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料磨具成型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82301发布日期:2022-09-30 18:31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磨料磨具成型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具磨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磨料磨具成型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磨料磨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加工工具之一,通常由一定配比的磨料和结合剂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型,然后经固化得到成品,在压制成型工序中,需要向压制成型模具中加入定量的物料后进行压制。
3.磨料磨具成型用上料装置在进行上料时需要定量的对模具内投入磨料,但是现有大多数的磨料磨具成型用上料装置在对模具内投入磨料时,容易投入过多的磨料从而容易导致磨料的溢出,并且在后续的收集磨料中也较为麻烦。
4.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磨料磨具成型用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大多数的磨料上料装置容易过多的在模具内投入磨料,并且在后续回收磨料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料磨具成型用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大多数的磨料上料装置容易过多的在模具内投入磨料,并且在后续回收磨料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磨料磨具成型用上料装置,包括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内固定连接有输送装置,所述储存箱前方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料盘,所述下料盘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盘内转动连接有分料装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传送筒、进料口和第一蛟龙,所述储存箱内固定连接有第一传送筒,所述第一传送筒圆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第一传送筒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蛟龙,所述第一传送筒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出轴端与第一蛟龙之间固定连接,工作时,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蛟龙转动,第一蛟龙通过第一传送筒圆周面开设的进料口,达到了将储存箱内磨料向上输送的效果。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传送筒圆周面固定连接有下料筒,所述下料筒位于下料盘上方,工作时,当储存箱内的磨料箱通过输送装置向第一传送筒上方输送后,然后通过第一传送筒圆周面固定的下料筒进行排出,从而达到了使磨料落在下料盘内的效果。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料装置包括有第二电机、分料盘、分料口和传动杆,所述下料盘上端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出轴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分料盘,所述分料盘与下料盘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分料盘上端面开设有分料口,工作时,通过第二电机转动,第二电机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带动分料盘转动,分料盘带动分料口内的磨料转动,当分料口与下料盘下端固定的下料管重合时,从而达到了将磨料通过下料管向下掉落的效果,达到了将磨料均匀的输送进
模具内的效果。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盘内壁固定连接有刮杆,所述刮杆与分料盘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下料盘和分料盘上端面开设有溢料口,所述下料盘下端固定连接有溢料箱,所述溢料口和溢料箱之间连通,工作时,当分料盘转动时,分料盘与刮杆之间进行滑动,刮杆将分料口内多余的磨料刮掉,然后使每个分料口内的磨料分料均匀,这时多余的磨料通过溢料口向溢料箱内掉落,从而达到了对多余磨料收集的效果。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有第二传送筒、第二蛟龙、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储存箱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送筒,所述第二传送筒远离储存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溢料箱下方,所述第二传送筒与溢料箱之间连通,所述第二传送筒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蛟龙,所述第二蛟龙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传动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之间啮合,工作时,通过第二电机转动,第二电机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蛟龙转动,第二蛟龙转动后将溢料箱内的磨料通过第二传送筒向储存箱内输送,从而达到了对溢料箱内的磨料进行回收的效果。
12.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刮杆、溢料口、第二电机、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蛟龙、第二传送筒的配合下,当分料盘转动时,分料盘与刮杆之间进行滑动,刮杆将分料口内多余的磨料刮掉,然后使每个分料口内的磨料分料均匀,这时多余的磨料通过溢料口向溢料箱内掉落,从而达到了对多余磨料收集的效果,当溢出多余的磨料掉落进溢料箱内时,通过第二电机转动,第二电机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蛟龙转动,第二蛟龙转动后将溢料箱内的磨料通过第二传送筒向储存箱内输送,从而达到了对溢料箱内的磨料进行回收的效果,以解决现有大多数的磨料上料装置容易过多的在模具内投入磨料,并且在后续回收磨料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左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料盘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储存箱,2-支撑架,3-下料盘,4-下料管,5-第一电机,6-第一传送筒,7-进料口,8-第一蛟龙,9-下料筒,10-第二电机,11-分料盘,12-分料口,13-传动杆,14-刮杆,15-溢料箱,16-第二传送筒,17-第二蛟龙,18-第一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20-溢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磨料磨具成型用上料装置,包括储存箱1,储存箱1内固定连接有输送装置,储存箱1前方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料盘3,下料盘3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料管4,下料盘3内转动连接有分料装置。
2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输送装置包括有第一电机5、第一传送筒6、进料口7和第一蛟龙8,储存箱1内固定连接有第一传送筒6,第一传送筒6圆周面开设有进料口7,第一传送筒6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蛟龙8,第一传送筒6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出轴端与第一蛟龙8之间固定连接,工作时,通过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蛟龙8转动,第一蛟龙8通过第一传送筒6圆周面开设的进料口7,达到了将储存箱1内磨料向上输送的效果。
2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传送筒6圆周面固定连接有下料筒9,下料筒9位于下料盘3上方,工作时,当储存箱1内的磨料箱通过输送装置向第一传送筒6上方输送后,然后通过第一传送筒6圆周面固定的下料筒9进行排出,从而达到了使磨料落在下料盘3内的效果。
2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分料装置包括有第二电机10、分料盘11、分料口12和传动杆13,下料盘3上端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出轴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3,传动杆13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分料盘11,分料盘11与下料盘3之间滑动连接,分料盘11上端面开设有分料口12,工作时,通过第二电机10转动,第二电机10带动传动杆13转动,传动杆13带动分料盘11转动,分料盘11带动分料口12内的磨料转动,当分料口12与下料盘3下端固定的下料管4重合时,从而达到了将磨料通过下料管4向下掉落的效果,达到了将磨料均匀的输送进模具内的效果。
2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下料盘3内壁固定连接有刮杆14,刮杆14与分料盘11之间滑动连接,下料盘3和分料盘11上端面开设有溢料口20,下料盘3下端固定连接有溢料箱15,溢料口20和溢料箱15之间连通,工作时,当分料盘11转动时,分料盘11与刮杆14之间进行滑动,刮杆14将分料口12内多余的磨料刮掉,然后使每个分料口12内的磨料分料均匀,这时多余的磨料通过溢料口20向溢料箱15内掉落,从而达到了对多余磨料收集的效果。
2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回收装置包括有第二传送筒16、第二蛟龙17、第一锥齿轮18和第二锥齿轮19,储存箱1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送筒16,第二传送筒16远离储存箱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溢料箱15下方,第二传送筒16与溢料箱15之间连通,第二传送筒16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蛟龙17,第二蛟龙17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8,传动杆13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19与第一锥齿轮18之间啮合,工作时,通过第二电机10转动,第二电机10带动传动杆13转动,传动杆13带动第二锥齿轮19转动,第二锥齿轮19带动第一锥齿轮18转动,第一锥齿轮18带动第二蛟龙17转动,第二蛟龙17转动后将溢料箱15内的磨料通过第二传送筒16向储存箱1内输送,从而达到了对溢料箱15内的磨料进行回收的效果。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蛟龙8转动,第一蛟龙8通过第一传送筒6圆周面开设的进料口7,达到了将储存箱1内磨料向上输送的效果,当储存箱1内的磨料箱通过输送装置向第一传送筒6上方输送后,然后通过第一传送筒6圆周面固定的下料筒9进行排出,从而达到了使磨料落在下料盘3内的
效果,然后通过第二电机10转动,第二电机10带动传动杆13转动,传动杆13带动分料盘11转动,分料盘11带动分料口12内的磨料转动,当分料口12与下料盘3下端固定的下料管4重合时,从而达到了将磨料通过下料管4向下掉落的效果,达到了将磨料均匀的输送进模具内的效果,同时当分料盘11转动时,分料盘11与刮杆14之间进行滑动,刮杆14将分料口12内多余的磨料刮掉,然后使每个分料口12内的磨料分料均匀,这时多余的磨料通过溢料口20向溢料箱15内掉落,从而达到了对多余磨料收集的效果,最后通过第二电机10转动,第二电机10带动传动杆13转动,传动杆13带动第二锥齿轮19转动,第二锥齿轮19带动第一锥齿轮18转动,第一锥齿轮18带动第二蛟龙17转动,第二蛟龙17转动后将溢料箱15内的磨料通过第二传送筒16向储存箱1内输送,从而达到了对溢料箱15内的磨料进行回收的效果。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