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尼龙单丝生产用导丝装置以及导丝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30191发布日期:2023-01-20 20:3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性尼龙单丝生产用导丝装置以及导丝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尼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性尼龙单丝生产用导丝装置以及导丝方法。


背景技术:

2.聚酰胺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包括脂肪族pa,脂肪-芳香族pa和芳香族pa,在改性尼龙单丝的丝线挤压牵伸定型过程中需要利用单丝机组对其进行成型加工;单丝机组拉丝的基本过程是:(1)、计量机:自动计量给料;(2)、螺杆挤出机: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使物料充分塑化以及均匀混合,通过口模成型-高温熔料挤出粗丝毛坯;(3)、冷却水箱和牵伸辊:粗丝毛坯穿过冷水箱冷凝成粗丝,经导丝轮导入冷凝牵伸辊(一次成形);(4)、蒸汽牵伸机构:粗丝穿过蒸汽均匀加热后牵伸成较细丝线(二次成形),蒸汽牵伸的丝线表面无大量的附着水珠、有效避免了热风牵伸断裂;(5)、热风牵伸机构:表面还有少量附着水的较细丝线穿过热风,风干、风热后牵伸成细丝;6、定型牵伸机构:细丝进一步穿过热风,烘干、风热后牵伸成成品单丝;7、卷绕机:合格成品单丝卷绕成滤布单丝锭;尼龙丝线在成型加工中各环节丝线的输送时,都需要对尼龙线进行引导,主要是将尼龙线引入到成型加工中各环节的设备中;现有技术领域内,尼龙单丝生产用导丝装置采用授权公告号为cn107098211b的发明提供一种纺织尼龙导丝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缸座,所述缸座的底部与液压缸的顶部固定连接,该纺织尼龙导丝装置,通过第一进出油管向液压缸内部输油以及第二进出油管回油,使活塞带动导丝装置本体在减震器的作用下稳定下降,通过第二进出油管输油以及第一进出油管回油,从而使活塞带动推杆向上移动,使导丝装置本体在减震器的作用下稳定升高,从而导丝装置本体可以根据需要改变高度,便于调节,适合所有身高人群进行导丝引导作业,增强导丝装置的实用性;但是该种对尼龙线的引导方式,在尼龙线盘更换后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尼龙线端头重新安装并依次穿过导轮内部,操作较为麻烦,且一旦安装过程中出现尼龙线偏移,进而影响后续尼龙线的输送。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尼龙单丝生产用导丝装置以及导丝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性尼龙单丝生产用导丝装置,包括:底座外壳、控制器、输送机构、限位机构、移动机构和引导机构;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底座外壳的顶端右前方;输送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外壳的后侧
左端;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壳顶端右后方;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壳的内腔顶端前侧开口处;引导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移动端。
[0005]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构外壳、箱体、第一限位滑槽、固定输送轮、驱动电机和三角传动带;输送机构外壳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壳的后侧左端;箱体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外壳的内侧顶端且位于底座外壳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滑槽分别开设在箱体的前侧左右两端并与箱体的内腔相通;所述固定输送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输送轮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左右两个第一限位滑槽的内腔底部;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外壳的内腔底端,所述驱动电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三角传动带一端螺钉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三角传动带的另外两端延伸进箱体的内腔并与两侧固定输送轮的轴心固定连接;其中,箱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移动传动组件。
[0006]
优选的,所述移动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推杆、限位滑块、移动输送轮、齿轮组、第一传动皮带和皮带张紧器;第一电推杆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且位于第一限位滑槽的后侧,所述第一电推杆和控制器电性连接;限位滑块插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滑槽的内腔,所述第一电推杆的伸缩端与限位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移动输送轮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滑块的前侧,所述移动输送轮的轴心后侧延伸至限位滑块的后侧;齿轮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输送轮的轴心后端;第一传动皮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齿轮组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的另一端与移动输送轮的轴心固定连接;皮带张紧器通过支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所述皮带张紧器的张紧轮外侧与第一传动皮带的传动皮带内侧接触,所述皮带张紧器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机构外壳、固定限位轮、第二限位滑槽、移动限位轮和第二电推杆;限位机构外壳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外壳的顶端且位于箱体的右侧;所述固定限位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固定限位轮分别从左至右间隙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限位机构外壳的前侧底端;所述第二限位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滑槽分别开设在限位机构外壳的前侧且位于三个固定限位轮的上方间歇位置,所述第二限位滑槽和限位机构外壳的内腔相通;所述移动限位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移动限位轮分别插接在两个第二限位滑槽的内腔;所述第二电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电推杆分别设置在限位机构外壳的内腔左右两侧,所述第二电推杆的伸缩端与移动限位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推杆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限位导轨、伸缩架、第二传动皮带、第一微型电机、移动座、导轨架、滑轮和连接组件;限位导轨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壳的内腔;伸缩架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限位导轨的移动端;第二传动皮带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壳的内腔且位于限位导轨的前侧;第一微型电机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壳的内腔,所述第一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皮带的一侧皮带轮轴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微型电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移动座设置在所述伸缩架的伸缩端,所述移动座的顶端延伸出底座外壳的上表面开口处;所述导轨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架分别沿左右方向设置在底座外壳的内腔且位于限位导轨的前后两侧;所述滑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轮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移动座的前侧两侧并分别与前后两个导轨架内腔插接;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伸缩架的左侧底端。
[0009]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组件外壳、滑轨座、内齿轮块、夹持器、第二微型电机、转盘和圆柱销;连接组件外壳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伸缩架的左侧底端,所述连接组件外壳的内腔底端前侧开设有通孔槽;滑轨座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外壳的内腔顶端前侧;内齿轮块插接在所述滑轨座的内侧;夹持器安装在所述内齿轮块的底端,所述夹持器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微型电机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外壳的内腔前侧且位于滑轨座的上方,所述第二微型电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转盘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滑轨座的内侧,所述第二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盘的顶端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圆柱销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圆柱销沿周向间隔设置在转盘的底端外侧并能够与内齿轮块内侧啮合。
[0010]
优选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引导机构外壳、穿线孔、固定板、定位孔、插槽座、弹簧杆、转动座、连接杆和微型电推杆;引导机构外壳沿左右方向通过支架设置在所述移动座的上表面;所述穿线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穿线孔分别沿开设在引导机构外壳的左右两侧顶端,两个所述穿线孔的内腔内侧与引导机构外壳的内腔相通;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固定板间隙设置在引导机构外壳的内腔;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定位孔分别开设在三个固定板的上方;所述插槽座的数量为三组,每组所述插槽座的数量为四个,三组所述插槽座分别设置在三个固定板的左侧且位于三个定位孔的外侧四角;所述弹簧杆的数量为三组,每组所述弹簧杆的数量为四个,三组所述弹簧杆分别插接在三组插槽座的内侧;所述转动座的数量为三组,每组所述转动座的数量为四个,三组所述转动座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三个固定板的左侧四角;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三组,每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四个,三组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三组转动座中相邻两个转动座的内侧,三组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分别与三组弹簧杆的外端相接触;所述微型电推杆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微型电推杆分别通过销轴座转动连接在三个固定板的左侧底端后方,三个所述微型电推杆的伸缩端分别与三组连接杆中下方连接杆的外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微型电推杆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1]
上述装置的导丝方法具体如下:步骤一:工作人员预先将尼龙线盘内部端头由左侧穿线孔穿入,并依次穿入至三个定位孔内侧后由右侧穿线孔穿出;步骤二:微型电推杆伸长驱动对应位置上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在对应位置上四角转动座的配合下,四侧连接杆向内侧偏转并推动对应位置上弹簧杆在插槽座的限位作用下向内侧移动,以使弹簧杆与尼龙线接触实现固定;步骤三:第一电推杆伸长驱动对应位置上限位滑块在第一限位滑槽的限位作用下驱动移动输送轮向上移动,限位滑块向上移动过程中皮带张紧器驱动保持第一传动皮带的内部皮带张紧状态;步骤四:第二电推杆伸长驱动对应位置上移动限位轮在第二限位滑槽的限位作用下向上移动;步骤五:第二微型电机驱动转盘转动,并使转盘驱动圆柱销周向转动,并使圆柱销间歇性与内齿轮块内部左右两侧齿条啮合,圆柱销在自身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内齿轮块前后往复运动,内齿轮块驱动夹持器分别移动至第二传动皮带前后两侧皮带上方,夹持器驱动内部夹持板分别与第二传动皮带前侧皮带夹持固定;步骤六:第一微型电机驱动第二传动皮带转动,第二传动皮带在连接组件的配合
下驱动伸缩架水平移动,并使伸缩架在限位导轨的限位作用下驱动移动座从左至右的移动同时,使移动座带动前后两侧滑轮沿导轨架内腔从左至右的移动,以实现在伸缩架的限位作用下使移动座驱动引导机构实现从左至右的高度错位移动,使移动座带动引导机构及内部尼龙线端头依次穿过输送机构和限位机构,进而完成引线作业,工作人员可将尼龙线端头放入外部加工装置内;步骤七:第二电推杆和第一电推杆缩短分别驱动对应位置上移动限位轮和移动输送轮复位,并使移动限位轮和固定限位轮内侧以及移动输送轮和固定输送轮内侧以尼龙线外部接触;步骤八:驱动电机驱动三角传动带转动,在三角传动带的传动下驱动对应位置上固定输送轮转动,固定输送轮驱动对应位置上齿轮组一端转动,在齿轮组的异向传动下驱动第一传动皮带一端向相反方向转动,并在第一传动皮带的传动下驱动移动输送轮转动,尼龙线在固定输送轮和移动输送轮旋转力的作用下向右侧输送,并在移动限位轮和固定限位轮的挤压限位作用下移送至外部加工装置内;步骤九:当前尼龙线盘内部尼龙线输送完毕后,工作人员重新进行更换,使第二微型电机驱动转盘使夹持器分别移动至第二传动皮带后侧皮带上方,夹持器内部夹持板分别与第二传动皮带后侧皮带夹持固定,以使移动机构驱动引导机构从右至左移动复位,工作人员可将更换后尼龙线盘内部端头重新安装至引导机构内部实现循环。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微型电推杆驱动连接杆移动,进而使连接杆在对应位置上四角转动座的配合下,使四侧连接杆推动对应位置上弹簧杆在插槽座的限位作用下向内侧移动,以使弹簧杆与尼龙线接触实现固定;2、通过第一电推杆驱动限位滑块带动移动输送轮向上移动,第二电推杆驱动移动限位轮向上移动,第二微型电机驱动转盘使圆柱销周向转动,圆柱销在自身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内齿轮块前后往复运动,夹持器驱动内部夹持板分别与第二传动皮带前后两侧皮带夹持固定,第一微型电机驱动第二传动皮带转动,第二传动皮带在连接组件的配合下驱动伸缩架水平移动,伸缩架驱动移动座移动同时带动前后两侧滑轮沿导轨架内腔移动,移动座带动引导机构及内部尼龙线端头依次穿过输送机构和限位机构,进而完成引线作业;3、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三角传动带转动,在三角传动带的传动下驱动固定输送轮转动,并使固定输送轮驱动对应位置上齿轮组一端转动,在齿轮组的异向传动下驱动第一传动皮带一端向相反方向转动,并在第一传动皮带的传动下驱动移动输送轮转动,促使尼龙线在固定输送轮和移动输送轮旋转力的作用下向右侧输送,并在移动限位轮和固定限位轮的挤压限位作用下移送至外部加工装置内;从而可在尼龙线盘更换后,实现尼龙线盘内部尼龙线端头自动引导并穿过输送和限位轮内部,操作更将简单高效,并且保证了穿线过程中,尼龙线的安装精度,防止后续尼龙线的输送过程中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输送机构爆炸图;
图3为图1的限位机构爆炸图;图4为图5的连接组件爆炸图;图5为图6的引导机构爆炸图;图6为图1的输送机构爆炸图。
[0014]
图中:1、底座外壳;2、控制器;3、输送机构;31、输送机构外壳;32、箱体;33、第一限位滑槽;34、固定输送轮;35、驱动电机;36、三角传动带;37、第一电推杆;38、限位滑块;39、移动输送轮;310、齿轮组;311、第一传动皮带;312、皮带张紧器;4、限位机构;41、限位机构外壳;42、固定限位轮;43、第二限位滑槽;44、移动限位轮;45、第二电推杆;5、移动机构;51、限位导轨;52、伸缩架;53、第二传动皮带;54、第一微型电机;55、移动座;56、导轨架;57、滑轮;6、连接组件;61、连接组件外壳;62、滑轨座;63、内齿轮块;64、夹持器;65、第二微型电机;66、转盘;67、圆柱销;7、引导机构;71、引导机构外壳;72、穿线孔;73、固定板;74、定位孔;75、插槽座;76、弹簧杆;77、转动座;78、连接杆;79、微型电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性尼龙单丝生产用导丝装置,包括:底座外壳1、控制器2、输送机构3、限位机构4、移动机构5和引导机构7,底座外壳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可与外部丝线成型设备连接;控制器2安装在底座外壳1的顶端右前方,控制器2可通过工作人员手动或预制逻辑程序进行控制;输送机构3安装在底座外壳1的后侧左端;限位机构4设置在底座外壳1顶端右后方;移动机构5设置在底座外壳1的内腔顶端前侧开口处;引导机构7设置在移动机构5移动端。
[0017]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机构外壳31、箱体32、第一限位滑槽33、固定输送轮34、驱动电机35和三角传动带36;输送机构外壳31沿上下方向设置在底座外壳1的后侧左端;箱体32设置在输送机构外壳31的内侧顶端且位于底座外壳1的上方;第一限位滑槽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限位滑槽33分别开设在箱体32的前侧左右两端并与箱体32的内腔相通;固定输送轮3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输送轮34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左右两个第一限位滑槽33的内腔底部;驱动电机35设置在输送机构外壳31的内腔底端,驱动电机35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驱动电机35可通过控制器2进行控制驱动三角传动带36一侧转动;三角传动带36一端螺钉连接在驱动电机35的输出端,三角传动带36的另外两端延伸进箱体32的内腔并与两侧固定输送轮34的轴心固定连接,三角传动带36可起到驱动电机35与固定输送轮34间同向传动作用;其中,箱体32的内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移动传动组件,移动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推杆37、限位滑块38、移动输送轮39、齿轮组310、第一传动皮带311和皮带张紧器312;第一电推杆37沿上下方向设置在箱体32的内腔且位于第一限位滑槽33的后侧,第一电推杆37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第一电推杆37可通过控制器2进行控制,第一电推杆37通过自身伸长缩短驱动限位滑块38上下移动;限位滑块38插接在第一限位滑槽33的内腔,第一电推杆37的伸缩端与限位滑块38的底端固定连接;移动输
送轮39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限位滑块38的前侧,移动输送轮39的轴心后侧延伸至限位滑块38的后侧;齿轮组310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输送轮34的轴心后端,齿轮组310起到反向传动作用;第一传动皮带311一端固定连接在齿轮组310的另一端,第一传动皮带311的另一端与移动输送轮39的轴心固定连接,第一传动皮带311内部皮带预留足够松紧度;皮带张紧器312通过支架设置在箱体32的内腔,皮带张紧器312的张紧轮外侧与第一传动皮带311的传动皮带内侧接触,皮带张紧器312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皮带张紧器312可通过控制器2进行控制,限位滑块38向上移动过程中皮带张紧器312驱动保持第一传动皮带311的内部皮带张紧状态。
[0018]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机构外壳41、固定限位轮42、第二限位滑槽43、移动限位轮44和第二电推杆45;限位机构外壳41固定安装在底座外壳1的顶端且位于箱体32的右侧;固定限位轮4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固定限位轮42分别从左至右间隙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限位机构外壳41的前侧底端;第二限位滑槽4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滑槽43分别开设在限位机构外壳41的前侧且位于三个固定限位轮42的上方间歇位置,第二限位滑槽43和限位机构外壳41的内腔相通;移动限位轮4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移动限位轮44分别插接在两个第二限位滑槽43的内腔,移动限位轮44可在第二限位滑槽43的内腔上下移动;第二电推杆4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电推杆45分别设置在限位机构外壳41的内腔左右两侧,第二电推杆45的伸缩端与移动限位轮44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推杆45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第二电推杆45可通过控制器2进行控制,第二电推杆45通过自身伸长缩短驱动移动限位轮44上下移动。
[0019]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移动机构5包括:限位导轨51、伸缩架52、第二传动皮带53、第一微型电机54、移动座55、导轨架56、滑轮57和连接组件6;限位导轨51沿左右方向设置在底座外壳1的内腔;伸缩架52沿上下方向设置在限位导轨51的移动端;第二传动皮带53沿左右方向设置在底座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限位导轨51的前侧;第一微型电机54设置在底座外壳1的内腔,第一微型电机54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皮带53的一侧皮带轮轴心固定连接,第一微型电机54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第一微型电机54可通过控制器2进行控制,第一微型电机54驱动第二传动皮带53转动;移动座55设置在伸缩架52的伸缩端,移动座55的顶端延伸出底座外壳1的上表面开口处;导轨架5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轨架56分别沿左右方向设置在底座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限位导轨51的前后两侧,导轨架56内腔z字形滑槽的高度差与移动限位轮44和固定限位轮42以及固定输送轮34和移动输送轮39的内侧高度适配;滑轮5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轮57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移动座55的前侧两侧并分别与前后两个导轨架56内腔插接,滑轮57可沿导轨架56内腔左右移动;连接组件6设置在伸缩架52的左侧底端。
[0020]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连接组件6包括:连接组件外壳61、滑轨座62、内齿轮块63、夹持器64、第二微型电机65、转盘66和圆柱销67;连接组件外壳61沿前后方向设置在伸缩架52的左侧底端,连接组件外壳61的内腔底端前侧开设有通孔槽;滑轨座62设置在连接组件外壳61的内腔顶端前侧;内齿轮块63插接在滑轨座62的内侧;夹持器64安装在内齿轮块63的底端,夹持器64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夹持器64可由控制器2进行控制,夹持器64驱动内部夹持板分别与第二传动皮带53前后两侧皮带夹持固;第二微型电机65设置在连接组件外壳61的内腔前侧且位于滑轨座62的上方,第二微型电机65和控制器2电性连
接,第二微型电机65可由控制器2进行控制,第二微型电机65驱动转盘66转动;转盘6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滑轨座62的内侧,第二微型电机65的输出端与转盘66的顶端轴心固定连接;圆柱销67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圆柱销67沿周向间隔设置在转盘66的底端外侧并能够与内齿轮块63内侧啮合,转盘66驱动圆柱销67周向转动,并使圆柱销67间歇性与内齿轮块63内部左右两侧齿条啮合。
[0021]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引导机构7包括:引导机构外壳71、穿线孔72、固定板73、定位孔74、插槽座75、弹簧杆76、转动座77、连接杆78和微型电推杆79;引导机构外壳71沿左右方向通过支架设置在移动座55的上表面;穿线孔7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穿线孔72分别沿开设在引导机构外壳71的左右两侧顶端,两个穿线孔72的内腔内侧与引导机构外壳71的内腔相通;固定板73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固定板73间隙设置在引导机构外壳71的内腔;定位孔74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定位孔74分别开设在三个固定板73的上方;插槽座75的数量为三组,每组插槽座75的数量为四个,三组插槽座75分别设置在三个固定板73的左侧且位于三个定位孔74的外侧四角;弹簧杆76的数量为三组,每组弹簧杆76的数量为四个,三组弹簧杆76分别插接在三组插槽座75的内侧,弹簧杆76自身具有弹性可在插槽座75的内侧内外移动;转动座77的数量为三组,每组转动座77的数量为四个,三组转动座77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三个固定板73的左侧四角,转动座77的形状为v形;连接杆78的数量为三组,每组连接杆78的数量为四个,三组连接杆78两端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三组转动座77中相邻两个转动座77的内侧,三组连接杆78的内侧分别与三组弹簧杆76的外端相接触;微型电推杆79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微型电推杆79分别通过销轴座转动连接在三个固定板73的左侧底端后方,三个微型电推杆79的伸缩端分别与三组连接杆78中下方连接杆78的外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微型电推杆79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微型电推杆79可由控制器2进行控制,微型电推杆79可通过自身伸长缩短驱动对应位置上连接杆78移动。
[0022]
一种改性尼龙单丝生产用导丝装置的导丝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尼龙线盘内部端头由穿线孔72并依次穿入至三个定位孔74内侧,工作人员控制控制器2启动微型电推杆79,微型电推杆79伸长驱动对应位置上连接杆78移动,进而使连接杆78在对应位置上四角转动座77的配合下,使四侧连接杆78向内侧偏转,并使连接杆78推动对应位置上弹簧杆76在插槽座75的限位作用下向内侧移动,以使弹簧杆76与尼龙线接触实现固定;工作人员控制控制器2依次启动第一电推杆37、皮带张紧器312、第二电推杆45、第二微型电机65、夹持器64和第一微型电机54,第一电推杆37伸长,第一电推杆37驱动对应位置上限位滑块38在第一限位滑槽33的限位作用下驱动移动输送轮39向上移动,限位滑块38向上移动过程中皮带张紧器312驱动保持第一传动皮带311的内部皮带张紧状态,第二电推杆45伸长驱动对应位置上移动限位轮44在第二限位滑槽43的限位作用下向上移动,第二微型电机65驱动转盘66转动,并使转盘66驱动圆柱销67周向转动,并使圆柱销67间歇性与内齿轮块63内部左右两侧齿条啮合,促使圆柱销67在自身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内齿轮块63前后往复运动,内齿轮块63驱动夹持器64分别移动至第二传动皮带53前后两侧皮带上方,夹持器64驱动内部夹持板分别与第二传动皮带53前后两侧皮带夹持固定,以在连接组件6的配合下实现与第二传动皮带53的连接,第一微型电机54驱动第二传动皮带53转动,促使第二传动皮带53在连接组件6的配合下驱动伸缩架52水平移动,并使伸缩架52在限位导轨51
的限位作用下驱动移动座55移动同时,使移动座55带动前后两侧滑轮57沿导轨架56内腔移动,以实现在伸缩架52的限位作用下使移动座55驱动引导机构7实现高度错位移动,进而使移动座55带动引导机构7及内部尼龙线端头依次穿过输送机构3和限位机构4,进而完成引线作业;第二电推杆45和第一电推杆37分别驱动对应位置上移动限位轮44和移动输送轮39复位,驱动电机35驱动三角传动带36转动,在三角传动带36的传动下驱动对应位置上固定输送轮34转动,并使固定输送轮34驱动对应位置上齿轮组310一端转动,在齿轮组310的异向传动下驱动第一传动皮带311一端向相反方向转动,并在第一传动皮带311的传动下驱动移动输送轮39转动,促使尼龙线在固定输送轮34和移动输送轮39旋转力的作用下向右侧输送,并在移动限位轮44和固定限位轮42的挤压限位作用下移送至外部加工装置内。
[002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