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血液智能存放装置及存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87349发布日期:2022-12-10 01:3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血液智能存放装置及存放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血液存放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血液智能存放装置及存放方法。


背景技术:

2.采集到的血液在不马上使用的情况下,需要保持在特定温度下进行存放以便后续使用,但现有的血液存放装置在装有多个储血管的情况下,在取储血管时通常会影响到其他的储血管;如果是个体分离的血液存放装置,在需要一次性装入多个储血管的时候,要一个个打开放置再关闭开口,又较为繁琐。
3.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将血液存放装置与物联网结合,可以提高装置的智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血液智能存放装置及存放方法。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血液智能存放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上搭载有与互联网连接的gps与远程监控系统,储血管上贴设有信息采集条形码;
6.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多个插孔,所述箱体内设有与其内顶部固定连接的制冷器以及多个与所述插孔一一对应的固定管,多个所述固定管底部与箱体内底部固定连接且围绕于制冷器环形分布;
7.所述箱盖一侧侧面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一沉槽的内壁与箱体密封卡接,且箱盖另一侧侧面设有用于开闭插孔的旋钮;箱盖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插孔一一对应的开孔,所述旋钮中心通过连接轴贯穿第一沉槽,所述连接轴内部设有多个导孔,
8.所述箱体顶部与所述第一沉槽之间设有多个与插孔一一对应的挡块,所述挡块通过传动杆插入所述导孔并贯穿旋钮,且挡块通过橡胶圈与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且挡块上套设有外壳,所述外壳通过开槽的限位杆与连接轴固定连接;
9.所述固定管内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设有第二沉槽;且固定管内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延伸至固定管内底部,且固定管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环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滑槽连接,固定环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板贯穿所述通孔;所述第二沉槽通过一组对称的弹簧与固定管内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沉槽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设有弹性卡接块,且位于所述弹性卡接块下方的定位柱上设有螺纹;
10.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长度长于第一固定板的长度;
11.所述固定管内底部上设有用于所述弹性卡接块进入的第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顶部设有用于与弹性卡接块卡接的卡槽以及用于使弹性卡接块滑出的缺口,且第一凹槽底部设有螺纹孔;
12.设有第一滑槽的固定管一侧外壁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滑杆;
13.所述制冷器的外壁上设有多个温度调节器、随温度变化而转动的温度感应器以及保温控制器,所述滑杆中心通过转动杆与所述温度调节器转动连接,且多个所述温度调节器通过电线并联;所述温度感应器上套设有与所述保温控制器啮合传动的十字齿轮。
14.进一步地,所述插孔表面设有多片软性隔膜拼接而成的防护膜。
15.说明:插孔表面设置软性的防护膜,可以在不影响存放储血管的操作下,对固定管与外界进行进一步隔离,减小外界对固定管内部的污染。
16.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消毒池,所述消毒池侧壁上设有添液管;所述弹簧外套设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入液管与所述消毒池连通。
17.说明:通过设置消毒池,可以在固定储血管的过程中,通过气囊对储血管喷洒消毒液进行清洁消毒。
1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管内部设有与其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位于所述固定环上方。
19.说明:设置固定壳可以在固定环下移固定后,对储血管的上半部分进行进一步地固定,增强固定效果。
2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管外壁套设有一组对称的弧形片,相邻固定管之间的所述弧形片通过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弧形片、弧形板的两端分别与箱体内顶部、内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弧形板上设有用于转动杆转动的小孔。
21.说明:通过设置弧形片与弧形板,可以对固定管外部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在装置受到碰撞摇晃时,可以保护固定管不易破碎,增强对固定管的固定效果。
22.进一步地,所述箱盖和箱体均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隔热材料为挤塑聚氯乙烯。
23.说明:选用隔热材料制备箱体和箱盖,可以减少外界环境温度对内部的温度影响。
24.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内设有接触感应器,且所述接触感应器通过电线与设置在在箱盖外表面的感应灯连接。
25.说明:设置接触感应器和感应灯,可以在不用露出插孔的情况下看出哪些固定管空置,可以减少寻找空位的时间,提高血液存放效率。
2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固定壳的内壁上均贴设有缓冲棉。
27.说明:设置缓冲棉可以在储血管下移回弹的过程中,进一步保护储血管外壳不受碰撞而产生破裂。
28.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血液智能存放装置存放的方法,步骤如下:
29.s1、在未开启存放装置前,箱盖的开孔、箱盖内的挡块、箱体上的插孔一一对应,即插孔被堵住;开启存放装置后,转动旋钮使连接轴转换方向,从而使挡块与固定壳在连接轴的作用下,通过限位杆同步转动使插孔与开孔一一对应,从而将储血管从插孔插入箱体内部的固定管中;gps和远程监控系统随存放装置同步开启,在将储血管插入固定管之前,扫描信息采集条形码将血型、容量、采集时间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录入到互联网中,实现对储血管信息和位置的实时监控;
30.s2、储血管接触到固定环后带动固定环两端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在第一滑槽和通孔的空间中下移,此时弹簧被压缩,储血管下移至定位柱进入第一凹槽后,弹性卡接
块被挤压进入第一凹槽中与卡槽卡接,此时储血管随固定环固定在固定管内;
31.s3、当第二固定板随固定环下移时,滑杆与第二固定板连接的一端下移,滑杆与相邻固定管上第二滑槽内的固定杆连接的一端上移,从而使转动杆发生转动,因此转动杆同步转动温度调节器使其调节制冷器达到所需冷却温度;
32.s4、制冷器上的温度感应器在感知冷却温度的同时进行转动,当达到所需冷却温度后,温度感应器上的十字齿轮拨动保温控制器上的十字齿轮开启保温;
33.s5、当要取出特定的某一支储血管时,按下传动杆使其在连接轴的导孔内传动,从而推动挡块向前移出外壳,将特定的储血管所对应的插孔露出;再按下储血管,储血管受力带动固定环下移,从而使定位柱在第一凹槽内的螺纹孔内受力而螺纹转动,从而使弹性卡接块随之转动进入缺口处,从而停止按压储血管,固定环在弹簧的回复作用下回弹上移,从而将储血管露出插孔。
3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5.(1)本发明血液存放装置通过设置挡块、传动杆等结构,使得在存放或取出血液时可以同时开闭多个存放开口,也可以选择特定的开口进行开闭,可以减少在取特定储血管时对其它储血管的影响。
36.(2)本发明血液存放装置通过设置固定管,使储血管在下移的过程中,既可以实现储血管的固定,还可以实先将储血管回弹取出的效果,使得操作较为简单,可以提高血液存放效率;且通过设置感应器等可以从外观看出哪些固定管空置,从而直接选定空置的固定管进行存放。
37.(3)本发明血液存放装置通过设置gps和远程监控系统,通过设置温度调节器、温度感应器以及保温控制器,使得在物联网的作用下,可以及时知道储血管所在的位置及信息,并能自动调节温度和监测温度,从而达到自动保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38.图1是本发明血液存放装置的整体外观图;
39.图2是本发明血液存放装置的通孔示意图;
40.图3是本发明血液存放装置实施例1的箱体内部结构图;
41.图4是本发明血液存放装置的挡块结构图;
42.图5是本发明血液存放装置实施例1的固定管分布图;
43.图6是本发明血液存放装置实施例1的固定管剖视图;
44.图7是本发明血液存放装置的固定环结构图;
45.图8是本发明血液存放装置的固定壳结构图;
46.图9是本发明血液存放装置的凹槽内部图;
47.图10是本发明血液存放装置实施例2的固定管分布图;
48.图11是本发明血液存放装置实施例3的整体外观图;
49.图12是本发明血液存放装置实施例3的固定管剖视图;
50.其中,1-箱体,11-插孔,111-防护膜,2-箱盖,21-旋钮,22-开孔,23-连接轴,231-导孔,24-挡块,241-传动杆,242-外壳,243-限位杆,244-橡胶圈,3-制冷器,31-温度调节器,32-温度感应器,33-保温控制器,4-固定管,41-固定环,411-第二沉槽,412-第一固定
板,413-第二固定板,414-弹簧,415-定位柱,416-弹性卡接块,417-卡槽,4171-接触感应器,4172-感应灯,418-缺口,419-螺纹孔,42-第一滑槽,43-通孔,44-第二滑槽,441-固定杆,45-滑杆,451-转动杆,46-固定壳,47-弧形片,471-弧形板,5-消毒池,51-添液管,52-气囊,53-入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更好地体现本发明的优势。
52.实施例1
53.下面以某血站为例,来介绍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血液智能存放装置的实际应用案例,
54.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血液智能存放装置,包括箱体1和箱盖2,所述箱体1上搭载有与互联网连接的gps与远程监控系统,储血管上贴设有信息采集条形码;所述gps和远程监控系统均为现有技术;
55.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箱盖2和箱体1均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隔热材料为挤塑聚氯乙烯;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九个插孔11,所述箱体1内设有与其内顶部固定连接的制冷器3以及九个与所述插孔11一一对应的固定管4,九个所述固定管4底部与箱体1内底部固定连接且围绕于制冷器3环形分布;所述制冷器3为外接电源的市售电制冷器3;
56.如图2所示,所述插孔11表面设有多片软性隔膜拼接而成的防护膜111;
57.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箱盖2一侧侧面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一沉槽的内壁与箱体1密封卡接,且箱盖2另一侧侧面设有用于开闭插孔11的旋钮21;箱盖2上设有九个与所述插孔11一一对应的开孔22,所述旋钮21中心通过连接轴23贯穿第一沉槽,所述连接轴23内部设有九个导孔231;
58.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箱体1顶部与所述第一沉槽之间设有九个与插孔11一一对应的挡块24,所述挡块24通过传动杆241插入所述导孔231并贯穿旋钮22,且挡块24通过橡胶圈244与所述传动杆241固定连接;挡块24上套设有外壳242,所述外壳242通过开槽的限位杆243与连接轴23固定连接;
59.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固定管4内设有固定环41,所述固定环41上设有第二沉槽411;且固定管4内壁上设有第一滑槽42,所述第一滑槽42延伸至固定管4内底部,且固定管4侧壁上设有通孔43;所述固定环41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板412与所述第一滑槽42连接,固定环41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板413贯穿所述通孔43;所述第二沉槽411通过一组对称的弹簧414与固定管4内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沉槽411上设有定位柱415,所述定位柱415上设有弹性卡接块416,且位于所述弹性卡接块416下方的定位柱415上设有螺纹;
60.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固定板413的长度是第一固定板412的长度的4倍;
61.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固定管4内部设有与其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壳46,所述固定壳46位于所述固定环41上方,所述固定环41与所述固定壳46的内壁上均贴设有缓冲棉;
62.如图6所示,所述固定管4内底部上设有用于所述弹性卡接块416进入的第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顶部设有用于与弹性卡接块416卡接的卡槽417以及用于使弹性卡接块416滑
出的缺口418,且第一凹槽底部设有螺纹孔419;
63.如图9所示,所述卡槽417内设有接触感应器4171,且所述接触感应器4171通过电线与设置在箱盖1外表面的感应灯4172连接;所述接触感应器4171与所述感应灯4172均为现有技术;
64.如图5所示,设有第一滑槽42的固定管4一侧外壁上设有第二滑槽44,所述第二滑槽44内设有固定杆441,所述固定杆441与所述第二固定板413之间设有滑杆45;
65.如图5所示,所述制冷器3的外壁上设有九个温度调节器31、随温度变化而转动的温度感应器32以及保温控制器33,所述滑杆45中心通过转动杆451与所述温度调节器31转动连接,且九个所述温度调节器31通过电线并联,当取出一个储血管后,因为并联所以储血管未全部取出时并不影响其他温度调节器31的变化;所述温度感应器32上套设有与所述保温控制器33啮合传动的十字齿轮34;
66.利用本实施例的血液智能存放装置进行存放的方法,步骤如下:
67.s1、箱盖2的开孔22、箱盖2内的挡块24、箱体1上的插孔11一一对应,即插孔11被堵住;开启存放装置后,转动旋钮21使连接轴23转换方向,从而使挡块24与固定壳242在连接轴23的作用下,通过限位杆243同步转动使插孔11与开孔22一一对应,从而将储血管从插孔11插入箱体1内部的固定管4中;gps和远程监控系统随存放装置同步开启,gps对存放装置进行定位获取位置信息;在将储血管插入固定管4之前,记录所采集的血液的血型(包括a型、b型、o型、ab型)、容量(例如可以是200cc、400cc、600cc或800cc)、采集时间(具体为采血时间,可以精确到分或秒),采用条形码生成设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多余赘述)录入以上信息,并生成信息采集条形码,贴在储血管上;同时,通过远程监控系统传输到所搭载的上位机互联网中;使用时,通过条形码扫描设备(例如手机app或条形码扫描仪)扫描信息采集条形码,即可查看血型、容量、采集时间等信息,也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直接查看以上信息,从而将a型血、b型血等分类装进不同的存放装置中,并通过不同容量信息来确定在需要用血时用哪些储血管的容量较为合适,再通过监控采集时间可以确认血液是否过了有效期不可使用;
68.s2、储血管接触到固定环41后带动固定环41两端的第一固定板412、第二固定板413在第一滑槽42和通孔43的空间中下移,此时弹簧414被压缩,储血管下移至定位柱415进入第一凹槽后,弹性卡接块416被挤压进入第一凹槽中与卡槽417卡接,此时储血管随固定环41固定在固定管4内,且固定壳46对储血管的上半部分进行进一步固定;
69.s3、当第二固定板413随固定环41下移时,滑杆45与第二固定板413连接的一端下移,滑杆45与相邻固定管4上第二滑槽44内的固定杆441连接的一端上移,从而使转动杆451发生转动,因此转动杆451同步转动温度调节器31使其调节制冷器3达到所需冷却温度;
70.s4、制冷器3上的温度感应器32在感知冷却温度的同时进行转动,当达到所需冷却温度后,温度感应器32上的十字齿轮34拨动保温控制器33上的十字齿轮34开启保温;且当储血管固定住后,卡槽417内的接触感应器4171感应到弹性卡接块416的存在,向箱体1顶部的感应灯4172发出信号,感应灯4172变亮,从而提示使用者这个固定管4在使用中;
71.s5、当要取出特定的某一支储血管时,按下传动杆241使其在连接轴23的导孔231内传动,从而推动挡块24向前移出外壳242,将特定的储血管所对应的插孔11露出;再按下储血管,储血管受力带动固定环41下移,从而使定位柱415在第一凹槽内的螺纹孔419内受
力而螺纹转动,从而使弹性卡接块416随之转动进入缺口418处,从而停止按压储血管,固定环41在弹簧414的回复作用下回弹上移,从而将储血管露出插孔11。
72.实施例2
7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所示,所述固定管4外壁套设有一组对称的弧形片47,相邻固定管4之间的所述弧形片47通过弧形板471固定连接,所述弧形片47、弧形板471的两端分别与箱体1内顶部、内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弧形板471上设有用于转动杆451转动的小孔;
74.上述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发生碰撞、摇晃时,弧形片46和弧形板471保护固定管4不易发生振动,减少固定管4内部储血管的摇晃程度,进一步降低风险。
75.实施例3
7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消毒池5,所述消毒池5侧壁上设有添液管51;所述弹簧414外套设有气囊52,所述气囊52通过入液管53与所述消毒池5连通;消毒池5内的消毒液为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
77.利用上述装置进行血液智能存放的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下压储血管带动固定环41下移时,气囊52被压缩,储存在气囊52内部的消毒液向储血管进行喷洒消毒;当取出储血管固定环41回弹上移时,气囊52内部的压力通过入液管53将消毒池5内部的消毒液吸入气囊52,从而不影响下次的清洁消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