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调节输送间距功能的轮胎输送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67276发布日期:2022-07-15 23: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具备调节输送间距功能的轮胎输送链,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间距调节单元(2)、输送单元(3)和传送带张紧单元(4);底板(1):为矩形;间距调节单元(2):包含活动支撑板(21)、滑动耳(22)、矩形固定板(23)、矩形支撑板(24)、滑柱一(25)和螺杆一(28),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两端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矩形支撑板(2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支撑板(24)的上端侧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矩形固定板(23)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矩形固定板(23)的侧面中部分别与滑柱一(25)的两端侧面固定连接,两个对应配合的活动支撑板(21)的下端侧面两端分别与四个两两对应配合的滑动耳(22)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其中两个对应配合的滑动耳(22)的另一端侧面中部分别与两个滑柱一(25)的一端侧面滑动连接,另外两个对应配合的滑动耳(22)的另一端侧面中部分别与两个滑柱一(25)的另一端侧面滑动连接,所述螺杆一(28)的两端侧面螺纹方向相反,且螺杆一(28)的两端侧面分别与两个活动支撑板(21)的下端侧面中部螺纹连接;输送单元(3):安装在活动支撑板(21)的上表面中部;传送带张紧单元(4):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且与输送单元(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调节输送间距功能的轮胎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单元(2)还包含转盘(26),所述螺杆一(28)的一端端部与转盘(26)的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调节输送间距功能的轮胎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单元(2)还包含转柱(27),所述转盘(26)的侧面偏心位置与转柱(27)的一端侧面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备调节输送间距功能的轮胎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3)包含转轴一(31)、矩形支撑耳(32)、转动辊(33)和传送带(34),所述活动支撑板(21)的上表面两端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矩形支撑耳(32)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矩形支撑耳(32)的上端侧面中部分别与转轴一(31)的两端侧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一(31)的中部侧面与转动辊(33)的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两个转动辊(33)的外部侧面分别与传送带(34)的内部侧面两端摩擦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备调节输送间距功能的轮胎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张紧单元(4)包含转轴二(43)、张紧辊(44)、滑动板(45)、轴承(46)、螺杆二(47)、滑柱二(48)和动力组件,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与两个对应配合的滑柱二(48)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滑柱二(48)的上端侧面分别与滑动板(45)的上表面两端竖直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45)的上表面中部与螺杆二(47)的上端侧面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二(47)的下端侧面通过轴承(46)与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板(45)的一端侧面中部通过转轴二(43)与张紧辊(44)的侧面中心位置活动连接,所述张紧辊(44)的侧面下端与传送带(34)的内部侧面的下端摩擦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备调节输送间距功能的轮胎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含电机(41)和电机支撑板(42),两个滑柱二(48)的上端分别与电机支撑板(42)的下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支撑板(42)的下表面中部与电机(4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与螺杆二(47)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41)的输入端与外部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调节输送间距功能的轮胎输送链,涉及轮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间距调节单元、输送单元和传送带张紧单元;底板为矩形;间距调节单元包含活动支撑板、滑动耳、矩形固定板、矩形支撑板、滑柱一和螺杆一,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两端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矩形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支撑板的上端侧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矩形固定板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矩形固定板的侧面中部分别与滑柱一的两端侧面固定连接。在对轮胎进行输送时,能够根据两个工段之间的距离而调节输送链的输送间距,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齐小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巨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5
技术公布日:2022/7/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