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以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6389发布日期:2022-09-10 07:17阅读:91来源:国知局
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以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标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以及一种电梯。


背景技术:

2.电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室内交通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人们依靠电梯在现代建筑物内上下移动,因此电梯的正常运行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
3.当电梯出现故障时,往往在电梯轿厢内或机房内无法解决相关问题时,需要技术人员前往井道内进行故障处理,例如通过进入轿顶或井道底坑,以实现对电梯故障的处理,而此时技术人员处于高空作业或狭小空间内作业,因此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风险。
4.为了保证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在相关安全规定中对轿顶的安全标识的设置进行了要求,以保证每个技术人员在进入轿顶时均能看到该标识。为满足该要求,电梯厂家往往通过在醒目位置张贴对应的安全标识以达到上述提醒效果。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现有的安全标识张贴方法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5.轿顶板有加强筋,因此其表面不平整,常规标识很难再进一步加设在上面,因此无法满足需求;底坑存在表面粗糙、易浸水、潮湿等问题,因此导致所设置的安全标识设置不稳定、容易脱落和损坏等,依然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以及电梯,通过在电梯井道内的安全避险空间所在区域配置额外的激光投射装置,以对安全避险空间进行对应的安全标识投影操作,从而实现更清楚、可靠的安全标识,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所述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包括:激光投射装置,配置于电梯井道内的预设安全区域并朝向预定方向,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指令向预定方向投射安全标识信息;电梯主控,与所述激光投射装置电连接,用于生成第一控制指令。
8.优选地,所述激光投射装置为全息激光投射装置。
9.优选地,所述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还包括接近传感装置,所述接近传感装置与所述激光投射装置匹配设置并与电梯主控电连接,所述接近传感装置用于生成接近传感信息;所述电梯主控还用于:基于所述接近传感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
10.优选地,所述接近传感装置为红外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
11.优选地,所述激光投射装置包括关停触发按钮,所述关停触发按钮与所述电梯主控电连接,用于生成关停指令;所述电梯主控还用于:基于所述关停指令生成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
12.优选地,所述电梯控制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与所述激光投射装置匹配设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获取图像监控信息,基于所述图像监控信息生成人体识别结果;所述电梯主控还用于:基于所述人体识别结果和所述接近传感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
13.优选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为星光摄像头。
14.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所述电梯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
15.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6.通过对现有的安全标识方法进行改进,将传统的采用物理标识的方法替换为采用虚拟标识的方法,具体的,通过在电梯控制系统中配置额外的激光投射装置,以将安全避险空间所在区域清楚、可靠地标识出来,便于技术人员查看,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中对对重接近进行提示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00激光投射装置;
ꢀꢀꢀꢀꢀꢀꢀꢀꢀꢀꢀꢀꢀꢀꢀꢀꢀꢀꢀ
101关停触发按钮;
27.200电梯主控;
ꢀꢀꢀꢀꢀꢀꢀꢀꢀꢀꢀꢀꢀꢀꢀꢀꢀꢀꢀꢀꢀꢀꢀ
300接近传感装置;
28.400图像采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
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31.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所述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包括:激光投射装置100,配置于电梯井道内的预设安全区域并朝向预定方向,用于根据第一控制指令向预定方向投射安全标识信息;电梯主控200,与所述激光投射装置100电连接,用于生成第一控制指令。
32.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激光投射装置100为全息激光投射装置,所述安全标识信息为立体标识信息。
3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电梯控制系统中额外配置激光投射装置100,该激光投射装置100可以设置在轿厢顶部、井道底部等需要设置避险空间的区域,例如上述区域可以根据相关标准确定,例如在确定轿厢顶部以及井道底部的避险空间时,可以基于“gb7588.1-2020中的5.2.5.7.1、5.2.5.8.1等章节”中的相关规定确定,该额外配置的激光投射装置100所投射的影像能够覆盖上述避险空间的所对应的区域。
34.为了满足实际的安全需求,该激光投射装置100可以为全息投影装置,通过该全息投影装置,所投射的安全标识信息为立体标识信息,请参见图2,通过该立体标识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在多个位置设置多个全息投影装置以生成立体标识信息,技术人员可以更加清楚、直观地看到安全区域或避险空间所在位置,从而有效提高电梯维修或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性。
35.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梯主控200生成第一控制指令,例如该第一控制指令可以为一个开关控制指令,通过该开关控制指令开启激光投射装置100,以控制激光投射装置100向预定方向投射安全标识信息,例如向当前所在位置的避险空间投射对应的影像,在投影的过程中,电梯主控200实时判断是否获取到关停开关信号(例如激光投射装置100被按下关停按键,此时电梯主控200的对应连接端口获取到关停开关信号),此时电梯主控200生成关停激光投射装置100的第一控制指令,根据该第一控制指令可以控制激光投射装置100停止投影操作,例如切换至休眠状态或关闭激光投射装置100。
3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对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设置方式进行改进,在电梯控制系统中配置专门的投射装置,并通过该投射装置对电梯井道内的安全避险空间(例如轿厢顶部、井道底部、对重重叠区域等)进行投影,从而实现对电梯井道内的安全避险空间的有效标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张贴贴纸或设置标识牌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安全标识的醒目程度,同时有效保护安全标识不被电梯井道内的环境(例如不平整环境、灰尘环境或潮湿环境等)所破坏或影响,提高了安全标识的展示可靠性。
37.然而,若一直保持该激光投射装置100的显示状态,则不符合实际的操作情况,技术人员实际上很少(相比于电梯的总运行时间)进入电梯井道内对电梯进行维修或维护,因此为了减少能耗,提高激光投射装置100的使用寿命,请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还包括接近传感装置300,所述接近传感装置300与所述激光投射装置100匹配设置并与电梯主控200电连接,所述接近传感装置300用于生成接近传感信息;所述电梯主控200还用于:基于所述接近传感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
3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现有的接近传感器(优选地,该接近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与激光投射装置100连接,也可以将接近传感器与激光投射仪集成在
一起以形成该激光投射装置100,即该接近传感器也配置在该避险空间附近,当有人走进时,接近传感器生成接近传感信息,例如在某一时刻,配置于底坑的接近传感器生成该接近传感信息,电梯主控200获取到该接近传感信息(例如该接近传感信息为一表征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的开关信号),因此立即生成对应的第一投影控制指令,电梯主控200通过该第一投影控制指令立即控制设置于底坑的激光投射装置100执行对应的安全标识投影操作,从而为技术人员进行避险空间的安全标识。
39.请参见图4,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该接近传感器检测到当前轿厢与对重的距离逐渐接近,因此立即输出对应的接近传感信息,电梯主控200在获取到与对重相关的接近传感信息后,立即生成对应的第一投影控制指令,例如激光投射装置100根据该第一投影控制指令启动并在当前轿厢前方的井道壁上投影出对应的安全标识信息,例如提示“注意对重接近”的安全标识信息,以提示技术人员注意人身安全。
40.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当技术人员进入到轿厢顶部或底坑后,激光投射装置100的安全标识虽然能够起到安全提示的作用,但其明显的光亮也为技术人员的故障检修或维护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4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请参见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激光投射装置100包括关停触发按钮101,所述关停触发按钮101与所述电梯主控200电连接,用于生成关停指令;所述电梯主控200还用于:基于所述关停指令生成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
4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激光投射装置100上设置关停触发按钮101,在技术人员根据激光投射装置100所提示的安全标识确定避险空间所在位置后,为了进行更好的检修或维护操作,通过按下关停触发按钮101,以关闭激光投射装置100。
4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在确定对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提示之后,关闭激光投射装置100的安全标识投射操作,从而实现在安全提示的基础上,为技术人员提供最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用户体验,满足了实际需求。
44.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技术人员期望激光投射装置能够在技术人员进入轿厢顶部或底坑时,激光投射装置能够最大化保持其指示作用,同时又不影响技术人员的实际维修或维护操作,同时,技术人员发现,现有的对人体进行识别的图像处理技术较为成熟,因此可以采用基于现有的人体识别技术的摄像头对激光投射装置的开启与关闭进行控制,以提高激光投射装置的显示精确性和用户体验。
45.请参见图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梯控制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400,所述图像采集装置400与所述激光投射装置100匹配设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400用于:获取图像监控信息,基于所述图像监控信息生成人体识别结果;所述电梯主控200还用于:基于所述人体识别结果和所述接近传感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
4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400为星光摄像头。
4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电梯控制系统中还进一步配置图像采集装置400,该图像采集装置400可以与每个激光投射装置100一一对应配置且设置于对应的投射装置附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例如在某一时刻,电梯主控200采集到接近传感器的接近传感信息,并在确定获取到该接近传感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是否获取到图像采集装置400反馈的人体识别结果,例如在电梯主控200中设置一比较器,当同时获取到接近传感信息(第一开关信号)和人体识别结果(第二开关信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两个开关信号的比较结果生成对
应的第一控制指令。
48.图像采集装置400在使用过程中实时采集图像监控信息,然后根据现有的人体识别算法对图像监控信息进行识别,例如在一种实施例中,根据该图像监控信息确定前方不存在人体,即接近传感器被其他障碍物遮挡,例如灰尘、石块、动物等,因此生成无人体的人体识别结果(即生成值为0的开关信号),此时电梯主控200在接收到上述两个开关信号进行比较后,并不生成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但此时电梯主控200可以生成对应的报警信息以提示技术人员对该接近传感器进行维护,以保证接近传感器的使用有效性。
49.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像监控装置400根据图像监控信息确定前方存在人体,此时可以进一步根据现有的人体轮廓提取算法获取该人体的轮廓信息,并进一步根据该人体轮廓信息确定人体位置信息,根据该人体位置信息判断人体是否位于避险空间所在区域,在第一种情况中,前方仅存在一个人体且该人体并不位于避险空间所在区域,因此立即生成人体不在避险空间的人体识别结果(即可以生成值为1的开关信号),电梯主控200根据上述两个开关信号生成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在第二种情况中,前方存在多个人体,且存在至少一个人体不位于避险空间所在区域,因此生成人体不在避险空间的人体识别结果(即可以生成值为1的开关信号),电梯主控200根据上述两个开关信号也立即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在第三种情况中,图像监控装置确定当前所检测到的所有人体均位于该避险空间所在区域,因此生成人体在避险空间的人体识别结果(即可以生成值为0的开关信号),电梯主控200根据上述两个开关信号不生成第一控制指令。
5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图像采集装置400对激光投射装置100进行控制,一方面可以对接近传感装置300所采集的接近传感信息进行验证,以降低投射装置的误触发几率,提高控制精确性;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人体所在位置对投射装置的投影与否进行更加智能的控制,从而在实现更加智能的控制、更高的投影时间占比的基础上,有效避免对技术人员的正常工作的影响,提高了用户体验,满足了实际需求,提高了安全性。
51.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所述电梯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标识系统。
52.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5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54.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