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升机构和桁架臂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73915发布日期:2023-04-18 22:2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顶升机构和桁架臂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升降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顶升机构和一种桁架臂流水线。


背景技术:

1、现有桁架臂流水线中的支撑台无桁架臂节脱离装置,即在生产过程中,完制的标准臂节无法及时脱离支撑台,造成流水线停线待产问题。此外,在采用滚动支撑台的情况下,还会存在桁架臂节滑坠到地面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至少一种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升机构和桁架臂流水线,能够让完制的桁架臂节及时脱离流水线的支撑台,以免流水线停线待产,降低桁架臂节滑坠风险。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顶升机构,其包括:

3、固定架;

4、顶升架,所述顶升架和所述固定架上下间隔设置;

5、第一双杆折叠机构和第二双杆折叠机构,分别限定出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沿横向反向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双杆折叠机构的上下两端和所述第二双杆折叠机构的上下两端均分别铰接于所述顶升架和所述固定架;和

6、凸轮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双杆折叠机构和所述第二双杆折叠机构同步位移,以使得所述顶升架在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同步增大的过程中逐渐升高。

7、可选地,所述凸轮驱动机构包括凸轮、从动垫圈和联动横杆,所述联动横杆的一端穿连固定所述第一双杆折叠机构的第一双杆铰接轴且另一端可滑移地穿过所述第二双杆折叠机构的第二双杆铰接轴,所述凸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联动横杆且部分的凸轮周向轮廓线形成为曲率半径递增的顶升轮廓线,所述从动垫圈可滑移地穿套于所述联动横杆且压接在所述凸轮和所述第二双杆折叠机构的夹角尖端部之间,在转动所述凸轮以使得所述从动垫圈沿着曲率半径递增的所述顶升轮廓线滑移的过程中,所述顶升架能够逐渐升高。

8、可选地,所述第一夹角的夹角开口与所述第二夹角的夹角开口相向设置,所述凸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联动横杆穿过所述第二双杆铰接轴的一端。

9、可选地,所述凸轮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轮侧板和第二凸轮侧板以及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轮侧板和所述第二凸轮侧板的凸轮转轴,所述凸轮转轴穿连所述联动横杆,所述联动横杆局部穿入所述第一凸轮侧板和所述第二凸轮侧板的平行间隔区域内。

10、可选地,所述凸轮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凸轮固定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凸轮转动的摇杆手柄。

11、可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横杆和从所述固定横杆竖直向上伸出设置的导向竖杆,所述顶升架包括顶升横杆和从所述顶升横杆竖直向下伸出设置的导向套筒,所述导向竖杆可滑移地插接在所述导向套筒内。

12、可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连接在所述导向竖杆的周壁且支撑所述联动横杆的横杆承托结构。

13、可选地,所述横杆承托结构包括l形杆,所述l形杆包括l形杆横向段和l形杆竖向段,所述l形杆横向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l形杆竖向段和所述导向竖杆的周壁,所述联动横杆穿过所述l形杆竖向段与所述导向竖杆的间隔区域且支撑于所述l形杆横向段。

14、可选地,所述固定架包括用于将所述顶升机构悬空固定的悬空固定结构。

15、可选地,所述悬空固定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竖杆的第一外接横板以及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外接横板的两端且沿横向延伸设置的两个第二外接横板。

16、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桁架臂流水线,其包括:

17、多个支撑台,用于支撑桁架臂节;和

18、多个上述的顶升机构,用于将所述桁架臂节顶升至与多个所述支撑台脱离接触。

19、可选地,所述桁架臂流水线包括沿流水线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桁架臂节支撑组,各个所述桁架臂节支撑组均包括沿流水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台以及沿所述流水线宽度方向摆置且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台的所述顶升机构。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桁架臂节需要脱离流水线的支撑台时,可通过凸轮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双杆折叠机构和第二双杆折叠机构同步位移以使得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同步增大,从而带动顶升架逐渐升高,以此来抬升桁架臂节,直到桁架臂节脱离支撑台。在桁架臂流水线中采用本发明的顶升机构,可以让桁架臂节及时脱离支撑台,以免流水线停线待产,提高流水线的使用率和桁架臂节的生产效率,且在支撑台为滚动支撑台的情况下,通过顶升桁架臂节,还可降低桁架臂节滑坠风险,提高安全性,避免工件磕碰损坏。

21、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驱动机构包括凸轮(15)、从动垫圈(16)和联动横杆(17),所述联动横杆(17)的一端穿连固定所述第一双杆折叠机构(13)的第一双杆铰接轴(131)且另一端可滑移地穿过所述第二双杆折叠机构(14)的第二双杆铰接轴(141),所述凸轮(15)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联动横杆(17)且部分的凸轮周向轮廓线形成为曲率半径递增的顶升轮廓线,所述从动垫圈(16)可滑移地穿套于所述联动横杆(17)且压接在所述凸轮(15)和所述第二双杆折叠机构(14)的夹角尖端部(142)之间,在转动所述凸轮(15)以使得所述从动垫圈(16)沿着曲率半径递增的所述顶升轮廓线滑移的过程中,所述顶升架(12)能够逐渐升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夹角开口与所述第二夹角的夹角开口相向设置,所述凸轮(15)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联动横杆(17)穿过所述第二双杆铰接轴(141)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5)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轮侧板(151)和第二凸轮侧板(152)以及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轮侧板(151)和所述第二凸轮侧板(152)的凸轮转轴(153),所述凸轮转轴(153)穿连所述联动横杆(17),所述联动横杆(17)局部穿入所述第一凸轮侧板(151)和所述第二凸轮侧板(152)的平行间隔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凸轮(15)固定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凸轮(15)转动的摇杆手柄(1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1)包括固定横杆(111)和从所述固定横杆(111)竖直向上伸出设置的导向竖杆(112),所述顶升架(12)包括顶升横杆(122)和从所述顶升横杆(122)竖直向下伸出设置的导向套筒(121),所述导向竖杆(112)可滑移地插接在所述导向套筒(1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1)包括连接在所述导向竖杆(112)的周壁且支撑所述联动横杆(17)的横杆承托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承托结构包括l形杆,所述l形杆包括l形杆横向段和l形杆竖向段,所述l形杆横向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l形杆竖向段和所述导向竖杆(112)的周壁,所述联动横杆(17)穿过所述l形杆竖向段与所述导向竖杆(112)的间隔区域且支撑于所述l形杆横向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1)包括用于将所述顶升机构(1)悬空固定的悬空固定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空固定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竖杆(112)的第一外接横板(113)以及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外接横板(113)的两端且沿横向延伸设置的两个第二外接横板(114)。

11.一种桁架臂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臂流水线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桁架臂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臂流水线包括沿流水线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桁架臂节支撑组,各个所述桁架臂节支撑组均包括沿流水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台(2)以及沿所述流水线宽度方向摆置且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台(2)的所述顶升机构(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升降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顶升机构和桁架臂流水线。其中,顶升机构包括:固定架;顶升架,该顶升架和固定架上下间隔设置;第一双杆折叠机构和第二双杆折叠机构,分别限定出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沿横向反向开口设置,第一双杆折叠机构的上下两端和第二双杆折叠机构的上下两端均分别铰接于顶升架和所述固定架;和凸轮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双杆折叠机构和第二双杆折叠机构同步位移,以使得顶升架在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同步增大的过程中逐渐升高。本发明可解决在桁架臂流水线生产过程中完制的桁架臂节无法及时脱离支撑台的问题,以免流水线停线待产,还能降低桁架臂节滑坠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侯宇航,龙德元,赵勇,李守林,鲍燕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中联重科履带起重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