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3589发布日期:2022-09-21 04:0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转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


背景技术:

2.钢铁厂每天每台行车的钢板边丝、圆钢等危险吊运量巨大,因钢板边丝长短不一,堆放场地受限,多数堆放高度超过2m,且钢板边丝无法整齐堆放。当行车将钢板边丝吊运至堆放场地后,工作人员去拆解钢丝绳时,人员无法在安全有限范围内拆解钢丝绳,且当钢板边丝滑落时,容易对人员造成危险伤害。钢板边丝吊运为集中大量的吊运,人员拆解钢丝绳需长时间寻找安全、有效的站位,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包括固定件、一对旋转杆、一对主支架、一根推杆、配重件,固定件与行车吊钩固定,旋转杆对称设于固定件两侧,主支架采用可转动方式对称连接于旋转杆上,推杆连接两根主支架底端,主支架包括绳杆和重力杆,绳杆用于固定钢丝绳,重力杆用于放置配重件,向下拉动钢丝绳时,绳杆随钢丝绳向下转动,并带动配重件从远离绳杆的一端向靠近绳杆的一端滑动。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5.前所述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固定件为一个护套,护套通过套设方式与吊钩固定。
6.前所述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护套套设于吊钩的脖颈位置。
7.前所述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推杆长度大于两个主支架底端之间的距离。
8.前所述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推杆长度大于两个主支架底端之间的距离200mm。
9.前所述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主支架采用l型结构,绳杆为长部位,重力杆为短部位。
10.前所述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配重件数量根据钢丝绳型号重量进行调整,加至足够跳脱钢丝绳为止。
11.前所述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旋转杆采用φ20mm的圆钢制作而成。
12.前所述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装置整体尺寸根据吊钩大小比例进行相应调整。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工具可以减少吊运所用的时间,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并加快效率,节约成本,避免人员危险作业。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a方向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b方向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卸后示意图;
18.其中:1、固定件;2、旋转杆;3、主支架;4、推杆;5、配重件;6、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固定件1、一对旋转杆2、一对主支架3、一根推杆4、配重件5,装置整体尺寸根据行车吊钩6大小比例进行相应调整。
20.固定件1为一个护套,因吊钩6为铸造件,本体不能进行焊接,故根据吊钩6脖颈位置尺寸制作护套,通过套设的方式固定。旋转杆2对称设于固定件1两侧,采用φ20mm的圆钢制作而成。主支架3采用l型结构,绳杆为长部位,重力杆为短部位,采用可转动方式对称连接于旋转杆2上。推杆4连接两根主支架3底端,推杆4长度大于两个主支架3底端之间的距离200mm。主支架3包括绳杆和重力杆,绳杆用于固定钢丝绳,重力杆用于放置配重件5,配重件5数量根据钢丝绳型号重量进行调整,加至足够跳脱钢丝绳为止。向下拉动钢丝绳时,绳杆随钢丝绳向下转动,并带动配重件5从远离绳杆的一端向靠近绳杆的一端滑动。
21.首先将自卸装置放下,将钢丝绳a端悬挂到吊钩6内,当钢板边丝捆扎好后,再将自卸装置配重件5端抬起,此时钢丝绳b端悬挂到吊钩6内,工作人员拉紧钢丝绳b端后指挥行车提升吊钩6,至钢丝绳拉紧状态,人员撤离,行车开始吊运钢板边丝。当钢板边丝吊运至堆放场地后,吊钩6下落至地面,配重件5自动下降,挑起钢丝绳b端,完成钢丝绳自卸工作。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操作方便、快捷,可以有效缩短吊运钢板边丝的时间,避免人员因场地危险发生伤害事故。
22.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1)、一对旋转杆(2)、一对主支架(3)、一根推杆(4)、配重件(5),所述固定件(1)与行车吊钩(6)固定,所述旋转杆(2)对称设于所述固定件(1)两侧,所述主支架(3)采用可转动方式对称连接于所述旋转杆(2)上,所述推杆(4)连接两根所述主支架(3)底端,所述主支架(3)包括绳杆和重力杆,所述绳杆用于固定钢丝绳,所述重力杆用于放置所述配重件(5),向下拉动钢丝绳时,所述绳杆随钢丝绳向下转动,并带动所述配重件(5)从远离所述绳杆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绳杆的一端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为一个护套,所述护套通过套设方式与吊钩(6)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套设于吊钩(6)的脖颈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长度大于两个所述主支架(3)底端之间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长度大于两个所述主支架(3)底端之间的距离20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3)采用l型结构,所述绳杆为长部位,所述重力杆为短部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5)数量根据钢丝绳型号重量进行调整,加至足够跳脱钢丝绳为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2)采用φ20mm的圆钢制作而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整体尺寸根据吊钩(6)大小比例进行相应调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车吊钩绳索自卸装置,涉及生产转运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件、一对旋转杆、一对主支架、一根推杆、配重件,固定件与行车吊钩固定,旋转杆对称设于固定件两侧,主支架采用可转动方式对称连接于旋转杆上,推杆连接两根主支架底端,主支架包括绳杆和重力杆,绳杆用于固定钢丝绳,重力杆用于放置配重件,向下拉动钢丝绳时,绳杆随钢丝绳向下转动,并带动配重件从远离绳杆的一端向靠近绳杆的一端滑动。减少吊运所用的时间,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并加快效率,节约成本,避免人员危险作业。危险作业。危险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1
技术公布日:2022/9/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