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59147发布日期:2022-12-23 22:5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电缆架设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电缆、导线放线时一般是将电缆卷筒架设在放线架上,然后人工拉动电缆的一端,将缠绕在电缆卷筒上的电缆拉出,由于电缆缠绕在电缆卷筒上,电缆拉出后易形成弹簧状弯曲,不易控制电缆放线的长度,造成电缆放线长度不准确,还会给后续电缆架设时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缆放线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电缆架放线后电缆形成弹簧状弯曲,造成电缆放线长度不准确,还会给后续电缆架设时带来困难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包括电缆架、校直机构,所述电缆架包括底座,底座两侧设有底座,底座上部两侧设有立柱,两侧的立柱上端连接有顶板,所述底座上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滑板,滑板的两端与立柱间隙连接;所述滑板上部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连接有支撑杆,电缆卷筒架设在支撑杆上;所述校直机构设有若干组,校直机构设置于电缆架的前端,校直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部两侧设有滑座,滑座上设有若干门型架,门型架下部转动连接有托轮,门型架上部转动连接有压轮,所述门型架一侧对称地设有两组挤压轮,电缆穿过托轮与压轮之间的间隙后,对电缆上下方向进行校直,电缆穿过两个挤压轮之间后,对电缆左右方向进行校直,避免了电缆放线时弯曲,保证了电缆放线的精度,且降低了后续电缆架设时的难度;相邻的校直机构之间设有承载轮,避免了校直机构之间的电缆与支架直接接触造成磨损损伤。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门型架两侧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一,所述压轮两端转动地安装在滑块一上,滑块一上部转动地连接有螺杆一,螺杆一的上端穿过门型架连接有手轮;通过转动门型架两侧的手轮,实现了压轮与托轮间距的调整,以便于对不同直径的电缆上下方向校直。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门型架一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挤压轮的两端铰接有曲柄,曲柄的另一端与门型架铰接,且调节螺杆的末端与曲柄一侧相抵,实现了两侧挤压轮间距的调整,以便于对不同直径的电缆左右方向校直。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门型架下部与滑座滑动连接,门型架两侧各螺纹连接有若干旋钮二,旋钮二的末端与滑座相抵,实现了多组校直机构间距的调整,保证了电缆校直的效果。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立柱上设有外螺纹,立柱外螺纹连接有螺套,
螺套设置于滑板的下部,液压缸将电缆卷筒顶起后,旋转螺套使螺套的顶部与滑板的底部相抵,对滑座形成二次支撑,既保证了电缆卷筒支撑的稳定性,又降低了液压缸的承载压力。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顶板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顶板一侧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带轮一,所述套筒一端设有带轮二,带轮一和带轮二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支撑杆两端均设有花键,套筒内设有与花键配合的花键槽;电机通过皮带传动带动套筒及支撑杆转动,从而带动电缆卷筒主动转动,降低了人工拉动电缆的劳动强度,套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旋钮一,旋钮一的一端与支撑杆相抵,避免了支撑杆从滑套中脱落。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杆两端对称地设有胀紧机构,所述胀紧机构包括固定环、滑动环和顶紧套,所述固定环固定地安装在支撑杆的中部,滑动环滑动地安装在支撑杆上,固定环和滑动环之间设有胀紧板,胀紧板呈弧形结构,与电缆卷筒的内壁相适配,胀紧板的两侧均铰接有连杆二,连杆二的另一端与固定环或滑动环铰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顶紧套,顶紧套与最外侧的滑动环相抵,支撑杆插入电缆卷筒内部后,转动其两端的顶紧套,缩短固定环与滑动环之间的距离,利用连杆二将胀紧板顶出,并与电缆卷筒内壁顶紧,保证了支撑杆与电缆卷筒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了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杆转动时,支撑杆与电缆卷筒之间打滑。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环与滑动环之间以及相邻的滑动环之间均设有复位弹簧,便于顶紧套松开后胀紧板自动复位。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电缆架前部设有跟随机构,所述跟随机构包括连杆一,连杆一的下端与底座连接,连杆一的上端通过固定板与顶板连接,所述连杆一上设有连接块,两侧的连接块之间设有至少两根导杆,导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二上设有两组过线轮,电缆从两组过线轮之间穿过;电缆放线时,滑块二随电缆在电缆卷筒上位置而滑动,在避免电缆与地面摩擦产生磨损的同时,降低了电缆与过线轮之间的水平夹角,降低了电缆放线的难度。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杆一为丝杆,连杆一的下端与底座转动连接,连杆一的上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与连杆一螺纹连接,连杆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四,所述顶板一侧设有转轴一,转轴一的一端设有带轮三,带轮一与带轮三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带轮三一侧设有锥齿轮一;所述固定板上部设有转轴二,转轴二的一端设有与锥齿轮一啮合的锥齿轮二,转轴二的另一端设有与锥齿轮四啮合的锥齿轮三,电机带动电缆卷筒转动时,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连杆一转动,从而带动连接块及其上部的过线轮向下移动,使过线轮的高度与电缆出线的高度保持一致,有利于降低电缆与过线轮之间竖直方向的夹角,进一步降低了电缆放线的难度。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发明在电缆架的前部设置了校直机构,对拉出的电缆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多方位校直,避免了电缆放线时弯曲,保证了电缆放线的精度,且降低了后续电缆架设时的难度。
17.2)校直机构的压轮与托轮之间以及两侧的挤压轮之间的间距均可调节,便于对不同直径的电缆校直。
18.3)门型架下部与滑座滑动连接,门型架两侧各螺纹连接有若干旋钮二,旋钮二的末端与滑座相抵,实现了多组校直机构间距的调整,保证了电缆校直的效果。
19.4)立柱上设有外螺纹,立柱外螺纹连接有螺套,螺套设置于滑板的下部,液压缸将电缆卷筒顶起后,旋转螺套使螺套的顶部与滑板的底部相抵,对滑座形成二次支撑,既保证了电缆卷筒支撑的稳定性,又降低了液压缸的承载压力。
20.5)顶板上设有驱动机构,电机通过皮带传动带动套筒及支撑杆转动,从而带动电缆卷筒主动转动,降低了人工拉动电缆的劳动强度,套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旋钮一,旋钮一的一端与支撑杆相抵,避免了支撑杆从滑套中脱落。
21.6)支撑杆两端对称地设有胀紧机构,支撑杆插入电缆卷筒内部后,转动其两端的顶紧套,缩短固定环与滑动环之间的距离,利用连杆二将胀紧板顶出,并与电缆卷筒内壁顶紧,保证了支撑杆与电缆卷筒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了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杆转动时,支撑杆与电缆卷筒之间打滑。
22.7)固定环与滑动环之间以及相邻的滑动环之间均设有复位弹簧,便于顶紧套松开后胀紧板自动复位。
23.8)电缆架前部设有跟随机构,电缆放线时,滑块二随电缆在电缆卷筒上位置而滑动,在避免电缆与地面摩擦产生磨损的同时,降低了电缆与过线轮之间的水平夹角,降低了电缆放线的难度。
24.9)连杆一为丝杆,连杆一的下端与底座转动连接,连杆一的上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连接块与连杆一螺纹连接,连杆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四,顶板一侧设有转轴一,转轴一的一端设有带轮三,带轮一与带轮三通过皮带连接,带轮三一侧设有锥齿轮一;固定板上部设有转轴二,转轴二的一端设有与锥齿轮一啮合的锥齿轮二,转轴二的另一端设有与锥齿轮四啮合的锥齿轮三,电机带动电缆卷筒转动时,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连杆一转动,从而带动连接块及其上部的过线轮向下移动,使过线轮的高度与电缆出线的高度保持一致,有利于降低电缆与过线轮之间竖直方向的夹角,进一步降低了电缆放线的难度。
附图说明
25.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缆放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26.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电缆放线装置中电缆架结构示意图。
27.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28.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电缆放线装置中校直机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5是本发明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30.附图6是本发明一种电缆放线装置中胀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7是本发明一种电缆放线装置中套筒装配示意图。
32.附图8是本发明一种电缆放线装置中跟随机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电缆架;101、底座;102、液压缸;103、立柱;104、顶板;105、滑板;106、轴承座;107、支撑杆;108、套筒;109、旋钮一;110、带轮二;111、螺套;
34.2、校直机构;201、支架;202、滑座;203、托轮;204、压轮;205、挤压轮;206、门型架;207、旋钮二;208、导轨;209、滑块一;210、螺杆一;211、手轮;212、曲柄;213、连接板;214、调节螺杆;215、承载轮;
35.3、驱动机构;301、电机;302、带轮一;
36.4、跟随机构;401、连杆一;402、固定板;403、导杆;404、滑块二;405、连接块;406、过线轮;407、转轴一;408、带轮三;409、锥齿轮一;410、锥齿轮二;411、转轴二;412、锥齿轮三;413、锥齿轮四;
37.5、胀紧机构;501、固定环;502、滑动环;503、胀紧板;504、连杆二;505、复位弹簧;506、顶紧套;
38.6、电缆卷筒。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1.如图1-2、图4所示,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包括电缆架1、校直机构2,所述电缆架1包括底座101,底座101两侧设有底座101,底座101上部两侧设有立柱103,两侧的立柱103上端连接有顶板104,所述底座101上设有液压缸102,所述液压缸102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滑板105,滑板105的两端与立柱103间隙连接;所述滑板105上部设有轴承座106,轴承座106内连接有套筒108,所述套筒108内部连接有支撑杆107,电缆卷筒6架设在支撑杆107上;所述校直机构2设有若干组,校直机构2设置于电缆架1的前端,校直机构2包括支架201,支架201上部两侧设有滑座202,滑座202上设有若干门型架206,门型架206下部转动连接有托轮203,门型架206上部转动连接有压轮204,所述门型架206一侧对称地设有两组挤压轮205,电缆穿过托轮203与压轮204之间的间隙后,对电缆上下方向进行校直,电缆穿过两个挤压轮205之间后,对电缆左右方向进行校直,避免了电缆放线时弯曲,保证了电缆放线的精度,且降低了后续电缆架1设时的难度;相邻的校直机构2之间设有承载轮215,避免了校直机构2之间的电缆与支架201直接接触造成磨损损伤。
42.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门型架206两侧设有导轨208,所述导轨208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一209,所述压轮204两端转动地安装在滑块一209上,滑块一209上部转动地连接有螺杆一210,螺杆一210的上端穿过门型架206连接有手轮211;通过转动门型架206两侧的手轮211,实现了压轮204与托轮203间距的调整,以便于对不同直径的电缆上下方向校直。
43.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门型架206一侧设有连接板213,连接板213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214,所述挤压轮205的两端铰接有曲柄212,曲柄212的另一端与门型架206铰接,且调节螺杆214的末端与曲柄212一侧相抵,实现了两侧挤压轮205间距的调整,以便于对不同直径的电缆左右方向校直。
44.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门型架206下部与滑座202滑动连接,门型架206两
侧各螺纹连接有若干旋钮二207,旋钮二207的末端与滑座202相抵,实现了多组校直机构2间距的调整,保证了电缆校直的效果。
45.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103上设有外螺纹,立柱103外螺纹连接有螺套111,螺套111设置于滑板105的下部,液压缸102将电缆卷筒6顶起后,旋转螺套111使螺套111的顶部与滑板105的底部相抵,对滑座202形成二次支撑,既保证了电缆卷筒6支撑的稳定性,又降低了液压缸102的承载压力。
46.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04上设有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安装在顶板104一侧的电机301,电机30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带轮一302,所述套筒108一端设有带轮二110,带轮一302和带轮二110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支撑杆107两端均设有花键,套筒108内设有与花键配合的花键槽;电机301通过皮带传动带动套筒108及支撑杆107转动,从而带动电缆卷筒6主动转动,降低了人工拉动电缆的劳动强度,套筒10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旋钮一109,旋钮一109的一端与支撑杆107相抵,避免了支撑杆107从滑套中脱落。
47.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07两端对称地设有胀紧机构5,所述胀紧机构5包括固定环501、滑动环502和顶紧套506,所述固定环501固定地安装在支撑杆107的中部,滑动环502滑动地安装在支撑杆107上,固定环501和滑动环502之间设有胀紧板503,胀紧板503呈弧形结构,与电缆卷筒6的内壁相适配,胀紧板503的两侧均铰接有连杆二504,连杆二504的另一端与固定环501或滑动环502铰接,所述支撑杆107的两端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顶紧套506,顶紧套506与最外侧的滑动环502相抵,支撑杆107插入电缆卷筒6内部后,转动其两端的顶紧套506,缩短固定环501与滑动环502之间的距离,利用连杆二504将胀紧板503顶出,并与电缆卷筒6内壁顶紧,保证了支撑杆107与电缆卷筒6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了驱动机构3驱动支撑杆107转动时,支撑杆107与电缆卷筒6之间打滑。
48.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501与滑动环502之间以及相邻的滑动环502之间均设有复位弹簧505,便于顶紧套506松开后胀紧板503自动复位。
49.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缆架1前部设有跟随机构4,所述跟随机构4包括连杆一401,连杆一401的下端与底座101连接,连杆一401的上端通过固定板402与顶板104连接,所述连杆一401上设有连接块405,两侧的连接块405之间设有至少两根导杆403,导杆403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二404,所述滑块二404上设有两组过线轮406,电缆从两组过线轮406之间穿过;电缆放线时,滑块二404随电缆在电缆卷筒6上位置而滑动,在避免电缆与地面摩擦产生磨损的同时,降低了电缆与过线轮406之间的水平夹角,降低了电缆放线的难度。
50.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一401为丝杆,连杆一401的下端与底座101转动连接,连杆一401的上端与固定板40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405与连杆一401螺纹连接,连杆一4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四413,所述顶板104一侧设有转轴一407,转轴一407的一端设有带轮三408,带轮一302与带轮三408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带轮三408一侧设有锥齿轮一409;所述固定板402上部设有转轴二411,转轴二411的一端设有与锥齿轮一409啮合的锥齿轮二410,转轴二411的另一端设有与锥齿轮四413啮合的锥齿轮三412,电机301带动电缆卷筒6转动时,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连杆一401转动,从而带动连接块405及其上部的过线轮406向下移动,使过线轮406的高度与电缆出线的高度保持一致,有利于降低电缆与过线轮406之间竖直方向的夹角,进一步降低了电缆放线的难度。
51.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
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