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码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2922发布日期:2022-10-05 05:5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码垛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包装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布料码垛机。


背景技术:

2.湿巾包装机是一种包装湿巾的包装机(也可以是干巾,都是无纺布材质)。有些湿巾包装机需要先将湿巾码垛起来后再进行包装,而码垛的工作一般都是由码垛机完成。现有的码垛机包括有送料装置、码垛装置以及出料装置构成。送料装置将湿巾送到码垛装置,码垛装置将多张湿巾码垛起来,然后通过送料装置送到湿巾包装机进行包装。现有的码垛装置是通过一个下料板将布料打下来,然后通过下面的左右两个接料板接住,当接料板上的湿巾码垛到设定片数后,左右两个接料板打开,湿巾就落到送料装置上。然而这种码垛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接料板的上下位置是不变的,而下料板的下移行程不变,因此为了将湿巾堆叠起较厚的厚度,接料板的接料位置就要与下料板之间保持较远的距离,而较远的距离会使湿巾下落行程较长,导致湿巾堆叠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提供了一种码垛更加平稳的布料码垛机。
4.这种布料码垛机包括有机座、送料装置与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设有码垛装置,所述码垛装置包括有支座、左右两组同步带机构以及码垛动力源,所述同步带机构包括有同步带以及上下两个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绕于上下两个同步带轮上,所述同步带轮安装在转轴上,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支座上并与码垛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同步带的外侧面上设有码垛片,左右两条同步带上的码垛片相对设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有左右两条送料带,所述送料装置的上方设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有下料板以及驱动下料板穿过左右两条送料带之间的下料动力源。
5.所述出料装置位于送料装置的下方,所述出料装置包括有出料带以及驱动出料带移动的出料动力源,所述出料带位于左右两条同步带下方之间或者下部之间。
6.所述送料装置的进料端上方设有牵引装置与滚切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位于滚切装置的上方,所述牵引装置包括有前后两个牵引辊以及驱动牵引辊转动的牵引动力源;所述滚切装置包括有滚切刀以及驱动滚切刀转动的滚切动力源。
7.所述滚切装置的下方设有过渡输送装置,所述过渡输送装置包括有前过渡输送带与后过渡输送带,所述过渡输送装置的一侧设有插料装置,所述插料装置包括有插板以及驱动插板插向前过渡输送带与送料带之间的插板动力源。
8.所述前过渡输送带延伸到送料带的上方,所述前过渡输送带与送料带上下配合送料。
9.所述牵引装置的上方设有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有折叠插板。
10.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布料码垛机,由于采用了同步带结构的码垛装置,在
码垛的过程中,同步带可以逐渐下移,始终使物料以较短的行程下落,从而提高码垛稳定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13.图3为码垛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如图1与2所示,这种布料码垛机包括有机座10、送料装置6与出料装置8,机座10上设有码垛装置7。裁切好的一张张湿巾通过送料装置6输送过来,然后通过码垛装置7将湿巾一张张码垛起来,最后通过出料装置8将一叠湿巾送出去。
15.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主要在于码垛装置7,下面具体介绍码垛装置7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6.如图3所示,该码垛装置7包括有支座70、左右两组同步带机构以及码垛动力源,一组同步带机构包括有同步带71以及上下两个同步带轮72,所述同步带71绕于上下两个同步带轮72上,同步带轮72安装在转轴74上,该转轴74可转动地安装在支座70上并与码垛动力源传动连接,通过码垛动力源的驱动,转轴74转动并能带动同步带轮72转动,同步带轮72转达并带动同步带71移动;同步带71的外侧面上等距设有多片码垛片73,左右两条同步带71上的码垛片73相对设置,落下来的湿巾就落到相对的左右两片码垛片73上;而送料装置6包括有左右两条送料带60,裁切下的湿巾就通过左右两条送料带60输送过来;另外在送料装置6的上方设有下料装置9,该下料装置9包括有下料板90以及驱动下料板90穿过左右两条送料带60之间的下料动力源。
17.这种码垛装置7的工作原理如下:裁切下的湿巾通过送料装置6的左右两条送料带60输送过来,下料装置9的下料动力源驱动下料板90下移,这样下料板90就将左右两条送料带60上的湿巾从中间冲压下来,湿巾就落到相对的左右两片码垛片73上,码垛片73每叠一张湿巾,就下降一张湿巾厚度的距离,这样湿巾落下来的距离可以始终保持在一定并且较短的距离内,湿巾堆叠得就更加稳定,堆叠的高度也可以更高;当左右两片码垛片73逐渐下移并且将要打开时,码垛起来的湿巾就落到下方的出料装置8上,最后由出料装置8将码垛好的湿巾送到下一工序包装。
18.当然,出料装置8位于送料装置6的下方,如图3所示,出料装置8包括有出料带80(这里“出料带80”可以为普通意义上的输送带,也可以是链条格子或者同步带格子)以及驱动出料带8移动的出料动力源,通过出料动力源的驱动,出料带8带着码垛好的湿巾往前输送;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出料带80位于左右两条同步带71下方之间或者下部之间。“出料带80位于左右两条同步带71下方之间”指的是出料带80完全处于左右两条同步带71下方的之间,而“出料带80位于左右两条同步带71下部之间”指的是出料带80处于左右两条同步带71下部之间(如图3所示的位置)。这两种方式都能实现湿巾码垛后的出料,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9.如图2所示,在送料装置6的进料端上方设有牵引装置2与滚切装置3,牵引装置2位
于滚切装置3的上方,牵引装置2包括有前后两个牵引辊20以及驱动牵引辊转动的牵引动力源,通过牵引动力源的驱动,前后两个牵引辊20牵引着布料往下移;而滚切装置3包括有滚切刀30以及驱动滚切刀30转动的滚切动力源,通过滚切动力源的驱动,滚切刀30将布料切断。
20.布料切断后可以直接进入到送料装置6(看实际需要),然而有些湿巾还需要进行对折。为此,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滚切装置3的下方设有过渡输送装置4,该过渡输送装置4包括有前过渡输送带41与后过渡输送带40,过渡输送装置4的一侧设有插料装置5,插料装置5包括有插板50以及驱动插板50插向前过渡输送带41与送料带60之间的插板动力源51。裁切下来的湿巾先通过过渡输送装置4的前过渡输送带41与后过渡输送带40夹持输送下来,然后插板动力源驱动插板50插向前过渡输送带41与送料带60之间,这样湿巾就被对折同时置于送料带60上。
21.为了能够使湿巾稳定对折,同时使对折后的湿巾进行稳定送料,本实用新型的前过渡输送带41延伸到送料带60的上方,前过渡输送带41与送料带60上下配合送料。由于前过渡输送带41延伸到送料带60的上方,这样湿巾对折时,前过渡输送带41从上方给予湿巾一个压力,而送料带60从下方给予湿巾一个支撑力,这样湿巾就能实现更稳定地对折,同时前过渡输送带41与送料带60上下夹着湿巾配合送料,湿巾送料也更加稳定。
22.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了对湿巾进行横向折叠,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牵引装置2的上方设有折叠装置1,该折叠装置1包括有折叠插板11。通料卷上的布料通过牵引装置2往下牵引时,折叠插板11就将布料进行横向折叠,这样可以显著减少湿巾的包装面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