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施工升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8450发布日期:2023-03-21 19:2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施工升降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施工升降架。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经常需要将建筑用材料和设备运输至高层,运输时会借助相应的提升装置。施工现场所使用的部分提升装置的稳定较差,在运输时容易出现提升装置的吊篮晃动的情况。
3.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安全施工升降架,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施工升降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施工升降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吊篮,所述吊篮本体的顶端连接有两个卷扬机一,所述吊篮的两侧面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吊篮通过连接块与卷扬机一的钢丝绳连接,所述吊篮的上方设置有稳定组件一,所述吊篮与支架本体之间设置有稳定组件二;
6.所述稳定组件一包括连接在连接块顶端的伸缩杆一、连接在伸缩杆一顶端的连接板、连接在连接板底端的伸缩杆二以及连接在伸缩杆二底端的抵接板,所述稳定组件二包括吊篮侧面的两个稳定块、设置在两个稳定块之间的稳定板以及连接在支架本体的横向部的底端的卷扬机二。
7.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的侧面连接有两个导向轮,所述卷扬机一的钢丝绳穿过导向轮,且钢丝绳的末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抵接板的底端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底端连接有接触板。
9.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的侧面开设有两个滑槽,且两个稳定块分别与两个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稳定板与吊篮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卷扬机二的钢丝绳与稳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吊篮的侧面的开口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开合门,所述开合门与吊篮之间连接有多个矩形阵列分布的连接扣。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的滑槽内壁之间连接有滑杆,所述稳定块开设有供滑杆穿过的通孔并与滑杆滑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得益于支架本体、吊篮、卷扬机和导向轮的设置,驱动两个卷扬机可将吊篮输送至高层,方便向高层运输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13.得益于稳定组件一的设置,可抵接吊篮内的材料或设备,增加材料或设备与吊篮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吊篮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
14.得益于稳定组件二的设置,使得吊篮上下运动的同时与支架本体滑动接触,可对吊篮的运动进行导向和限位作用,可有效防止吊篮晃动,有利于提升吊篮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且卷扬机二的设置可分担吊篮运动时的牵引力,也可提升吊篮运动时的稳定性;
15.该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可提升吊篮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且可抵接固定吊篮内运输的材料或设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稳定组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支架本体;2、吊篮;3、卷扬机一;4、连接块;5、稳定组件一;51、伸缩杆一;52、连接板;53、伸缩杆二;54、抵接板;55、接触板;6、稳定组件二;61、稳定块;62、稳定板;63、卷扬机二;64、滑杆;7、导向轮;8、开合门;9、连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20.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21.为了向高层运输材料和设备,并方便装载和卸载材料、设备,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施工升降架,包括支架本体1和吊篮2,吊篮2设置在支架本体1的侧面,吊篮2本体的顶端固定焊接有两个卷扬机一3,吊篮2的两侧面均焊接有连接块4,吊篮2通过连接块4与卷扬机一3的钢丝绳连接,支架本体1的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导向轮7,卷扬机一3的钢丝绳穿过导向轮7,且钢丝绳的末端与连接块4固定连接,吊篮2的侧面的开口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开合门8,开合门8转动向下打开,方便装载和卸载材料、设备,开合门8与吊篮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矩形阵列分布的连接扣9。
22.为了防止材料或设备在吊篮2内晃动,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吊篮2的上方设置有稳定组件一5,稳定组件一5包括焊接在连接块4顶端的伸缩杆一51、固定焊接在伸缩杆一51顶端的连接板52、焊接在连接板52底端的伸缩杆二53以及焊接在伸缩杆二53底端的抵接板54,抵接板54的底端固定焊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底端焊接有接触板55,抵触板55的底端热压粘接有橡胶垫,运输时,抵触板55抵触在吊篮2内的材料或设备的顶端,可防止材料或设备在吊篮2内晃动,增强材料或设备与吊篮2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23.为了增强吊篮2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如图1和图2所示,吊篮2与支架本体1之间设置有稳定组件二6,稳定组件二6包括吊篮2侧面固定焊接的两个稳定块61、设置在两个稳定块61之间的稳定板62以及固定焊接在支架本体1的横向部的底端的卷扬机二63,支架本体1的侧面开设有两个滑槽,且两个稳定块61分别与两个滑槽滑动连接,支架本体1的滑槽内壁之间焊接有滑杆64,稳定块61开设有供滑杆64穿过的通孔并与滑杆64滑动连接,滑杆64和稳定块61的设置,可增加吊篮2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稳定板62与吊篮2的侧面固定焊接,卷扬机二63的钢丝绳与稳定板62的顶端固定连接,稳定板62和卷扬机二63的设置,可分担吊
篮2向上运动时的牵引力,可辅助提升吊篮2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稳定板62位于支架本体1的两个竖向部之间,且稳定板62的两侧面分别与支架本体的两个侧壁上下滑动连接,稳定板62的设置,可增加吊篮2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
24.工作原理,该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运输时,转动打开开合门8,而后调节伸缩杆二53,使伸缩杆二53缩短至其最短长度,而后调节伸缩杆一51使其伸长至合适长度,进而使得连接板52、抵接板54和抵触板55上移至合适位置,避免抵接板54和抵触板55影响装载材料或设备,而后将需要运输的材料或设备装载在吊篮内,再配合调节伸缩杆一51和伸缩杆二53,使得抵接板54和抵触板55向下移动,且抵触板55抵接在材料或设备的顶端,而后关闭开合门8,并通过连接扣9固定开合门8;
25.而后同步开启两个卷扬机一3和卷扬机二63,两个卷扬机一3和卷扬机二63收卷使得吊篮2向上运动,待吊篮2运动至合适位置停止两个卷扬机一3和卷扬机二63即可,吊篮2运动的同时,稳定块61沿着滑槽内壁与吊篮2保持同步运动,稳定板62沿着支架本体1侧壁与吊篮2保持同步运动。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施工升降架,包括支架本体(1)和吊篮(2),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2)本体的顶端连接有两个卷扬机一(3),所述吊篮(2)的两侧面均设置有连接块(4),所述吊篮(2)通过连接块(4)与卷扬机一(3)的钢丝绳连接,所述吊篮(2)的上方设置有稳定组件一(5),所述吊篮(2)与支架本体(1)之间设置有稳定组件二(6);所述稳定组件一(5)包括连接在连接块(4)顶端的伸缩杆一(51)、连接在伸缩杆一(51)顶端的连接板(52)、连接在连接板(52)底端的伸缩杆二(53)以及连接在伸缩杆二(53)底端的抵接板(54),所述稳定组件二(6)包括吊篮(2)侧面的两个稳定块(61)、设置在两个稳定块(61)之间的稳定板(62)以及连接在支架本体(1)的横向部的底端的卷扬机二(6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施工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侧面连接有两个导向轮(7),所述卷扬机一(3)的钢丝绳穿过导向轮(7),且钢丝绳的末端与连接块(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施工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54)的底端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底端连接有接触板(5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施工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侧面开设有两个滑槽,且两个稳定块(61)分别与两个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稳定板(62)与吊篮(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卷扬机二(63)的钢丝绳与稳定板(62)的顶端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施工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2)的侧面的开口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开合门(8),所述开合门(8)与吊篮(2)之间连接有多个矩形阵列分布的连接扣(9)。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施工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滑槽内壁之间连接有滑杆(64),所述稳定块(61)开设有供滑杆(64)穿过的通孔并与滑杆(64)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施工升降架,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本体和吊篮,所述吊篮本体的顶端连接有两个卷扬机一,所述吊篮的两侧面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吊篮通过连接块与卷扬机一的钢丝绳连接,所述吊篮的上方设置有稳定组件一,所述吊篮与支架本体之间设置有稳定组件二;所述稳定组件一包括连接在连接块顶端的伸缩杆一、连接在伸缩杆一顶端的连接板、连接在连接板底端的伸缩杆二以及连接在伸缩杆二底端的抵接板,所述稳定组件二包括吊篮侧面的两个稳定块、设置在两个稳定块之间的稳定板。该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可提升吊篮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且可抵接固定吊篮内运输的材料或设备。篮内运输的材料或设备。篮内运输的材料或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任亚贤 张梦思 赵珊珊 贾红润 王旭朋 冀瑞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磊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9
技术公布日:2023/3/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