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换向输送装置

文档序号:31915146发布日期:2022-10-22 09:5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换向输送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换向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输送装置是一种以连续的方式沿一定的路线将物料从某一点运输到另一点的设备。
3.目前输送带在输送货物掉头时,需要占用较大的面积,且输送物品越大,占地面积越大,且输送带在掉头运动时,无法使用带传动,需要设置多个动力来源或者设置下坡斜度并减少摩擦才能进行转弯掉头,容易出现卡顿,无法顺畅运作。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双层换向输送装置,输送物料时便于掉头,且占地面积小,流速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换向输送装置,输送物料时便于掉头,且占地面积小,流速稳定。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层换向输送装置,包括正向输送机构、反向输送机构和升降机构;
7.所述正向输送机构和所述反向输送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且所述正向输送机构位于所述反向输送机构正上方,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正向输送机构和所述反向输送机构端部,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承接所述正向输送机构输送过来的物料并输送至所述反向输送机构上。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物料通过正向输送机构输送至升降机构后,升降机构下移使其升降机构的输送平面和反向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平行后,升降机构反向输送将物料输送至反向输送机构,从而将物料掉头,占地面积小,且物料流速稳定。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0.进一步,所述正向输送机构包括两根平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支撑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端部均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外套装有第一输送带;
11.所述第一转动轴延伸出所述第一支撑架外,且所述第一转动轴端部安装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有第一动力装置输出端,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正向输送机构下侧,所述第一动力装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输送带正向移动。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动力装置转动带动第输送带转动,将第一输送带上的物料正向输送至下一工序。
13.进一步,所述反向输送机构包括两根平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支撑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端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外套装有第二输送带;
14.所述第二转动轴延伸出所述第二支撑架外,且所述第二转动轴端部安装有第一同步齿轮,所述第一同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同步齿轮,所述第二同步齿轮安装在第一支撑轴上,所述第一支撑轴端部还安装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动力装置转动带动第二同步带反向输送,使其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同步输送物料。
16.进一步,所述正向输送机构和所述反向输送机构上均设置有限流组件。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流组件用于物料升降反向时,将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上的物料限制流动,便于把控物料输送。
18.进一步,所述限流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正向输送机构和反向输送机构上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上铰接连接有转动件一端,所述转动件另一端安装有阻挡轮,所述转动件中部与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推力装置推动所述转动件绕所述第三转动轴转动以使所述阻挡轮阻挡物料。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推力装置推动转动件绕第三转动轴转动,使其阻挡轮将物料阻挡限流,便于把控物料输送。
20.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设置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提升端连接有移动组件,所述提升机构动作带动所述移动组件沿所述支撑架上下移动,所述移动组件侧壁还安装有用于将物料换向的换向机构。
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升机构带动移动组件和换向机构移动,从而便于承接正向输送机构输送过来的物料,并换向,输送至反向输送机构中,便于进一步物料输送。
22.进一步,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二动力装置和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安装有绕线滚筒,所述绕线滚筒上缠绕有绳索,所述绳索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移动组件;
23.所述第四转动轴端部安装有第三同步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输出端安装有第四同步轮,所述第三同步轮和所述第四同步轮通过第三同步带连接。
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动力装置转动带动绕线滚筒转动,将绳索端部提升或下降,进而将移动组件和换向机构提升或下降。
25.进一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支撑架两侧的第一固定框架和第二固定框架,所述第一固定框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均安装有第一限位抵接轮,分列于所述支撑架两侧的所述第一限位抵接轮分别与所述支撑架侧壁抵接;
26.所述第一固定框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之间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第二限位抵接轮,所述第二限位抵接轮与所述支撑架侧壁抵接,所述第一固定框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端均安装有吊装件,所述吊装件与所述绳索端部连接。
2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个不同方向的抵接轮与支撑架抵接,避免移动组件沿支撑架移动过程中出现移位,导致输送精度不足。
28.进一步,所述换向机构包括两根平行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侧壁的第三支撑架,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架端部安装有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外套装有第三输送带;
29.所述第五转动轴延伸出所述第三支撑架外,且所述第五转动轴端部安装有第五同步轮,所述第五同步轮通过第四同步带连接有第三动力装置输出端,所述第三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架下侧,所述第三动力装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三输送带正向或反向移动。
3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三动力装置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用于承接正向输送机构输送的物料并反向输出。
31.进一步,所述绳索与所述吊装件之间还设置有分配件。
3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分配件使其各个吊装件受力均匀,避免移动组件受力不均出现卡阻。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正向输送机构和反向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限流组件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第一固定框架和第二固定框架结构示意图。
3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40.1、正向输送机构;2、反向输送机构;3、升降机构;4、机架;5、第一支撑架;6、第一转动轴;7、第一输送带;8、第一同步轮;9、第一同步带;10、第一动力装置;11、第二支撑架;12、第二转动轴;13、第二输送带;14、第一同步齿轮;15、第二同步齿轮;16、第二同步轮;17、第一支撑轴;18、第二同步带;19、限流组件;20、第三转动轴;21、转动件;22、阻挡轮;23、推力装置;24、支撑架;25、提升机构;26、移动组件;27、换向机构;28、第二动力装置;29、第四转动轴;30、绕线滚筒;31、绳索;32、第四同步轮;33、第三同步轮;34、第三同步带;35、第一固定框架;36、第二固定框架;37、第一限位抵接轮;38、连接杆;39、第二限位抵接轮;40、第三支撑架;41、第五转动轴;42、第三输送带;43、第五同步轮;44、第四同步带;45、第三动力装置;46、分配件;47、吊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内”、“外”、“周侧”、“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5.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双层换向输送装置,包括正向输送机构1、反向输送机构2和升降机构3;正向输送机构1和反向输送机构2均安装在机架4上,且正向输送机构1位于反向输送机构2正上方,升降机构3位于正向输送机构1和反向输送机构2端部,升降机构3用于承接正向输送机构1输送过来的物料并输送至反向输送机构2上。
46.本实用新型中,物料通过正向输送机构1输送至升降机构3后,升降机构3下移使其升降机构3的输送平面和反向输送机构2的输送平面平行后,升降机构3反向输送将物料输送至反向输送机构2,从而将物料掉头,占地面积小,且物料流速稳定。同时,正向输送机构1和反向输送机构2均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向输送或反向输送,升降机构3可下放物料或提升物料。
47.如图1、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机架4包括多根支撑柱,正向输送机构1和反向输送机构2均固定安装在机架4上。正向输送机构1包括两根平行安装在机架4上的第一支撑架5,第一支撑架5可采用槽钢或工字钢。两个第一支撑架5上且位于第一支撑架5端部均安装有第一转动轴6,为了增强正向输送机构1的承载能力,两个第一支撑架5之间安装有多根第一转动轴6,第一转动轴6外套装有第一输送带7,第一转动轴6转动,带动第一输送带7移动进而输送物料。
48.其中一个第一转动轴6延伸出第一支撑架5外,且第一转动轴6端部安装有第一同步轮8,第一同步轮8通过第一同步带9连接有第一动力装置10输出端,第一动力装置10输出端也安装有与第一同步轮8相匹配的同步轮,第一动力装置10可采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便于控制第一动力装置10的转动速度和方向。第一动力装置10安装在正向输送机构1下侧,第一动力装置10转动带动第一输送带7正向移动,具体的,第一动力装置10转动,带动第一同步轮8和第一转动轴6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输送带7移动进而输送物料。
49.如图1、图2所示,另一实施例中,反向输送机构2包括两根平行安装在机架4上的第二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1与第一支撑架5相同。两个第二支撑架11上且位于第二支撑架11端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12,第二转动轴12外套装有第二输送带13,第二转动轴12转动带动第二输送带13移动。第二转动轴12延伸出第二支撑架11外,且第二转动轴12端部安装有第一同步齿轮14,第一同步齿轮14啮合连接有第二同步齿轮15,第二同步齿轮15安装在第一支撑轴17上,第一支撑轴17端部还安装有第二同步轮16,第一同步轮8和第二同步轮16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18连接。正向输送机构1和反向输送机构2均有第一动力装置10提供动力,使其正向输送机构1和反向输送机构2同步输送,反向输送机构2中,通过第一同步齿轮14和第二同步齿轮15,使其正向输送机构1和反向输送机构2的物料输送方向相反。
50.如图1、图3所示,正向输送机构1和反向输送机构2上均设置有限流组件19。实施例中,限流组件19包括安装在正向输送机构1和反向输送机构2上的第三转动轴20,第三转动轴20与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12平行。第三转动轴20上铰接连接有转动件21一端,转动件21另一端安装有阻挡轮22,转动件21中部与推力装置23的输出端连接,推力装置23可采用气缸,推力装置23推动转动件21绕第三转动轴20转动以使阻挡轮22阻挡物料,物料输送过程中,推力装置23输出端收缩,使其限流组件19回缩在输送平面下侧。
51.如图1、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包括支撑架24,支撑架24上端设置有提升机构25,提升机构25提升端连接有移动组件26,提升机构25动作带动移动组件26沿支撑架24上下移动,移动组件26侧壁还安装有用于将物料换向的换向机构27,换向机构27用于承接正向输送机构1输送的物料,并反向输送至反向输送机构2中。
52.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中,提升机构25包括安装在支撑架24上的第二动力装置28和第四转动轴29,第二动力装置28可采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利于及时控制启停第二动力装置28。第四转动轴29上安装有绕线滚筒30,绕线滚筒30上缠绕有绳索31,绳索31可采用钢丝绳或尼龙绳,绳索31另一端连接有移动组件26,绕线滚筒30转动,带动移动组件26上下移动。第四转动轴29端部安装有第三同步轮33,第二动力装置28输出端安装有第四同步轮32,第三同步轮33和第四同步轮32通过第三同步带34连接,第二动力装置28转动,带动第四转动轴29和绕线滚筒30转动,进而带动移动组件26上下移动。
53.实施例中,移动组件26包括位于支撑架24两侧的第一固定框架35和第二固定框架36,第一固定框架35和第二固定框架36均由多个框架件组成,且第一固定框架35和第二固定框架36均呈矩形。第一固定框架35和第二固定框架36上均安装有第一限位抵接轮37,分列于支撑架24两侧的第一限位抵接轮37分别与支撑架24侧壁抵接,从而避免第一固定框架35和第二固定框架36移动过程中出现移位。第一固定框架35和第二固定框架36之间安装有连接杆38,连接杆38上安装有第二限位抵接轮39,第二限位抵接轮39与支撑架24侧壁抵接,第一固定框架35和第二固定框架36上端均安装有吊装件47,吊装件47可采用吊耳,吊装件47与绳索31端部连接,绳索31与吊装件47之间还设置有分配件46,分配件46使其各个吊装件47均匀受力,避免出现卡阻。
54.一些实施例中,换向机构27包括两根平行安装在第二固定框架36侧壁的第三支撑架40,为了避免物料输送过程中移动距离过大撞击移动组件26,第三支撑架40端部且靠近移动组件26处安装有防撞板。两个第三支撑架40上且位于第三支撑架40端部安装有第五转动轴41,第五转动轴41外套装有第三输送带42,第五转动轴41延伸出第三支撑架40外,且第五转动轴41端部安装有第五同步轮43,第五同步轮43通过第四同步带44连接有第三动力装置45输出端,第三动力装置45可采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第三动力装置45安装在第三支撑架40下侧,第三动力装置45转动带动第三输送带42正向或反向移动。
5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