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中装置及对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84711发布日期:2023-05-17 12:1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中装置及对中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输送设备,尤其是对中装置及对中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各大汽车主机厂,一般汽车在输送过程中,在上下坡或者上下输送的过程中,对于车身采用定位销和托块的这种固定形式的,车身容易转动,当车身输送到底盘合装工位时,由于车身不正导致的底盘上的零部件不容易装配,所以在进行合装工位之前要对车身进行扶正。

2、车身进行扶正操作通常需要将车身从前后、左右两个方向扶正,同时操作过程中支撑部位会与车身底部摩擦,需要克服一定的摩擦力进行扶正操作,操作过程繁琐、效率低,定位不精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对中装置及对中方法,从而实现精准定位,以简单的工序实现同时从两个方向同时进行车身对中操作,提高作业效率。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对中装置,包括提升机构,

4、所述提升机构的结构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一侧设置驱动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机架内部两侧对称设置与传动机构连接的滑架,所述滑架侧面与机架滑动配合,滑架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上下运动,

5、所述机架一侧设置有与载具底部配合的精定位机构,所述载具中配合放置需要对中的车身,所述载具上设置有与车身前端底部定位孔配合的第一定位销,第一定位销数量为两个,第一定位销下部外周设置与车身底部配合的支撑面,

6、所述滑架上设置有多个与车身底部配合的拖车组件,所述滑架上设置有与车身裙边配合的推车组件。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8、所述精定位机构的结构为:包括设置于机架一侧的定位底座,所述定位底座中部沿垂直方向安装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的输出端向上并安装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与载具底部配合。

9、所述定位气缸的输出端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安装第二定位销,定位气缸两侧的安装板下表面对称设置导向轴,所述定位底座上部设置有与导向轴外周配合的直线轴承。

10、所述拖车组件的结构为:包括安装于滑架上的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上方设置有与安装基板相互平行的活动基板,所述活动基板底部通过第一导轨组件与安装基板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基板和活动基板之间通过第一弹性组件弹性连接,所述活动基板上方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部为与车身底部配合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座底部通过第二导轨组件与活动基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座与活动基板通过第二弹性组件弹性连接,第一导轨组件与第二导轨组件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

11、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结构为:包括第一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板与活动基板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轴另一端设置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滑动轴中部通过第一支撑板与安装基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轴外部套装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一支撑板配合,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挡片配合。

12、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结构为:包括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二滑动轴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与支撑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轴另一端设置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滑动轴中部通过第二支撑板与活动基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轴外部套装有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和第二支撑板配合,所述第四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板和第二挡片配合。

13、所述活动基板下表面安装有与第一导轨组件配合的第一滑轨钳制器;

14、所述支撑座底部安装有与第二导轨组件配合的第二滑轨钳制器。

15、所述推车组件的结构为:包括安装于滑架上的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水平设置,所述推动气缸前端的滑架上设置有框架结构的支座,所述支座上部滑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动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转接件与推块连接,所述推块一侧与车身裙边配合。

16、所述传动机构的结构为:包括分别安装于机架两侧上端的第一导向辊组和第二导向辊组,第二导向辊组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第三导向辊组,与第一导向辊组对应的机架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还包括同时与第一导向辊组、第二导向辊组、第三导向辊组和驱动机构输出端配合的传动带,传动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架的上部连接,所述传动带的中部位于机架下部。

17、一种对中装置的对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第一步、初步定位:

19、车身放置于载具上,此时载具的第一定位销与车身前端底部定位孔配合,第一定位销11下部外周的支撑面与车身底部配合,然后通过载具沿顶部轨道输送到对中工位时,定位装置将载具上端与顶部轨道固定;

20、第二步、二次定位:

21、定位装置动作完成信号发出,精定位机构收到该信号后与载具底部配合,将载具定位固定;

22、第三步、抬起车身:

23、驱动机构启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滑架上升,滑架在上升过程中拖车组件的支撑块托住车身,带动车身一起上升,车身脱离载具,使车身底部与支撑面不接触但第一定位销仍然位于车身前端底部定位孔中,当上升到位后,驱动机构停止;

24、第四步、对中操作:

25、车身两侧的推车组件的推动气缸伸出,带动推块前进,推块前进的过程中可以推动车身裙边使车身相对第一定位销转动,同时车身前端底部定位孔不脱离第一定位销,对中过程中支撑块与车身的随动,当推车组件的动作到位后,表示将车身扶正,并将支撑块固定在当前的位置;

26、第五步、解除定位:

27、对中操作完成后第一定位销在车身底部定位孔中的位置与对中前相比发生了变化;

28、驱动机构启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滑架继续下降,使支撑面与车身底部配合,滑架下降到位后驱动机构停止;

29、精定位机构动作解除其与载具底部配合,解除对载具的固定,载具带着车身离开。

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31、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第一定位销对车身的初定位、精定位机构对车身的二次定位,将车身位置限定于相对精细的调整范围中,通过推车组件与拖车组件的协同作用在实现精准定位的同时将车身前后左右两个方向同时对中,操作更便捷、作业效率高,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

32、本发明还包括如下优点:

33、(1)通过设置第一导轨组件与第二导轨组件在对中过程中实现支撑块与车身的随动,通过设置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实现车身脱离支撑块后拖车组件的支撑块复位到初始位置。

34、(2)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通过滑动轴与两根弹簧的配合结构实现支撑块的自动复位,结构简单方便维护。

35、(3)通过设置第一滑轨钳制器和第二滑轨钳制器可以在推车组件动作结束后快速锁定拖车组件的状态,即实现车身与支撑块的相对位置固定,使得对中装置在后续操作中不影响车身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机构(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定位机构(3)的结构为:包括设置于机架(24)一侧的定位底座(35),所述定位底座(35)中部沿垂直方向安装有定位气缸(34),所述定位气缸(34)的输出端向上并安装有第二定位销(31),所述第二定位销(31)与载具(1)底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气缸(34)的输出端设置安装板(32),所述安装板(32)上表面安装第二定位销(31),定位气缸(34)两侧的安装板(32)下表面对称设置导向轴(36),所述定位底座(35)上部设置有与导向轴(36)外周配合的直线轴承(3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组件(4)的结构为:包括安装于滑架(23)上的安装基板(44),所述安装基板(44)上方设置有与安装基板(44)相互平行的活动基板(43),所述活动基板(43)底部通过第一导轨组件(48)与安装基板(44)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基板(44)和活动基板(43)之间通过第一弹性组件(47)弹性连接,所述活动基板(43)上方设置有支撑座(42),所述支撑座(42)上部为与车身底部配合的支撑块(41),所述支撑座(42)底部通过第二导轨组件(46)与活动基板(43)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座(42)与活动基板(43)通过第二弹性组件(45)弹性连接,第一导轨组件(48)与第二导轨组件(46)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47)的结构为:包括第一滑动轴(471),所述第一滑动轴(471)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板(470)与活动基板(43)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轴(471)另一端设置第一挡片(475),所述第一滑动轴(471)中部通过第一支撑板(473)与安装基板(4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轴(471)外部套装有第一弹簧(472)和第二弹簧(474),所述第一弹簧(472)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470)和第一支撑板(473)配合,所述第二弹簧(474)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473)和第一挡片(475)配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45)的结构为:包括第二滑动轴(451),所述第二滑动轴(451)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板(450)与支撑座(42)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轴(451)另一端设置第二挡片(455),所述第二滑动轴(451)中部通过第二支撑板(453)与活动基板(4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轴(451)外部套装有第三弹簧(452)和第四弹簧(454),所述第三弹簧(452)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450)和第二支撑板(453)配合,所述第四弹簧(454)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板(453)和第二挡片(455)配合。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基板(43)下表面安装有与第一导轨组件(48)配合的第一滑轨钳制器(48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组件(5)的结构为:包括安装于滑架(23)上的推动气缸(53),所述推动气缸(53)水平设置,所述推动气缸(53)前端的滑架(23)上设置有框架结构的支座(52),所述支座(52)上部滑动连接有推块(51),所述推动气缸(53)的输出端通过转接件与推块(51)连接,所述推块(51)一侧与车身裙边配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1)的结构为:包括分别安装于机架(24)两侧上端的第一导向辊组(2101)和第二导向辊组(2103),第二导向辊组(2103)下方的机架(24)上设置有第三导向辊组(2104),与第一导向辊组(2101)对应的机架(24)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22),还包括同时与第一导向辊组(2101)、第二导向辊组(2103)、第三导向辊组(2104)和驱动机构(22)输出端配合的传动带(2102),传动带(21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架(23)的上部连接,所述传动带(2102)的中部位于机架(24)下部。

10.一种对中装置的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中装置及对中方法,包括提升机构,提升机构的结构为:包括机架,机架一侧设置驱动机构,机架上设置有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机架内部两侧对称设置与传动机构连接的滑架,滑架侧面与机架滑动配合,滑架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上下运动,机架一侧设置有与载具底部配合的精定位机构,载具中配合放置需要对中的车身,载具上设置有与车身前端底部定位孔配合的第一定位销,第一定位销数量为两个,第一定位销下部外周设置与车身底部配合的支撑面,滑架上设置有多个与车身底部配合的拖车组件,滑架上设置有与车身裙边配合的推车组件。从而实现精准定位,以简单的工序实现同时从两个方向同时进行车身对中操作,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娜娜,赵纯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