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上料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37522发布日期:2022-08-16 19:2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带上料小车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钢带加工生产线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带上料小车。


背景技术:

2.钢带是指以碳钢制成的输送带作为带式输送机的牵引和运载构件,也可以用于捆扎货物;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
3.在钢带加工生产线上,需要将成辊的钢带原料放辊加工,被放开的钢带沿着产线轨道一直传输,先后完成各种加工工艺。通常,成辊的钢带原料放在开卷设备上时,一般是采用工厂车间的活动吊车将原料钢带辊吊起,然后移动到开卷设备附近,在反复调整原料钢带辊的角度和高度后将其安装至开卷设备的上料辊中。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利用活动吊车将原料钢带辊安装至开卷设备中的安装效率较低,故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原料钢带辊安装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带上料小车。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带上料小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钢带上料小车,包括小车本体,所述小车本体包括车轮和水平设置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原料钢带辊的支撑板,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升降的升降组件和用于对所述支撑板上的原料钢带辊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小车本体的行走轨迹进行导向并使原料钢带辊套设在开卷设备上的导向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原料钢带辊套设在开卷设备上时,先利用活动吊机将原料钢带辊放置在支撑板上,并利用限位组件对原料钢带辊进行限位,紧接着驱动小车沿着导向件的方向移动,进而将原料钢带辊精准的安装至开卷设备上,安装完毕后解除对原料钢带辊的限位,同时在升降组件的作用下时支撑板与开卷设备之间留出间距,减小小车本体复位时支撑板与原料钢带辊之间的摩擦,导向件和限位组件的配合,提高了原料钢带辊的上料精度,使原料钢带辊与开卷设备的上料辊精准对位,有效的改善了原料钢带辊安装效率较低的问题。
9.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背离开卷设备的一侧边沿上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底板相垂直,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与原料钢带辊的内径相适配并用于供开卷设备的上料辊穿设的上料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钢带辊在套设于开卷设备的过程中,原料钢带辊的一端抵接在挡板上,当开卷设备的上料辊的端部通过上料孔时,完成上料,挡板的设置对上料中的原料钢带辊起整平作用,提高了原料钢带辊的完整性。
11.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相邻于所述挡板的相对两侧上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相平行,所述挡板
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限位板转动的锁止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一限位板的设置对支撑板上原料钢带辊的周侧起限位作用,限制了原料钢带辊在支撑板上滚动引起的重心偏移的情况,使原料钢带辊可以精准的套设在开卷设备的上料辊上;在上料结束后,锁止件解除对第一限位板的锁止,使两个第一限位板相互远离,以降低小车本体在复位时第一限位板与原料钢带辊直接接触对原料钢带辊造成的磨损,同时也提高了小车本体的复位速度。
13.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远离所述挡板的一侧上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相平行;
14.所述小车运行上料时,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挡板相平行;所述小车运行上料后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共面。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原料钢带辊放置在支撑板上时,转动第二限位板,使第二限位板对原料钢带辊进行限位,降低原料钢带辊随小车本体行进过程中发生的晃动,提高了原料钢带辊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挡板的顶面上沿所述挡板的高度方向均开设有锁止孔,所述锁止件包括u型锁止杆,所述u型锁止杆的两端同时插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挡板对应的所述锁止孔中。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一限位板进行锁止时,直接将u型锁止杆同时插接在第一限位板和挡板上的锁止孔中,操作简单,拆卸方便。
18.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伸缩带。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带的设置限制了第一限位板的转动角度,便于第一限位板的快速复位和锁止,同时利用伸缩带将第一限位板和挡板连接为一个整体,提高了小车结构的整体性。
20.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呈v型。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v型结构的设置增大了原料钢带辊与支撑板之间的接触面积,由单点固定变为三点固定,提高了原料钢带辊的稳定性。
22.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所述底板上的驱动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做稳定的直线升降运动,且驱动气缸在市面上容易获得,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导向件和限位组件的配合,提高了原料钢带辊的上料精度,使原料钢带辊与开卷设备的上料辊精准对位,有效的改善了原料钢带辊安装效率较低的问题;
26.2.升降组件的设置使原料钢带辊在上料结束后支撑板与开卷设备之间留出间距,减小小车本体复位时支撑板与原料钢带辊之间的摩擦;
27.3.第一限位板的转动设置降低了小车本体在复位时第一限位板与原料钢带辊直接接触对原料钢带辊造成的磨损,同时也提高了小车本体的复位速度。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小车本体;101、底板;102、车轮;2、支撑板;3、限位组件;31、挡板;32、第一限位板;33、第二限位板;4、导向件;41、导向轨;5、锁止件;51、u型锁止杆;6、锁止孔;7、伸缩带;8、升降组件;81、驱动气缸;9、增重块;10、上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钢带上料小车。
34.参照图1和图2,钢带上料小车包括小车本体1,小车本体1具体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01和安装在底板101底部的多个车轮102,车轮10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个数为四个,且呈矩形分布,底板101上设置有可升降的支撑板2,原料钢带辊被放置在支撑板2上,底板101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板2上的原料钢带辊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3,该钢带上料小车还包括用于对小车本体1的行走轨迹进行导向并使原料钢带辊套设在开卷设备上的导向件4,导向件4在本技术中为两条导向轨41,每两个车轮102滚动嵌设在其中一条导向轨41上。在导向轨41和限位组件3的配合下使原料钢带辊与开卷设备的上料辊精准对位,提高了原料钢带辊的上料精度,有效的改善了原料钢带辊安装效率较低的问题。
35.参照图1和图2,底板101上设置有升降组件8,升降组件8用于驱动支撑板2直线升降,升降组件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驱动气缸81,驱动气缸81固定安装在底板101的底面中心处,驱动气缸81的伸缩端与支撑板2的底面中心固定连接。
36.为了提高支撑板2的稳定性,可以进一步优化,在底板101的四角处均固定有一组伸缩杆(图中未示出),伸缩杆具体包括同轴设置的插杆和套杆,插杆固定在支撑板2的底部,套杆固定在底板101上,插杆滑动插接在套杆中,插杆随着支撑板2的升降调节在套杆中的插接深度。
37.参照图3,支撑板2的上表面呈v型设置,支撑板2的v型结构的设置增大了原料钢带辊与支撑板2之间的接触面积,由单点固定变为三点固定,进一步的提高了原料钢带辊的稳定性。
38.参照图1和图2,限位组件3具体包括固定在底板101背离开卷设备的一侧边沿上的挡板31,挡板31与底板101相垂直,挡板31的中心处开设有供开卷设备的上料辊穿过的上料孔10,底板101的另一组相对两侧边沿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板32,第一限位板32的转动轴线与底板101的宽度方向相平行。挡板31和第一限位板32之间固定有伸缩带7,伸缩带7的设置限制了第一限位板32的转动幅度和转动角度,利用伸缩带7将第一限位板32和挡板31连接为一个整体,提高了小车结构的整体性。挡板31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限位板32转动的锁止件5,锁止件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u型锁止杆51,第一限位板32和挡板31的顶面上沿挡板31的高度方向均开设有锁止孔6,锁止时,u型锁止杆51同时插接在第一限位板32和挡板31上的锁止孔6中。
39.上料时,将原料钢带辊放置在支撑板2上,利用u型锁止杆51将第一限位板32进行锁止固定,两个第一限位板32的设置对支撑板2上原料钢带辊的周侧起限位作用,限制了原料钢带辊在支撑板2上滚动引起的重心偏移的情况,使原料钢带辊可以精准的套设在开卷
设备的上料辊上。原料钢带辊在套设于开卷设备的过程中,原料钢带辊的一端抵接在挡板31上,当开卷设备的上料辊的端部通过上料孔10时,完成上料,挡板31的设置对上料中的原料钢带辊起整平作用。在上料结束后,u型锁止杆51解除对第一限位板32的锁止,使两个第一限位板32相互远离,以降低小车本体1在复位时第一限位板32与原料钢带辊直接接触对原料钢带辊造成的磨损。当开卷设备的上料辊退出上料孔10后,驱动气缸81驱动支撑板2下降,使支撑板2与开卷设备之间留出间距,减小小车本体1复位时支撑板2与原料钢带辊之间的摩擦。
40.参照图1和图2,在u型锁止杆51解除对第一限位板32的锁止后,为了使两个第一限位板32相互远离而不是相互靠近,进一步优化,在两个第一限位板32的两相对应面上安装有增重块9,增重块9的设置使第一限位板32的重心发生偏移。
41.参照图1和图2,限位组件3还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二限位板33远离挡板31一侧上的第二限位板33,第二限位板33的转动角度为90
°
。小车本体1运行上料时,第二限位板33与挡板31相平行以对原料钢带辊进行限位;小车本体1运行上料后第二限位板33与第一限位板32共面。第二限位板33的设置降低了原料钢带辊随小车本体1行进过程中发生的晃动,提高了原料钢带辊的稳定性。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钢带上料小车的实施原理为:将原料钢带辊放置在支撑板2上,利用u型锁止杆51将第一限位板32锁止固定,然后转动第二限位板33,使第二限位板33与挡板31平行,紧接着将小车本体1推至导向轨41上,此时原料钢带辊与开卷设备的上料辊精准对位,小车本体1移动至靠近开卷设备上时,打开第二限位板33,并逐步将原料钢带辊套设在上料辊上。导向轨41和限位组件3的配合,提高了原料钢带辊的上料精度,有效的改善了原料钢带辊安装效率较低的问题。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