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0954发布日期:2022-12-07 01:4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运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综合医院、酒店、宾馆等大型办公楼及住宅中,每天会有大量的物资或者垃圾需要进行清运,如果通过人工在电梯内进行运输转运,不仅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还需要占用电梯等公共资源,并且也及其影响工作效率。
3.在专利号为cn202010638643.4的对比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箱式物流竖井传输机构,虽然解决了大型办公楼中的货物的独立转运问题,但是首先该对比文件中的运输方案是通过吊篮的形式进行输送,其运输强度和稳定性均无法得到保证;其次,对比文件中的装置只能进行单通道的双向运输,当需求量大时,只能通过增加吊篮的数量缓解运输压力,不仅成本高而且占用空间大,并且运输效率低下;再次,在运输前,无法及时检测货物的重量,当货物超载时,无法进行提前预判,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超载及坠落的事故发生;最后,货物的收发只能通过一个吊篮单独进行,并且收发共有一个取货口,影响收发效率。
4.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技术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从而克服在大型办公楼及住宅中,物资和垃圾运输困难,以及现有的箱式物流竖井传输机构承载能力不够,运输和收发效率不高以及无法提前预判货物重量的缺陷。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包括:运输井,其贯穿于建筑物的各楼层,沿所述运输井间隔设有若干个轨道组件,各所述轨道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每层楼层上均开设有与所述运输井相连通的通过口;转轨器,其设于各所述轨道组件之间,所述转轨器上设有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能够在所述转轨器的两侧之间移动并能够将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轨道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轨道相互连接;升降车,其包括车体和设于所述车体上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能够与所述第一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和所述移动轨道相互连接并沿其滑动,所述车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货物口,在两个货物口之间设有传送带组件,所述车体上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自动称重收发站,其包括发料辊道和收料辊道,所述发料辊道位于所述收料辊道的上方,所述发料辊道的上料端设有称重辊道,所述发料辊道的下料端与所述收料辊道的上料端同时向所述通过口处延伸;缓冲辊道组件,其设于所述运输井内,所述缓冲辊道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缓冲辊道和第二缓冲辊道,所述第一缓冲辊道的一端与所述发料辊道的下料端相对,所述第二缓冲辊道的一端与所述收料辊道的上料端相对,所述第一缓冲辊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缓冲辊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转轨器的一侧;在所述自动称重收发站和所述缓冲辊道组件之间设有
可开合的站点安全门。
7.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轨道组件还包括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运输井内,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框架组件上。
8.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和所述移动轨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卡槽,两个卡槽的槽口方向相对;所述滑动座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的外周能够与所述卡槽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二滑轮的外周能够与所述卡槽的两侧接触。
9.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所述移动轨道内分别设有若干根位置相对应的通讯铜轨以及齿条,所述通讯铜轨和所述齿条同时与所述卡槽平行;所述滑动座内设有与所述通讯铜轨相匹配的电刷以及与所述齿条相匹配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通过第一电机进行驱动。
10.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输送带座,其设于所述车体内,所述输送带座的两端分别朝向两个货物口;驱动带轮,其设于所述输送带座的两端,在所述输送带座的任一端的驱动带轮之间设有连接轴;支撑带轮,所述支撑带轮设于所述输送带座上并位于所述驱动带轮之间;输送带,其套设在所述驱动带轮与所述支撑带轮上并被张紧;第二电机,其设于所述输送带座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带轮组件与所述连接轴连接。
11.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带轮的外周到所述输送带座的高度大于所述驱动带轮的外周到所述输送带座的高度,以能够使所述输送带的中部的高度高于两端的高度。
12.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两个所述货物口处设有第一阻挡器,所述第一阻挡器包括:第一舵机,其固定设于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一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挡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挡臂的另一端向所述货物口处转动;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挡臂与所述送带组件之间。
13.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轨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阻车器,所述阻车器包括弹性杆,所述弹性杆与所述车体的一侧平行,在所述弹性杆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挡块。
14.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缓冲辊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舵机,所述第二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挡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挡臂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缓冲辊道的上方转动。
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 本实用新型中的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通过在运输井内设置有带有多条轨道的轨道组件,并通过在轨道组件上安装有可移动的升降车来运输货物,轨道输送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通过转轨器能够使转运车在单井内实现单向运输或转轨运输,其工作效率更高,并且所占空间小;自称重收发站不仅能够同时进行货物的独立收发,提升收发效率,而且还能够对货物进行提前称重,将超重货物进行阻断,防止超载事故的发生。
17.2. 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车上的滑动座自带动力装置,通过驱动齿轮与导轨上的齿套的配合而进行移动,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强度。
18.3.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移动轨道中设置有通讯铜轨,其能够为升降车上的蓄电池充电和通讯,实用寿命更长,而且还能够随移动轨道的移动而进行移动,不会像通讯电线一样被多次弯折,提升了其使用寿命。
19.4. 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车上设置有蓄电池,并且其背部设置有通讯电线,其不仅能够通过轨道中的通讯铜轨进行充电和通讯,而且还能够通过外接的电缆线进行通讯,当通讯导轨断开或者出现故障时,能够进一步起到保证通讯安全的作用。
20.5. 本实用新型中的轨道组件包括可拆卸的框架组件,其能够根据不同楼层的层高情况来进行定制式安装,并且便于拆卸更换。
21.6.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移动轨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c形的第一卡槽,在升降车的滑动座上分别设置有轴线相互垂直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通过两种滑轮卡设在第一卡槽中,能够将滑动座同时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进行限位,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车体受力,使滑动座产生侧翻或者卡顿。
22.7. 本实用新型中的自从称重收发站包括上下设置的发料辊道和收料辊道,其能够同时进行收料和发料,并且货物能够在发料辊道和收料辊道上进行停放,从而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发料辊道的上料端设置有称重辊道,其能够在发料辊道将货物进行输送前对其进行称重,如果超载则站点安全门无法开启,从而能够自动阻隔超载货物,防止超载坠落危险。
23.8. 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车的传送带组件中的支撑带轮的外周的顶部高于驱动带轮的外周的顶部,从而能够使输送带的中部的高度高于其两端的高度,并且输送带的两端到其中间还具有一定的坡度,能够在升降车取运货物时,使货物更容易平顺地被运送到输送带中部,并且在卸货的时候也更加平顺。
24.9. 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车的两端的货物口处各设置有一个阻挡器,其能够在升降车带动货物行走的时候,起到防止货物掉落的作用。
25.10. 本实用新型中的缓冲辊道组件能够起到当运送物流量过大时,缓冲货物的作用,防止自称中首发站处发生货物堵塞,影响设备运行的效率,并且在缓冲辊道组件中还设置有第二坨机和第二挡臂,从而能够起到防止货物从缓冲辊道上掉落的危险。
26.11. 本实用新型中的转轨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阻车器,阻车器通过设置有竖直的弹性杆,在弹性杆上安装有多个挡块,当升降车被移动轨道带动平移时,阻车器能够将升降车的车体的侧面整体进行阻挡,不仅阻挡效果好,而且还能够防止在阻挡车体的过成中,车体发生倾斜,使移动轨道和滑动座受损。
27.12. 本实用新型中的转轨器能够同时起到三个作用,第一,能够在两个轨道组件之间起到连接导通轨道的作用;第二,能够起到将移动车换轨转向的作用;第三,能够起到将移动车向缓冲辊道组件处移送的作用。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的结构图。
29.图2是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30.图3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a。
31.图4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b。
32.图5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c。
33.图6是升降车的结构图。
34.图7是升降车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35.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36.1-运输井,11-通过口;
37.2-轨道组件,21-第一轨道,22-第二轨道,23-框架组件,231-立柱,232-横梁,24-卡槽,25-通讯铜轨,26-齿条;
38.3-转轨器,31-移动轨道;
39.4-升降车,41-车体,42-滑动座,421-第一滑轮,422-第二滑轮,423-驱动齿轮,424-第一电机,43-货物口,44-传送带组件,441-输送带座,442-驱动带轮,443-连接轴,444-支撑带轮,445-输送带,446-第二电机,447-带轮组件,45-第一阻挡器,451-第一舵机,452-第一挡臂,453-第一红外传感器,46-机壳;
40.5-自动称重收发站,51-发料辊道,52-收料辊道,53-称重辊道,54-支撑梁,55-称重架,56-称重模块;
41.6-缓冲辊道组件,61-第一缓冲辊道,62-第二缓冲辊道,63-第二舵机,64-第二挡臂;
42.7-站点安全门;
43.8-阻车器,81-弹性杆,82-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顶部”、“底部”、“顶面”、“底面”、“内”、“外”、“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描述目的以及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
行说明。
48.如图1到图7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包括:运输井1,通过口11,轨道组件2,第一轨道21,第二轨道22,框架组件23,立柱231,横梁232,卡槽24,通讯铜轨25,齿条26,转轨器3,移动轨道31,升降车4,车体41,滑动座42,第一滑轮421,第二滑轮422,驱动齿轮423,第一电机424,货物口43,传送带组件44,输送带座441,驱动带轮442,连接轴443,支撑带轮444,输送带445,第二电机446,带轮组件447,第一阻挡器45,第一舵机451,第一挡臂452,第一红外传感器453,机壳46,自动称重收发站5,发料辊道51,收料辊道52,称重辊道53,支撑梁54,称重架55,称重模块56,缓冲辊道组件6,第一缓冲辊道61,第二缓冲辊道62,第二舵机63,第二挡臂64,站点安全门7,阻车器8,弹性杆81,挡块82。
49.在建筑物的楼体上开设有竖直的运输井1,该运输井1贯穿于建筑物的各楼层,在各楼层和运输井1之间设置有墙壁,在每层楼层的墙壁上均开设有一个与运输井1相连通的通过口11;在运输井1内安装有多个轨道组件2,各轨道组件2包括:第一轨道21、第二轨道22和框架组件23;框架组件23包括立柱231和横梁232,立柱231安装在各楼层的顶底部之间,横梁232通过螺栓安装在各立柱231之间,第一轨道21和第二轨道22安装在各横梁232上,第一轨道21和第二轨道22相互平行;相邻的轨道组件2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在两个轨道组件2之间安装有转轨器3,转轨器3上设置有滑动的移动轨道31,移动轨道31能够由同步带、电缸或丝杠进行驱动在转轨器3的两侧之间移动,当移动轨道31分别移动至两个极限位置时,能够分别将相邻两个第一轨道21或相邻两个第二轨道22相互连接;在转轨器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阻车器8,阻车器包括弹性杆81,弹性杆81与车体41的一侧平行,并且弹性杆81通过弹簧与转轨器3连接,能够以竖直的状态向转轨器3的两侧弹性移动,在弹性杆81上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安装有两个的挡块82,挡块82朝向移动轨道31。
50.具体地,在第一轨道21、第二轨道22和移动轨道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卡槽24,卡槽24的截面为“c”形,并且两个卡槽24的槽口方向相对;在第一轨道21、第二轨道22和移动轨道31内分别安装有三根通讯铜轨25以及一根齿条26,通讯铜轨25和齿条26同时与卡槽24平行并位于两个卡槽24之间;各轨道中的通讯铜轨25和齿条26的安装位置均相对一致。
51.升降车4包括车体41和滑动座42,车体41为框架结构,其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货物口43,在车体41的背侧安装有滑动座42,滑动座42能够与第一轨道21、第二轨道22和移动轨道31相互连接并能够沿其滑动,在两个货物口43之间安装有传送带组件44,车体41的顶部安装有机壳46,在机壳46内安装有蓄电池和控制器;在两个货物口43处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阻挡器45,第一阻挡器45包括:第一舵机451、第一挡臂452和第一红外传感器453;第一舵机451固定安装在车体41上,第一舵机451的输出端与第一挡臂45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舵机451能够驱动第一挡臂452的另一端向货物口43处转动90度;第一红外传感器453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其安装在第一挡臂452与送带组件44之间。
52.具体地,在滑动座4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一滑轮421和两个第二滑轮422,第一滑轮421的外周能够与卡槽24的底部接触,从而能够限制滑动座42左右方向的位移,第二滑轮422的外周能够与卡槽24的两侧接触,从而能够限制滑动座42前后方向的位移,第一滑轮421与第二滑轮422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滑动座42内安装有与通讯铜轨25相匹配的电刷以及与齿条26相匹配的驱动齿轮423,驱动齿轮423通过安装在滑动座42内的第一电机424进行驱动。
53.具体地,传送带组件44包括:输送带座441、驱动带轮442、连接轴443、支撑带轮444、输送带445、第二电机446和带轮组件447;输送带座441安装在车体41的底部,输送带座441的两端分别朝向两个货物口43,驱动带轮442共有两组并分别安装在输送带座441的两端,每组驱动带轮442均包括两个驱动带轮442,在输送带座441的任一端的一组驱动带轮442之间同轴连接有一根连接轴443;支撑带轮444安装在输送带座441上并位于驱动带轮442之间;输送带445套在驱动带轮442与支撑带轮444上并被张紧;第二电机446安装在输送带座441上并位于两条输送带445之间,能够节省第二电机446的安装空间,第二电机446的输出端通过带轮组件447与连接轴443连接,并能够驱动连接轴443带动驱动带轮442进行转动;支撑带轮444的外周的顶端到输送带座441的高度大于驱动带轮442的外周的顶端到输送带座441的高度,以能够使输送带445的中部的高度高于两端的高度,并且形成一个梯形的坡度。
54.在每个楼层靠近通过口11的位置均安装有一个自动称重收发站5,该自动称重收发站5包括发料辊道51和收料辊道52,发料辊道51通过支撑梁54安装在收料辊道52的上方,发料辊道51的上料端安装有称重辊道53,发料辊道51的下料端与收料辊道52的上料端同时向通过口11处延伸,收料辊道52的上料端位于称重辊道53的上方,发料辊道51、收料辊道52和称重辊道53均由电动辊子进行驱动,电动辊子与其他辊子之间通过同步链进行连接,称重辊道53的辊道主体下方设置有称重架55,在称重架55和称重辊道53的辊道主体之间安装有称重模块56,称重模块56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能够弹性压缩并且夹设有压力传感器。
55.缓冲辊道组件6安装在运输井1内,缓冲辊道组件6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缓冲辊道61和第二缓冲辊道62,第一缓冲辊道61的一端与发料辊道51的下料端相对,第二缓冲辊道62的一端与收料辊道52的上料端相对,第一缓冲辊道61的另一端和第二缓冲辊道62的另一端朝向转轨器3的一侧;在第一缓冲辊道61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舵机63,第二舵机63的输出端与第二挡臂6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舵机63能够驱动第二挡臂64的另一端向第一缓冲辊道61的上方90度转动;在自动称重收发站5和缓冲辊道组件6之间的通过口11处安装有可开合的站点安全门7。
5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竖井式物流传输系统通过在运输井内设置有带有多条轨道的轨道组件,并通过在轨道组件上安装有可移动的升降车来运输货物,轨道输送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通过转轨器能够使转运车在单井内实现单向运输或转轨运输,其工作效率更高,并且所占空间小;自称重收发站不仅能够同时进行货物的独立收发,提升收发效率,而且还能够对货物进行提前称重,将超重货物进行阻断,防止超载事故的发生。
57.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变型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
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