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9078发布日期:2022-11-15 21:2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2.包装盒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包装产品的盒子,可以按材料来分类比如:纸盒,铁盒,木盒,瓦楞包装盒、pvc盒等,也可以按产品的名称来分类比如:月饼盒、茶叶盒、精美礼盒、酒盒,巧克力盒,食品包装盒,茶叶包装盒、文具盒等,包装盒的功能具有保证运输中产品的安全,提升产品的档次等用途。
3.抽拉式包装盒其便捷性,实用性广受大众的喜爱,但是抽拉式包装盒在拉出装有产品的内盒体时往往存在过松的问题,用户在竖直或者倾斜抓住包装盒时,内盒体容易自己滑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盒,旨在解决抽拉式包装盒内盒体过松容易滑出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盒,包括:盒盖,其具有收纳腔和与所述收纳腔连通的抽出口,所述盒盖包括凹陷的扣合部,其设置在所述收纳腔的腔壁上;盒体,其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所述扣合部对应设置的卡舌,所述卡舌向外凸出并且能够相对所述盒体转动。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盒盖内底部或者两内侧面处设置扣合部,在盒体上对应设置卡舌,当卡舌置于盒盖内时,卡舌与盒体外表面贴合连接;当盒体受到自身重力作用自己从盒盖内滑出的过程中,所述卡舌与所述扣合部卡接,卡接部位对盒体的滑出动作进行阻碍,使得盒体不能继续滑出。
8.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盒盖在所述抽出口的相对两侧具有缺口;且当所述盒体完全置于所述盒盖内时,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的抽出口持平。
9.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包装盒还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放置架包括:放置槽;固定带,其横跨所述放置槽的上方设置。
10.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槽上具有多个存放单元和隔板;所述隔板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存放单元隔开。
11.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其具有插片;第二固定带,其具有插孔;所述插片与所述插孔相互插接匹配。
12.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架还包括:缓冲部,其一端与所述盒体的内侧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放置槽上的产品抵接。
13.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产品放置在所述放置槽上时,所述产品高度大于所述缓冲部的高度。
14.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架还包括:支撑脚,其延伸出所述放置架的底部,且与所述盒体抵接。
15.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架包括卡纸折弯构成。
16.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图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盒盖与盒体的分解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盒体与放置架的分解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00—盒盖、110—收纳腔、120—抽出口、130—扣合部、140—缺口、200—盒体、210—卡舌、220—容纳腔、300—放置架、311—存放单元、312—隔板、320—固定带、321—第一固定带、3211—插片、322—第二固定带、3221—插孔、330—缓冲部、340—支撑脚、40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6.具体来说,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盒100,包括:盒盖,其具有收纳腔110和与所述收纳腔连通的抽出口120,所述盒盖包括凹陷的扣合部130,其设置在所述收纳腔110的腔壁上;盒体200,其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收纳腔110内,所述盒体200上设有与所述扣合部130对应设置的卡舌210,所述卡舌210向外凸出并且能够相对所述盒体200转动。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盒盖100内底部或者两内侧面处设置扣合部130,在盒体200上对应设置卡舌210,当卡舌置于盒盖内时,卡舌与盒体外表面贴合连接;当盒体200受到自身重力作用自己从盒盖100内滑出的过程中,所述卡舌210与所述扣合部130卡接,卡接部位对盒体200的滑出动作进行阻碍,使得盒体200不能继续滑出。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盖100在抽出口的相对两侧具有缺口140;且当所述盒体200完全置于所述盒盖100内时,所述盒体200与所述盒盖100的抽出口持平,使得所述盒体200在所述缺口140露出,以方便用户从拿出盒盖100。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盖100和所述盒体200均由卡纸构成。将盒盖100与盒体200呈平面卡纸的方式进行运输,能够防止盒盖100和盒体200压坏且节省运输成本。
30.优选地,所述扣合部130为由具有槽口的卡纸向内180
°
折弯形成的凹槽,所述卡舌210是经过将构成盒体200的卡纸裁剪一个圆弧口后折弯构成。将盒体200推入盒盖100时,突出的卡舌210与盒盖100的抽出口抵接,在推动力的反作用下,所述卡舌210发生转动,使
得盒体200逐渐置入盒盖100时,所述卡舌210与所述盒体200表面贴合,由于所述扣合部130为凹槽,在卡舌210移动到扣合部130的位置时,所述扣合部130并不会与卡舌210的内侧部分发生卡接,如此盒体200能够顺滑地置入盒盖100内。
31.进一步地,当所述盒体200完全置入盒盖100后,逐渐移出盒盖100时,所述卡舌210移动到扣合部130时,所述卡舌210与所述扣合部130之间具有间隙,使得所述卡舌210能够发生轻微转动,其外侧部分与所述扣合部130发生卡接。用户继续将盒体200移出,其作用力大于卡接的阻碍力,使得所述卡舌210移出扣合部130。
32.另外,因为盒体200置入或者移出盒盖100时,所述卡舌210与盒体200表面处于贴合的状态,所述卡舌210受到盒盖100内表面的作用力;但当所述卡舌210逐渐移动到扣合部130的位置时,由于所述扣合部130为凹槽,所述卡舌210会发生转动,此时所述卡舌210受到盒盖100内表面的作用力瞬间释放,使得所述卡舌210对所述扣合部130表面进行敲击,会发出声音效果,作为盒体200置入或者移出盒盖100的声音反馈,如此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盖100上与抽出口正对的封闭面采用扣合的方式进行封闭,以使盒盖100能够采用卡纸折弯构成,方便运输。封闭面扣合的方式为现有包装技术中常用到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在此不进行赘述。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200为长方体敞口盒,所述盒体200具有容纳腔220,所述包装盒还包括放置架300,所述放置架300置于所述容纳腔220内且与所述容纳腔220的腔壁抵接;所述放置架300包括:放置槽,以放置产品400,所述产品400可以为茶叶块、口香糖以及其它块状物品等;所述放置槽与产品400的形状大小相适配;固定带320,其横跨所述放置槽的上方设置,以作限位作用。在本实用新型中,将产品放到所述放置槽后,可使用固定带320将产品固定在放置槽上,以防产品从放置槽上掉出。
35.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上具有多个存放单元311和隔板312;所述隔板312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存放单元311隔开,以放置多个产品。
3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320包括:第一固定带321,其具有插片3211;第二固定带322,其具有插孔3221;所述插片3211与所述插孔3221相互插接匹配。第一固定带321和第二固定带322采用插合的方式对放置槽上的产品进行限位,结构简单且使得固定带320可进行拆卸;在需要固定产品时,将第一、第二固定带连接,在需要拿出产品时,将第一、第二固定带打开。
37.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架300还包括:缓冲部330,其与所述盒体200的内侧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放置槽上的产品抵接。在所述放置槽和所述盒体200之间设置缓冲部330,以对产品进行防压保护。
38.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部330的截面形状呈倒“ㄩ”型,其设置在所述放置槽的相对两侧,使得放置槽的相对两侧与盒体200之间具有悬空部分,能够对产品进行防压保护。
39.进一步地,所述产品放置在所述放置槽上时,所述产品高度大于所述缓冲部330的高度,使得缓冲部330的上方具有供用户拿取产品的空间,以方便用户拿取产品。
40.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架300还包括:支撑脚340,其延伸出所述放置架300的底部,且与所述盒体200抵接,以对所述放置架300本体进行支撑,使得放置架300的放置槽与盒体200之间具有悬空部分,能够对产品进行防压保护。
41.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架300包括卡纸折弯构成,将卡纸部分裁剪折弯后过程所述支撑脚和所述放置槽;将放置架300呈平面卡纸的方式进行运输,能够防止放置架300压坏且节省运输成本。
42.进一步地,所述盒盖、盒体以及所述放置架除可以由卡纸构成外,还可以用其它材料制成,如塑料、亚克力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进行限制。
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向”、“横向”、“前”、“后”、“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44.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45.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