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硅胶体的防水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20194发布日期:2022-09-23 22:4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3D硅胶体的防水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3d硅胶体的防水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3d硅胶体密封存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硅胶体的防水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2.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属非晶态物质,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
3.目前3d硅胶体在生产完成后通常需要将其存放入一个防水密封构箱体内进行存放,然而现有的这些防水密封结构密封性能较差,且3d硅胶体取放起来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硅胶体的防水密封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防水密封结构存在取放困难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3d硅胶体的防水密封结构,包括底部中间内壁开设有放置槽的底盒,所述放置槽内放有3d硅胶体,所述底盒上设有行走机构,且底盒内设有自动开合机构,所述自动开合机构包括两个移动组件和一个驱动组件,且两个移动组件均包括滑槽、双向螺杆、套接于双向螺杆上的蜗轮和依次螺接于双向螺杆两个相反螺纹端的两个滑动杆,所述底盒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动盖,且两个滑动盖的外壁均固定有密封胶条。
7.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底盒底部内壁的双轴伺服马达和通过两个联轴器分别与双轴伺服马达两个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的两个蜗杆。
8.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蜗杆分别与两个蜗轮相互啮合,且四个滑动杆的顶端外壁分别固定于两个滑动盖的底部外壁上。
9.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开设于底盒的底部内壁,且两个滑动杆的外壁均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10.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向螺杆通过两个轴承分别与滑槽的两侧内壁连接,且行走机构包括依次安装于底盒底部四角位置的四个万向轮和两个对称设置的限制组件。
11.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限制组件均包括固定于底盒侧壁的固定板、螺接于固定板上的螺杆、防滑板、固定于防滑板顶部外壁的轴承座和固定于螺杆顶端外壁的转柄,且螺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顶部内壁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硅胶体的防水密封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设置有自动开合机构,通过两块滑动盖相互靠近带动两个密封胶条紧紧的挤压在一起,进而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密封性能,同时通过两个滑动盖相互远离至一定距离,便可方便d硅胶体的取放作业;
14.2、设置有行走机构,便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移动行走,且移动完成后通过两个限制组件便于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整体便捷性。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17.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3d硅胶体的防水密封结构的闭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3d硅胶体的防水密封结构的开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3d硅胶体的防水密封结构中底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3d硅胶体的防水密封结构的蜗轮和蜗杆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3d硅胶体的防水密封结构中滑动盖和密封胶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底盒;2、放置槽;3、3d硅胶体;4、滑槽;5、双向螺杆;6、蜗轮;7、滑动杆;8、双轴伺服马达;9、蜗杆;10、滑动盖;11、密封胶条;12、固定板;13、螺杆;14、防滑板;15、轴承座;16、转柄。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参照图1-5,一种3d硅胶体的防水密封结构,包括底盒1和自动开合机构;
26.底盒1的底部中间内壁开设有放置槽2,3d硅胶体3放在放置槽2内,自动开合机构具体是由两个移动组件和一个驱动组件构成,两个移动组件均是由开设于底盒1底部内壁的滑槽4、双向螺杆5、蜗轮6和两个滑动杆7组成,驱动组件具体是由双轴伺服马达8和两个蜗杆9组成;
27.在自动开合机构中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为:首先,双向螺杆5通过两个轴承分别与滑槽4的两侧内壁连接,蜗轮6固定套接于双向螺杆5上,两个滑动杆7依次螺接于双向螺杆5两个相反的螺纹端,两个滑动杆7的外壁均与滑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
28.其次,双轴伺服马达8通过螺栓连接于底盒1的底部内壁,两个蜗杆9通过两个联轴
器分别与双轴伺服马达8的两个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两个蜗杆9分别与两个蜗轮6相互啮合;
29.另外,底盒1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动盖10,两个滑动盖10的外壁均固定有密封胶条11,四个滑动杆7的顶端外壁分别焊接于两个滑动盖10的底部外壁上;
30.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自动开合机构,通过两块滑动盖10相互靠近带动两个密封胶条11紧紧的挤压在一起,进而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密封性能,同时通过两个滑动盖10相互远离至一定距离,便可方便3d硅胶体3的取放作业。
31.实施例2,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具体是:一种3d硅胶体的防水密封结构,还包括行走机构;
32.行走机构具体是由通过螺栓依次连接于底盒1底部四角外壁的四个万向轮和两个对称设置的限制组件构成,两个限制组件均是由固定板12、螺杆13、防滑板14、轴承座15和转柄16组成;
33.两个固定板12分别焊接于底盒1的两侧外壁,两个螺杆13分别螺接于两个固定板12上,两个轴承座15分别焊接于两个防滑板14的顶部外壁,两个转柄16分别焊接于两个螺杆13的顶端外壁,两个螺杆13的底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两个轴承座15的顶部内壁连接;
34.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行走机构,便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移动行走,且移动完成后通过两个限制组件便于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整体便捷性。
35.工作原理:首先,通过万向轮将整体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依次转动两个转柄16带动两个螺杆13转动,进而两个螺杆13带动两个防滑板14向下移动至地面上限制行走;
36.其次,通过双轴伺服马达8的两个输出轴带动两个蜗杆9正向转动,进而两个与之啮合的蜗轮6带动两个双向螺杆5转动,在两个滑槽4的限位下使得两边的四个滑动杆7带动两个滑动盖10相互远离至一定距离,然后便可将3d硅胶体3放置在放置槽2内,最终通过双轴伺服马达8的两个输出轴带动两个蜗杆9反向转动即可让两个滑动盖10相互靠近并使得两个密封胶条11紧紧挤压到一起实现防水密封。
37.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