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封烫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11784发布日期:2022-09-14 11:1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纵封烫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纵封烫压机构。


背景技术:

2.塑料薄膜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到烫压机构对塑料薄膜进行烫压,而传统的烫压机构其上烫刀和下烫刀在停止工作时,上烫刀和下烫刀之间的间距较小,使得上烫刀和下烫刀上的余温会对中间铺设的塑料薄膜进行损伤,不利于塑料薄膜的持续稳定生产,因此仍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到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纵封烫压机构,包括固定架、上烫刀和下烫刀,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杆且多个支撑杆分设成两组,每组设置有两个支撑杆,每组支撑杆上均套设有横向架,所述横向架的左、右两端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上气缸,所述上气缸的下端与支撑杆的上端相连接,所述上烫刀设置在两个横向架之间,所述下烫刀设置在上烫刀的正下方,所述下烫刀的底部连接设置有下气缸,所述下气缸安装在固定架上。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在烫压机构停止工作时将上烫刀和下烫刀拉开距离,防止烫刀上的余温损伤塑料薄膜。
附图说明
5.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8.图中:1、固定架;2、上烫刀;3、横向架;4、上气缸;5、支撑杆;6、下气缸;8、下烫刀。
具体实施方式
9.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10.本说明书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11.如图1、2所示的一种纵封烫压机构,包括固定架1、上烫刀2和下烫刀8,所述固定架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杆5且多个支撑杆5分设成两组,每组设置有两个支撑杆5,每组支撑杆5上均套设有横向架3,所述横向架3的左、右两端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上气缸4,所述上气缸4的下端与支撑杆5的上端相连接,所述上烫刀2设置在两个横向架3之间,所述下烫刀8设置在上烫刀2的正下方,所述下烫刀8的底部连接设置有下气缸6,所述下气缸6安装在固定架1上。
12.在使用过程中,当烫刀机构停止工作时,下气缸6会向下拉动下烫刀8向下移动,与此同时,上气缸4会向下顶动支撑杆5,从而带动横向架3向上进行移动,进一步的带动上烫刀2向上进行移动,由此使得上烫刀2和下烫刀8之间拉开一定间距,从而有效避免上烫刀2和下烫刀8上的余温损伤到塑料薄膜。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在烫压机构停止工作时将上烫刀和下烫刀拉开距离,防止烫刀上的余温损伤塑料薄膜。
14.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纵封烫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上烫刀(2)和下烫刀(8),所述固定架(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杆(5)且多个支撑杆(5)分设成两组,每组设置有两个支撑杆(5),每组支撑杆(5)上均套设有横向架(3),所述横向架(3)的左、右两端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上气缸(4),所述上气缸(4)的下端与支撑杆(5)的上端相连接,所述上烫刀(2)设置在两个横向架(3)之间,所述下烫刀(8)设置在上烫刀(2)的正下方,所述下烫刀(8)的底部连接设置有下气缸(6),所述下气缸(6)安装在固定架(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纵封烫压机构,包括固定架、上烫刀和下烫刀,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杆且多个支撑杆分设成两组,每组设置有两个支撑杆;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在烫压机构停止工作时将上烫刀和下烫刀拉开距离,防止烫刀上的余温损伤塑料薄膜。膜。膜。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 吴卫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汇通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6
技术公布日:2022/9/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