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吸料机构、功能头、智能平台系统及吸料放料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50805发布日期:2023-03-29 08:20阅读:70来源:国知局
多位吸料机构、功能头、智能平台系统及吸料放料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位吸料机构、功能头、智能平台系统及吸料放料方法。


背景技术:

2.吸料机构是一种用于吸取物料的自动化装置,通常应用于产品的生产及组装工作中,其主要包括吸料管和驱动机构,在吸料管工作时,驱动机构驱动吸料管运动。
3.然而传统的多位吸料机构中,多根吸料管一般采用同时取料、同时破真空的设置,无法应用于需要独立取料和独立破真空的生产场景中,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多位吸料机构、功能头、智能平台系统及吸料放料方法,其能实现吸料管独立取料,独立破真空,适用范围广。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6.一种多位吸料机构,包括吸料主体,所述吸料主体上设有若干吸料管和与所述吸料管一一对应的第一转接模块,所述第一转接模块具有可与外部负压装置连接的第一气路和可与外部正压装置连接的第二气路;
7.所述第一转接模块通过第一通道与吸料管连通,当外部负压装置、第一气路和第一通道相连通时,所述吸料管内部形成负压状态;当外部正压装置、第二气路和第一通道相连通时,所述吸料管内部形成正压状态;通过在吸料主体上设置若干与吸料管一一对应的第一转接模块,每个第一转接模块均包括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第一转接模块通过第一通道与吸料管连通,当外部负压装置、第一气路和第一通道相连通时,吸料管内部形成负压状态,吸料管独立取料;当外部正压装置、第二气路和第一通道相连通时,吸料管内部形成正压状态,吸料管独立破真空,从而可应用于需要独立取料和独立破真空的生产场景中,适用范围广。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接模块与外部正压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接模块,所述第二转接模块具有可与外部正压装置连接的第三气路和与大气连通的第四气路,所述第二转接模块通过第二通道与第二气路连通。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料主体包括有第一主体,所述第一转接模块和第二转接模块均设于第一主体上,所述第一主体内形成有一负压主腔,所述负压主腔与外部负压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气路与负压主腔连通。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主体内形成有若干与吸料管一一对应的负压分腔,所述第一通道一一与负压分腔连通,所述吸料管的上端可活动设于负压分腔中,且所述吸料管的外侧壁设有连孔,所述吸料管通过所述连孔与负压分腔连通。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料主体还包括有第二主体,所述吸料管与第二主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主体上设有若干与吸料管一一对应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
可驱动所述吸料管上下运动。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形成有容纳活塞头的活塞腔,所述吸料管的上端穿过所述活塞头和缸体向上延伸,且所述吸料管与活塞头连接,所述活塞头可带动所述吸料管上下运动。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主体上设有与吸料管一一对应的第三转接模块,所述第三转接模块具有可与外部正压装置连通的第五气路,所述第三转接模块通过第三通道与活塞腔连通,当外部正压装置、第五气路、第三通道和活塞腔相连通时,所述活塞头带动吸料管上下运动。
14.一种功能头,包含所述多位吸料机构,所述功能头上设有驱动吸料主体上下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15.一种智能平台系统,包括所述功能头。
16.一种吸料放料方法,所述吸料放料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吸料机构,所述吸料放料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7.步骤一:将吸料管连接至第一转接模块上的第一通道;
18.步骤二:将第二转接模块上的第二通道连接至第一转接模块上的第二气路;将第二转接模块上的第三气路连接至外部正压装置;将第一转接模块上的第一气路连接至外部负压装置;
19.步骤三:导通第一气路,关闭第二气路,空气依次经过吸料管、第一通道、第一气路到达外部负压装置,使吸料管内部形成负压状态,吸料管吸取物料;
20.步骤四:导通第二气路和第三气路,关闭第一气路,外部正压装置输出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三气路、第二通道、第二气路、第一通道到达吸料管,使吸料管内部形成正压状态,对吸料管内部进行破真空从而将被吸的物料放下;
21.步骤五:导通第二气路和第四气路,关闭第一气路和第三气路,大气、第四气路、第二通道、第二气路、第一通道、吸料管依次连通,使吸料管内部形成常压状态;
22.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使吸料管循环吸料和放料。
2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在吸料主体上设置若干与吸料管一一对应的第一转接模块,每个第一转接模块均包括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第一转接模块通过第一通道与吸料管连通,当外部负压装置、第一气路和第一通道相连通时,吸料管内部形成负压状态,吸料管独立取料;当外部正压装置、第二气路和第一通道相连通时,吸料管内部形成正压状态,吸料管独立破真空,从而可应用于需要独立取料和独立破真空的生产场景中,适用范围广。
24.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28.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5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剖视图;
30.图6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第一主体、第一转接模块和第二转接模块的组装示意图;
31.图7是图6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32.图8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吸料主体去掉第一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是图8的剖视图;
34.图10是图9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5.图11是图9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6.图12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第一转接模块、第二转接模块、第三转接模块、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吸料管的连接示意图;
37.图13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气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38.图14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智能平台系统。
39.附图标识说明:
40.10-机座
ꢀꢀꢀꢀꢀꢀꢀꢀꢀꢀꢀꢀ
101-滑轨
ꢀꢀꢀꢀꢀꢀꢀꢀꢀꢀꢀ
11-第二驱动机构
41.111-丝杆
ꢀꢀꢀꢀꢀꢀꢀꢀꢀꢀꢀ
112-第一电机
ꢀꢀꢀꢀꢀꢀꢀ
12-正压主管
42.121-第一正压气孔122-第二正压气孔123-端口
43.13-负压主管
ꢀꢀꢀꢀꢀꢀꢀꢀ
131-第一负压气孔132-第二负压气孔
44.20-吸料主体
ꢀꢀꢀꢀꢀꢀꢀꢀ
30-第一主体
ꢀꢀꢀꢀꢀꢀꢀꢀ
31-第一转接模块
45.311-活动腔
ꢀꢀꢀꢀꢀꢀꢀꢀꢀ
312-活动塞
ꢀꢀꢀꢀꢀꢀꢀꢀꢀ
32-第二转接模块
46.33-第一正压主腔
ꢀꢀꢀꢀ
34-负压主腔
ꢀꢀꢀꢀꢀꢀꢀꢀ
35-负压分腔
47.40-第二主体
ꢀꢀꢀꢀꢀꢀꢀꢀ
401-第二正压主腔41-第三转接模块
48.42-旋转驱动机构
ꢀꢀꢀꢀ
421-同步带
ꢀꢀꢀꢀꢀꢀꢀꢀꢀ
422-旋转驱动单元
49.43-让位凹槽
ꢀꢀꢀꢀꢀꢀꢀꢀ
44-第一轴承
ꢀꢀꢀꢀꢀꢀꢀꢀ
45-第二轴承
50.50-第一驱动机构
ꢀꢀꢀꢀ
51-缸体
ꢀꢀꢀꢀꢀꢀꢀꢀꢀꢀꢀꢀ
511-第二连接孔
51.512-第二密封环
ꢀꢀꢀꢀꢀ
52-活塞腔
ꢀꢀꢀꢀꢀꢀꢀꢀꢀꢀ
521-内腔
52.522-驱动腔
ꢀꢀꢀꢀꢀꢀꢀꢀꢀ
53-活塞头
ꢀꢀꢀꢀꢀꢀꢀꢀꢀꢀ
531-第一连接孔
53.532-第一密封环
ꢀꢀꢀꢀꢀ
533-限位件
ꢀꢀꢀꢀꢀꢀꢀꢀꢀ
54-压力弹簧
54.60-吸料管
ꢀꢀꢀꢀꢀꢀꢀꢀꢀꢀ
601-第一连接管
ꢀꢀꢀꢀꢀ
602-第二连接管
55.603-限位槽
ꢀꢀꢀꢀꢀꢀꢀꢀꢀ
604-连孔
ꢀꢀꢀꢀꢀꢀꢀꢀꢀꢀꢀ
61-同步带轮
56.611-容置槽
ꢀꢀꢀꢀꢀꢀꢀꢀꢀ
612-避让孔
ꢀꢀꢀꢀꢀꢀꢀꢀꢀ
613-第一连接部
57.62-花键套
ꢀꢀꢀꢀꢀꢀꢀꢀꢀꢀ
621-套接孔
ꢀꢀꢀꢀꢀꢀꢀꢀꢀ
63-第二连接部
58.64-吸料头
ꢀꢀꢀꢀꢀꢀꢀꢀꢀꢀ
70-智能平台系统
59.a1-第一通道
ꢀꢀꢀꢀꢀꢀꢀꢀ
a2-第二通道
ꢀꢀꢀꢀꢀꢀꢀꢀ
a3-第三通道
60.b1-第一气路
ꢀꢀꢀꢀꢀꢀꢀꢀ
b2-第二气路
ꢀꢀꢀꢀꢀꢀꢀꢀ
b3-第三气路
61.b4-第四气路
ꢀꢀꢀꢀꢀꢀꢀꢀ
b5-第五气路
ꢀꢀꢀꢀꢀꢀꢀꢀ
b6-第六气路
62.p0-大气
ꢀꢀꢀꢀꢀꢀꢀꢀꢀꢀꢀꢀ
p1-外部负压装置
ꢀꢀꢀꢀ
p2-外部正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6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6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5.如图1-13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功能头,包括机座10以及设于机座10上的多位吸料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11,所述多位吸料机构包括吸料主体20,所述吸料主体20可上下活动安装于机座10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1驱动吸料主体20上下运动;
66.具体的,所述机座10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滑轨101,所述吸料主体20上设有滑槽(未示出),所述滑槽与滑轨101的配合,以使所述吸料主体20与机座10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1包括丝杆111和第一电机112,所述第一电机112安装于机座10的前侧,所述丝杆111与吸料主体2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12驱动所述丝杆111转动,以使所述丝杆111带动所述吸料主体20上下运动。
67.所述吸料主体20上设有若干吸料管60和与所述吸料管60一一对应的第一转接模块31,具体的,若干所述吸料管60竖向延伸且呈环形分布,且所述吸料管60的下端连接有吸料头64,示例性的,所述吸料管60的数量为四根,所述第一转接模块31具有可与外部负压装置p1连接的第一气路b1和可与外部正压装置p2连接的第二气路b2;
68.所述第一转接模块31通过第一通道a1与吸料管60连通,当外部负压装置p1、第一气路b1和第一通道a1相连通时,所述吸料管60内部形成负压状态;当外部正压装置p2、第二气路b2和第一通道a1相连通时,所述吸料管60内部形成正压状态。
69.所述第一转接模块31内设有活动腔311,所述第一通道a1、第一气路b1和第二气路b2均与活动腔311连通,所述活动腔311内设有活动塞312,所述活动塞312可在第一气路b1和第二气路b2之间切换,以使第一通道a1可选择性与第一气路b1和第二气路b2连通。
70.所述第一转接模块31与外部正压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转接模块32,具体的,所述第二转接模块32设置在所述吸料主体20上,所述第二转接模块32内部结构与第一转接模块31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转接模块32具有可与外部正压装置p2连接的第三气路b3和与大气p0连通的第四气路b4,所述第二转接模块32通过第二通道a2与第二气路b2连通。
71.本发明中,所述吸料管60的内部有三种状态:一、当外部负压装置p1、第一气路b1、第一通道a1、吸料管60依次连通时,吸料管60内部形成负压从而吸住物料;二、当外部正压装置p2、第三气路b3、第二通道a2、第二气路b2、第一通道a1、吸料管60依次连通时,吸料管60内部形成正压状态,可对吸料管60内部进行破真空从而将被吸的物料放下;三、当大气p0、第四气路b4、第二通道a2、第二气路b2、第一通道a1、吸料管60依次连通时,吸料管60内部为常压状态,此时吸料管60不吸取物料也不进行破真空。
7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吸料主体20包括有第一主体30,所述丝杆111与第一主体3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模块31和第二转接模块32均设于第一主体30上,所述第一主体30内形成有第一正压主腔33和若干第一正压分流道(未示出),所述第三气路b3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正压分流道与第一正压主腔33连通,具体的,所述机座10上设有竖向延伸的正压主管
12,所述正压主管12可上下活动设于第一正压主腔33中,所述正压主管12的下端外侧壁设有第一正压气孔121,所述正压主管12通过所述第一正压气孔121与第一正压主腔33连通,且所述正压主管12的上端设有与外部正压装置p2连通的第二正压气孔122。
73.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主体30内形成有一负压主腔34和若干负压流道(未示出),所述第一气路b1分别通过对应的负压流道与负压主腔34连通,具体的,所述机座10上设有竖向延伸的负压主管13,所述负压主管13可上下活动设于负压主腔34中,且所述负压主管13的下端外侧壁设有第一负压气孔131,所述负压主管13通过所述第一负压气孔131与负压主腔34连通,所述负压主管13的上端设有与外部负压装置p1连通第二负压气孔132。
74.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主体30内形成有若干与吸料管60一一对应的负压分腔35,所述第一通道a1一一与负压分腔35连通,所述吸料管60的上端可活动设于负压分腔35中,且所述吸料管60的上端外侧壁设有连孔604,所述吸料管60通过所述连孔604与负压分腔35连通。
75.本发明的吸料主体20还包括有第二主体40,所述第二主体40的上端与第一主体30的下端连接,且所述第二主体40可随所述第一主体30上下运动,所述吸料管60与第二主体4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主体40上设有若干与吸料管60一一对应的第一驱动机构5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可驱动所述吸料管60上下运动。
76.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包括缸体51,所述缸体51与第二主体40一体连接,所述缸体51内形成有容纳活塞头53的活塞腔52,所述吸料管60的上端穿过所述活塞头53及缸体51向上伸入负压分腔35中,所述活塞头53上下活动设于活塞腔52中,所述吸料管60与活塞头53连接,所述活塞头53可带动所述吸料管60上下运动。
77.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缸体51与第二主体40也可以采用分体式设置。
78.具体的,所述活塞头53设有第一连接孔531,所述缸体51上端设有第二连接孔511,所述吸料管60的上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531和第二连接孔511向上伸入负压分腔35中,所述吸料管60均与第一连接孔531和第二连接孔511活动连接,所述活塞头53上设有限位件533,所述吸料管60的周向外侧壁设置有限位槽603,所述限位槽603呈环形设置,所述限位件533伸入限位槽603中,所述限位件533与限位槽603的配合,以使活塞头53可以带动吸料管60上下运动,并使吸料管60可相对活塞头53转动。
79.所述吸料管60与缸体51上端活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吸料管60与缸体51的下端同样采用活动连接方式,此处不再累述。
80.所述吸料管60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601和第二连接管602,所述第一连接管601的上端与第二连接管602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602的上端伸入负压分腔35中,所述第二连接管602均与第一连接孔531和第二连接孔511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槽603设于第二连接管602上。
8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吸料管60与第一连接孔531也可以采用紧固方式连接,当吸料管60上下运动时,第一连接管601、第二连接管602和活塞头53同步上下运动;当吸料管60旋转运动时,第一连接管601、第二连接管602和活塞头53同步转动。
82.所述第一连接孔531的内侧壁与吸料管60的外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环532,所述第二连接孔511的内侧壁与吸料管60的外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环512;通过设置第一密封环532和第二密封环512,以保证气密性,避免第一连接孔531和第二连接孔511漏气。
83.所述第二主体40上设有与吸料管60一一对应的第三转接模块41,所述第二转接模块32内部结构与第一转接模块31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三转接模块41具有可与外部正压装置p2连通的第五气路b5和与大气p0连接的第六气路b6,所述第三转接模块41通过第三通道a3与活塞腔52连通,当外部正压装置p2、第五气路b5、第三通道a3和活塞腔52相连通时,所述活塞头53带动吸料管60上下运动,具体的,所述活塞头53将活塞腔52分隔形成内腔521和驱动腔522,所述内腔521位于驱动腔522的下方,所述第三通道a3与驱动腔522连通,所述内腔521与大气p0连通,所述内腔521中设有使活塞头53始终具有向上运动之趋势的压力弹簧54,所述压力弹簧54的上端与活塞头53抵接,所述压力弹簧54的下端与内腔521的底部抵接;当外部正压装置p2、第五气路b5、第三通道a3、驱动腔522相连通时,驱动腔522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头53下移,活塞头53带动吸料管60下移;当大气p0、第六气路b6、第三通道a3、驱动腔522相连通时,压力弹簧54顶推活塞头53上移,活塞头53带动吸料管60上移,活塞头53上移时压缩驱动腔522内的气体,使驱动腔522内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三通道a3、第六气路b6排到大气p0中。
84.所述第二主体40内形成有第二正压主腔401和若干第二正压分流道(未示出),所述第二正压主腔401位于第一正压主腔33的正下方,所述正压主管12的下端设有与第二正压主腔401连通的端口123,所述端口123使得外部正压装置p2输出的气体进入正压主管12后也可从端口123进入第二正压主腔401,所述第五气路b5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正压分流道与第二正压主腔401连通。
85.所述第二主体40上设有旋转驱动机构42,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2可驱动若干所述吸料管60绕自身的中心轴线同步转动,具体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2包括一同步带421和驱动同步带421转动的旋转驱动单元422,所述旋转驱动单元422安装于第二主体40的前侧,且所述旋转驱动单元422位于第一电机112的下方,具体的,所述旋转驱动单元422为第二电机,若干所述吸料管60均套设有同步带轮61,所述同步带421与同步带轮61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同步带轮61可带动所有所述吸料管60同步转动;通过设置同步带421和旋转驱动单元422构成的旋转驱动机构42,旋转驱动单元422驱动同步带421即可带动所有吸料管60同步转动,使物料同步进行角度调整定位,效率更高,并且采用单条设置的同步带421,所有同步带轮61与同一条同步带421传动连接,使得动力传递损耗小,动力传递更稳定,且各个同步带轮61之间转动偏差小,精度高,从而提高物料的同步定位精度。
86.所述同步带轮61与吸料管60之间设有花键套62,所述吸料管60可相对所述花键套62上下运动,且所述吸料管60、花键套62和同步带轮61可同步转动,所述花键套62设有供吸料管60穿过的套接孔621,所述套接孔621的内侧壁形成有上下延伸的花键槽(未示出),所述吸料管60的外侧壁形成有花键齿(未示出),所述花键槽与花键齿的配合,以使吸料管60可相对花键套62上下运动;通过设置花键套62,利用花键套62将同步带轮61与吸料管60间接连接,花键套62可采用耐磨材料制造,降低花键套62与吸料管60长期相对运动时的磨损,提高两者的配合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用。
87.所述同步带轮61内设有容置槽611,所述花键套62安装于所述容置槽611中,所述容置槽611的底部形成有供吸料管60向下穿出的避让孔612,所述容置槽611的开口向上。
88.所述同步带轮61的下端形成有向下凸出的第一连接部613,所述避让孔612贯穿第一连接部613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接部613与第二主体40上的第一轴承44转动连接,所述
花键套62的上方设有第二连接部63,所述第二连接部63与第二主体40上的第二轴承45连接,所述花键套62的上端与第二连接部63的下端抵接,以使所述花键套62、第二连接部63以及第二轴承45可同步转动,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63为环形连接板,所述吸料管60穿设于所述环形连接板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613和第二连接部63,第一连接部613可嵌入第一轴承44中与第一轴承44的内圈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63的上表面与第二轴承45的内圈下表面抵接,使得第二连接部63与第二轴承45的内圈可同步转动,花键套62的上端与第二连接部63的下端抵接,实现同步带轮61与第二主体40转动连接,方便组装拆卸同步带轮61。
89.所述第二主体40的外侧壁周向延伸形成有让位凹槽43,所述同步带421设于让位凹槽43中,且所述同步带421环绕所述第二主体40设置,通过设置周向延伸的让位凹槽43,可将同步带421环绕第二主体40布局在让位凹槽43中,空间布局合理,使得同步带421与第二主体40安装紧凑,占用空间小;
90.如图14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智能平台系统70,包括所述功能头,所述智能平台系统70为取料设备或组装设备。
9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92.1、吸料管60下移:外部正压装置p2输出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二正压气孔122、正压主管12、端口123、第二正压主腔401、第二正压分流道(未示出)、第五气路b5、第三通道a3、驱动腔522,使驱动腔522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头53下移,活塞头53带动吸料管60下移;
93.2、吸料管60上移:外部正压装置p2停止供气,压力弹簧54顶推活塞头53上移,活塞头53带动吸料管60上移,活塞头53上移时压缩驱动腔522内的气体,使驱动腔522内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三通道a3、第六气路b6排到大气p0中。
94.3、吸料管60取料:空气依次经过吸料头64、吸料管60、第一通道a1、第一气路b1、负压分流道(未示出)、负压主腔34、第一负压气孔131、负压主管13、第二负压气孔132、外部负压装置p1,使吸料管60内部形成负压状态,从而使吸料头64吸取物料;
95.4、吸料管60破真空:外部正压装置p2输出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二正压气孔122、正压主管12、第一正压气孔121、第一正压主腔33、第一正压分流道(未示出)、第三气路b3、第二通道a2、第二气路b2、第一通道a1、吸料管60、吸料头64,使吸料管60内部形成正压状态,对吸料管60内部进行破真空从而将被吸的物料放下;
96.5、吸料管60不工作:大气p0、第四气路b4、第二通道a2、第二气路b2、第一通道a1、吸料管60、吸料头64依次连通,使吸料管60内部为常压状态,此时吸料管60不吸取物料也不进行破真空;
97.6、组装产品:第二驱动机构11驱动吸料主体20下移,使第一主体30、第二主体40、旋转驱动机构42以及吸料管60同步下移,第一驱动机构50驱动对应的吸料管60下移,吸料头64吸取物料,第一驱动机构50再次驱动吸料管60上移,吸料管60带动物料上移,第二电机驱动同步带421转动,同步带421驱动所有同步带轮61同时转动,所有吸料管60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一定角度,使物料完成角度调整定位,产品移动到吸料管60的正下方,吸料管60破真空并将物料组装至产品上。
98.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有第一转接模块31均可独立工作,实现吸料管60可独立取料和独立破真空。
99.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有第一驱动机构50可同步工作,也可独立工作,实现
若干吸料管60同步工作或独立工作,可一次性将多个物料组装至产品上,或者将物料分开依次组装至产品上。
100.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吸料放料方法,所述吸料放料方法采用所述多位吸料机构,所述吸料放料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01.步骤一:将吸料管60连接至第一转接模块31上的第一通道a1;
102.步骤二:将第二转接模块32上的第二通道a2连接至第一转接模块31上的第二气路b2;将第二转接模块32上的第三气路b3连接至外部正压装置p2;将第一转接模块31上的第一气路b1连接至外部负压装置p1;
103.步骤三:导通第一气路b1,关闭第二气路b2,空气依次经过吸料头64、吸料管60、第一通道a1、第一气路b1到达外部负压装置p1,使吸料管60内部形成负压状态,吸料管60吸取物料;
104.步骤四:导通第二气路b2和第三气路b3,关闭第一气路b1,外部正压装置p2输出的气体依次经过第三气路b3、第二通道a2、第二气路b2、第一通道a1到达吸料管60,使吸料管60内部形成正压状态,对吸料管60内部进行破真空从而将被吸的物料放下;
105.步骤五:导通第二气路b2和第四气路b4,关闭第一气路b1和第三气路b3,大气p0、第四气路b4、第二通道a2、第二气路b2、第一通道a1、吸料管60依次连通,使吸料管60内部形成常压状态;
106.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使吸料管60循环吸料和放料。
107.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吸料主体20上设置若干与吸料管60一一对应的第一转接模块31,每个第一转接模块31均包括第一气路b1和第二气路b2,第一转接模块31通过第一通道a1与吸料管60连通,当外部负压装置p1、第一气路b1和第一通道a1相连通时,吸料管60内部形成负压状态,吸料管60独立取料;当外部正压装置p2、第二气路b2和第一通道a1相连通时,吸料管60内部形成正压状态,吸料管60独立破真空,从而可应用于需要独立取料和独立破真空的生产场景中,适用范围广;同时,本发明设置第二转接模块32实现吸料管60内部具有负压、正压和常压的三种状态,对应吸料、破真空、不工作的三种生产场景;设置若干第一驱动机构50和第三转接模块41,可实现吸料管60独立升降;设置旋转驱动机构42实现若干吸料管60同步旋转,实现物料同步进行角度调整定位。
10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