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性液体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76183发布日期:2023-03-08 04:0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粘性液体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粘性液体转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性液体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2.将液体从储存容器中转移到各类使用场景中有不少办法,例如直接倾倒、使用抽水泵抽送、使用水舀舀取等,适用于不同容量、速度等需要。但这些方法从原理上一般是针对流动性很好的液体(例如最常见的水),当该液体的粘滞力较强时便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导致粘性液体不易转移。
3.粘性液体转移时一般会有这几种问题:一、转移速度慢,这是最直接的问题,因为液体太黏,除了直接倾倒其他办法或多或少速度都不快。二、转移中漏洒,即转移过程中使用的器具(如水舀)很容易漏洒黏液,造成浪费和不易清理的污染。三、难以转移,由于储存容器过大/过重,使用场景不可以被污染、有遮挡物阻隔,抽水泵马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实际上的转移困难。
4.因此,针对粘性液体转移的问题中,常见的问题是:抽水泵吸不动、容器太沉没法倒、粘性液体漏洒到外面由于太黏很难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粘性液体转移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粘性液体转移装置,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解决粘性液体转移困难、粘性液体转移过程中漏洒的问题。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7.本发明提供一种粘性液体转移装置,包括容器和辅助部;
8.所述容器用于转移储存的粘性液体,所述容器的内部腔体被划分为进液区和出液区,所述进液区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出液区设置有出液口;
9.所述辅助部用于在获取粘性液体时,至少使所述进液区的进液口及其以下区域浸入粘性液体中并通过所述进液口将粘性液体流入所述进液区;还用于在转移粘性液体及使用粘性液体的过程中,使所述进液区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非裸露于外部,以防止所述进液区外壁沾有的粘性液体漏洒。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辅助部包括防护腔和固定键;
11.所述防护腔呈一端开口的腔体,所述防护腔的腔体长度至少容纳所述进液区的进液口及其以上区域;
12.所述固定键匹配所述防护腔的腔体长度设置于所述容器的外壁;
13.在获取粘性液体时,所述防护腔与所述固定键非连接,所述防护腔脱离所述容器,至少将所述进液区的进液口及其以下区域浸入粘性液体中并通过所述进液口将粘性液体流入所述进液区;
14.在转移粘性液体及使用粘性液体的过程中,将所述防护腔套设于所述进液区的外壁并与所述固定键连接,使所述进液区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非裸露于外部,以防止所述进
液区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沾有的粘性液体漏洒。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键匹配所述防护腔的腔体长度设置于所述出液区的外壁。
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键匹配所述防护腔的腔体长设设置于所述进液口上方的进液区的外壁。
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辅助部包括防护腔和防护盖;
18.所述防护腔呈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防护腔滑动套设于所述容器的外壁,所述防护腔的腔体长度至少容纳所述进液区的进液口及其以下区域;
19.所述防护盖与所述防护腔的底端开口可拆卸连接;
20.在获取粘性液体时,所述防护腔与所述防护盖非连接,朝向所述出液区的方向滑动所述防护腔,至少将所述进液区的进液口及其以下区域浸入粘性液体中并通过所述进液口将粘性液体流入所述进液区;
21.在转移粘性液体及使用粘性液体的过程中,滑动所述防护腔,将所述防护腔套设于所述进液区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并与所述防护盖连接,使所述进液区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非裸露于外部,以防止所述进液区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沾有的粘性液体漏洒。
2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护腔滑动套设于所述容器的外壁并限位于所述出液区的外壁。
2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护腔滑动套设于所述容器的外壁并限位于所述进液区的外壁。
2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辅助部包括防护盖;
25.所述出液区与所述进液区滑动套设连接,所述出液区的底端开口与所述防护盖可拆卸连接;
26.在获取粘性液体时,所述出液区与所述防护盖非连接,所述出液区向所述进液区的进液口上方滑动,至少使所述进液区的进液口及其以下的区域浸入粘性液体中并通过所述进液口将粘性液体流入所述进液区;
27.在转移粘性液体及使用粘性液体的过程中,将所述出液区滑向所述进液区并套设于所述进液区的外壁及与所述防护盖连接,将所述进液区的外壁非裸露于外部,以防止所述进液区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沾有的粘性液体漏洒。
2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液区的底端与所述进液区的顶端分别设有抵挡部,所述抵挡部用于所述出液区向所述进液区的进液口上方滑动时,对所述出液区进行限位。
2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液口配置有出液盖。
30.本发明提供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通过将容器的内部腔体划分为进液区和出液区,及通过辅助部在获取粘性液体时,至少使进液区的进液口及其以下区域浸入粘性液体中并通过进液口将粘性液体流入进液区;在转移粘性液体及使用粘性液体的过程中,使进液区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非裸露于外部,以防止进液区外壁沾有的粘性液体漏洒;该粘性液体转移装置不仅解决了粘性液体转移困难,还解决了粘性液体转移过程中漏洒的问题。
附图说明
31.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的容器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实施例三提供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实施例三提供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的容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在粘性液体转移中,例如,高浓度甘油溶液等粘性液体,因粘性液体的粘性使抽水泵吸不动,因存储粘性液体的储存容器过大、过重,导致容器太沉不容易倒置,采用舀的方式舀出粘性液体会导致粘性液体漏洒;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粘性液体转移装置,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解决粘性液体转移困难、粘性液体转移过程中漏洒的问题。
37.本技术提供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包括容器和辅助部,容器用于转移储存的粘性液体,容器的内部腔体被划分为进液区和出液区,进液区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区设置有出液口;辅助部用于在获取粘性液体时,至少使进液区的进液口及其以下区域浸入粘性液体中并通过进液口将粘性液体流入进液区;还用于在转移粘性液体及使用粘性液体的过程中,使进液区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非裸露于外部,以防止进液区外壁沾有的粘性液体漏洒。
38.基于上述基本构思,本技术提供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通过将容器的内部腔体划分为进液区和出液区,及通过辅助部在获取粘性液体时,至少使进液区的进液口及其以下区域浸入粘性液体中并通过进液口将粘性液体流入进液区;在转移粘性液体及使用粘性液体的过程中,使进液区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非裸露于外部,以防止进液区外壁沾有的粘性液体漏洒;该粘性液体转移装置不仅解决了粘性液体转移困难,还解决了粘性液体转移过程中漏洒的问题。
39.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40.实施例一:
4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粘性液体转移装置包括容器100和辅助部200。
42.在本实施例中,容器100是一个一体化的腔体结构,如图2所示,容器100的内部腔体被划分为进液区101和出液区102,进液区101设置有进液口103,出液区102设置有出液口104,出液口104配置有相应的出液盖105。
43.进液口103的位置可以限定一次能转移多少量的粘性液体,因此,进液口103在进液区101的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只要能满足实际应用即可,本实施例对进液口103在进液区101上的位置不作限定。
44.辅助部200包括防护腔201和固定键202,防护腔201呈一端开口的腔体,防护腔的腔体长度至少容纳进液区101的进液口及其以上区域;固定键202匹配防护腔201的腔体长度设置于容器100的外壁。
45.在获取粘性液体时,防护腔201与固定键202非连接,防护腔201脱离容器100,至少将进液区101的进液口103及其以下区域浸入粘性液体中并通过进液口103将粘性液体流入进液区101;
46.在转移粘性液体及使用粘性液体的过程中,将防护腔201套设于进液区101的外壁并与固定键202连接,使进液区101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非裸露于外部,以防止进液区101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沾有的粘性液体漏洒。
47.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键202匹配防护腔的腔体长度设置于出液区102的外壁,如图1所示,固定键202呈环形结构围绕出液区102的外壁设置,固定键202的侧壁与防护腔201的顶端内壁相接触的部分分别设有相互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例如,固定键202的侧壁设有外螺纹,防护腔201的顶端内壁设有与该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再例如,固定键202的侧壁设有凹槽,防护腔201的顶端内壁设有与该凹槽卡接的凸起;因此,固定键202与防护腔201之间可以设计任意结构的连接部,只要能达到固定键202与防护腔201之间可拆卸连接即可。
48.由于固定键202设置于出液区102的外壁,这种情况下,防护腔201的腔体的长度能够容纳整个进液区101。
49.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键202匹配防护腔201的腔体长设设置于进液口103上方的进液区101的外壁上,这种情况下,防护腔201的腔体的长度能够容纳进液口103及其以下区域。
50.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防护腔201的腔体的长度,进而根据防护腔201的腔体的长度设置固定键202在容器100上的位置,本实施例对防护腔201的腔体的长度及固定键202在容器100上的位置不作限定,只要防护腔201和固定键202相互配合能够达到进液区101的进液口103浸入粘性液体内吸入粘性液体的效果,及转移粘性液体和使用粘性液体的过程中,防护腔201和固定键202相配合能够达到使进液区101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非裸露于外部,防止进液区101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沾有的粘性液体漏洒的效果。
51.进一步,在吸入粘性液体及转移粘性液体的过程中,为了方便抓取粘性液体转移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还包括提手300,提手300设置于出液区102的外壁上,如图1所示,提手300沿出液区102的外壁四周对称设置。
52.本实施例提供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的使用方式是:粘性液体转移装置存放待转移的粘性液体时,出液盖105盖紧出液口104,防护腔201与固定键202连接,完全罩住进液区101。
53.利用粘性液体转移装置吸取待转移的粘性液体时,将出液盖105、防护腔201卸下来,将进液区101浸入粘性液体的储存容器中,粘性液体从进液口103流入进液区101内;将粘性液体装置抽出储存容器时,将防护腔201套设于进液区101并与固定键202连接,使得整个粘性液体转移装置的外壁完全洁净,移动到粘性液体所使用的场景中;倾斜粘性液体转移装置,使得粘性液体从出液口104流出。
54.清洗粘性液体转移装置时,将出液盖105、防护腔201拆卸下来,对各个部件进行清洗,待粘性液体转移装置清洗洁净后,再将出液盖105、防护腔201恢复原位,等待下次转移粘性液体时使用。
55.本实施例提供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不需要泵吸,而是通过设计进液口101的位置和大小、设计装置的整体容积、以及设计出液口102的大小来提升粘性液体的流动速度,且在转移的过程中,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被防护腔201进行清洁防护,使得粘性液体转移装置的整体外壁保持洁净,不会出现粘性液体漏洒。
56.实施例二:
57.基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另外一种结构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与实施例中不同之外在于,本实施例对辅助部进行了变形设计。
58.具体的,辅助部包括防护腔和防护盖,防护腔呈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防护腔滑动套设于容器的外壁,防护腔的腔体长度至少容纳进液区的进液口及其以下区域;
59.防护盖与防护腔的底端开口可拆卸连接;
60.在获取粘性液体时,防护腔与所述防护盖非连接,朝向出液区的方向滑动防护腔,至少将进液区的进液口及其以下区域浸入粘性液体中并通过进液口将粘性液体流入进液区;
61.在转移粘性液体及使用粘性液体的过程中,滑动防护腔,将防护腔套设于进液区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并与防护盖连接,使进液区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非裸露于外部,以防止进液区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沾有的粘性液体漏洒。
62.本实施例中的防护腔是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可在进液区101的外壁来回滑动,在一种实施例中,防护腔可以滑动套设于容器100的外壁并限位于出液区102的外壁上,此种情况下,防护腔的内壁与出液区102的外壁设置有相互拆卸连接的连接部,例如,出液区102的侧壁设有外螺纹,防护腔的内壁设有与该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再例如,出液区102的侧壁设有凹槽,防护腔的内壁设有与该凹槽卡接的凸起;因此,出液区102与防护腔之间可以设计任意结构的连接部,只要能达到出液区102的外壁与防护腔的内壁之间可拆卸连接即可。
63.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护腔也可以滑动套设于容器100的外壁并限位于进液区101的外壁上,此种情况下,防护腔的内壁与进液区101的外壁设置有相互拆卸连接的连接部,该连接部的设计可参考上述连接部的设计。
64.本实施例提供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的使用方式是:粘性液体转移装置存放待转移的粘性液体时,出液盖105盖紧出液口104,防护腔与防护盖连接,至少罩住进液区101的进液口103及其以下区域。
65.利用粘性液体转移装置吸取待转移的粘性液体时,将出液盖105、防护盖卸下来,防护腔滑动至进液区101的进液口的上方位置,限位于进液区101的外壁上或限位于出液区102的外壁上,将进液区101的进液口及其以下区域浸入粘性液体的储存容器中,粘性液体从进液口103流入进液区101内;将粘性液体装置抽出储存容器时,解锁防护腔与进液区101或出液区102之间的连接,将防护腔套设于进液区101的进液口及其以下区域并与防护盖连接,使得整个粘性液体转移装置的外壁完全洁净,移动到粘性液体所使用的场景中;倾斜粘性液体转移装置,使得粘性液体从出液口104流出。
66.清洗粘性液体转移装置时,将出液盖105、防护腔、防护盖拆卸下来,对各个部件进行清洗,待粘性液体转移装置清洗洁净后,再将出液盖105、防护腔、防护盖恢复原位,等待下次转移粘性液体时使用。
67.本实施例提供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不需要泵吸,而是通过设计进液口101的位置和大小、设计装置的整体容积、以及设计出液口102的大小来提升粘性液体的流动速度,且在转移的过程中,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被防护腔进行清洁防护,使得粘性液体转移装置的整体外壁保持洁净,不会出现粘性液体漏洒。
68.实施例三:
69.本实施例提供另外一种结构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对容器的出液区与进液区进行了变形设计,同时对辅助部也进行了变形
设计。
70.本实施例中,辅助部200包括防护盖203,出液区与进液区采用套设连接,出液区能够套设于进液区的外壁,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出液区102与进液区101滑动套设连接,出液区102的底端开口与防护盖203可拆卸连接。
71.在获取粘性液体时,出液区102与防护盖203非连接,出液区102向进液区101的进液口103上方滑动,至少使进液区101的进液口及其以下的区域浸入粘性液体中并通过进液口103将粘性液体流入进液区101;
72.在转移粘性液体及使用粘性液体的过程中,将出液区102滑向进液区101并套设于进液区101的外壁及与防护盖203连接,将进液区101的外壁非裸露于外部,以防止进液区101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沾有的粘性液体漏洒。
73.进一步,出液区102的底端与进液区101的顶端分别设有抵挡部,抵挡部用于出液区102向进液区101的进液口103上方滑动时,对出液区102进行限位。例如,出液区102底部有凸出部抵住进液区101,进液区101顶部有凸出部抵住出液区102,使得出液区102向进液区101的进液口103上方滑动时通过相互配置的凸起进行抵挡限位。
74.本实施例提供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的使用方式是:粘性液体转移装置存放待转移的粘性液体时,出液盖105盖紧出液口104,出液区102滑向进液区101的底部并与防护盖203连接,将整个进液区101完全收纳于出液区102内。
75.利用粘性液体转移装置吸取待转移的粘性液体时,将出液盖105、防护盖203卸下来,出液区102滑动至进液区101的顶部,并限位于进液区101的顶部,至少将进液区101的进液口及其以下区域浸入粘性液体的储存容器中,粘性液体从进液口103流入进液区101内;将粘性液体装置抽出储存容器时,将出液区102套设于进液区101并与防护盖203连接,使得整个粘性液体转移装置的外壁完全洁净,移动到粘性液体所使用的场景中;倾斜粘性液体转移装置,使得粘性液体从出液口104流出。
76.清洗粘性液体转移装置时,将出液盖105、防护盖203拆卸下来,对各个部件进行清洗,待粘性液体转移装置清洗洁净后,再将出液盖105、防护盖203恢复原位,等待下次转移粘性液体时使用。
77.本实施例提供的粘性液体转移装置不需要泵吸,而是通过设计进液口101的位置和大小、设计装置的整体容积、以及设计出液口102的大小来提升粘性液体的流动速度,且在转移的过程中,浸入粘性液体的外壁被出液区102进行清洁防护,使得粘性液体转移装置的整体外壁保持洁净,不会出现粘性液体漏洒。
78.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