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

文档序号:32084843发布日期:2022-11-05 08:47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如使用过的棉球、纱布、胶布和一次性医疗器具等,甚至有些医疗废物还具有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物不但会对不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物造成放射性污染,还会对医务人员或患者造成辐射危害,则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物与不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物需要分类回收处理。医疗废物中还存在许多医疗锐器废物,如注射器、一次性使用物品针头、小玻璃制品、各类刀片等,会对回收工作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目前对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物都是按锐器废物与非锐器废物进行分类后一并置入不同的铅防护桶,虽然避免了放射性物质对医务人员或患者带来的潜在放射性危害,但也造成了铅防护桶的浪费,并造成存放铅防护桶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解决如何对非放射性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回收,同时对锐器废物和非锐器废物分类回收。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包括第一铅筒1、第二铅筒2、第一铅盖3和第二铅盖4;所述第一铅筒1顶部设有第一铅盖3;所述第一铅筒1上还设有第二铅筒2;所述第二铅筒2顶部设有第二铅盖4;所述第一铅筒1内部设有第一塑料筒5和第二塑料筒6;所述第一铅盖3上设有贯穿第一铅盖3的第一通道7和第二通道8;所述第一通道7从第二铅筒2顶部向第一塑料筒5顶部延伸;所述第二通道8从第二铅筒2顶部向第二塑料筒6顶部延伸;所述第二铅筒2内设有若干个第三塑料筒9和若干个第四塑料筒10。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铅筒1顶部设有第一铅盖3,第一铅筒1用于回收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物,第一铅盖3用于封闭第一铅筒1,使第一铅筒形成一个封闭的容纳空间,减少放射性医疗废物向外的放射性辐射。第一铅筒1上还设有第二铅筒2,第二铅筒2用回收不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物,第一铅盖3设置在第一铅筒1和第二铅筒2中间,不仅封闭第一铅筒1还分隔第一铅筒1和第二铅筒2,防止放射性医疗废物对非放射性医疗废物的放射性污染,实现了对放射性医疗废物和非放射性医疗废物分类回收。医务人员直接打开第二铅筒2,把非放射性医疗废物放入第二铅筒2中,便可以对非放射性医疗废物进行回收,不但不用担心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物对非放射性医疗废物的放射性污染,更不用担心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物对自身或患者造成辐射危害。第一铅筒1内部设有第一塑料筒5和第二塑料筒6,第一塑料筒5用于回收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如具有放射性的一次性使用物品针头、小玻璃制品、各类刀片等,第二塑料筒6用于回收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如具有放射性的棉球、纱布、胶布等,对放射性锐器废物和放射性非锐器废
物分类放置,避免后期处理医疗废物时对回收工作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第一铅盖3上设有贯穿第一铅盖3的第一通道7,第一通道7从第二铅筒2顶部向第一塑料筒5顶部延伸,当需要回收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从第一通道7口放入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通过第一通道7口落入第一塑料筒5中;第一铅盖3上设有贯穿第一铅盖3的第二通道8,第二通道8从第二铅筒2顶部向第二塑料筒6顶部延伸,当需要回收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从第二通道8口放入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通过第二通道8口落入第二塑料筒6中,这样在不打开第一铅盖3的情况下,实现对放射性锐器废物和放射性非锐器废物分类回收,不仅操作便利,还可以避免在回收放射性医疗废物时,放射性医疗废物对非放射性医疗废物的放射性污染。第二铅筒2内设有若干个第三塑料筒9和若干个第四塑料筒10,第三塑料筒9用于回收不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第四塑料筒10用于回收不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对锐器废物和非锐器废物进行分类回收,避免后期处理医疗废物时对回收工作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第二铅筒2顶部设有第二铅盖4,第二铅盖4用于密封第二铅筒2,并防止放射性医疗废物通过第一通道7和第二通道8向外辐射。当需要对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回收时,打开第二铅盖4,将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放入第一通道7,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通过第一通道7落入第一铅筒1中的第一塑料筒5;当需要对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回收时,打开第二铅盖4,将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放入第二通道8,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通过第二通道8落入第一铅筒1中的第二塑料筒6;当需要对不具有放射性医疗废物回收时,打开第二铅盖4,将不具有放射性锐器废物和非锐器废物分别放入第二铅筒2中的第三塑料筒9和第四塑料筒10。这样在回收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不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和不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时,只需打开第二铅盖4,操作简便,有效防止具有收放射性医疗废物对不具有收放射性医疗废物的放射性污染。在回收完医疗废物后,打开第二铅盖4,先取出第二铅筒2中的第三塑料筒9和第四塑料筒10,然后将本实用新型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置入放射性废物存放区,待放射性污染物逐渐衰减达到安全标准后,打开第一铅盖3,取出第一塑料筒5和第二塑料筒6,把第一塑料筒5、第二塑料筒6、第三塑料筒9和第四塑料筒10以锐器医疗废物和非锐器医疗废物两类分类放置,然后进行锐器医疗废物和非锐器医疗废物各自的常规处理流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实现了对放射性医疗废物和非放射性医疗废物分类回收,避免放射性废物对医务人员或患者造成辐射危害,同时还实现对锐器废物和非锐器废物分类回收,避免锐器废物对回收工作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将不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不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四类医疗废物分类回收处理,避免了回收装置的浪费,并节省了存放回收装置的空间。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7下端向左弯折;所述第二通道8下端向右弯折。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通道7下端向左弯折和第二通道8下端向右弯折,因为放射性医疗废物的放射性是直线向外辐射,第一通道7和第二通道8下端弯折可以屏蔽放射性医疗废物通过第一通道7和第二通道8向外辐射,避免传统医疗废物投递过程中放射性废物通过投递通道对医学工作人员的放射性损害。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铅筒1顶部设有一圈向内延伸的内缘11;所述内缘11围有开口12;所述第一铅盖3包括上盘13和下盘14;所述上盘13位于下盘14顶部,且上盘13尺寸大于下盘14;所述上盘13支撑在内缘11上,且下盘14插在开口12上;所述第二铅筒2底部敞开,且
第二铅筒2支撑在内缘11上;所述第二铅筒2包围上盘13。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铅盖3包括上盘13和下盘14,上盘13位于下盘14顶部,且上盘13尺寸大于下盘14,第一铅盖3下盘14的尺寸大小应与开口12大小相配合,让第一铅盖3的下盘14插入到开口12中,使第一铅盖3固定在第一铅筒1上,对第一铅筒1起到封闭效果,减少放射性医疗废物的放射性泄露;第一铅盖3的上盘13尺寸大于下盘14且大于开口12大小,使上盘13放置在第一铅盖3内缘11上,让内缘11对第一铅盖3起到支撑作用,这样在后期处理医疗废物时,直接打开第一铅盖3,便于从第一铅筒1中取出第一塑料筒5和第二塑料筒6。第二铅筒2底部敞开,且第二铅筒2支撑在内缘11上,第二铅筒2包围上盘13,第一铅盖3的上盘13尺寸还应该小于第二铅筒2尺寸,并配合第二铅筒2使第二铅筒2能包围上盘13,这样第一铅盖3把第一铅筒1和第二铅筒2分隔成完全独立的容纳空间,防止具有收放射性医疗废物对不具有收放射性医疗废物的放射性污染,实现对放射性医疗废物和非放射性医疗废物分类回收,且在后期处理医疗废物时可以从第一铅筒1上取下第二铅筒2,便于打开第一铅盖3,从第一铅筒1中取出第一塑料筒5和第二塑料筒6,操作简便。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铅筒1与第二铅筒2两侧通过锁扣15可拆卸连接。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铅筒1与第二铅筒2两侧通过锁扣15可拆卸连接,使第一铅筒1与第二铅筒2固定并紧密连接,防止在运输本实用新型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时,第一铅筒1因运输过程震动掉落与第二铅筒2分离。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铅盖4通过螺纹和第二铅筒2内壁连接。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二铅盖4通过螺纹和第二铅筒2内壁连接,在对具有放射性医疗废物回收时,通过顺时针旋转第二铅盖4,打开第二铅筒2,把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放入第一通道7中,把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放入第二通道8中;在对不具有放射性医疗废物回收时,通过顺时针旋转第二铅盖4,打开第二铅筒2,将不具有放射性锐器废物和非锐器废物分别放入第二铅筒2中的第三塑料筒9和第四塑料筒10。在回收好医疗废物后,逆时针旋转第二铅盖4,关闭第二铅筒2。第二铅盖4对第二铅筒2起到密封作用,防止不具有放射性医疗废物掉出第二铅筒2,且进一步防止放射性医疗废物通过投递通道向外辐射。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铅盖4上设有把手16。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二铅盖4上设有把手16,在需要从第二铅筒2取下第二铅盖4时或把第二铅盖4盖在第二铅筒2上时,把手16便于工作人员提起第二铅盖4。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铅筒1底部设有轮子17。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铅筒1底部设有轮子17,便于工作人员把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运输到各个地方回收医疗废物,特别是当在回收完医疗废物后,方便将本实用新型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运输到放射性废物存放区。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铅筒2外壁设有扶手18。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二铅筒2外壁设有扶手18,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扶手18推动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铅筒1外壁设有放射性监测仪19。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铅筒1外壁设有放射性监测仪19,便于工作人员实时监控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中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物的放射性衰减程度。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属于医学设备领域,包括第一铅
筒、第二铅筒、第一铅盖和第二铅盖;第一铅筒顶部设有第一铅盖;第一铅筒上还设有第二铅筒;所述第二铅筒顶部设有第二铅盖;第一铅筒内部设有第一塑料筒和第二塑料筒;第一铅盖上设有贯穿第一铅盖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铅筒内设有若干个第三塑料筒和若干个第四塑料筒。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实现了对放射性医疗废物和非放射性医疗废物分类回收,避免放射性废物对工作人员造成辐射危害,同时还实现锐器废物和非锐器废物分类回收,不仅避免锐器废物对回收工作人员造成二次伤害,还避免回收装置的浪费,节省存放回收装置的空间。
附图说明
16.图1是一种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剖开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一种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18.附图中:1-第一铅筒、2-第二铅筒、3-第一铅盖、4-第二铅盖、5-第一塑料筒、6-第二塑料筒、7-第一通道、8-第二通道、9-第三塑料筒、10-第四塑料筒、11-内缘、12-开口、13-上盘、14-下盘、15-锁扣、16-把手、17-轮子、18-扶手、19-放射性监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20.实施例一:
21.见附图1~2。一种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包括第一铅筒1、第二铅筒2、第一铅盖3和第二铅盖4;所述第一铅筒1顶部设有第一铅盖3;所述第一铅筒1上还设有第二铅筒2;所述第二铅筒2顶部设有第二铅盖4;所述第一铅筒1内部设有第一塑料筒5和第二塑料筒6;所述第一铅盖3上设有贯穿第一铅盖3的第一通道7和第二通道8;所述第一通道7从第二铅筒2顶部向第一塑料筒5顶部延伸;所述第二通道8从第二铅筒2顶部向第二塑料筒6顶部延伸;所述第二铅筒2内设有若干个第三塑料筒9和若干个第四塑料筒10。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铅筒1顶部设有第一铅盖3,第一铅筒1用于回收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物,第一铅盖3用于封闭第一铅筒1,使第一铅筒形成一个封闭的容纳空间,减少放射性医疗废物向外的放射性辐射。第一铅筒1上还设有第二铅筒2,第二铅筒2用回收不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物,第一铅盖3设置在第一铅筒1和第二铅筒2中间,不仅封闭第一铅筒1还分隔第一铅筒1和第二铅筒2,防止放射性医疗废物对非放射性医疗废物的放射性污染,实现了对放射性医疗废物和非放射性医疗废物分类回收。医务人员直接打开第二铅筒2,把非放射性医疗废物放入第二铅筒2中,便可以对非放射性医疗废物进行回收,不但不用担心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物对非放射性医疗废物的放射性污染,更不用担心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物对自身或患者造成辐射危害。第一铅筒1内部设有第一塑料筒5和第二塑料筒6,第一塑料筒5用于回收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如具有放射性的一次性使用物品针头、小玻璃制品、各类刀片等,第二塑料筒6用于回收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如具有放射性的棉球、纱布、胶布等,对放射性锐器废物和放射性非锐器废物分类放置,避免后期处理医疗废物时对回收工作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第一铅盖3上设有贯穿第一铅盖3的第一通道7,第一通道7从第二铅筒2顶部向第一塑料筒5顶部延伸,当需要回收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从第一通道7口放入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
物,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通过第一通道7口落入第一塑料筒5中;第一铅盖3上设有贯穿第一铅盖3的第二通道8,第二通道8从第二铅筒2顶部向第二塑料筒6顶部延伸,当需要回收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从第二通道8口放入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通过第二通道8口落入第二塑料筒6中,这样在不打开第一铅盖3的情况下,实现对放射性锐器废物和放射性非锐器废物分类回收,不仅操作便利,还可以避免在回收放射性医疗废物时,放射性医疗废物对非放射性医疗废物的放射性污染。第二铅筒2内设有若干个第三塑料筒9和若干个第四塑料筒10,第三塑料筒9用于回收不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第四塑料筒10用于回收不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对锐器废物和非锐器废物进行分类回收,避免后期处理医疗废物时对回收工作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第二铅筒2顶部设有第二铅盖4,第二铅盖4用于密封第二铅筒2,并防止放射性医疗废物通过第一通道7和第二通道8向外辐射。当需要对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回收时,打开第二铅盖4,将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放入第一通道7,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通过第一通道7落入第一铅筒1中的第一塑料筒5;当需要对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回收时,打开第二铅盖4,将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放入第二通道8,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通过第二通道8落入第一铅筒1中的第二塑料筒6;当需要对不具有放射性医疗废物回收时,打开第二铅盖4,将不具有放射性锐器废物和非锐器废物分别放入第二铅筒2中的第三塑料筒9和第四塑料筒10。这样在回收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不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和不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时,只需打开第二铅盖4,操作简便,有效防止具有收放射性医疗废物对不具有收放射性医疗废物的放射性污染。在回收完医疗废物后,打开第二铅盖4,先取出第二铅筒2中的第三塑料筒9和第四塑料筒10,然后将本实用新型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置入放射性废物存放区,待放射性污染物逐渐衰减达到安全标准后,打开第一铅盖3,取出第一塑料筒5和第二塑料筒6,把第一塑料筒5、第二塑料筒6、第三塑料筒9和第四塑料筒10以锐器医疗废物和非锐器医疗废物两类分类放置,然后进行锐器医疗废物和非锐器医疗废物各自的常规处理流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实现了对放射性医疗废物和非放射性医疗废物分类回收,避免放射性废物对医务人员或患者造成辐射危害,同时还实现对锐器废物和非锐器废物分类回收,避免锐器废物对回收工作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将不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不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四类医疗废物分类回收处理,避免了回收装置的浪费,并节省了存放回收装置的空间。
22.实施例二:
23.见附图1~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通道7下端向左弯折;所述第二通道8下端向右弯折。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通道7下端向左弯折和第二通道8下端向右弯折,因为放射性医疗废物的放射性是直线向外辐射,第一通道7和第二通道8下端弯折可以屏蔽放射性医疗废物通过第一通道7和第二通道8向外辐射,避免传统医疗废物投递过程中放射性废物通过投递通道对医学工作人员的放射性损害。
24.所述第一铅筒1顶部设有一圈向内延伸的内缘11;所述内缘11围有开口12;所述第一铅盖3包括上盘13和下盘14;所述上盘13位于下盘14顶部,且上盘13尺寸大于下盘14;所述上盘13支撑在内缘11上,且下盘14插在开口12上;所述第二铅筒2底部敞开,且第二铅筒2支撑在内缘11上;所述第二铅筒2包围上盘13。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铅盖3包括上盘13和下盘14,上盘13位于下盘14顶部,且上盘13尺寸大于下盘14,第一铅盖3下盘14的尺寸大小应
与开口12大小相配合,让第一铅盖3的下盘14插入到开口12中,使第一铅盖3固定在第一铅筒1上,对第一铅筒1起到封闭效果,减少放射性医疗废物的放射性泄露;第一铅盖3的上盘13尺寸大于下盘14且大于开口12大小,使上盘13放置在第一铅盖3内缘11上,让内缘11对第一铅盖3起到支撑作用,这样在后期处理医疗废物时,直接打开第一铅盖3,便于从第一铅筒1中取出第一塑料筒5和第二塑料筒6。第二铅筒2底部敞开,且第二铅筒2支撑在内缘11上,第二铅筒2包围上盘13,第一铅盖3的上盘13尺寸还应该小于第二铅筒2尺寸,并配合第二铅筒2使第二铅筒2能包围上盘13,这样第一铅盖3把第一铅筒1和第二铅筒2分隔成完全独立的容纳空间,防止具有收放射性医疗废物对不具有收放射性医疗废物的放射性污染,实现对放射性医疗废物和非放射性医疗废物分类回收,且在后期处理医疗废物时可以从第一铅筒1上取下第二铅筒2,便于打开第一铅盖3,从第一铅筒1中取出第一塑料筒5和第二塑料筒6,操作简便。
25.实施例三:
26.见附图1~2。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铅筒1与第二铅筒2两侧通过锁扣15可拆卸连接。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铅筒1与第二铅筒2两侧通过锁扣15可拆卸连接,使第一铅筒1与第二铅筒2固定并紧密连接,防止在运输本实用新型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时,第一铅筒1因运输过程震动掉落与第二铅筒2分离。
27.所述第二铅盖4通过螺纹和第二铅筒2内壁连接。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二铅盖4通过螺纹和第二铅筒2内壁连接,在对具有放射性医疗废物回收时,通过顺时针旋转第二铅盖4,打开第二铅筒2,把具有放射性的锐器废物放入第一通道7中,把具有放射性的非锐器废物放入第二通道8中;在对不具有放射性医疗废物回收时,通过顺时针旋转第二铅盖4,打开第二铅筒2,将不具有放射性锐器废物和非锐器废物分别放入第二铅筒2中的第三塑料筒9和第四塑料筒10。在回收好医疗废物后,逆时针旋转第二铅盖4,关闭第二铅筒2。第二铅盖4对第二铅筒2起到密封作用,防止不具有放射性医疗废物掉出第二铅筒2,且进一步防止放射性医疗废物通过投递通道向外辐射。
28.所述第二铅盖4上设有把手16。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二铅盖4上设有把手16,在需要从第二铅筒2取下第二铅盖4时或把第二铅盖4盖在第二铅筒2上时,把手16便于工作人员提起第二铅盖4。
29.所述第一铅筒1底部设有轮子17。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铅筒1底部设有轮子17,便于工作人员把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运输到各个地方回收医疗废物,特别是当在回收完医疗废物后,方便将本实用新型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运输到放射性废物存放区。
30.所述第二铅筒2外壁设有扶手18。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二铅筒2外壁设有扶手18,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扶手18推动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
31.所述第一铅筒1外壁设有放射性监测仪19。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铅筒1外壁设有放射性监测仪19,便于工作人员实时监控医疗废物分类回收装置中具有放射性的医疗废物的放射性衰减程度。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