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后配重用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16116发布日期:2022-10-22 10:1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车后配重用吊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吊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叉车后配重用吊架。


背景技术:

2.在现场拆装32吨叉车后衬铁(叉车后配重)作业中,由于叉车后配重吊点不对称,吊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在起吊时很容易出现倾斜,不能平衡起吊货物,使得货物的拆装吊运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叉车后配重吊运作业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叉车后配重用吊架。
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叉车后配重用吊架,包括一个三角形的框架,所述三角形的框架顶部的三个顶点位置设置三个上吊点,所述三角形的框架底部的三个顶点位置设置三个下吊点;
6.三个上吊点中的两个上吊点上分别装配一根上钢丝绳索,另一个上吊点上装配一根可调链条,两根所述的上钢丝绳索和一根所述可调链条顶部均固定在吊环上,所述可调链条上设有链条调节器以调节所述可调链条的长度;
7.三个下吊点上分别装配有一根下钢丝绳索,每一根下钢丝绳索上装配有一个卸扣,用于连接所述叉车后配重上的吊点。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三角形的框架为等腰三角形结构。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等腰三角形结构内顶角端垂直于底边的位置设置横梁。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根上钢丝绳索的长度相同,三根下钢丝绳索的长度相同。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吊环为长环结构。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长环结构的内长为270mm,内宽为140mm,杆粗为28mm。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一个上吊点上均安装有一个上卸扣,其中两个上卸扣上分别连接一根所述的上钢丝绳索,另外一个的上卸扣上连接所述可调链条。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卸扣为8.5t卸扣,所述上钢丝绳索的直径为26mm。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一个下吊点上均安装有一个下卸扣,每一个下卸扣上装配一根所述的下钢丝绳索。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卸扣为8.5t卸扣,所述下钢丝绳索的直径为26mm。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叉车后配重专用吊架,可以平衡起吊货物,防止货物倾斜,使货物能安全拆装吊运。
19.2.本实用新型的叉车后配重专用吊架上配置链条调节器,可通过调节可调链条长度来控制吊架的平衡,从而使下吊点平衡起吊,防止货物倾斜。
附图说明
20.图1是叉车后配重用吊架的侧视图。
21.图2是叉车后配重用吊架的侧仰视图。
22.图3是上吊点在框架上的分布示意图。
23.图中:1-框架,2-上吊点,3-下吊点,4-上钢丝绳索,5-可调链条,6-吊环,7-链条调节器,8-下钢丝绳索,9-卸扣,10-横梁,11-上卸扣,12-下卸扣。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实施例1
26.一种叉车后配重用吊架,包括一个三角形的框架1,如图3所示,所述三角形的框架1顶部的三个顶点位置设置三个上吊点2,如图2所示,所述三角形的框架1底部的三个顶点位置设置三个下吊点3;
27.如图1和图2所示,三个上吊点2中的两个上吊点2上分别装配一根上钢丝绳索4,另一个上吊点2上装配一根可调链条5,两根所述的上钢丝绳索4和一根所述可调链条5顶部均固定在吊环6上,所述可调链条5上设有链条调节器7以调节所述可调链条5的长度;
28.三个下吊点3上分别装配有一根下钢丝绳索8,每一根下钢丝绳索8上装配有一个卸扣9,用于连接所述叉车后配重上的吊点。
29.本实施例的吊架可用于32吨叉车后配重的吊运作业,吊环6挂在吊运设备的钩子上,三个卸扣9连接所述叉车后配重上的三个吊点,所述可调链条5上带有链条调节器7,可以调节可调链条5的长度,使吊架平衡,平衡起吊货物,防止货物倾斜,使货物能安全拆装吊运,增加作业的灵活性,使得吊运过程更加稳固安全,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提高吊装的安全性能。
30.实施例2
31.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限定。
32.所述三角形的框架1采用标准加厚型钢板制作,负荷为15t,无缝焊接技术,坚固耐用。所述三角形的框架1为等腰三角形结构,在所述等腰三角形结构内顶角端垂直于底边的位置设置横梁10,更好的加固其牢固性。
33.两根上钢丝绳索4的长度相同或不同,三根下钢丝绳索8的长度相同或不同,优选的,上下可选用相同尺寸的上钢丝绳索4、下钢丝绳索8以可更好的保持平衡性。
34.所述吊环6为长环结构,可采用16t非标吊环,所述长环结构的内长为270mm,内宽为140mm,杆粗为28mm。
35.每一个上吊点2上均安装有一个上卸扣11,两根上钢丝绳索4的底部分别连接在一个上卸扣11上,所述可调链条5的底部连接在另外一个的上卸扣11上,所述上卸扣11为8.5t卸扣,所述上钢丝绳索4的直径为26mm。
36.每一个下吊点3上均安装有一个下卸扣12,所述下卸扣12为8.5t卸扣,所述下钢丝绳索8的直径为26mm。
37.实施例3
38.所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叉车后配重用吊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所述吊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步骤1,按照所述叉车后配重上的吊点的分布位置预调节可调链条5的长度,工作人员可根据叉车后配重上的吊点的分布以及工作经验,调节使得起吊时,叉车后配重处于平衡状态。
41.步骤2,预调节完成后,将吊环6挂在吊运设备的钩子上,吊起吊架至一定高度;
42.步骤3,将三个卸扣9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叉车后配重上的三个吊点上;
43.步骤4,吊运设备对所述叉车后配重进行吊运;
44.或者预调节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45.完成步骤3后,先缓慢吊起叉车后配重使其脱离放置面,观察叉车后配重是否平衡,若平衡则无需调节可调链条5的长度,进行步骤4的吊运,若不平衡,吊运设备先放下叉车后配重使其继续回到在放置面上,继续通过链条调节器7调节可调链条5的长度,再缓慢起吊,直至观察叉车后配重处于平衡状态,再进行吊运。
46.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47.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4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