘结固定、第二直角梯形连接板31与第一长方体面板1上第四开口43对应位置一侧的顶部内壁面粘结固定;第二等腰梯形连接板34与第二长方形侧板10顶部内壁面粘结固定;然后将折叠完成的2个小内隔本体68倒置放入外盒体内部,放入位置为将其中1个小内隔本体68的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与第一等腰梯形连接板27内壁面重叠后粘结固定;另1个小内隔本体68的第一长方形内盒板55也与第二等腰梯形连接板34内壁面重叠后粘结固定;此时的小内隔本体68与大内隔本体69刚好可以完美的上下完美弧线位置衔接放置;不影响内部物品放置空间。
44.最后将第二长方形盖板18沿第九折痕线19与第二长方形侧板10成90度角折叠,刚好与长方形变形板外表面上,然后将第一长方形盖板16沿第八折痕线17与第一长方形侧板3成90度角折叠,刚好可以将多边形插入板20插入多边形插入口38形成稳定封闭的收纳盒。
45.当需要打开作为展示功能时,首先将多边形插入板20脱离多边形插入口38,将第十七折痕线39上方的第一长方形侧板3外翻下压与下方的第一长方形侧板3重叠;同理将第十八折痕线40上方第二长方形侧板10外翻下压也与下方的第二长方形侧板10重叠;同时带动小内隔本体68、第一钟形曲线开口44上方的第一长方体面板1、第二钟形曲线开口45上方的第二长方形面板2、第一长方形支撑板22、第二长方形支撑板23同时下翻,此时第一长方形支撑板22、第二长方形支撑板23就作为了跟外盒体底部齐平的盒底使用;并将第二长方形盖板18下翻后与外盒体底部外表面重叠;然后将第一长方形盖板16也下翻后与第二长方形盖板18外表面重叠,并将多边形插入板20继续插入多边形插入口38固定;如图3所示;形成了一个具有阶梯展示功能的收纳盒,特别适合不同高度的物品放置。
46.本实施例是对产品包装的功能进行再设计,以提升产品包装盒的功能定位,实现包装与展示功能的二合一,在盒型设计上进行阶梯式摆放设计,通过结构的变换以实现包装的展示功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传达商品有效信息,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方便消费者拿取和携带,适合工艺品的包装设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