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搭载锚穴孔自动旋拧装置的双向移动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96402发布日期:2022-07-26 22:5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搭载锚穴孔自动旋拧装置的双向移动台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化墩柱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搭载锚穴孔自动旋拧装置的双向移动台车。


背景技术:

2.桥梁施工工程中,基于地理条件、成本控制以及施工效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桥梁结构越来越多的采用装配式施工方式,施工技术逐步向工厂化、装配化、标准化发展。传统的现浇墩帽采用pvc管材作为模具预留锚穴孔的位置,依靠人工施工浇筑混凝土预留锚穴孔,如此预留出的锚穴孔的尺寸不易稳定,易变形,无法自动拔取预留锚穴孔时采用的模具,施工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并且锚穴孔的质量较差。
3.装配化墩帽自动化流水线中,具有墩帽模具的松螺栓孔位。墩帽模具上设置有用于预留锚穴孔的锚穴孔椎体,锚穴孔椎体底部设置有螺栓,在松螺栓孔位的操作是对锚穴孔椎体底部的螺栓进行旋拧,如此可以松动锚穴孔,施做的锚穴孔质量稳定。但完全依靠人工操作,效率低,工时长,且施工安全得不到保障,需要设计一种能将松锚穴孔装置自动移转至具体工位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搭载锚穴孔自动旋拧装置的双向移动台车,以至少解决将松锚穴孔装置自动移转至具体工位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搭载锚穴孔自动旋拧装置的双向移动台车,所述双向移动台车包括松锚穴孔母车和松锚穴孔子车;
7.所述松锚穴孔母车底部设置有横向移动的走行轮;所述松锚穴孔母车顶部设置有托载所述松锚穴孔子车的纵向的子车行走轨道;
8.所述松锚穴孔子车底部设置有纵向移动的走行轮;所述松锚穴孔子车上设置有松锚穴孔装置轨道。
9.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松锚穴孔母车底部设置有两对走行轮,分别为母车主动轮和母车被动轮;
10.所述母车主动轮配置有母车主动轮驱动装置。
11.进一步地,所述松锚穴孔母车两侧设置有母车防撞装置。
12.进一步地,所述松锚穴孔母车的底部设置有母车定位装置。
13.进一步地,所述松锚穴孔子车底部设置有两对走行轮,分别为子车主动轮和子车被动轮;
14.所述子车主动轮配置有子车主动轮驱动装置。
15.进一步地,所述松锚穴孔子车一侧设置有子车防撞装置。
16.进一步地,所述松锚穴孔子车一侧底部设置有子车定位装置,对应的所述松锚穴
孔母车的顶部设置有子车定位底板。
17.进一步地,所述松锚穴孔子车的一侧还设置有弹簧电缆卷筒。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装配化墩帽的工业流水线,能将旋拧预留锚穴孔椎体螺栓的装置托载移动到模具下方的适宜位置,其具有双层车体,能实现双向移动,作为工业流水线自动化生产的运输装置,实现了机械操作自动化,减少了人力消耗,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21.图1是松锚穴孔母车立面图。
22.图2是松锚穴孔母车侧面图。
23.图3是松锚穴孔母车平面图。
24.图4是图3中的a-a剖面图。
25.图5是松锚穴孔子车立面图。
26.图6是松锚穴孔子车侧面图。
27.图7是松锚穴孔子车平面图。
28.图中标识为:
29.1-松锚穴孔母车,2-松锚穴孔子车,3-松锚穴孔装置;
30.11-母车主动轮,12-母车被动轮,13-母车主动轮驱动装置,14-母车定位装置,15-子车定位底板,16-子车行走轨道,17-母车防撞装置;
31.21-子车主动轮,22-子车被动轮,23-子车主动轮驱动装置,24-弹簧电缆卷筒,25-子车防撞装置,26-子车定位装置,27-松锚穴孔装置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33.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纵向”、“横向”、“一侧”、“两侧”、“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4.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托载”、“作用”、“配置”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3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搭载锚穴孔自动旋拧装置的双向移动台车,在装配化墩帽自动化生产线上,用于托载松锚穴孔装置,即锚穴孔自动旋拧装置,并对松锚穴孔装置进行工位间的移转。装配化墩帽的模具两侧具有用于预留锚穴孔的锚穴孔椎体,锚穴孔椎体底部具有螺栓,所述松锚穴孔装置用于对锚穴孔椎体的螺栓进行旋拧操作,从而实现松动锚穴孔的目的。基于本专利的双向移动台车,松锚穴孔装置可自动移动到墩帽模具下方的工作位。
36.所述双向移动台车包括松锚穴孔母车1和松锚穴孔子车2。所述松锚穴孔母车1可托载所述松锚穴孔子车2,松锚穴孔子车2可托载松锚穴孔装置3。
37.如图1-4,所述松锚穴孔母车1底部设置有横向移动的两对走行轮,分别为母车主动轮11和母车被动轮12。所述母车主动轮11配置有母车主动轮驱动装置13。在母车主动轮驱动装置13的作用下,松锚穴孔母车1可横向移动。所述松锚穴孔母车1顶部设置有托载所述松锚穴孔子车2的纵向的子车行走轨道16,共设置有两道,托载一台松锚穴孔子车2。
38.所述松锚穴孔母车1两侧设置有母车防撞装置17。母车防撞装置17用于避免松锚穴孔母车1在横向移动时发生碰撞。所述松锚穴孔母车1的底部设置有母车定位装置14,母车定位装置14为位置感应传感器,生产线上每个工位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两组位置感应片,当松锚穴孔母车1靠近工位的第一组位置感应片时减速,靠近工位的第二组感应片时停止,此时将松锚穴孔母车1的位置发送到中控室。
39.如图5-7,所述松锚穴孔子车2底部设置有纵向移动的两对走行轮,分别为子车主动轮21和子车被动轮22,均在子车行走轨道16上运动。所述子车主动轮21配置有子车主动轮驱动装置23。在子车主动轮驱动装置23的作用下,所述松锚穴孔子车2可纵向移动。
40.所述松锚穴孔子车2上设置有松锚穴孔装置轨道37,用于搭载松锚穴孔装置3。松锚穴孔装置3上设置有竖向的扳手,扳手底部配置有驱动装置,在该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扳手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当扳手与锚穴孔椎体底部的螺栓对应扣紧时,就可以实现对螺栓的预松操作。扳手还可以配置升降装置,能在模具下方上下移动。
41.每一台松锚穴孔子车2上也可以根据需要托载多台松锚穴孔装置3,对应模具所有的锚穴孔位置。
42.所述松锚穴孔子车2一侧设置有子车防撞装置25,子车防撞装置25用于避免松锚穴孔子车2在纵向移动时发生碰撞。所述松锚穴孔子车2一侧底部设置有子车定位装置26,对应的所述松锚穴孔母车1的顶部设置有子车定位底板15,子车定位装置26为位置感应传感器,子车定位底板15为位置感应片,当松锚穴孔子车2移动到子车定位底板15时停止。
43.所述松锚穴孔子车2的一侧还设置有弹簧电缆卷筒,用于卷收连接电源的电缆。
44.实施例:
45.本专利的双向移动台车设计了两层车体,位于下层的是松锚穴孔母车1,位于上层的的是松锚穴孔子车2。下层的松锚穴孔母车1横向移动,上层的松锚穴孔子车2纵向移动,二者移动方向互相垂直,实现车体的双向移动。
46.墩帽模具可被架体架空在模具位,其下方留出了松锚穴孔操作的空间,操作空间的地面与松锚穴孔母车1的顶面在同一高度。操作空间的地面上设置有纵向的走行轨,左侧两道,右侧两道,可与松锚穴孔母车1上的子车行走轨道16纵向衔接。
47.松锚穴孔母车1托载着松锚穴孔子车2和松锚穴孔子车2上方的松锚穴孔装置3横
向移动到墩帽模具的右侧前方,子车行走轨道16与墩帽模具右侧下方的走行轨纵向衔接,松锚穴孔子车2沿子车行走轨道16和墩帽模具右侧下方的走行轨移动到墩帽模具的右侧下方,将松锚穴孔装置3移动到松锚穴孔的位置开始螺栓旋拧操作。
48.螺栓旋拧操作结束后,松锚穴孔子车2沿墩帽模具右侧下方的走行轨和子车行走轨道16退回到松锚穴孔母车1上,松锚穴孔母车1左移至墩帽模具的左侧前方,重复上述操作,完成左侧的螺栓旋拧操作。
49.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