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的大型风电机组传动链合装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19057发布日期:2022-09-14 12:2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可调整的大型风电机组传动链合装吊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整的大型风电机组传动链合装吊具。


背景技术:

2.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大,机组传动链部件尺寸与重量增大,传动链合装时齿轮箱发电机总成与主轴部件合装时对位精度要求很高,由于部件尺寸与重量大,对位时径向偏差和轴向偏差难以调整。因此,一种大型风电机组传动链合装吊具亟待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整的大型风电机组传动链合装吊具,使用该种吊具实现大型风电机组齿轮箱发电机总成与主轴部件合装时对位时径向偏差和轴向偏差精准调节,提高装配效率与装配质量。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的大型风电机组传动链合装吊具,包括吊梁、液压组件、大油缸、小油缸和吊带,所述吊梁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四个上吊耳和下吊耳,四个所述下吊耳设置在矩形的四个角上,在位于吊梁前端的两个下吊耳上铰接连接有小油缸,所述小油缸的另一端设置有吊带,位于所述吊梁后端的两个下吊耳其中一个上铰接连接有大油缸,另一个下吊耳上连接有吊带,所述大油缸的另一端设置有吊带,所述吊梁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大油缸和小油缸的液压组件和电控柜。
5.进一步,所述吊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上吊耳的外侧,所述吊梁的前端的配重块设置在吊梁的上方,所述吊梁的后端的配重块设置在吊梁下方。
6.进一步,所述吊梁包括横梁和横担在横梁上的两根竖梁,两根竖梁一前一后平行设置,所述上吊耳分别设置在竖梁上方的两端,所述下吊耳分别设置在竖梁下方的两端。
7.进一步,所述上吊耳和下吊耳一一对应设置在竖梁的两侧,所述小油缸与下吊耳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连接,使得小油缸可以在横梁长度方向摆动,所述大油缸与下吊耳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线垂直,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下吊耳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大油缸铰接连接,使得大油缸可以同时沿竖梁长度方向和横梁长度方向摆动。
8.进一步,所述吊梁的后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竖梁的外侧,所述液压组件和电控柜设置在支撑架上。
9.进一步,所述吊梁的后端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安装配重块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托盘,所述配重块上设置有与连接杆相匹配的凹槽,所述配重块的底端安装在托盘上,所述连接杆插入凹槽内,所述凹槽的开口端还设置有锁紧装置,通过锁紧装置将连接杆固定在凹槽内。
10.进一步,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多根,多根连接杆沿横梁宽度方向等距设置,所述配重块设置有多个,多个配重块设置为多个标准重量。
1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的大型风电机组传动链合装吊具,包括吊梁、液压组件、大油缸、小油缸和吊带,所述吊梁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四个上吊耳和下吊耳,四个所述下吊耳设置在矩形的四个角上,在位于吊梁前端的两个下吊耳上铰接连接有小油缸,所述小油缸的另一端设置有吊带,位于所述吊梁后端的两个下吊耳其中一个上铰接连接有大油缸,另一个下吊耳上连接有吊带,所述大油缸的另一端设置有吊带,所述吊梁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大油缸和小油缸的液压组件和电控柜。使用该种吊具实现大型风电机组齿轮箱发电机总成与主轴部件合装时对位时径向偏差和轴向偏差精准调节,利用3个油缸同步升降控制传动链合装时部件轴向与径向的位置调整,提高装配效率与装配质量。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整的大型风电机组传动链合装吊具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整的大型风电机组传动链合装吊具吊装时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
17.1-吊梁;2-大油缸;3-小油缸;4-吊带;5-液压组件;6-配重块;7-齿轮箱;11-横梁;12-竖梁;13-上吊耳;14-下吊耳;21-连接板;15-支撑架;6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的大型风电机组传动链合装吊具,包括吊梁1、液压组件5、大油缸2、小油缸3和吊带4,所述吊梁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四个上吊耳13和下吊耳14,四个所述下吊耳14设置在矩形的四个角上,在位于吊梁1前端的两个下吊耳14上铰接连接有小油缸3,所述小油缸3的另一端设置有吊带4,位于所述吊梁1后端的两个下吊耳14其中一个上铰接连接有大油缸2,另一个下吊耳14上连接有吊带4,所述大油缸2的另一端设置有吊带4,所述吊梁1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大油缸2和小油缸3的液压组件5和电控柜。使用时通过吊具前后4根吊带4+卸扣与齿轮箱7连接,调整吊梁1前后的配重保障吊具起吊时吊梁1水平。电控柜控制液压组件5实现对大小油缸3的控制,三个油缸能同时独立操作,同侧一大一小两个油缸能实现联动操作同步升降,两个小油缸3具备联动功能同步升降。同时控制两个小油缸3同步升降,能实现传动链纵向6
°‑8°
的位置调整,减小传动链与
主轴部件对位时轴向偏差,实现轴向对正。同时控制同侧一大一小两个油缸同步升降,能实现传动链横向1
°
的位置调整,减小传动链与主轴部件对位时径向偏差,实现径向对正。轴向与径向均对正后安装螺栓,完成传动链与主轴部件的合装;提高装配效率与装配质量。
20.作为上述实施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梁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配重块6,所述配重块6设置在所述上吊耳13的外侧,所述吊梁1的前端的配重块6设置在吊梁1的上方,所述吊梁1的后端的配重块6设置在吊梁1下方。通过设置配重块6进行配重,调整吊梁1前后的配置重量保障吊具起吊时吊梁1水平。
21.作为上述实施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梁1包括横梁11和横担在横梁上的两根竖梁12,所述竖梁垂直设置在横梁上,两根竖梁12一前一后平行设置,所述上吊耳13分别设置在竖梁12上方的两端,所述下吊耳14分别设置在竖梁12下方的两端。通过设置横梁和竖梁12,使得吊梁1的结构更简单,制作更方便。所述横梁和竖梁12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22.作为上述实施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吊耳13和下吊耳14一一对应设置在竖梁12的两侧,所述小油缸3与下吊耳14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连接,使得小油缸3可以在横梁长度方向摆动,所述大油缸2与下吊耳14之间设置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线垂直,所述连接板21的一端与下吊耳14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大油缸2铰接连接,使得大油缸2可以同时沿竖梁12长度方向和横梁长度方向摆动。上吊耳13上设置吊带4通过吊带4连接到起重装置上,通过在小油缸3与下吊耳14之间设置铰接轴铰接连接使得小油缸3可以沿横梁的长度方向摆动,从而使得在吊装时可以改变小油缸3在齿轮箱7轴向上的倾斜角度,同时在大油缸2和下吊耳14之间设置连接板21,并使得连接板21两端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线垂直,使得大油缸2在齿轮箱7的轴向以及径向上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从而可以通过调整大油缸2和小油缸3的伸出长度来实现大型风电机组齿轮箱7发电机总成与主轴部件合装时对位时径向偏差和轴向偏差精准调节,提高装配效率与装配质量。
23.作为上述实施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梁1的后端设置有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设置在竖梁12的外侧,所述液压组件5和电控柜设置在支撑架15上。通过设置支撑架15便于安装液压组件5和电控柜。通过电控柜控制大油缸2和小油缸3。
24.作为上述实施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梁1的后端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安装配重块6的连接杆61,所述连接杆61的底端设置有托盘,所述配重块6上设置有与连接杆61相匹配的凹槽,所述配重块6的底端安装在托盘上,所述连接杆61插入凹槽内,所述凹槽的开口端还设置有锁紧装置,通过锁紧装置将连接杆61固定在凹槽内。通过设置连接杆61和托板,便于配重块6的安装,在吊装不同的齿轮箱7时需要使用到不同的配重块6,同时通过设置凹槽和锁紧装置来将配重块6固定在连接杆61上防止配重块6滑动或掉落。
25.作为上述实施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61设置有多根,多根连接杆61沿横梁宽度方向等距设置,所述配重块6设置有多个,多个配重块6设置为多个标准重量。设置多个连接杆61,在使用时,首先起吊齿轮箱7,根据起吊情况进行配重,使得其能起吊平稳。
26.使用该吊具进行齿轮箱7发电机总成与主轴部件合装的吊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传动链吊具的安装:将需要吊装的齿轮箱7挂载到吊带4上;2、通过调整配重使得吊具起吊时吊梁1水平;3、将齿轮箱7吊运到靠近主轴部件的合装面位置;4、控制两个小油缸3使得齿轮箱7和主轴保证径向对正;5、控制大油缸2以及和大油缸2同侧的小油缸3使得齿轮箱7
和主轴的轴线对正;6、将齿轮箱7与主轴部件的螺栓安装完成,拆除齿轮箱7上的吊带4将吊具转移到边上,完成齿轮箱7的吊装装配。
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