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装置及纱线张力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80585发布日期:2023-07-05 20:2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缠绕装置及纱线张力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成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缠绕装置及纱线张力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复合材料缠绕成型设备一般采用在整体机架上设置回转盘的结构,通过回转盘将浸润有树脂胶液的纤维缠绕在芯模上,从而实现纤维的预成型。但是现有技术的缠绕成型设备纱线穿设路径简单,难以保障纱线的缠绕张力,导致纱线缠绕在芯模表面时发生松散移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缠绕装置,能够使纱线保持适宜的缠绕张力缠绕在芯模外周,避免纱线缠绕在芯模表面时发生松散移位,影响产品质量。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缠绕装置,用于在芯模外周缠绕纱线,包括依次套设在芯模外周的缠绕电机、缠绕盘、缠绕爪,缠绕盘用于容纳纱线,缠绕盘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纱孔,缠绕爪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导纱孔,纱线依次穿设第一导纱孔、第三导纱孔,缠绕电机驱动缠绕装置转动,进而使纱线缠绕在芯模的外周。

3、其中,缠绕盘中心设有缠绕通孔,若干个纱线筒围绕缠绕通孔环向均匀设置在缠绕盘的一侧,若干个第一导纱孔与若干个纱线筒的中心一一对应设置。

4、其中,缠绕装置还包括套设在芯模外周的导纱组件,导纱组件设置在缠绕盘与缠绕爪之间,导纱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纱板,导纱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导纱孔。

5、其中,缠绕爪包括缠绕架、若干个缠绕杆以及若干个缠绕件,缠绕架套设在芯模外周,若干个缠绕杆沿缠绕架的径向均匀设置在缠绕架的外侧,缠绕件沿缠绕架的轴向均匀设置在缠绕架的外侧,缠绕杆上设有第三导纱孔,缠绕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四导纱孔。

6、其中,缠绕盘靠近导纱组件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走线件,若干个走线件围绕缠绕通孔环向均匀设置在缠绕盘的内侧,走线件包括走线架和若干个走线杆。

7、其中,缠绕装置还包括缠绕浸胶槽,缠绕浸胶槽位于缠绕爪的下方,且缠绕爪的下半部分位于缠绕浸胶槽中。

8、其中,缠绕浸胶槽为弧形槽,弧形槽与缠绕爪的形状匹配。

9、其中,第一导纱孔、第二导纱孔、第三导纱孔以及走线件对应设置。

10、其中,走线件包括走线架和若干个走线杆,走线架呈“匚”字型结构,由两块侧板和一块底板连接而成,走线杆为圆柱型杆件,若干个走线杆间隔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且与侧板互相垂直。

11、其中,缠绕浸胶槽底部设有电磁阀;和/或,缠绕浸胶槽具有恒温加热功能。

12、本申请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纱线张力控制方法,采用前述的缠绕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若干纱线从第一导纱孔穿出;s102:将穿出的若干纱线穿设第三导纱孔;s103:缠绕电机驱动缠绕装置转动,使纱线缠绕在芯模的外周。

13、本申请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纱线张力控制方法,采用前述的缠绕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若干纱线从第一导纱孔穿出;s11:将穿出的若干纱线穿设第二导纱孔;s102:将穿出的若干纱线穿设第三导纱孔、第四导纱孔;s103:缠绕电机驱动缠绕装置转动,使纱线缠绕在芯模的外周。

14、本申请的目的之四是提供一种纱线张力控制方法,采用前述的缠绕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若干纱线从第一导纱孔穿出;s10:将穿出的若干纱线穿设走线件;s11:将穿出的若干纱线穿设第二导纱孔;s102:将穿出的若干纱线穿设第三导纱孔;s103:缠绕电机驱动缠绕装置转动,使纱线缠绕在芯模的外周。

1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缠绕装置包括缠绕电机、缠绕盘、缠绕爪,通过使纱线依次穿设缠绕盘、缠绕爪上的导纱孔,使纱线保持适宜的张力,均匀缠绕在芯模的外周,防止纱线由于张力不足而在缠绕时松散移位,影响产品质量。

16、同时,本申请的缠绕装置在缠绕盘和缠绕爪之间设置导纱组件,进一步提高纱线的缠绕张力,以及在缠绕盘和导纱组件设置走线件,使纱线可以实现平缓过渡,避免纱线直接自第一导纱孔穿入第二导纱孔由于弯折程度过大而加重纱线的磨损,造成纱线断裂,同时也可进一步提高纱线的缠绕张力。



技术特征:

1.一种缠绕装置,用于在芯模外周缠绕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套设在所述芯模外周的缠绕电机、缠绕盘、缠绕爪,所述缠绕盘用于容纳所述纱线,所述缠绕盘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纱孔,所述缠绕爪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导纱孔,所述纱线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导纱孔、所述第三导纱孔,所述缠绕电机驱动所述缠绕装置转动,进而使所述纱线缠绕在所述芯模的外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盘中心设有缠绕通孔,若干个纱线筒围绕所述缠绕通孔环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缠绕盘的一侧,若干个所述第一导纱孔与若干个所述纱线筒的中心一一对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芯模外周的导纱组件,所述导纱组件设置在所述缠绕盘与所述缠绕爪之间,所述导纱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纱板,所述导纱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导纱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爪包括缠绕架、若干个缠绕杆以及若干个缠绕件,所述缠绕架套设在所述芯模外周,若干个所述缠绕杆沿所述缠绕架的径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缠绕架的外侧,所述缠绕件沿所述缠绕架的轴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缠绕架的外侧,所述缠绕杆上设有所述第三导纱孔,所述缠绕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四导纱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盘靠近所述导纱组件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走线件,若干个所述走线件围绕所述缠绕通孔环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缠绕盘的内侧,所述走线件包括走线架和若干个走线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装置还包括缠绕浸胶槽,所述缠绕浸胶槽位于所述缠绕爪的下方,且所述缠绕爪的下半部分位于所述缠绕浸胶槽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浸胶槽为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缠绕爪的形状匹配。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纱孔、所述第二导纱孔、所述第三导纱孔以及所述走线件对应设置。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件包括走线架和若干个走线杆,所述走线架呈“匚”字型结构,由两块侧板和一块底板连接而成,所述走线杆为圆柱型杆件,若干个所述走线杆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与所述侧板互相垂直。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浸胶槽底部设有电磁阀;和/或,所述缠绕浸胶槽具有恒温加热功能。

11.一种纱线张力控制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2.一种纱线张力控制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3.一种纱线张力控制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缠绕装置,用于在芯模外周缠绕纱线,包括依次套设在芯模外周的缠绕电机、缠绕盘、缠绕爪,缠绕盘用于容纳纱线,缠绕盘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纱孔,缠绕爪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导纱孔,纱线依次穿设第一导纱孔、第三导纱孔,缠绕电机驱动缠绕装置转动,进而使纱线缠绕在芯模的外周。本申请的缠绕装置能够使纱线保持适宜的缠绕张力缠绕在芯模外周,避免纱线缠绕在芯模表面时发生松散移位,影响产品质量。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纱线张力控制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孙银建,贾见士,周正伟,国强,刘超,严福金,孙晓伦,张林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