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辊快速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97440发布日期:2022-07-26 23:04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辊快速分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拣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辊快速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2.胶辊是以金属或其他材料为芯,外覆橡胶经硫化而制成的辊状制品。
3.按用途可分为:造纸胶辊、印染胶辊、印刷胶辊、砻谷胶辊、冶金胶辊及油印胶辊等。
4.按表面形态可分为:平辊和花纹胶辊;按材料又可分为:丁基胶辊、丁腈胶辊、聚氨酯胶辊及硅橡胶胶辊等。
5.胶辊一般由外层胶、硬质胶层、金属芯、辊颈和通气孔组成,其加工包括辊芯喷砂、黏合处理、贴胶成型、包布、铁丝缠绕、硫化罐硫化及表面加工等工序。胶辊主要应用于造纸、印染、印刷、粮食加工、冶金、塑料加工等方面。
6.根据不同的用途,胶辊圆周壁的颜色有黑色、红色、白色等,因此在胶辊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喷漆,通过在胶辊用喷漆装置上将胶辊进行喷漆后,需要将胶辊放置于晾晒装置上进行晾干,在移动胶辊的过程中,采用人工移动需要两个工人分别抬起胶辊两端的胶辊轴,然后移动将喷完漆的胶辊抬至晾晒装置,这个过程中由于两个工人之间的协同配合很难完全保持平衡,油漆表面湿润,一旦运动过程中触碰其余的装置,就会造成胶辊表面刮花等,同时人工分拣较为浪费人力,分拣效率也低。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辊快速分拣装置,以提高喷漆之后胶辊的分拣效率,同时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油漆被刮花的问题。
8.一种胶辊快速分拣装置,包括箱体、顶板、升降装置和夹持单元,所述箱体顶端开放,顶板位于箱体上方,顶板通过支撑柱固定在箱体的左壁上,顶板的右端位于箱体的右侧,箱体上具有多个凹槽组,多个凹槽组沿左右方向分布,凹槽组内包括两个凹槽,两个凹槽分别开设在箱体前壁和后壁的顶端,胶辊两端的胶辊轴能够分别放置在两个凹槽底壁,顶板上设置有第一移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与升降装置连接,第一移动机构能够带动升降装置左右运动,升降装置的输出轴上连接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夹持单元,两个夹持单元沿前后方向分布,两个夹持单元能够分别对胶辊两端的胶辊轴进行夹持。
9.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和第一运动块,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顶板底壁的左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连接,第一螺纹杆沿左右方向分布,第一螺纹杆贯穿第一运动块且与第一运动块螺纹连接,顶板的底壁上开设滑槽,第一运动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升降装置固定在第一运动块上。
10.优选地,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两个夹持组,两个夹持组沿左右方向分布,两个夹持组对向设置,所述夹持组包括竖杆、第一气缸和夹板,所述竖杆的顶端与固定板连接,竖杆的底端与第一气缸连接,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夹板连接,第一气缸能够带动夹板左右运动,两
块夹板能够对胶辊轴进行夹持。
11.优选地,所述夹板与胶辊轴接触的端面为弧面,且该弧面与胶辊轴的圆周壁匹配。
12.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多个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与凹槽组一一对应,支撑单元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螺纹杆、第二运动块、第二气缸和支撑块,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箱体的内底壁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螺纹杆连接,第二螺纹杆沿前后方向分布,第二螺纹杆贯穿第二运动块且与第二运动块螺纹连接,箱体的内底壁开设第二滑槽,第二运动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二运动块上固定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连接支撑块,第二气缸能够带动支撑块上下运动。
13.优选地,所述支撑块的顶壁呈弧面,且该弧面与胶辊的圆周壁匹配。
14.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底部连接有多根支撑腿。
15.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为气缸。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方案中在箱体的上方固定顶板,顶板上设置第一移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与升降装置连接,第一移动机构能够带动升降装置左右运动,升降装置的输出轴上连接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夹持单元,两个夹持单元能够对胶辊两端的胶辊轴进行夹持,具体使用的时候,夹持组内的两块夹板对胶辊轴进行夹持,两个夹持单元同时工作,对胶辊两端的胶辊轴进行夹持,然后升降装置上升,带动胶辊上升,第一移动机构向左运动至其中一个凹槽组的上方,升降装置向下运动,将胶辊轴放置在凹槽组的凹槽内,如此实现胶辊的分拣和转运,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抬起胶辊,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分拣和转运过程中胶辊稳定精准的运动,不会出现胶辊与其他装置触碰的情况,防止油漆被刮花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胶辊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1-箱体,2-顶板,3-升降装置,4-支撑柱,5-凹槽,6-固定板,7-竖杆,8-第一气缸,9-夹板,10-第二电机,11-第二螺纹杆,12-第二运动块,13-第二气缸,14-支撑块,15-支撑腿,101-胶辊,102-胶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4.实施例
25.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胶辊快速分拣装置,包括箱体1、顶板2、升降装置3和夹持单元,所述箱体1顶端开放,顶板2位于箱体1上方,顶板2通过支撑柱4固定在箱体1的左壁上,顶板2的右端位于箱体1的右侧,箱体1上具有多个凹槽组,多个凹槽组沿左右方向分布,凹槽组内包括两个凹槽5,两个凹槽5分别开设在箱体1前壁和后壁的顶端,胶辊101两端的胶辊轴102能够分别放置在两个凹槽5底壁,顶板2上设置有第一移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与升降装置3连接,第一移动机构能够带动升降装置3左右运动,升降装置3的输出轴上连接固定板6,固定板6上设置有两个夹持单元,两个夹持单元沿前后方向分布,两个夹持单元能够分别对胶辊101两端的胶辊轴102进行夹持。
26.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两个夹持组,两个夹持组沿左右方向分布,两个夹持组对向设置,所述夹持组包括竖杆7、第一气缸8和夹板9,所述竖杆7的顶端与固定板6连接,竖杆7的底端与第一气缸8连接,第一气缸8的输出轴与夹板9连接,第一气缸8能够带动夹板9左右运动,两块夹板9能够对胶辊轴102进行夹持。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板9与胶辊轴102接触的端面为弧面,且该弧面与胶辊轴102的圆周壁匹配。
27.本实施例中在箱体1的上方固定顶板2,顶板2上设置第一移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与升降装置3连接,第一移动机构能够带动升降装置3左右运动,升降装置3的输出轴上连接固定板6,升降装置3能够带动固定板6上下运动,固定板6上设置有两个夹持单元,两个夹持单元能够对胶辊101两端的胶辊轴102进行夹持,具体的,需要对喷漆之后的胶辊101进行分拣时,首先第一移动机构工作带动升降装置3向右运动至胶辊101上方,然后升降装置3启动带动固定板6和夹持单元向下运动,直到夹持单元内的两个夹持组分别位于胶辊轴102的两侧,然后第一气缸8启动,带动夹板9左右运动,夹持组内的两块夹板9对胶辊轴102进行夹持,两个夹持单元同时工作,对胶辊101两端的胶辊轴102进行夹持,然后升降装置3上升,带动胶辊101上升,第一移动机构向左运动至其中一个凹槽组的上方,升降装置3向下运动,带动固定板6、夹持单元和胶辊101向下运动,将胶辊轴102放置在凹槽5内,如此实现胶辊101在喷漆完毕后的分拣和转运,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抬起胶辊101,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分拣和转运过程中胶辊101稳定精准的运动,不会出现胶辊101与其他装置触碰的情况,防止油漆被刮花的问题,待油漆完全晾干,工作人员将胶辊101取下即可。
2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和第一运动块,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顶板2底壁的左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连接,第一螺纹杆沿左右方向分布,第一螺纹杆贯穿第一运动块且与第一运动块螺纹连接,顶板2的底壁上开设滑槽,第一运动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升降装置3固定在第一运动块上。如此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运动块运动,实现升降装置3的左右运动。
29.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多个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与凹槽组一一对应,支撑单元包括第二电机10、第二螺纹杆11、第二运动块12、第二气缸13和支撑块14,所述第二电机10固定在箱体1的内底壁上,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与第二螺纹杆11连接,第二螺纹杆11沿前后方向分布,第二螺纹杆11贯穿第二运动块12且与第二运动块12螺纹连接,箱体1的内底壁开设第二滑槽,第二运动块12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二运动块12上固定有第二气缸13,第二气缸13的输出轴上连接支撑块14,第二气缸13能够带动支撑块14上下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的顶壁呈弧面,且该弧面与胶辊101的圆周壁匹配。
30.在胶辊101晾干后,需要工作人员对胶辊101取下,由于胶辊101具有一定的长度和重量,因此在取下过程中,工作人员从前侧或后侧将胶辊101取下均不方便,本实施例中设置支撑单元,在胶辊101对油漆进行晾干的过程中,支撑块14不与胶辊101接触,当油漆晾干需要对胶辊101取下时,此时支撑块14位于箱体1的前部或后部,工作人员位于箱体1后侧或前侧,例如支撑块14位于箱体1内的后侧,工作人员位于箱体1前侧,工作人员手握前侧胶辊轴102,第二气缸13向上运动带动支撑块14向上运动,直到胶辊101的高度高于箱体1的高度,然后第二电机10启动,带动第二运动块12、第二气缸13和支撑块14向前侧运动,将胶辊轴101的后端运输至箱体1的前部,此时胶辊101的大部分位于箱体1的前侧,两个工作人员可以很容易将胶辊101抬起放置于地面,从而便于胶辊轴101的取下。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的底部连接有多根支撑腿15。
32.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3为气缸。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