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材料正反面换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0775发布日期:2022-10-05 05:07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材料正反面换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向总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材料正反面换向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纸尿裤、卫生巾等一次性卫生用品使用需求逐年增多。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生产工序较多,在进行产品包装之前需要通过换向调节来减少空间占用,专利201521034442.4公开一种新型材料90度换向机构,包括底座、可转动地设于底座前端的两组用于导向的过渡辊组、设于底座上的两换向杆,所述两换向杆以底座的中轴线互为镜像且上下错层设置,所述两组过渡辊组分别与其中一换向杆配合以实现材料换向,所述各过渡辊组由两个过渡辊组成,所述各过渡辊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换向杆与过渡辊成一夹角,夹角小于60度且大于45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较少这样使用,因为这样会使得材料的绕行线路较为复杂,会对流水线的其他部件布设产生影响,往往只会选择单一的材料换向路线。但是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厚度通常不均匀,单一的材料换向最终还需要人为调整产品方向,使不同厚度的产品正反面交错放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材料正反面换向装置。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7.一种材料正反面换向装置,包括换向总成凸轮组件1、换向旋转轮毂组件2、换向吸风盒组件3、吸风盒主传动4、换向总成支架5;所述换向总成凸轮组件1固定安装在换向总成支架5上,所述换向旋转轮毂组件2安装在换向总成凸轮组件1上,所述换向吸风盒组件3 有多个,每个换向吸风盒组件3分别通过吸风盒主传动4固定安装在换向旋转轮毂组件2四周。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换向总成凸轮组件1包括变横轴承压盖101、第一变横隔套102、换向总成主动轴103、换向总成轴承座104、换向总成凸轮盘105、第二变横隔套106、垫圈107、第一平键108、第二平键109、第一轴承110、六角螺栓111、螺钉112、平垫圈113;所述换向总成主动轴103通过第一轴承110固定在换向总成轴承座104上,所述变横轴承压盖101固定在换向总成轴承座104 的一侧,用于防止轴承松动滑出;所述第一变横隔套102固定在换向总成主动轴103上,并与一侧的第一轴承110贴紧,用于防止轴承松动滑出;所述换向总成凸轮盘105内孔套在换向总成轴承座104的外圆上,其内端面固定在换向总成轴承座104的端面上,其作用是使换向吸风盒组件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换向;所述第二变横隔套106套在换向总成轴承座104的外圆上,并一端与换向总成凸轮盘105接触。
9.优选地,所述主动轴103通过第一轴承110之间安装有第一平键 108、第二平键109。
10.优选地,所述换向总成凸轮盘105通过垫圈107、六角螺栓111、平垫圈113固定安装
在换向总成轴承座104上。
11.优选地,所述变横轴承压盖101通过螺钉112固定在换向总成轴承座104上。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换向旋转轮毂组件2包括内支撑板轴承压板201、吸气负压仓圆压条202、吸气负压仓圆羊毛毡203、换向旋转固定座204、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换向旋转轮毂外支撑板206、第一变横旋转轮毂压盖207、换向总成吸气环208、换向总成吸气负压仓209、吸气负压仓直压条210、吸气负压仓直羊毛毡211、负压仓吸气口212、外支撑板盖板213、旋转轮毂固定杆214、旋转轮毂防护罩215、滚动轴承216、第一螺钉217、螺钉218、第二螺钉219、螺钉220、垫圈221、螺母222、螺钉223、第三螺钉224;所述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和换向旋转轮毂外支撑板206通过旋转轮毂固定杆214连接在一起,为后续零件提供支撑框架;所述换向旋转固定座204分别固定在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和换向旋转轮毂外支撑板206内侧,所述第一变横旋转轮毂压盖207固定在换向旋转固定座204上;所述换向总成吸气环208固定在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上,所述换向总成吸气负压仓209与换向总成吸气环208相连,所述吸气负压仓圆压条202、吸气负压仓圆羊毛毡203、吸气负压仓直压条210、吸气负压仓直羊毛毡211、负压仓吸气口212固定在换向总成吸气负压仓209上;所述滚动轴承216固定在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上,所述内支撑板轴承压板201固定在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上,用于压滚动轴承216,防止轴承松动滑出;所述外支撑板盖板213固定在换向旋转轮毂外支撑板206上,用于观察内部情况;所述旋转轮毂防护罩215固定在换向旋转固定座204上。
13.优选地,所述换向旋转固定座204通过第一螺钉217、第二螺钉 219、第三螺钉224固定安装在换向旋转轮毂外支撑板206内侧,所述第一螺钉217为m10*20螺钉,所述第二螺钉219为m5*12螺钉,所述第三螺钉224为m8*20螺钉。
14.优选地,所述内支撑板轴承压板201通过螺钉218固定在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上,所述螺钉218为m5*16螺钉。
15.优选地,所述第一变横旋转轮毂压盖207通过螺钉20固定在换向旋转固定座204上,所述螺钉20为m5*16螺钉。
16.优选地,所述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换向旋转轮毂外支撑板206分别通过垫圈221、螺母222与旋转轮毂固定杆214固定连接。
17.优选地,所述旋转轮毂防护罩215通过螺钉23固定在换向旋转固定座204上,所述螺钉23为m6*10螺钉。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换向吸风盒组件3包括第二变横旋转轮毂压盖301、换向吸风盒302、换向空心轴303、换向空心轴固定座304、换向吸风盒底板305、旋转轮毂下轴承压板306、吸风盒固定垫片307、换向空心轴吸气口308、换向空心轴盖板309、空心轴齿轮310、压盖311、弹性挡圈312、平键313、螺钉314、螺钉315、螺栓316、弹性挡圈317、螺钉318、螺钉319、第二轴承320、第三轴承321;所述换向空心轴303通过第二轴承320和第三轴承321 固定在换向空心轴固定座304上,所述第二变横旋转轮毂压盖301、旋转轮毂下轴承压板306固定在换向空心轴固定座304的上下两侧,用于压第二轴承320和第三轴承321,防止轴承松动滑出;所述换向空心轴吸气口308固定在换向空心轴固定座304上,所述换向吸风盒底板305固定在换向空心轴303上,所述换向吸风盒302和吸风盒固定垫片307固定在换向吸风盒底板305上;所述空心轴齿轮310固定在换向空心轴固定座304上,所述换向空心
轴盖板309与换向空心轴固定座304相连,用于防止灰尘进入造成零件损坏。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吸风盒主传动4包括变横凸轮臂401、凸轮轴承隔套402、压盖403、吸风盒主传动轴404、吸风盒主传动齿轮405、吸风盒主传动调隙齿轮406、凸轮轴承407、平键 408、垫圈409、平垫圈410、螺母411、螺钉412、轴承413,所述变横凸轮臂401、压盖403、吸风盒主传动齿轮405、吸风盒主传动调隙齿轮406固定在吸风盒主传动轴404上,所述凸轮轴承407固定在变横凸轮臂401上。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换向总成支架5包括负压箱张紧块501、换向总成外支撑板502、换向总成调节板503、换向总成支撑杆504、六角螺栓505、六角螺栓506、六角螺栓507、六角螺栓 508、垫圈509、垫圈510、垫圈511、带凸台圆形轴承座512、平垫圈513、平垫圈514、平垫圈515、螺母516、螺钉517、重型碳钢调节地脚518;所述负压箱张紧块501、换向总成调节板503、换向总成支撑杆504固定在换向总成外支撑板502上,所述带凸台圆形轴承座512固定在换向总成调节板503上。
21.(三)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材料正反面换向装置,包括换向总成凸轮组件、换向旋转轮毂组件、换向吸风盒组件、吸风盒主传动、换向总成支架;本实用新型将方向相反的两种材料换向成同向的功能,具有更高的换向精度和更高的换向速度,解决了单槽凸轮换向所带来的换向精度低、换向速度慢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向装置结构图;
25.图2为换向总成凸轮组件剖视结构图;
26.图3为换向旋转轮毂组件结构图;
27.图4为换向旋转轮毂组件主视结构图;
28.图5为换向旋转轮毂组件侧视结构图;
29.图6为换向吸风盒组件结构图;
30.图7为换向吸风盒组件主视结构图;
31.图8为换向吸风盒组件侧视结构图;
32.图9为吸风盒主传动结构图;
33.图10为换向总成支架侧视结构图;
34.图11为换向总成支架主视结构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36.换向总成凸轮组件1:变横轴承压盖101;第一变横隔套102;换向总成主动轴103;换向总成轴承座104;换向总成凸轮盘105;第二变横隔套106;垫圈107;第一平键108;第二平键109;第一轴承110;六角螺栓111;螺钉112;平垫圈113;
37.换向旋转轮毂组件2:内支撑板轴承压板201;吸气负压仓圆压条202;吸气负压仓
圆羊毛毡203;换向旋转固定座204;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换向旋转轮毂外支撑板206;第一变横旋转轮毂压盖207;换向总成吸气环208;换向总成吸气负压仓209;吸气负压仓直压条210;吸气负压仓直羊毛毡211;负压仓吸气口212;外支撑板盖板213;旋转轮毂固定杆214;旋转轮毂防护罩215;滚动轴承216;第一螺钉217;螺钉218;第二螺钉219;螺钉220;垫圈 221;螺母222;螺钉223;第三螺钉224;
38.换向吸风盒组件3:第二变横旋转轮毂压盖301;换向吸风盒302;换向空心轴303;换向空心轴固定座304;换向吸风盒底板305;旋转轮毂下轴承压板306;吸风盒固定垫片307;换向空心轴吸气口308;换向空心轴盖板309;空心轴齿轮310;压盖311;弹性挡圈312;平键313;螺钉314;螺钉315;螺栓316;弹性挡圈317;螺钉318;螺钉319;第二轴承320;第三轴承321;
39.吸风盒主传动4:变横凸轮臂401;凸轮轴承隔套402;压盖403;吸风盒主传动轴404;吸风盒主传动齿轮405;吸风盒主传动调隙齿轮406;凸轮轴承407;平键408;垫圈409;平垫圈410;螺母411;螺钉412;轴承413;
40.换向总成支架5:负压箱张紧块501;换向总成外支撑板502;换向总成调节板503;换向总成支撑杆504;六角螺栓505;六角螺栓506;六角螺栓507;六角螺栓508;垫圈509;垫圈510;垫圈511;带凸台圆形轴承座512;平垫圈513;平垫圈514;平垫圈515;螺母 516;螺钉517;重型碳钢调节地脚518。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2.结合图1,一种材料正反面换向装置,包括换向总成凸轮组件1、换向旋转轮毂组件2、换向吸风盒组件3、吸风盒主传动4、换向总成支架5;所述换向总成凸轮组件1固定安装在换向总成支架5上,所述换向旋转轮毂组件2安装在换向总成凸轮组件1上,所述换向吸风盒组件3有多个,每个换向吸风盒组件3分别通过吸风盒主传动4 固定安装在换向旋转轮毂组件2四周。
43.结合图2,换向总成凸轮组件主要功能是使换向吸风盒组件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换向。换向总成凸轮组件1包括变横轴承压盖101、第一变横隔套102、换向总成主动轴103、换向总成轴承座104、换向总成凸轮盘105、第二变横隔套106、垫圈107、第一平键108、第二平键109、第一轴承110、六角螺栓111、螺钉112、平垫圈113。
44.所述换向总成主动轴103通过第一轴承110固定在换向总成轴承座104上,所述变横轴承压盖101固定在换向总成轴承座104的一侧,用于防止轴承松动滑出;所述第一变横隔套102固定在换向总成主动轴103上,并与一侧的第一轴承110贴紧,用于防止轴承松动滑出;所述换向总成凸轮盘105内孔套在换向总成轴承座104的外圆上,其内端面固定在换向总成轴承座104的端面上,其作用是使换向吸风盒组件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换向;所述第二变横隔套106套在换向总成轴承座104的外圆上,并一端与换向总成凸轮盘105接触。
45.优选地,所述主动轴103通过第一轴承110之间安装有第一平键 108、第二平键109。
46.优选地,所述换向总成凸轮盘105通过垫圈107、六角螺栓111、平垫圈113固定安装在换向总成轴承座104上。
47.优选地,所述变横轴承压盖101通过螺钉112固定在换向总成轴承座104上。
48.结合图3-5,换向旋转轮毂组件主要功能是带动换向吸风盒组件转动,并提供负压,且为换向吸风盒组件和吸风盒主传动提供支撑固定。换向旋转轮毂组件2包括内支撑板轴承压板201、吸气负压仓圆压条202、吸气负压仓圆羊毛毡203、换向旋转固定座204、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换向旋转轮毂外支撑板206、第一变横旋转轮毂压盖207、换向总成吸气环208、换向总成吸气负压仓209、吸气负压仓直压条210、吸气负压仓直羊毛毡211、负压仓吸气口212、外支撑板盖板213、旋转轮毂固定杆214、旋转轮毂防护罩215、滚动轴承216、第一螺钉217、螺钉218、第二螺钉219、螺钉220、垫圈221、螺母222、螺钉223、第三螺钉224。
49.所述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和换向旋转轮毂外支撑板206通过旋转轮毂固定杆214连接在一起,为后续零件提供支撑框架;所述换向旋转固定座204分别固定在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和换向旋转轮毂外支撑板206内侧,所述第一变横旋转轮毂压盖207固定在换向旋转固定座204上;所述换向总成吸气环208固定在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上,所述换向总成吸气负压仓209与换向总成吸气环 208相连,所述吸气负压仓圆压条202、吸气负压仓圆羊毛毡203、吸气负压仓直压条210、吸气负压仓直羊毛毡211、负压仓吸气口212 固定在换向总成吸气负压仓209上;所述滚动轴承216固定在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上,所述内支撑板轴承压板201固定在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上,用于压滚动轴承216,防止轴承松动滑出;所述外支撑板盖板213固定在换向旋转轮毂外支撑板206上,用于观察内部情况;所述旋转轮毂防护罩215固定在换向旋转固定座204上。
50.优选地,所述换向旋转固定座204通过第一螺钉217、第二螺钉 219、第三螺钉224固定安装在换向旋转轮毂外支撑板206内侧,所述第一螺钉217为m10*20螺钉,所述第二螺钉219为m5*12螺钉,所述第三螺钉224为m8*20螺钉。
51.优选地,所述内支撑板轴承压板201通过螺钉218固定在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上,所述螺钉218为m5*16螺钉。
52.优选地,所述第一变横旋转轮毂压盖207通过螺钉20固定在换向旋转固定座204上,所述螺钉20为m5*16螺钉。
53.优选地,所述换向旋转轮毂内支撑板205、换向旋转轮毂外支撑板206分别通过垫圈221、螺母222与旋转轮毂固定杆214固定连接。
54.优选地,所述旋转轮毂防护罩215通过螺钉23固定在换向旋转固定座204上,所述螺钉23为m6*10螺钉。
55.结合图6-8,换向吸风盒组件主要功能是使方向相反的两种材料换向成同向,达到用户要求。换向吸风盒组件3包括第二变横旋转轮毂压盖301、换向吸风盒302、换向空心轴303、换向空心轴固定座 304、换向吸风盒底板305、旋转轮毂下轴承压板306、吸风盒固定垫片307、换向空心轴吸气口308、换向空心轴盖板309、空心轴齿轮 310、压盖311、弹性挡圈312、平键313、螺钉314、螺钉315、螺栓316、弹性挡圈317、螺钉318、螺钉319、第二轴承320、
第三轴承321。
56.所述换向空心轴303通过第二轴承320和第三轴承321固定在换向空心轴固定座304上,所述第二变横旋转轮毂压盖301、旋转轮毂下轴承压板306固定在换向空心轴固定座304的上下两侧,用于压第二轴承320和第三轴承321,防止轴承松动滑出;所述换向空心轴吸气口308固定在换向空心轴固定座304上,所述换向吸风盒底板305 固定在换向空心轴303上,所述换向吸风盒302和吸风盒固定垫片307固定在换向吸风盒底板305上;所述空心轴齿轮310固定在换向空心轴固定座304上,所述换向空心轴盖板309与换向空心轴固定座 304相连,用于防止灰尘进入造成零件损坏。
57.优选地,所述空心轴齿轮310内设有平键313,有压盖311固定在空心轴齿轮310上。
58.优选地,所述换向吸风盒302通过螺钉315固定在换向吸风盒底板305上,所述吸风盒固定垫片307通过弹性挡圈312、螺钉314固定在换向吸风盒底板305上;所述螺钉315为m5*16螺钉,弹性挡圈312的直径为55mm,所述螺钉314为m5*10螺钉。
59.优选地,所述旋转轮毂下轴承压板306通过弹性挡圈317、螺栓 16固定在换向空心轴固定座304,所述螺栓16为m6*16螺栓。
60.优选地,所述换向空心轴盖板309通过螺钉319与换向空心轴固定座304相连,所述换向空心轴固定座304通过螺钉318固定连接,所述螺钉318为m8*25螺钉,所述螺钉319为m8*80螺钉。
61.结合图9,吸风盒主传动主要功能是使换向吸风盒组件实现正反传动。吸风盒主传动4包括变横凸轮臂401、凸轮轴承隔套402、压盖403、吸风盒主传动轴404、吸风盒主传动齿轮405、吸风盒主传动调隙齿轮406、凸轮轴承407、平键408、垫圈409、平垫圈410、螺母411、螺钉412、轴承413。
62.所述变横凸轮臂401、压盖403、吸风盒主传动齿轮405、吸风盒主传动调隙齿轮406固定在吸风盒主传动轴404上,所述凸轮轴承 407固定在变横凸轮臂401上。
63.优选地,所述变横凸轮臂401与凸轮轴承407之间安装有凸轮轴承隔套402;所述变横凸轮臂401与凸轮轴承407通过垫圈409、平垫圈410、螺母411、螺钉412固定连接。
64.优选地,所述轴承413、平键408固定安装在吸风盒主传动轴404 上。
65.结合图10-11,换向总成支架主要功能是为换向总成的部件提供支撑,保证机构运转的稳定性。换向总成支架5包括负压箱张紧块 501、换向总成外支撑板502、换向总成调节板503、换向总成支撑杆 504、六角螺栓505、六角螺栓506、六角螺栓507、六角螺栓508、垫圈509、垫圈510、垫圈511、带凸台圆形轴承座512、平垫圈513、平垫圈514、平垫圈515、螺母516、螺钉517、重型碳钢调节地脚 518。
66.所述负压箱张紧块501、换向总成调节板503、换向总成支撑杆 504固定在换向总成外支撑板502上,所述带凸台圆形轴承座512固定在换向总成调节板503上。
67.优选地,所述换向总成外支撑板502的下方安装有重型碳钢调节地脚518。
68.优选地,换向总成支撑杆504通过六角螺栓507、垫圈511、平垫圈515固定安装在换向总成外支撑板502上。
69.优选地,所述带凸台圆形轴承座512通过六角螺栓506、垫圈510、平垫圈514固定安装在换向总成外支撑板502上。
70.优选地,负压箱张紧块501通过六角螺栓505、垫圈509、平垫圈513固定安装在换向
总成外支撑板502。
71.优选地,所述负压箱张紧块501与换向总成调节板503通过六角螺栓508、螺母516、螺钉517活动连接。
7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材料正反面换向装置,包括换向总成凸轮组件、换向旋转轮毂组件、换向吸风盒组件、吸风盒主传动、换向总成支架;本实用新型将方向相反的两种材料换向成同向的功能,具有更高的换向精度和更高的换向速度,解决了单槽凸轮换向所带来的换向精度低、换向速度慢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7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