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箱及分类地埋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5336发布日期:2023-11-22 15:1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投放箱及分类地埋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埋垃圾箱,是一种投放箱及分类地埋垃圾箱。


背景技术:

1、地埋式垃圾箱因其具有防雨水、防异味、防蝇虫、防掏拾等优点,在生活小区、办公场所等地域使用越来越广泛,地埋式垃圾箱一般分为地下和地上两部分结构,地下部分包括框架、升降机构和垃圾桶,而地上部分一般为两种,一种式直接在框架顶部的底座上设置投口,在投口处设置投口盖板,另一种是在框架顶部的底座上安装投放箱,在投放箱上设置投放口,前面一种结构由于投口高度低,往往需要人弯腰手动拉起投口盖板进行投放,比较费力,而后一种投放箱结构其投入的厨余垃圾也是被收集在位于框架中的垃圾桶中,所以每次在清运厨余垃圾时都必须把框架升起将垃圾桶抬升至地面高度处才可,给厨余垃圾的清运作业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投放箱及分类地埋垃圾箱,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地埋式垃圾箱存在厨余垃圾清运不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投放箱,包括第一投放箱体,第一投放箱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投放箱体顶部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厨余垃圾投口,第一投放箱体前侧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前投口,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用于将该第一容纳腔分隔成与厨余垃圾投口连通的第一容纳室和与前投口连通的第二容纳室,对应第一容纳室位置的第一投放箱体侧壁上设有厨余垃圾清运箱门,对应第二容纳室位置的第一投放箱体底部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落物口。

3、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4、上述厨余垃圾投口处可铰接有第一投口盖板,第一投放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投口盖板向上翻转以开启厨余垃圾投口的第一脚踏开启机构;第一脚踏开启机构包括第一脚踏连杆、第一脚踏板、第一连接杆、第一顶推杆和第一阻尼器,第一脚踏连杆一端和第一容纳室内壁铰接连接,第一脚踏连杆另一端穿出至第一投放箱体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脚踏板,第一连接杆下端和第一脚踏连杆中部铰接连接,第一连接杆上端和第一顶推杆一端铰接连接,第一顶推杆另一端和第一投口盖板固定连接,第一阻尼器的活塞筒和第一连接杆铰接连接,第一阻尼器的活塞杆和第一容纳室内壁铰接连接,第一投口盖板能于第一脚踏板被向下踩踏时向上翻转以开启厨余垃圾投口;对应厨余垃圾投口下方位置的第一容纳室内设有厨余垃圾收集桶;第一分隔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连接板部和第一挡板部,连接板部上端与位于前投口上方位置的第一容纳腔前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挡板部固定连接于第一容纳腔中部位置且第一挡板部下端延伸至第一容纳腔底部;连接板部为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的斜板结构,第一挡板部为竖板结构。

5、上述前投口处可设有第二投口盖板,第一投放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投口盖板向内翻转以开启前投口的第二脚踏开启机构,第二脚踏开启机构包括第二脚踏板、第二顶推杆、水平连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脚踏板后端通过第一安装轴铰接安装在第二容纳室前侧壁上,第二投口盖板上端通过第二安装轴铰接安装在第二容纳室前侧壁上,水平连杆前端和第一安装轴固定连接,第二顶推杆下端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条形开槽,水平连杆后端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条形开槽内,第二顶推杆上端和第二连接杆后端铰接连接,第二连接杆前端和第二安装轴固定连接,第二投口盖板能于第二脚踏板被向下踩踏时向内翻转以开启前投口。

6、上述第二脚踏开启机构可还包括第二阻尼器、复位弹簧、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固定板、连接螺杆和紧固螺母,第二阻尼器的活塞筒与第二容纳室内壁铰接连接,第二阻尼器的活塞杆和第三连接杆一端铰接连接,第三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二安装轴固定连接,第二阻尼器的活塞杆可于第二投口盖板向内翻转时被拉伸,复位弹簧上端和第四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二安装轴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下端和连接螺杆上端固定连接,对应复位弹簧下方位置的第二容纳室前侧壁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连接螺杆下端穿过安装孔螺接有紧固螺母,复位弹簧可于第二投口盖板向内翻转时被拉伸。

7、上述投放箱可还包括第二投放箱体,第一投放箱体和第二投放箱体并排设置,第二投放箱体内具有第二容纳腔,对应第二容纳腔位置的第二投放箱前侧设有均与第二容纳腔连通且上下间隔的上投口和下投口,第二容纳腔内设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用于将第二容纳腔分隔成与上投口连通的第三容纳室和与下投口连通的第四容纳室,对应第三容纳室位置的第二投放箱体后侧设有清理箱门,对应第四容纳室位置的第二投放箱体底部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二落物口。

8、上述第二投放箱体内可具有左右间隔且相互独立的三个第二容纳腔,第一投放箱体位于第二投放箱体右侧,对应中间第二容纳腔和右侧第二容纳腔之间位置的第二投放箱体内具有独立的升降机构安装腔,对应升降机构安装腔上方位置的第二投放箱体内具有独立的有害垃圾收集腔,第二投放箱体前侧设有与有害垃圾收集腔连通的有害垃圾投口,有害垃圾投口处设有第四投口盖板。

9、上述第二分隔板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向板部和第二挡板部,导向板部用于引导从上投口投入的物体由前至后由上至下滑动,导向板部上端与位于上投口和下投口之间位置的第二容纳腔前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挡板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容纳腔中部位置且第二挡板部下端延伸至第二容纳腔底部;导向板部为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的斜板结构,第二挡板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竖板和斜板,斜板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

10、上述下投口处可设有第二投口盖板,第二投放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投口盖板向内翻转以开启下投口的第二脚踏开启机构;上投口处设有第三投口盖板,对应上投口后方位置的第二投放箱体内设有独立的且开口向后的工具腔,工具腔开口处设有工具箱门,清理箱门位于工具箱门下方。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分类地埋垃圾箱,包括投放箱、框架和投放箱底座,框架顶部设有投放箱底座,投放箱底座顶部安装有投放箱,对应第一落物口下方位置的投放箱底座上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口,对应第一落物口位置的框架内设有垃圾桶,第一投放箱体上设有可于位于第一落物口下方的垃圾桶投满时的满容积报警装置。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分类地埋垃圾箱,包括投放箱、框架和投放箱底座,框架顶部设有投放箱底座,投放箱底座顶部安装有投放箱,对应第一落物口、第二落物口位置的投放箱底座上均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口,对应第一落物口、第二落物口下方位置的框架内分别设有垃圾桶,第一投放箱体上设有可于位于第一落物口下方的垃圾桶投满时的满容积报警装置,第二投放箱体上设有可于位于第二落物口下方的垃圾桶投满时的满容积报警装置。

13、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功能多样性,具有空间利用率高、满足垃圾分类要求、厨余垃圾清运方便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投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投放箱体,第一投放箱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投放箱体顶部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厨余垃圾投口,第一投放箱体前侧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前投口,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用于将该第一容纳腔分隔成与厨余垃圾投口连通的第一容纳室和与前投口连通的第二容纳室,对应第一容纳室位置的第一投放箱体侧壁上设有厨余垃圾清运箱门,对应第二容纳室位置的第一投放箱体底部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落物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箱,其特征在于厨余垃圾投口处铰接有第一投口盖板,第一投放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投口盖板向上翻转以开启厨余垃圾投口的第一脚踏开启机构;第一脚踏开启机构包括第一脚踏连杆、第一脚踏板、第一连接杆、第一顶推杆和第一阻尼器,第一脚踏连杆一端和第一容纳室内壁铰接连接,第一脚踏连杆另一端穿出至第一投放箱体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脚踏板,第一连接杆下端和第一脚踏连杆中部铰接连接,第一连接杆上端和第一顶推杆一端铰接连接,第一顶推杆另一端和第一投口盖板固定连接,第一阻尼器的活塞筒和第一连接杆铰接连接,第一阻尼器的活塞杆和第一容纳室内壁铰接连接,第一投口盖板能于第一脚踏板被向下踩踏时向上翻转以开启厨余垃圾投口;对应厨余垃圾投口下方位置的第一容纳室内设有厨余垃圾收集桶;第一分隔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连接板部和第一挡板部,连接板部上端与位于前投口上方位置的第一容纳腔前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挡板部固定连接于第一容纳腔中部位置且第一挡板部下端延伸至第一容纳腔底部;连接板部为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的斜板结构,第一挡板部为竖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箱,其特征在于前投口处设有第二投口盖板,第一投放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投口盖板向内翻转以开启前投口的第二脚踏开启机构,第二脚踏开启机构包括第二脚踏板、第二顶推杆、水平连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脚踏板后端通过第一安装轴铰接安装在第二容纳室前侧壁上,第二投口盖板上端通过第二安装轴铰接安装在第二容纳室前侧壁上,水平连杆前端和第一安装轴固定连接,第二顶推杆下端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条形开槽,水平连杆后端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条形开槽内,第二顶推杆上端和第二连接杆后端铰接连接,第二连接杆前端和第二安装轴固定连接,第二投口盖板能于第二脚踏板被向下踩踏时向内翻转以开启前投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阻尼器、复位弹簧、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固定板、连接螺杆和紧固螺母,第二阻尼器的活塞筒与第二容纳室内壁铰接连接,第二阻尼器的活塞杆和第三连接杆一端铰接连接,第三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二安装轴固定连接,第二阻尼器的活塞杆可于第二投口盖板向内翻转时被拉伸,复位弹簧上端和第四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杆另一端和第二安装轴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下端和连接螺杆上端固定连接,对应复位弹簧下方位置的第二容纳室前侧壁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连接螺杆下端穿过安装孔螺接有紧固螺母,复位弹簧可于第二投口盖板向内翻转时被拉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投放箱体,第一投放箱体和第二投放箱体并排设置,第二投放箱体内具有第二容纳腔,对应第二容纳腔位置的第二投放箱前侧设有均与第二容纳腔连通且上下间隔的上投口和下投口,第二容纳腔内设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用于将第二容纳腔分隔成与上投口连通的第三容纳室和与下投口连通的第四容纳室,对应第三容纳室位置的第二投放箱体后侧设有清理箱门,对应第四容纳室位置的第二投放箱体底部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二落物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箱,其特征在于第二投放箱体内具有左右间隔且相互独立的三个第二容纳腔,第一投放箱体位于第二投放箱体右侧,对应中间第二容纳腔和右侧第二容纳腔之间位置的第二投放箱体内具有独立的升降机构安装腔,对应升降机构安装腔上方位置的第二投放箱体内具有独立的有害垃圾收集腔,第二投放箱体前侧设有与有害垃圾收集腔连通的有害垃圾投口,有害垃圾投口处设有第四投口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箱,其特征在于第二分隔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向板部和第二挡板部,导向板部用于引导从上投口投入的物体由前至后由上至下滑动,导向板部上端与位于上投口和下投口之间位置的第二容纳腔前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挡板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容纳腔中部位置且第二挡板部下端延伸至第二容纳腔底部;导向板部为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的斜板结构,第二挡板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竖板和斜板,斜板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箱,其特征在于下投口处设有第二投口盖板,第二投放箱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投口盖板向内翻转以开启下投口的第二脚踏开启机构;上投口处设有第三投口盖板,对应上投口后方位置的第二投放箱体内设有独立的且开口向后的工具腔,工具腔开口处设有工具箱门,清理箱门位于工具箱门下方。

9.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投放箱的分类地埋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放箱、框架和投放箱底座,框架顶部设有投放箱底座,投放箱底座顶部安装有投放箱,对应第一落物口下方位置的投放箱底座上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口,对应第一落物口位置的框架内设有垃圾桶,第一投放箱体上设有可于位于第一落物口下方的垃圾桶投满时的满容积报警装置。

10.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投放箱的分类地埋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放箱、框架和投放箱底座,框架顶部设有投放箱底座,投放箱底座顶部安装有投放箱,对应第一落物口、第二落物口位置的投放箱底座上均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口,对应第一落物口、第二落物口下方位置的框架内分别设有垃圾桶,第一投放箱体上设有可于位于第一落物口下方的垃圾桶投满时的满容积报警装置,第二投放箱体上设有可于位于第二落物口下方的垃圾桶投满时的满容积报警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地埋垃圾箱技术领域,是一种投放箱及分类地埋垃圾箱,包括第一投放箱体,第一投放箱体内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投放箱体顶部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厨余垃圾投口,第一投放箱体前侧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前投口,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用于将该第一容纳腔分隔成与厨余垃圾投口连通的第一容纳室和与前投口连通的第二容纳室,对应第一容纳室位置的第一投放箱体侧壁上设有厨余垃圾清运箱门,对应第二容纳室位置的第一投放箱体底部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落物口。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功能多样性,具有空间利用率高、满足垃圾分类要求、厨余垃圾清运方便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世玉,周亮,解知润,刘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跬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