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阻尼消声轿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70348发布日期:2022-07-08 22:50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颗粒阻尼消声轿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是一种颗粒阻尼消声轿壁。


背景技术:

2.中高速曳引式电梯目前已成为各类高层建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梯型,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是衡量电梯系统优劣的三个关键指标,对于舒适性而言,轿厢内的振动与噪音是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随着现代电梯的升降速度不断的提高,在其轿厢内产生的振动,冲击和噪声水平也水涨船高,这对于轿厢内客货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颗粒阻尼消声轿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颗粒阻尼消声轿壁,包括轿壁,每个所述轿壁的中间分别设置有肋板,相邻的两个所述轿壁之间拼接处设置为轿壁拼缝,每个所述轿壁拼缝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肋板之间等距分布设置有三个以上的阻尼器,每个所述阻尼器分别包括阻尼器壳体,每个所述阻尼器壳体中分别设置有阻尼腔室,每个所述阻尼器壳体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肋板连接杆,每个所述肋板连接杆分别贯穿进入对应的所述阻尼腔室中,每个所述阻尼器壳体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轿壁拼缝之间固定连接有拼缝连接杆,每个所述拼缝连接杆分别贯穿进入对应的所述阻尼腔室中,每个所述阻尼腔室中分别设置有颗粒阻尼,所述颗粒阻尼的直径大小均一致。
6.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的阻尼器壳体远离所述轿壁方向设置有可拆卸端盖,每个所述可拆卸端盖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阻尼器壳体之间通过等距分布设置的螺钉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可拆卸端盖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阻尼器壳体端面之间设置有防风泥,从而使得在方便添加与更换颗粒阻尼的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电梯在上下运行过程中风流穿过所述可拆卸端盖与所述阻尼器壳体之间的缝隙产生额外的噪音。
7.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的阻尼器壳体靠近对应的所述轿壁方向端面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端盖,每个所述固定端盖靠近所述轿壁方向端面分别设置有橡胶垫,每个所述橡胶垫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轿壁之间紧密贴合,从而使得阻尼器和轿壁紧密接触,同时所述橡胶垫可以起到吸收部分振动噪声能量的作用。
8.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的肋板连接杆与所述拼缝连接杆靠近所述阻尼腔室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设置有圆形凸块,且与所述阻尼腔室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每个所述密封圈均套设在每个所述肋板连接杆与所述拼缝连接杆上,从而避免了颗粒材料堵塞连接杆孔所留缝隙。
9.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的阻尼腔室内部横截面设置为椭圆状,且内侧壁呈光滑状,从
而使得所述颗粒阻尼可更加顺畅的在腔内流动,缓解因碰撞运动的不连续性和强非线性将引起系统的亚谐波和高次谐波共振等问题。
10.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的肋板连接杆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肋板之间和每个所述拼缝连接杆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轿壁拼缝之间均用两个防松螺母包夹式固定连接且分别垫有弹性金属垫片,从而使得连接杆在轿壁上的固定松紧适宜,从而避免了太紧造成额外的预紧力以致轿壁面拱起,太松造成系统的自由度增加,从而存在放大响应的风险,同时所述拼缝连接杆在起到部分固定阻尼器的同时,同其他轿壁拼缝螺栓起到连接轿壁拼缝的作用。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轿壁易激发振动噪声部位布置阻尼器,如轿壁拼缝,轿壁面中心区域,将颗粒阻尼技术应用于轿壁之上,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产生的附加质量小,不改变轿厢主体结构,采用小颗粒阻尼使系统成为高度非线性,可在较广频率带上提供大阻尼,能有效提高轿厢的减振降噪和抗冲击能力,以提高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颗粒阻尼消声轿壁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颗粒阻尼消声轿壁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局部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组件阻尼器1展开结构示意图。
18.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阻尼器;101、阻尼腔室;102、颗粒阻尼;103、可拆卸端盖;104、拼缝连接杆;105、肋板连接杆;106、密封圈;107、橡胶垫;108、固定端盖;109、阻尼器壳体;2、轿壁;201、肋板;202、轿壁拼缝。
具体实施方式
1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0.下面结合图1-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视图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一致,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正视图,图1所示方向与本实用新型装置正视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一致。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颗粒阻尼消声轿壁,包括轿壁2,每个所述轿壁2的中间分别设置有肋板201,相邻的两个所述轿壁2之间拼接处设置为轿壁拼缝202,每个所述轿壁拼缝202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肋板201之间等距分布设置有三个以上的阻尼器1,每个所述阻尼器1分别包括阻尼器壳体109,每个所述阻尼器壳体109中分别设置有阻尼腔室101,每个所述阻尼器壳体109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肋板201之间固定连接有肋板连接杆105,每个所述肋板连接杆105分别贯穿进入对应的所述阻尼腔室101中,每个所述阻尼器壳体109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轿壁拼缝202之间固定连接有拼缝连接杆104,每个所述拼缝连接杆104分别贯穿进入对应的所述阻尼腔室101中,每个所述阻尼腔室101中分别
设置有颗粒阻尼102,所述颗粒阻尼102的直径大小均一致。
23.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的阻尼器壳体109远离所述轿壁2方向设置有可拆卸端盖103,每个所述可拆卸端盖103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阻尼器壳体109之间通过等距分布设置的螺钉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可拆卸端盖103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阻尼器壳体109端面之间设置有防风泥,从而使得在方便添加与更换颗粒阻尼102的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电梯在上下运行过程中风流穿过所述可拆卸端盖103与所述阻尼器壳体109之间的缝隙产生额外的噪音。
24.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的阻尼器壳体109靠近对应的所述轿壁2方向端面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端盖108,每个所述固定端盖108靠近所述轿壁2方向端面分别设置有橡胶垫107,每个所述橡胶垫107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轿壁2之间紧密贴合,从而使得阻尼器1和轿壁轿壁2紧密接触,同时所述橡胶垫107可以起到吸收部分振动噪声能量的作用。
25.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的肋板连接杆105与所述拼缝连接杆104靠近所述阻尼腔室101中心线方向端面分别设置有圆形凸块,且与所述阻尼腔室101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06,每个所述密封圈106均套设在每个所述肋板连接杆105与所述拼缝连接杆104上,从而避免了颗粒材料堵塞连接杆孔所留缝隙。
26.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的阻尼腔室101内部横截面设置为椭圆状,且内侧壁呈光滑状,从而使得所述颗粒阻尼102可更加顺畅的在腔内流动,缓解因碰撞运动的不连续性和强非线性将引起系统的亚谐波和高次谐波共振等问题。
27.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的肋板连接杆105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肋板201之间和每个所述拼缝连接杆104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轿壁拼缝202之间均用两个防松螺母包夹式固定连接且分别垫有弹性金属垫片,从而使得连接杆在轿壁上的固定松紧适宜,从而避免了太紧造成额外的预紧力以致轿壁面拱起,太松造成系统的自由度增加,从而存在放大响应的风险,同时所述拼缝连接杆104在起到部分固定阻尼器的同时,同其他轿壁拼缝螺栓起到连接轿壁拼缝的作用。
28.具体实施时,在将所述轿壁2进行拼接过程中将所述阻尼器1进行布置,同时在将两个连接杆与所述轿壁2上对于的位置进行固定时应当注意松紧适宜,当安装好所述阻尼器1后根据电梯的体积与重量适当的添加或者减少所述阻尼器1中的所述颗粒阻尼102的数目,使用合适数目的颗粒,以获得最好的减振效果。
29.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