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9429发布日期:2022-10-05 01:3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装置。


背景技术:

2.塔式起重机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机械设备,简称“塔机”,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随着市场需求,塔机的应用越来越多。受施工建筑的影响,结构越高,塔机的安装也就越高。当塔机达到独立高度之后,如需再增加高度,就需要通过附着来实现。目前一些老旧设备的塔机标准节,仍然采用直爬梯形式。很容易发生高空坠落,造成安全事故发生。新设备采用的斜爬梯形式,这样可以提高一定的安全性,但塔机的高度,依旧让塔机司机苦不堪言。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每次攀爬要消耗很大力气,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工作。故此本人申请了一种塔式起重机载人升降装置,专利号为:2022202255151。
3.又因为目前安拆附着撑杆时,通常是没有施工人员操作平台的,倘若附着撑杆道数比较多,需要搭建多次专用平台,在此期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本人想到,在塔机自身结构上延伸一个平台,以载人升降平台为载体带动附着撑杆安拆平台组,此设计可随意变更位置,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操作空间,同时还可根据撑杆长短切换附着撑杆安拆平台单元的数量,以适用各种撑杆长度。故又申请了一种塔式起重机移动可拆式附着撑杆安拆平台装置,专利号为:2022208096708。
4.目前,附着撑杆安拆经常使用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塔机自身吊钩对撑杆安拆;另一种是在建筑结构上安装专用机械来吊装附着撑杆。此两种形式均存在弊端,利用塔机自身吊钩安拆,遇到空间狭小情况时,操作人员会歪拉斜吊,强行安拆撑杆,此操作方式较危险,很容易造成重大事故。如果在建筑结构上安装专用机械来吊装附着撑杆,费用高,耗时长,费时费力。在上述两项专利成果上进一步延伸、改进,在塔机标准节外侧搭设一种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装置,可很好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塔式起重机安装较高,塔机外部需要通过附着来增加塔机高度。附着撑杆安拆经常使用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塔机自身吊钩对撑杆安拆;另一种是在建筑结构上安装专用机械来吊装附着撑杆。此两种形式均存在弊端,利用塔机自身吊钩安拆,遇到空间狭小情况时,操作人员会歪拉斜吊,强行安拆撑杆,此方式操作较危险,很容易造成重大事故。如果在建筑结构上安装专用机械来吊装附着撑杆,费用高、耗时长,费时费力。为此,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装置,包括:标准节,所述标准节外部一侧设置有上下两层双耳板,所述上层双耳板通过销轴与龙门吊铰接,所述下层双耳板通过销轴与斜撑杆一端铰接,所述斜撑杆另一端与龙门吊尾部耳板铰接,所述龙门吊上部焊有三组耳板,每组2个,分布两侧对称布置,所述耳板有钢
丝绳穿绕,所述钢丝绳一端拉住龙门吊,另一端穿入标准节孔内。
7.优选的,所述龙门吊主肢选用两道方钢,方钢通过开槽方式形成一个轨道,所述龙门吊主肢轨道上有滑轨车,所述滑轨车由滑轮组、卷扬机和吊钩组成。
8.优选的,所述标准节内部滑轨处设置有载人升降平台,所述载人升降平台一侧开有凹槽,与附着撑杆安拆平台组的耳板通过螺栓连接。
9.优选的,所述标准节上外包有附着框,所述附着框外一端设有两块附着框耳板,所述附着框耳板与附着撑杆一端连接,所述附着撑杆另一端与建筑结构中的预埋耳板相连。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1.①
在建筑结构上安装专用机械来吊装附着撑杆,此方式价格昂贵;若安装简易机械,则安全性存在风险。且专用机械使用后的拆除需要完全靠人力搬运,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难度。通过一种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装置,钢丝绳牵引、斜撑杆支撑,将塔机与龙门吊连为一个整体,可降低安全风险。
12.②
龙门吊及斜撑杆与标准节通过销轴连接方式,可以在附着撑杆安装、拆卸结束后,拆除外部的龙门吊及斜撑杆,不影响标准节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多次利用,节省成本。
13.③
载人升降平台可随时变换位置,提高了龙门架的安拆效率,当附着撑杆道数较多,可根据需要多次搭设,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装置结构详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装置主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装置俯视图。
17.附图标记说明:1、龙门吊;2、耳板;3、滑轨车;4、附着框;5、附着撑杆;6、预埋耳板;7、载人升降平台;8、钢丝绳;9、吊钩; 10、标准节;11、斜撑杆;12、双耳板;13、附着撑杆安拆平台组; 14、附着框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9.请结合参阅图1-3,一种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装置,包括:
20.标准节10,标准节10外部一侧设置有上下两层双耳板12,上层双耳板12通过销轴与龙门吊1铰接,下层双耳板12通过销轴与斜撑杆11一端铰接,斜撑杆11另一端与龙门吊1尾部耳板铰接,龙门吊1上部焊有三组耳板2,每组2个,分布两侧对称布置,耳板 2有钢丝绳8穿绕,可根据撑杆重量,选择钢丝绳8的数量,钢丝绳 2一端拉住龙门吊1,另一端穿入标准节10孔内。
21.龙门吊1主肢选用两道方钢,方钢通过开槽方式形成一个轨道,龙门吊1主肢轨道上有滑轨车3,滑轨车3由滑轮组、卷扬机和吊钩 9组成。
22.标准节10内部滑轨处设置有载人升降平台7,所述载人升降平台7一侧开有凹槽,与附着撑杆安拆平台组13的耳板通过螺栓连接。
23.标准节10上外包有附着框4,附着框4外一端设有两块附着框耳板14,附着框耳板14与附着撑杆5一端连接,附着撑杆5另一端与建筑结构中的预埋耳板6相连。
24.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标准节(10),所述标准节(10)外部一侧设置有上下两层双耳板(12),所述上层双耳板(12)通过销轴与龙门吊(1)铰接,所述下层双耳板(12)通过销轴与斜撑杆(11)一端铰接,所述斜撑杆(11)另一端与龙门吊(1)尾部耳板铰接,所述龙门吊(1)上部焊有三组耳板(2),每组2个,分布两侧对称布置,所述耳板(2)有钢丝绳(8)穿绕,所述钢丝绳(8)一端拉住龙门吊(1),另一端穿入标准节(10)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吊(1)主肢选用两道方钢,方钢通过开槽方式形成一个轨道,所述龙门吊(1)主肢轨道上有滑轨车(3),所述滑轨车(3)由滑轮组、卷扬机和吊钩(9)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10)内部滑轨处设置有载人升降平台(7),所述载人升降平台(7)一侧开有凹槽,与附着撑杆安拆平台组(13)的耳板通过螺栓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10)上外包有附着框(4),所述附着框(4)外一端设有两块附着框耳板(14),所述附着框耳板(14)与附着撑杆(5)一端连接,所述附着撑杆(5)另一端与建筑结构中的预埋耳板(6)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塔式起重机附着撑杆安拆装置,涉及塔机附着撑杆安、拆技术领域。包括标准节、载人升降平台、龙门吊、钢丝绳、附着框等。标准节内部通过滑轨的方式使载人升降平台可以自由上下移动,所述标准节外部一侧通过双耳板插入销轴的方式与龙门吊连接,所述龙门吊下方有斜撑杆支撑上方有钢丝绳牵引,以增强龙门吊抗拉强度。本实用新型设计不用在建筑上安装专用机械来吊装附着撑杆,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增加了施工进度;另还解决了受现场空间限制,塔机自身吊钩安拆附着撑杆,容易出现歪拉斜吊的违规操作问题。斜吊的违规操作问题。斜吊的违规操作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齐超 金久富 马亮 王开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核华兴达丰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5
技术公布日:2022/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