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车及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2864发布日期:2022-12-13 22:3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车及塔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塔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车及塔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塔机用小车通常使用在平臂塔机中,小车安装在平伸的起重臂上,通过滚轮在起重臂主弦杆上表面移动,改变平臂吊钩的位置,而实现塔机吊载的变幅运动。但该小车一般不适用于动臂塔机。动臂塔机一般是在起重臂的末端设置吊钩,随着起重臂的俯仰,实现起吊及吊载的变幅运动。目前,随着塔机的发展,开始研究塔机,指的是一个起重臂具有动臂模式也具有平臂模式,在平臂模式下,小车通过滚轮在起重臂主弦杆上表面移动,使用平臂吊钩起吊物体;在动臂模式下,小车固定在起重臂上,无法移动,使用动臂吊钩起吊物体。
3.目前,在动臂模式下,小车固定在起重臂上,无法移动,小车随起重臂俯仰。且如图1所示,由于现有的小车上用于起吊平臂吊钩的两个起吊滑轮3,平行设置,处于同一高度。当起重臂的俯仰角度较大时,两个起吊滑轮3之间的水平间距很小,远小于平臂吊钩上滑轮的水平间距,导致排绳会很困难,吊钩无法顺利使用,因此,小车在动臂模式下基本无法起吊物体,处于闲置状态。
4.若通过增大两个起吊滑轮之间的间隔,来增大处于起重臂的俯仰位置上时,二者的水平间距,会需要两个起吊滑轮之间的间隔翻倍扩大,导致小车的尺寸与重量均显著变大,然小车固定在起重臂的端臂节上,若增大尺寸与重量,会影响起重臂的作业,严重影响作业效率。而行业标准内,也对小车的尺寸与重量具有范围限定。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动平两用起重臂的小车,针对现有小车只适用于塔机平臂模式却无法在动臂模式下顺畅排绳,使用吊钩起吊物体的问题,通过改变小车的起吊滑轮的设置结构,而实现小车随起重臂在动臂模式的俯仰位置时,与塔机距离近的吊钩也能够顺畅高效的起吊重物的目的,提高了小车的适用性与使用性。本技术还提供了具有上述小车的塔机。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车,包括有:车架;起吊轮滑组件,设置在所述车架上,并包括有第一滑轮及第二滑轮;其中,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的连线相对于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具有夹角。
7.可选地,所述起吊轮滑组件还包括有第四滑轮,所述第四滑轮与所述第一滑轮同轴设置。
8.可选地,所述起吊轮滑组件还包括第三滑轮,所述第三滑轮与所述第四滑轮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排列。
9.可选地,所述起吊轮滑组件还包括起吊轮架,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三滑轮和所述第四滑轮,均安装在所述起吊轮架上,所述起吊轮架与所述车架连接。
10.可选地,所述起吊轮架包括两片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固定板和多个轮轴,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三滑轮和所述第四滑轮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轮轴上。
11.可选地,所述起吊轮滑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三滑轮和所述第四滑轮上方的挡绳杆。
12.可选地,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与所述车架或所述起吊轮滑组件连接。
13.可选地,所述小车还包括用于与起重臂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起吊轮滑组件和/或所述车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车架和/或所述起吊轮滑组件连接。
14.可选地,所述车架设置有有多个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行走导轮和侧向导轮。
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塔机,设置有塔身、起重臂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小车。
1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小车能连在起重臂上,小车的起吊轮滑组件中,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用于承载吊钩,两个滑轮的连线,相对于车架的长度方向呈倾斜状,与车架的长度方向具有夹角,当小车连接到起重臂上时,即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的连线与起重臂的下弦杆具有夹角。如此设置,当小车随起重臂俯仰转动而处于非水平状态的其他倾斜位置时,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的水平间距,即连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的长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沿车架长度方向的结构模式下)两个定滑轮的水平间距,显著增大;则,通过改变两个起吊滑轮的结构设置,在无需增加小车长度方向下尺寸的基础上,增大了小车在非水平的倾斜位置下时两个起吊滑轮的水平间距,显著提高了此类位置下的排绳顺畅性,使得小车所承载的吊钩可以顺畅高效的升降而能够提升物体。
17.可见,本技术提供的小车,适用于动平两用的起重臂;在动臂模式下,随着起重臂俯仰转动的过程中,小车上的吊钩仍然可以顺畅的起吊物体,增加了动臂模式下,塔机的起吊点,扩宽使用功能,增强使用性能,提高工作效率;且由于在动臂模式下吊钩距离塔身很近,则在动臂模式下也能够使用距离塔身很近的起吊幅矩来起吊重物,克服了动臂模式下只能使用起重臂末端的吊钩起吊重物而存在的缺点。
附图说明
18.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心小车与载重吊钩的连接示意图;
19.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小车整体结构图;
20.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架与起吊轮滑组件的连接结构图;
21.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架的结构图;
22.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起吊轮滑组件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23.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起吊轮滑组件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24.图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起吊轮滑组件的侧视图;
25.图8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起吊轮滑组件的仰视图;
26.图9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小车与起重臂的连接示意图;
27.图10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起重臂处于水平位置下小车的第一种起吊倍率的示意图;
28.图1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起重臂处于水平位置下小车的第二种起吊倍率的示
意图;
29.图1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起重臂处于俯角为45度的位置下小车的第一种起吊倍率的示意图;
30.图1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起重臂处于俯角为45度的位置下小车的第二种起吊倍率的示意图;
31.图1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起重臂处于最大俯角位置下小车的第一种起吊倍率的示意图;
32.图1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起重臂处于最大俯角位置下小车的第二种起吊倍率的示意图。
33.图2-15中:
34.1-车架;11-立柱;12-横杆;13-连接杆;14、滚轮组;141-行走导轮;142-侧向导轮;15-第一连接座;151-第一连接管;152-支座;16-棘轮;2-起吊轮滑组件;21-第一滑轮;22-第二滑轮;23-第三滑轮;24-第四滑轮;25-起吊轮架;26-第二连接管;27-挡绳杆;3-吊篮;4-套管;5-吊钩体;6-吊钩滑轮组件;61-吊钩轮架;62-上滑轮;63-下滑轮;7-连接轴;8-下弦杆。
具体实施方式
35.本技术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动平两用起重臂的小车,通过改变小车的起吊滑轮的设置结构,通过改变小车的起吊滑轮的设置结构,在不增加小车尺寸的基础上,相比于现有结构,显著扩大了小车在倾斜状态下两个起吊滑轮的水平间距,增强此类位置下的排绳顺畅性,使小车所承载的吊钩在小车的倾斜状态下也可以顺利升降而起吊物体,从而实现了小车随起重臂在动臂模式的俯仰位置时,与塔机距离近的吊钩也能够顺畅高效的起吊重物的目的,提高了小车的适用性与使用性。本技术实施例还致力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小车的塔机。
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7.如附图2-附图1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车,该小车包括有车架1及与车架1相连的起吊轮滑组件2,起吊轮滑组件2与吊钩上的吊钩滑轮组件6形成轮滑组,使吊钩体5悬吊在小车上并进行升降。起吊轮滑组件2包括有第一滑轮21及第二滑轮22;如图10-15所示,吊钩体5通过滑轮组连接到车架1上,而车架1能连接在起重臂上,车架1的长度方向与起重臂的延伸方向一致,车架1连接在起重臂的下弦杆8上,则车架1的长度方向与起重臂下弦杆8的延伸方向一致。车架1承载着吊钩体5,随起重臂同步俯仰转动,当起重臂处于水平位置时,下弦杆8沿水平方向延伸,俯仰角度为零,小车也呈水平位置;起重臂从水平位置向上转动会产生仰角,从水平位置向下转动会产生俯角,随着俯仰角度增大,起重臂及小车相对于水平位置的倾斜程度也会增大。而当小车倾斜时,起吊轮滑组件2中起吊滑轮之间的水平间距(水平方向的距离)缩小,倾斜程度越大,水平间距越小,对钢丝绳的移动所产生的阻扰越大。
38.因此,本实施例中,起吊轮滑组件2中的第一滑轮21与第二滑轮22,不再沿车架1的长度方向排列布置,而是错位排列,第一滑轮21与第二滑轮22的连线与车架1的长度方向具有夹角,即相对于车架1的长度方向倾斜布置。如此设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两个起吊滑轮沿车架1长度方向排列的结构模式,本实施例的小车,在无需增大小车长度方向的尺寸的基础上,即增大了第一滑轮21与第二滑轮22的连线的长度,也增大了小车在倾斜角度下,第一滑轮21与第二滑轮22之间的水平间距,即连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增强了小车倾斜状态下,对吊钩体5的排绳顺畅性,使吊钩体5可以顺利升降而能够起吊物体。
39.当车架1连接到起重臂上,车架1的长度方向与下弦杆8的延伸方向一致。如图9和图10所示,以起重臂处于水平位置为例,当起重臂处于水平位置,起重臂的下弦杆8沿水平方向延伸,车架1位于水平位置,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一滑轮21与第二滑轮22的连线(图10-15中两个定滑轮上的虚线)与下弦杆8即水平方向具有夹角,呈倾斜状布置。当起重臂俯仰转动而处于非水平状态的其他俯仰角度位置时,第一滑轮21与第二滑轮22的水平间距,即连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的长度(图10-15中定滑轮下的横向虚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沿车架长度方向即下弦杆8的延伸方向排列的结构模式下)两个滑轮的水平间距,显著增大。则,通过改变两个起吊滑轮的结构设置,达到了,在无需增加小车于长度方向的尺寸的基础上,增大了小车随起重臂处于非水平的其他俯仰位置下,两个起吊滑轮水平间距的目的,显著提高了在此类位置下小车的排绳顺畅性,使得吊钩体5可以顺畅的升降而提升物体。
40.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小车,在动臂模式下,随着起重臂俯仰转动的过程中,吊钩仍然可以顺畅的起吊物体,适用于动臂塔机,也非常适用于动平两用的塔机,不仅增加了动臂模式下塔机的起吊点,扩宽了使用功能,增强塔机的使用性能,提高工作效率,且,由于在动臂模式下小车下方的吊钩距离塔身很近,则,在动臂模式下也能够使用距离塔身很近的起吊幅矩来起吊重物,显著克服了动臂模式下只能使用起重臂末端的吊钩起吊重物而存在的缺点。从而,本实施例提供的小车,具有很高的使用性能,适用于动臂模式、动臂塔机,也适用于动平臂两用塔机塔机,并克服了动臂模式的起吊缺点,使塔机可以更高效的工作,显著增强了塔机的使用性能。
41.从上述实施例可知,第一滑轮21与第二滑轮22的连线相对于车架1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可以增强在非水平的俯仰位置下排绳的顺畅性,使吊钩体5顺利起吊。本实施例中,对该连线的设置进行进一步限定,当起重臂转动至最大的俯仰位置时,第一滑轮21与第二滑轮22的连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不小于,吊钩滑轮组中的滑轮的连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图10-15中两个吊钩滑轮上的虚线);即,处于最大的俯仰位置时,第一滑轮21与第二滑轮22的水平间距,仍然不小于吊钩体5顺利起吊所需的距离尺寸,如图14与图15所示。如此,保证了在起重臂俯仰到最大位置、小车随之处于最大倾斜程度时,吊钩仍然能顺畅使用。而第一滑轮21与第二滑轮22的连线的倾斜程度,与车架1的长度方向或起重臂下弦杆8的夹角,可以根据其他相关参数进行具体设置,此处不进行具体列举。
42.起吊轮滑组件2中还包括第四滑轮24,第四滑轮24与第一滑轮21同轴布置。
43.起吊轮滑组件2还包括有第三滑轮23,第三滑轮23与第四滑轮24沿车架1的长度方向排列。第一滑轮21、第二滑轮22与第三滑轮23呈三角形分布,如图5-7所示,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固性,另一方面,第三滑轮23将钢丝绳的绕出端引向塔机起重臂的臂端节。
44.起吊轮滑组件2包括有起吊轮架25,起吊轮架25也可以呈截面类似三角形的形状。一种实施例中,起吊轮架25包括两片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固定板、支撑第三滑轮23的轮轴、支撑第一滑轮21的轮轴及支撑第二滑轮22的轮轴;而各个轮轴的轴向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固连。两个固定板之间还可以通过连接片进行加强连接固定。如此设置,一方面,轮架与各轮轴的排布都呈三角形结构,结构强度高,整体稳固性高,另一方面,两个固定板之间除各轮轴外无其他连接物,起吊轮架25呈中部镂空状,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轻重量,对于减少小车的整体重量增大起吊载荷具有益处。
45.吊钩包括吊钩体5、吊钩滑轮组件6,吊钩滑轮组件6包括吊钩轮架61及滑轮,吊钩体5和滑轮均与吊钩轮架61连接。一种实施例中,滑轮设置有两组,一组为上滑轮62一组为下滑轮63,上滑轮62与吊钩体5的间距,大于下滑轮63与吊钩体5的间距。而为合理绕线,从起升机构伸出的钢丝绳首先绕至第一滑轮21,形成引入端,而后钢丝绳从第一滑轮21依次绕经吊钩滑轮组件6的上滑轮62、第二滑轮22、吊钩滑轮组件6的下滑轮63、第四滑轮24及第三滑轮23,从第三滑轮23处形成引出端,而后延伸至起重臂臂端节,并固定在臂端节上。如此设置,在吊钩滑轮组件6中有多组滑轮的情况下,小车可以更合理的进行绕线,保证排绳的顺畅性。
46.起吊轮滑组件2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滑轮21、第二滑轮22、第三滑轮23和第四滑轮24上方的挡绳杆27。挡绳杆27与轮轴平行布置,位于滑轮的上方且处于滑轮向上的投影范围内,变幅钢丝绳在滑轮上的引出端从滑轮与挡绳杆之间往外延伸,则变幅钢丝绳受挡绳杆27的阻挡作用,在钢丝绳松弛时,可以防止钢丝绳从滑轮上脱出。
47.下滑轮63可以是设置有沿水平方向排列的两个,多于上滑轮62的个数,故,上述实施例中,吊钩滑轮组件6中第一滑轮21和第二滑轮22的连线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大于等于两个下滑轮63的连线长度,如图10-15所示。
48.一种实施例中,上滑轮62与吊钩轮架61可拆卸连接,并能与车架1或起吊轮架25可拆卸连接。则,上滑轮62有两种位置情况,一种是上滑轮62连接在吊钩轮架61上,为动滑轮,另一种是,上滑轮62与吊钩轮架61分离,而与车架1或起吊轮架25连接,形成定滑轮。两种情况,对应了两种提升倍率。从而,可以在不增加滑轮数量的情况下,便捷地实现倍率调节。
49.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小车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车架1或起吊轮架25铰接,另一端用于连接吊钩滑轮组件6中的上滑轮62。则,一方面,上滑轮62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车架1连接或分离,而第一连接件可延伸至起吊轮架25下方,上滑轮62的固定与分离操作在宽敞的区域进行,增加操作便捷程度;另一方面,第一连接件与车架1或起吊轮架25铰接,则在俯仰过程中,第一连接件始终沿竖直方向下垂,可以始终与上滑轮62保持相对正的位置关系,如图10、图12和图14所示,非常便于进行二者的连接与分离操作。
50.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为套管4,上滑轮62上固连有连接轴7。当需要将上滑轮62固定到车架1上时,如图10、图12和图14所示,吊钩滑轮组件6上升到最高位置,连接轴7的上端直接伸入到套管4内,可以直接定位在连接位置。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套管4与连接轴7通过销轴进行连接,则吊钩滑轮组件6上升到最高位置时,套管4与连接轴7上供销轴穿过的通孔基本或恰好相对,工作人员直接使用销轴穿连套管4与连接轴7即可实现上滑轮62的固定,而后再将上滑轮62与吊钩轮架61分离即可,如图11、图13和图15所示。
51.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吊钩滑轮组件6的滑轮也可以不止两组,套管4与上滑轮62的
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件实现。
52.图4中示出了一种小车的车架1的组成及结构。车架1上还设置有多个滚轮组14,塔机处于平臂模式下,小车的滚轮组14沿起重臂的下弦杆8行走,实现变幅起吊;塔机处于动臂模式下,小车需要与起重臂靠近塔身的端臂节进行固定连接。故,车架1与起重臂的端臂节可拆卸的固连,且车架1能沿下弦杆8位移。因此,车架1可呈方形,包括两组沿下弦杆8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立柱11,两组立柱11的两端均通过横杆12连接。车架1与起重臂连接时,起重臂的两个下弦杆8位于两组立柱11之间,如图9所示。每组立柱中的立柱至少为两个,两个立柱11沿下弦杆8长度方向排列,同一组中的两个立柱11,通过连接杆13件连接。
53.每个立柱11上都设置有一组滚轮组14,各滚轮组14均沿起重臂的下弦杆8行走。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9所示,每个滚轮组14均包括行走导轮141及侧向导轮142,行走导轮141沿起重臂的下弦杆8的上端面行走,侧向导轮142与下弦杆8的侧面相抵,沿侧面滚动。如此设置,可以保证小车沿起重臂位移而实现变幅起吊的稳固性,确保施工安全。
54.起吊轮滑组件2的起吊轮架25与两个横杆12固连,并位于横杆12的中部,如图2、图3所示,相当于位于起重臂宽度方向的中部,如图9所示,保证起重臂受力的平衡性。起吊轮架25可与车架1的横杆12焊接,保证连接强度。
55.车架1与起重臂端臂节可拆卸连接。例如,小车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座15及第二连接管26,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座15及第二连接管26均能与起重臂可拆卸连接,如图9所示。如此设置,通过两点定连,实现小车与端臂节的固连;而通过紧固件或销轴进行可拆卸连接,操作简便。
56.优先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15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51,第一连接管151及第二连接管26均能供销轴穿过;起重臂上的对应区域,设置有供销轴穿过的销托。销托设置在起重臂上,便于工作人员取放销轴;小车上供销轴穿过的孔,设置为连接管的结构形式,增强连接连接稳固性。
57.第一连接座15及第二连接管26可沿下弦杆8的长度方向排列,而为优化受力的平衡性,第一连接座15及第二连接管26均处于车架1及端臂节宽度方向的中部。因此,第一连接座15及第二连接管26均可与车架1横杆12和/或起吊轮架25固连。
58.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座15包括第一连接管151及支座152,第一连接管151通过支座152与起吊轮架25的另一端及车架1的另一个横杆12均进行固连,如焊接。支座152的上端与第一连接管151焊接固连、下端与横杆12焊接、侧面与起吊轮架25的固定板焊接。如此,第一连接座15与二者建立牢固的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连接管26连接在起吊轮架25的一端,起吊轮架25的该端设置有与对应横杆12对接的卡槽,横杆12嵌入卡槽内与起吊轮架25稳固相抵并焊接,从而第二连接管26与车架1建立固连关系。第二连接管26的两端分别与起吊轮架25的两个固定板相连。第二连接管26受两个固定板的支撑与固定作用,很稳固。
59.如图4和图10所示,车架1上还设置有作用于第三滑轮23的棘轮机构,棘轮机构的棘齿槽设置在车架1上。转动棘轮机构的棘轮16可以涨紧变幅钢丝绳。如此设置,在变幅机构的自动涨绳结构外,又增设了人工涨紧结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棘轮16对小车上的变幅钢丝绳进行涨紧调节,避免变幅钢丝绳变松而影响小车变幅移动。
60.一种实施例中,车架1上还设置有楔套和/或防断绳组件,此处的楔套与防断绳组
件可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结构。
61.一种实施例中,小车还包括吊篮3,车架1上还设置有吊篮安装座,用于与吊篮3安装连接。吊篮3位于起重臂的一侧,故吊篮安装座可设置在车架1的连接杆13上。
62.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塔机,设置有塔身、起重臂及如上任一项实施例中的小车。起重臂具有动臂模式或者动平臂模式,小车与起重臂相连,在平臂模式下,沿起重臂的下弦杆8行走进行变幅起吊,动臂模式下,与端臂节固连,随着起重臂的俯仰,仍然可使用小车上的载重吊钩进行起吊。如此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塔机,在动臂模式下,也能够使用距离塔身很近的起吊幅矩来起吊重物,且并未增大小车在下弦杆8方向上的尺寸,并未对作业载荷造成不良影响,故,具有动平臂两种模式的使用优点,且克服了动臂模式的起吊缺点,显著提升了使用性能,并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中小车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63.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技术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64.本技术中涉及的器件、装置的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65.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的装置、设备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技术的等效方案。
66.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技术。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因此,本技术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67.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用到的限定词“第一”、“第二”仅用于更清楚的阐述技术方案,并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68.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技术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