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2156发布日期:2022-09-17 09:1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升降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装饰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简称。建筑装饰是为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物理性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采用装饰装修材料或饰物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及空间进行的各种处理过程,建筑在施工时需要通过升降装置将工人移动至合适的高度进行作业。
3.现有的部分升降装置通过气缸推动工作台向上移动,当气缸损坏并失去推力时工作台容易快速向下坠落,从而容易导致工作台上的工人受伤,因此装置在使用安全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部分升降装置通过气缸推动工作台向上移动,当气缸损坏并失去推力时工作台容易快速向下坠落,从而容易导致工作台上的工人受伤,因此装置在使用安全性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装置。
5.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活动套接在限位柱的侧面,所述套管的侧面活动插接有防坠杆,所述防坠杆的尾端贯穿所述套管并与所述凹槽的内壁活动插接,所述防坠杆的侧面与所述套管的侧面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防坠杆的尾端固定连接有钢索,所述工作台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收卷盘,所述工作台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两个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分别与两个所述收卷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收卷盘的侧面与钢索远离所述防坠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气缸推动工作台与套管向上移动,通过四个限位柱与四个套管配合便于增加工作台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工作台移动时产生晃动的可能,通过弹簧促使防坠杆始终与凹槽插接,从而将套管固定在限位柱上,当气缸损坏并失去推力时工作台依旧稳定的固定在限位柱上,从而便于减少工作台自动坠落的可能。
8.可选的,上述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装置中,所述工作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板,所述第一齿板活动插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面,所述底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板啮合,所述底座的顶面活动插接有第二齿板,所述第二齿板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底座的底面并固定连接有驻停块。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台上升时,带动第一齿板向上移动,第一齿板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第二齿板向下移动,当工作台上升至一定高度后,第一齿板离开齿轮,此时,第二齿板向下移动至最下方,并且驻停块与地面相抵触,通过驻停块配合便于增加装置驻停时的稳定性。
10.可选的,上述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装置中,所述第一齿板、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板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齿板、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板均等距离呈矩形分布在所述底座的顶面。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四个第一齿板与齿轮分离时,四个第二齿板带动四个驻停块下移并与地面抵触,从而便于增加底座驻停时的稳定性。
12.可选的,上述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装置中,所述驻停块为橡胶块,所述驻停块的顶面与所述底座的底面贴合。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驻停块与地面抵触时能够增加底座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减少底座在使用时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
14.可选的,上述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装置中,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柱等距离呈矩形分布在所述底座的顶面。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四个限位柱与四个套管配合增加工作台移动时的稳定性。
16.可选的,上述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装置中,所述工作台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护壳,所述收卷盘设置在护壳的内部,所述钢索活动插接在护壳的侧面。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护壳便于对收卷盘进行保护,从而减少收卷盘受损的可能,并且通过护壳便于对钢索移动的轨迹进行限定,从而促使收卷盘对钢索进行收卷时钢索能够水平移动。
18.可选的,上述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装置中,所述防坠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防坠杆分别设置在四个所述套管的侧面,所述防坠杆靠近所述凹槽的一端为斜切面。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四个防坠杆与四个凹槽插接将四个套管同时固定在四个限位柱上,从而便于减少工作台向下坠落的可能,通过斜切面促使防坠杆上移并与凹槽抵触时自动向外侧移动,从而便于气缸推动工作台向上移动。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通过弹簧促使防坠杆始终与凹槽插接,从而将套管固定在限位柱上,当气缸损坏并失去推力时工作台依旧稳定的固定在限位柱上,从而便于减少工作台自动坠落的可能,因此装置在使用时安全性更好;
21.2、当工作台上升时,带动第一齿板向上移动,第一齿板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第二齿板向下移动,当工作台上升至一定高度后,第一齿板离开齿轮,此时,第二齿板向下移动至最下方,并且驻停块与地面相抵触,通过四个驻停块配合便于增加装置驻停时的稳定性,从而减少装置在使用时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24.图3是本技术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25.图中:1、底座;2、限位柱;3、凹槽;4、气缸;5、工作台;6、套管;7、防坠杆;8、弹簧;9、钢索;10、收卷盘;11、电机;12、第一齿板;13、齿轮;14、第二齿板;15、驻停块;16、护壳。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装饰用升降装置,包括底座1,通过底座1便于操作员推动装置进行移动;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限位柱2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3,若干个凹槽3等距离呈直线分布在限位柱2的侧面;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气缸4,通过气缸4便于推动工作台5向上移动;气缸4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5,工作台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套管6,套管6活动套接在限位柱2的侧面,限位柱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限位柱2等距离呈矩形分布在底座1的顶面,通过四个限位柱2与四个套管6配合便于增加工作台5移动时的稳定性,并减少工作台5移动时产生晃动的可能。
28.套管6的侧面活动插接有防坠杆7,防坠杆7的尾端贯穿套管6并与凹槽3的内壁活动插接,防坠杆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防坠杆7分别设置在四个套管6的侧面,防坠杆7靠近凹槽3的一端为斜切面,通过四个防坠杆7与四个凹槽3插接便于将四个套管6同时固定在四个限位柱2上,从而便于减少工作台5向下坠落的可能,进而便于增加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通过斜切面促使防坠杆7上移并与凹槽3抵触时自动向外侧移动,从而便于气缸4推动工作台5向上移动。
29.防坠杆7的侧面与套管6的侧面之间设置有弹簧8,通过弹簧8促使防坠杆7始终与凹槽3插接,从而便于减少套管6与工作台5向下坠落的可能;防坠杆7的尾端固定连接有钢索9,工作台5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收卷盘10,通过收卷盘10对钢索9进行收卷,从而促使钢索9带动防坠杆7移动并与凹槽3分离,进而便于通过气缸4收缩促使工作台5向下移动。
30.工作台5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11,两个电机11的转动轴分别与两个收卷盘10的侧面固定连接,收卷盘10的侧面与钢索9远离防坠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电机11带动收卷盘10旋转便于对钢索9进行收卷,从而通过钢索9牵引防坠杆7移动并与凹槽3分离,进而促使套管6失去限位,并促使套管6与工作台5能够向下移动。
31.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图2,工作台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板12,第一齿板12活动插接在底座1的顶面,底座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齿轮13,齿轮13与第一齿板12啮合,底座1的顶面活动插接有第二齿板14,第二齿板14与齿轮13啮合,第二齿板14的下端延伸至底座1的底面并固定连接有驻停块15;第一齿板12、齿轮13与第二齿板14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第一齿板12、齿轮13与第二齿板14均等距离呈矩形分布在底座1的顶面,当工作台5上升时,带动第一齿板12向上移动,第一齿板12带动齿轮13转动,齿轮13带动第二齿板14向下移动,当工作台5上升至一定高度后,第一齿板12离开齿轮13,此时,第二齿板14向下移动至最下方,并且驻停块15与地面相抵触,从而便于增加底座1驻停时的稳定性,通过气缸4带动工作台5与第一齿板12下移并与齿轮13啮合,通过齿轮13旋转促使第二齿板14带动驻停块15向上移动并与地面分离,从而操作员对装置进行移动。
32.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图2,驻停块15为橡胶块,驻停块15的顶面与底座1的底面贴合,橡胶块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当驻停块15与地面抵触时能够增加底座1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减少底座1在使用时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
33.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3,工作台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护壳16,收卷盘10设置在护壳16的内部,钢索9活动插接在护壳16的侧面,通过护壳16便于对收卷盘10进行保护,从而
减少收卷盘10受损的可能,并且通过护壳16便于对钢索9移动的轨迹进行限定,从而促使收卷盘10对钢索9进行收卷时钢索9能够水平移动,并促使防坠杆7与凹槽3分离,进而便于通过气缸4收缩促使工作台5向下移动。
34.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建筑装饰用升降装置时,通过气缸4推动工作台5与套管6向上移动,通过四个限位柱2与四个套管6配合便于增加工作台5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工作台5移动时产生晃动的可能;当套管6带动防坠杆7上移动时通过斜切面促使防坠杆7与凹槽3抵触时自动向外侧移动,从而便于气缸4推动工作台5与套管6向上移动;通过弹簧8促使防坠杆7始终与凹槽3插接,从而将套管6固定在限位柱2上,当气缸4损坏并失去推力时工作台5依旧稳定的固定在限位柱2上,从而便于减少工作台5自动坠落的可能。
3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