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4790发布日期:2022-12-31 10:4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生活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桶。


背景技术:

2.垃圾桶是生活中常用的用具,用于承装各种垃圾。随着垃圾分类的推广,不同的垃圾需要分开收集。其中,厨房垃圾多是湿垃圾,还包括多种容易刺破垃圾袋的刺状垃圾。单层垃圾袋的强度有限,在承受较重垃圾或者遇到刺状垃圾时容易产生破损,会导致渗漏。不仅垃圾难以收拾,还会污染垃圾桶,造成垃圾收集时十分不方便。
3.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4.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桶,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桶,用于套设至少两个垃圾袋,所述至少两个垃圾袋包括第一垃圾袋和第二垃圾袋,所述垃圾桶包括:
7.外桶体,所述外桶体上端开口,所述外桶体用于将所述第一垃圾袋的袋体置于所述外桶体内;
8.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外桶体内,所述分隔件为筒状且上端和下端均开口,所述分隔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垃圾袋的袋体置于所述分隔件内,所述分隔件位于第一垃圾袋和第二垃圾袋之间。
9.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桶体和所述分隔件之间设有预设间隙。
10.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的上端设有相向设置的两个提手,两个所述提手均铰接设置在所述分隔件上。
11.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提手为u型或半圆形。
12.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包括上端的套设部和自所述外桶体桶口延伸至所述外桶体底部的内桶身,所述套设部压设于所述外桶体的上边沿。
13.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桶体的桶壁的上端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套设部内。
14.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桶体的桶壁上端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15.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桶体的桶壁上设有相对所述桶壁向外延伸的突出部。
16.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上设有盖体。
17.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下端的开口用于供所述第二垃圾袋穿过至所述第一垃圾袋内。
18.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桶体上设有供位于所述第一垃圾袋和所述外桶体之
间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孔。
19.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垃圾桶,通过在外桶体内设置分隔件,将套设在所述外桶体上的第一垃圾袋和套设在所述分隔件上的第二垃圾袋分隔开。使用时,将第二垃圾袋内投放垃圾,当第二垃圾袋由于承重或骨头鱼刺等产生破损后,由于分隔件的阻隔保护,第一垃圾袋不会产生破损。这样就可以将第一垃圾袋套在第二垃圾袋的外面,形成双层垃圾袋,确保脏污不会从垃圾袋泄漏到外面,从而避免垃圾泄漏导致的污染与不便。
附图说明
2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垃圾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中的垃圾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分隔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外桶体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100、外桶体;101、通孔;102、突出部;103、排气孔;200、分隔件;201、提手;202、套设部;203、内桶身;204、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28.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29.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
30.请参考图1和图2,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垃圾桶,用于套设至少两个垃圾袋,所述至少两个垃圾袋包括第一垃圾袋和第二垃圾袋,所述垃圾桶包括:外桶体100和分隔件200。所述外桶体100上端开口,所述外桶体100用于将所述第一垃圾袋的袋体置于所述外桶体100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外桶体100上设置压环将所述第一垃圾袋的袋口压设在所述外桶体100的上端开口处,也可以将所述第一垃圾袋直接套设在所述外桶体100的上端开口的边沿上,所述第一垃圾袋的袋口向外翻折。所述分隔件20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外桶体100内,所述分隔件200为筒状且上端和下端均开口,所述分隔件200用于将所述第二垃圾袋的袋体置于所述分隔件200内,所述第二垃圾袋的袋口既可以位于所述分隔件200上端内部,也可以翻折套设在所述分隔件200的开口边沿上。需要重点指出的是,所述分隔件200位于第一垃圾袋和第二垃圾袋之间,可以至少将两个垃圾袋的袋身分隔开。
31.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外桶体100内设置分隔件200,将套设在所述外桶体100上的第一垃圾袋和套设在所述分隔件200上的第二垃圾袋分隔开。使用时,将第二垃圾袋内投放垃圾,当第二垃圾袋由于承重或骨头鱼刺等产生破损后,由于分隔件200的阻隔保护,第一垃圾袋不会产生破损。这样就可以将第一垃圾袋套在第二垃圾袋的外面,形成双层垃圾袋,确保脏污不会从垃圾袋泄漏到外面,从而避免垃圾泄漏导致的污染与不便。
32.当然,当第二垃圾袋没有产生破损时,可以直接将第二垃圾袋收走即可,第一垃圾袋留作备用。
33.对于所述第一垃圾袋和所述第二垃圾袋的位置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将所述外桶体100和所述分隔件200之间设置预设间隙来实现的,这个预设间隙距离可以是零,即分隔件200和外桶体100之间可以是抵触的。所述预设间隔也可以是几毫米到几厘米,例如5mm、1cm、2cm等等,但也不限于此。保持几毫米或几厘米的间隙,分隔件200容易从外桶体100内取出,也方便分隔件200放进所述外桶体100。
34.请参考图3,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200的上端设有相向设置的两个提手201,两个所述提手201铰接设置在所述分隔件200上。第二垃圾袋套在分隔件200上时,可以利用该两个提手201将第二垃圾袋的袋口扣压在分隔件200上,从而方便使用第二垃圾袋盛放垃圾。另外,第二垃圾袋从分隔件200脱离后,可以使用该两个提手201提起该分隔件200,以将分隔件200从外桶体100内移出,进一步可以将第一垃圾袋从外桶体100上取下。
35.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手201为u型或半圆形,分别适用于矩形和圆形的分隔件200,当然也可以是半椭圆形,所述提手201的形状与分隔件200的形状相匹配,对其形状不作具体限制。
36.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所述分隔件200的具体形状进行扩展描述。可选的,所述分隔件200可以包括上端的套设部202和自所述外桶体100桶口延伸至所述外桶体100底部的内桶身203,所述套设部202压设于所述外桶体100的上边沿。这样,所述分隔件200可以将第一垃圾袋和第二垃圾袋完全分隔开,当第二垃圾袋产生破损时,由于分隔件200位于两个垃圾袋之间,针状物会被分隔件200的套设部202以及内桶身203挡住,不会对第一垃圾袋产生破坏作用,有效保护第一垃圾袋的完整性。当然,所述套设部202和所述内桶身203的形状不作限制,可以是圆筒形,也可以是矩形或椭圆形等。
37.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桶体100的桶壁的上端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套设部202内。当第一垃圾袋套设在外桶体100上时,所述套设部202可以将第一垃圾袋的袋口罩住,使第一垃圾袋可以隐形设于垃圾桶内部,增加垃圾桶外部的美观性。
38.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桶体100的桶壁上端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01,例如可以是两个通孔101,第一垃圾袋套设在外桶体100上时,可以将第一垃圾袋长出的部分塞到该通孔101内,使第一垃圾袋可以更加牢靠地套设在所述外桶体100上,避免掉落。
39.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所述外桶体100的桶壁上设置相对所述桶壁向外延伸的突出部102,该突出部102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可以是突出的板状、沿桶壁突出的一圈台阶状等等。方便人手通过该突出部102将外桶体100以及整个垃圾桶搬动,从而可以任意移动该垃圾桶的位置。
40.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200上设有盖体204,用于对所述分隔件200的上端开口进行盖合,防止垃圾或异味外溢。
41.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200下端的开口用于供所述第二垃圾袋穿过至所述第一垃圾袋内。当所述第二垃圾袋堆积垃圾过多、由于承重过多产生破损或由于鱼刺等产生破损时,可以将第二垃圾袋从分隔件200上脱离,然后将分隔件200从外桶体100取出,第二垃圾袋就会从分隔件200的下端开口穿过进入第一垃圾袋内,从而第一垃圾袋将第二垃圾袋实现包裹,从而防止垃圾外溢。
42.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所述外桶体100上设有供位于所述第一垃圾袋和所述外桶体100之间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孔103,这样在套设第一垃圾袋时,可以更加容易、方便地将第一垃圾袋的袋身置于外桶体100内的底部。
43.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描述中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制。
4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5.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46.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48.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