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02414发布日期:2022-06-24 23:1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箱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箱机。


背景技术:

2.纸箱在包装行业中应用广泛。纸箱在装入产品后需要进行封箱操作,以将产品封装于箱体内。为避免产品在运输中掉落,通常还需将纸箱的侧边角进行封箱加固。然而在侧边角的封箱操作中,常常存在粘合件粘贴不平整的情况,影响包装美观,甚至导致封箱不牢固。此外,在批量使用纸箱的包装行业中,通过人工手动封箱,其对工作人员来说劳动强度大,封箱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箱机,可提升封箱效率,同时使粘合件粘贴平整。
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封箱机,用于对纸箱进行封箱操作。所述封箱机包括机架、传送组件、胶合组件、尾部扫平组件及平面扫平组件。所述机架用于承载所述传送组件、所述胶合组件、所述尾部扫平组件及所述平面扫平组件。所述传送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所述纸箱。所述胶合组件、所述尾部扫平组件及所述平面扫平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同一侧。所述胶合组件用于将粘合件贴附于所述纸箱,以对所述纸箱的预设位置进行封箱操作。所述尾部扫平组件用于对所述粘合件的尾部进行整平操作。所述平面扫平组件用于对所述粘合件的平面进行整平操作。
5.可选地,所述胶合组件包括上粘胶件及下粘胶件。所述上粘胶件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上端。所述下粘胶件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下端。所述上粘胶件与所述下粘胶件相对设置,以同时对所述纸箱的所述预设位置进行封箱操作。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传送组件输送所述纸箱的方向。
6.可选地,所述尾部扫平组件包括上尾部扫平单元及下尾部扫平单元。所述上尾部扫平单元设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上端,且位于所述上粘胶件后侧。所述下尾部扫平单元设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下端,且位于所述下粘胶件后侧。所述上尾部扫平单元与所述下尾部扫平单元相对设置。
7.可选地,所述上尾部扫平单元包括第一动力件、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一涨紧轮及第一刷头。所述第一动力件连接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转动。所述第一涨紧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对设置,且抵接于所述第一齿条的背侧,以控制所述第一齿条的张紧力。所述第一刷头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力件驱动所述第一齿条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刷头摆动。
8.可选地,所述下尾部扫平单元包括第二动力件、第二齿条、第二齿轮、第二传动轴、第二涨紧轮及第二刷头。所述第二动力件连接所述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齿
轮啮合转动。所述第二涨紧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对设置,且抵接于所述第二齿条的背侧,以控制所述第二齿条的张紧力。所述第二刷头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动力件驱动所述第二齿条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刷头摆动。
9.可选地,所述平面扫平组件包括上平面扫平单元及下平面扫平单元。所述上平面扫平单元设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上端,且位于所述上尾部扫平单元后侧。所述下平面扫平单元设置于所述机架的所述下端,且位于所述下尾部扫平单元后侧。所述上平面扫平单元与所述下平面扫平单元相对设置。
10.可选地,所述上平面扫平单元包括第三动力件、主动锥齿轮、被动锥齿轮、第三传动轴及上滚刷。所述第三动力件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并驱使所述主动锥齿轮转动。所述被动锥齿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抵接转动。所述上滚刷通过所述第三传动轴与所述被动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动力件驱动所述主动锥齿轮带动所述被动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上滚刷转动。
11.可选地,所述下平面扫平单元包括第四动力件、传动链条、被动链轮、第四传动轴及下滚刷。所述传动链条一端套设所述第四动力件,另一端套设于所述被动链轮。所述下滚刷通过所述第四传动轴与所述被动链轮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动力件通过所述传动链条驱动所述被动链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下滚刷转动。
12.可选地,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上输送带及下输送带。所述上输送带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上端。所述下输送带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下端。所述上输送带与所述下输送带相对设置。
13.可选地,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上输送带与所述下输送带之间,用于限制所述纸箱的输送路径。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封箱机,通过传送组件输送纸箱;胶合组件对纸箱进行封箱操作;尾部扫平组件对粘合件的尾部进行整平操作;平面扫平组件对粘合件的平面进行整平操作,从而使粘合件平整地贴附于纸箱的预设位置,提升封箱效率,且封箱美观、牢固。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箱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述封箱机的上尾部扫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所述封箱机的下尾部扫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1所述封箱机的上平面扫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4所述封箱机的下平面扫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箱机999,用于对纸箱888进行封箱操作。封箱机999包括机架100、传送组件200、胶合组件300、尾部扫平组件400机平面扫平组件500。机架100用于承载传送组件200、胶合组件300、尾部扫平组件400机平面扫平组件500。传送组件200设置于机架100上,用于沿第一方向901输送纸箱888。胶合组件300、尾部扫平组件400及平面扫平组件500沿第一方向901依次设置于机架100的同一侧。胶合组件300用于将粘合件贴附于纸箱888,以对纸箱888的预设位置进行封箱操作。尾部扫平组件400用于对粘合件的尾部进行整平操作,平面扫平组件500用于对粘合件的平面进行整平操作,以使粘合件平整地贴附于纸箱888表面的预设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901为传送组件200输送纸箱888的方向;预设位置为纸箱888待封闭的上、下侧边角,其中,上侧边角由纸箱的部分顶面、纸箱上部的左右侧面、纸箱上部的前侧面共同构成,下侧边角由纸箱的部分底面、纸箱下部的左右侧面、纸箱下部的前侧面共同构成;粘合件为包装胶带。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位置也可以为纸箱888待封闭的上、下表面或其他位置;粘合件也可以为牛皮纸胶带、pvc胶带等。
23.参看图1,传送组件200包括上输送带210、下输送带220及定位件230。上输送带210沿第一方向901设置于机架100的上端110。下输送带220沿第一方向901设置于机架100的下端120。上输送带210与下输送带220相对设置。定位件230沿第一方向901设置于上输送带210与下输送带220之间,用于限制纸箱888的输送路径。传送组件200在输送纸箱888时,纸箱888的部分上端面与上输送带210相抵接,纸箱888的部分下端面与下输送带220相抵接,纸箱888待封闭的上、下侧边角朝向胶合组件300。定位件230包括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夹持纸箱888的上端,第二定位件夹持纸箱888的下端,以限制纸箱在输送过程中因封箱操作而移动,同时限定纸箱待封闭的预设位置。
24.参看图1,胶合组件300包括上粘胶件310及下粘胶件320。上粘胶件310设置于机架100的上端110。下粘胶件320设置于机架100的下端120。上粘胶件310与下粘胶件320相对设置,以同时对纸箱888的预设位置进行封箱操作。上粘胶件310将粘合件的一侧贴附于纸箱888的顶面;下粘胶件320将粘合件的一侧贴附于纸箱888的底面。
25.参看图1,尾部扫平组件400包括上尾部扫平单元410及下尾部扫平单元420。上尾部扫平单元410设置于机架100的上端110,且位于上粘胶件310后侧。下尾部扫平单元420设置于机架100的下端120,且位于下粘胶件320后侧。上尾部扫平单元410与下尾部扫平单元420相对设置。
26.参看图1及图2,上尾部扫平单元410包括第一承载主体411、第一动力件412、第一齿条413、第一齿轮414、第一传动轴415、第一涨紧轮416、第一刷头417及第一连接板418。第一动力件412、第一齿条413、第一齿轮414、第一传动轴415、第一涨紧轮416及第一刷头417设置于第一承载主体411上。第一动力件412连接第一齿条413。第一齿条413与第一齿轮414啮合转动。第一涨紧轮416与第一齿轮414相对设置,且抵接于第一齿条413的背侧,以控制第一齿条413的张紧力。第一刷头417通过第一传动轴415与第一齿轮413固定连接。第一动力件412驱动第一齿条413带动第一齿轮414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刷头417摆动。第一连接板
418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承载主体411,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机架100的上端1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件412为气缸,通过气缸伸缩带动第一刷头417上下摆动,从而对粘合件尾部进行整平操作,使粘合件的尾部平整地贴附于纸箱888上部的左、右侧面。
27.参看图1及图3,下尾部扫平单元420包括第二承载主体421、第二动力件422、第二齿条423、第二齿轮424、第二传动轴425、第二涨紧轮426、第二刷头427及第二连接板428。第二动力件422、第二齿条423、第二齿轮424、第二传动轴425、第二涨紧轮426及第二刷头427设置于第二承载主体421上。第二动力件422连接第二齿条423。第二齿条423与第二齿轮424啮合转动。第二涨紧轮426与第二齿轮424相对设置,且抵接于第二齿条423的背侧,以控制第二齿条423的张紧力。第二刷头427通过第二传动轴425与第二齿轮424固定连接。第二动力件422驱动第二齿条426带动第二齿轮424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刷头427摆动。第二连接板428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承载主体421,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机架100的下端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动力件422为气缸,通过气缸伸缩带动第二刷头427上下摆动,从而对粘合件尾部进行整平操作,使粘合件的尾部平整地贴附于纸箱888下部的左、右侧面。
28.参看图1,平面扫平组件500包括上平面扫平单元510及下平面扫平单元520。上平面扫平单元510设置于机架100的上端110,且位于上尾部扫平单元410后侧。下平面扫平单元520设置于机架100的下端110,且位于下尾部扫平单元420后侧。上平面扫平单元510与下平面扫平单元520相对设置。
29.参看图1及图4,上平面扫平单元510包括第三承载主体511、第三动力件512、主动锥齿轮513、被动锥齿轮514、第三传动轴515、上滚刷516及第三连接板517。第三动力件512、主动锥齿轮513、被动锥齿轮514、第三传动轴515及上滚刷516设置于第三承载主体511上。第三动力件512连接主动锥齿轮513,并驱使主动锥齿轮513转动。被动锥齿轮514与主动锥齿轮513抵接转动。上滚刷516通过第三传动轴515与被动锥齿轮514固定连接。第三动力件512驱动主动锥齿轮513带动被动锥齿轮514转动,从而带动上滚刷516转动。第三连接板517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承载主体511,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机架100的上端1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动力件512为电机,通过电机驱动上滚刷516顺时针转动,从而对粘合件平面进行整平操作,使粘合件的平面平整地贴附于纸箱888上部的前侧面。
30.参看图1及图5,下平面扫平单元520包括第四承载主体521、第四动力件522、传动链条523、被动链轮524、第四传动轴525、下滚刷526及第四连接板527。第四动力件522、传动链条523、被动链轮524、第四传动轴525及下滚刷526设置于第四承载主体521上。传动链条523一端套设第四动力件,另一端套设于被动链轮524。下滚刷526通过第四传动轴525与被动链轮524固定连接。第四动力件522通过传动链条523驱动被动链轮524转动,从而带动下滚刷526转动。第四连接板527一端固定连接第四承载主体521,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机架100的下端120。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动力件522为电机,通过电机驱动下滚刷526逆时针转动,从而对粘合件平面进行整平操作,使粘合件的平面平整地贴附于纸箱888下部的前侧面。
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封箱机,通过传送组件输送纸箱;胶合组件对纸箱进行封箱操作;尾部扫平组件对粘合件的尾部进行整平操作;平面扫平组件对粘合件的平面进行整平操作,从而使粘合件平整地贴附于纸箱的预设位置,提升封箱效率,且封箱美观、牢固。
32.尽管已经给出本实用新型相关实施例的描述和图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的描述和图示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构
思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形式和细节上变换。因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应该由权利要求以及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