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操作的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9417发布日期:2022-09-30 17:5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操作的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感染隔离技术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操作的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2.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类别疾病的主要区别,传染病意味着病原体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传染给他人,在传染病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其用过的纸巾、医疗垃圾中带有致病菌,需要专用的收集桶对患者用过的废弃物进行收集,这种收集桶设置有盖体,在盖体闭合时能够将桶内外环境隔离开,能够降低病菌传染风险。
3.现有的收集桶结构单一,虽然盖体能够将桶内外环境隔离开,但丢弃垃圾时需要开启盖体,此时桶内滋生的病菌就容易向外传播,增加了病菌传染风险,隔离效果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操作的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容器、挂架和自动分离装置,所述隔离容器背部固定有挂架,所述自动分离装置设置于隔离容器内侧,所述自动分离装置包括升降筒、滑杆、弹簧、扣件、卡槽、卸料筒、阀片、扭簧、齿轮、齿条和底侧卸料结构,所述升降筒位于隔离容器内侧,所述隔离容器内壁后侧安装有滑杆,并且升降筒沿滑杆表面进行滑动,所述弹簧套置于滑杆外表面并与其底端固定,所述弹簧顶端与升降筒相连接,所述升降筒背部上端安装有扣件,所述隔离容器顶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升降筒底部设置有卸料筒,所述卸料筒内侧底部与阀片转动连接,所述阀片末端通过扭簧与卸料筒相连接,所述卸料筒背部与齿轮转动连接,并且阀片能够随齿轮同步转动,所述隔离容器内壁下端安装有齿条,所述隔离容器底部设置有底侧卸料结构。
6.优选的,所述底侧卸料结构包括连接口和集污桶,所述隔离容器底部开设有连接口,并且连接口与隔离容器内侧相连通,所述集污桶穿过连接口装入隔离容器底部,并且集污桶下端侧面与连接口进行螺纹连接。
7.优选的,所述升降筒完全收进隔离容器内侧时,所述扣件与卡槽相扣接。
8.优选的,所述升降筒与隔离容器内侧中心处于同一竖直方向线上,并且升降筒与隔离容器内壁紧密贴合。
9.优选的,所述升降筒完全收进隔离容器内侧时,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10.优选的,所述阀片处于水平状态,并且阀片的最大翻转角度为180度。
11.优选的,所述集污桶顶部边沿设置有夹扣,并且夹扣至少设置有两个。
12.优选的,所述集污桶的内径与卸料筒的外径尺寸相适配,并且升降筒完全收进隔
离容器内侧时,所述卸料筒与集污桶相对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隔离容器内侧设置了自动分离装置,在升降筒降下过程中,齿条会与齿轮啮合并驱使其转动,使得阀片翻转度并将卸料筒内的废弃物倾倒至集污桶内,在使用过程中集污桶能够始终与外部环境隔开,进一步提升了隔离效果,降低了病菌传染的风险。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隔离容器底部设置了底侧卸料结构,打包废弃物时,可将集污桶从连接口内向外旋出,即可将集污桶内的塑料袋进行打包,不用经过升降筒,不容易在升降筒内留下病菌。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离容器内侧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滑杆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升降筒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卸料筒背部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隔离容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底侧卸料结构仰视拆解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集污桶结构示意图。
24.其中:隔离容器-1、挂架-2、自动分离装置-3、升降筒-31、滑杆-32、弹簧-33、扣件-34、卡槽-35、卸料筒-36、阀片-37、扭簧-38、齿轮-39、齿条-310、底侧卸料结构-311、连接口-3111、集污桶-3112、夹扣-3113。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26.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容器1、挂架2和自动分离装置3,隔离容器1背部固定有挂架2,自动分离装置3设置于隔离容器1内侧。
27.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分离装置3包括升降筒31、滑杆32、弹簧33、扣件34、卡槽35、卸料筒36、阀片37、扭簧38、齿轮39、齿条310和底侧卸料结构311,升降筒31位于隔离容器1内侧,隔离容器1内壁后侧安装有滑杆32,并且升降筒31沿滑杆32表面进行滑动,弹簧33套置于滑杆32外表面并与其底端固定,弹簧33顶端与升降筒31相连接,升降筒31背部上端安装有扣件34,隔离容器1顶面开设有卡槽35,升降筒31底部设置有卸料筒36,卸料筒36内侧底部与阀片37转动连接,阀片37末端通过扭簧38与卸料筒36相连接,卸料筒36背部与齿轮39转动连接,并且阀片37能够随齿轮39同步转动,隔离容器1内壁下端安装有齿条310,隔离容器1底部设置有底侧卸料结构311,升降筒31完全收进隔离容器1内侧时,扣件34与卡槽35相扣接,进而将升降筒31卡固,避免其自行升起,升降筒31与隔离容器1内侧中心处于同一竖直方向线上,并且升降筒31与隔离容器1内壁紧密贴合,能够起到良好的封闭效果,升降筒31完全收进隔离容器1内侧时,齿轮39与齿条310相啮合,以驱使阀片37翻转,阀片37处于水
平状态,并且阀片37的最大翻转角度为180度,使阀片37能够将废弃物倾倒出卸料筒36。
28.本实用新型中底侧卸料结构311包括连接口3111和集污桶3112,隔离容器1底部开设有连接口3111,并且连接口3111与隔离容器1内侧相连通,集污桶3112穿过连接口3111装入隔离容器1底部,并且集污桶3112下端侧面与连接口3111进行螺纹连接,集污桶3112顶部边沿设置有夹扣3113,并且夹扣3113至少设置有两个,能够将垃圾袋的袋口固定,集污桶3112的内径与卸料筒36的外径尺寸相适配,并且升降筒31完全收进隔离容器1内侧时,卸料筒36与集污桶3112相对接,使卸料筒36能够将废弃物准确投入集污桶3112内。
29.工作原理如下:
30.第一,使用前,可将隔离容器1水平置放在地面上,也可通过挂架2将隔离容器1挂置在床边或推车上,可根据医护人员的需求进行调整,然后将塑料袋套入集污桶3112内,可通过夹扣3113将塑料袋的袋口夹固,避免袋口歪斜导致医疗弃物掉出塑料袋造成污染,再将集污桶3112旋入连接口3111内以接收废弃物。
31.第二,使用时,首先拨开扣件34解除对升降筒31的固定,通过弹簧33恢复形变的作用力驱使升降筒31沿滑杆32表面向上滑移,使得升降筒31从隔离容器1内向上升起,即可将医疗弃物丢进升降筒31内,使废弃物停置在卸料筒36内,随后将升降筒31向下压回隔离容器1内,此时扣件34扣入卡槽35内将升降筒31卡固,避免其自行升起,在升降筒31降下过程中,齿条310会与齿轮39啮合并驱使其转动,使得阀片37翻转180度并将卸料筒36内的废弃物倾倒至集污桶3112内,而在升降筒31升起过程中,齿轮39会与齿条310脱离啮合,此时通过扭簧38恢复形变的作用力驱使阀片37翻转复位,即可再次接收废弃物,在使用过程中集污桶3112能够始终与外部环境隔开,进一步提升了隔离效果,降低了病菌传染的风险。
32.第三,打包废弃物时,可将集污桶3112从连接口3111内向外旋出,即可将集污桶3112内的塑料袋进行打包,不用经过升降筒31,不容易在升降筒31内留下病菌。
3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通过在隔离容器1内侧设置了自动分离装置3,在升降筒31降下过程中,齿条310会与齿轮39啮合并驱使其转动,使得阀片37翻转180度并将卸料筒36内的废弃物倾倒至集污桶3112内,在使用过程中集污桶3112能够始终与外部环境隔开,进一步提升了隔离效果,降低了病菌传染的风险,通过在隔离容器1底部设置了底侧卸料结构311,打包废弃物时,可将集污桶3112从连接口3111内向外旋出,即可将集污桶3112内的塑料袋进行打包,不用经过升降筒31,不容易在升降筒31内留下病菌。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