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子头吊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12039发布日期:2022-10-22 09:10阅读:45来源:国知局
起子头吊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与起子头的收纳结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起子头吊卡。


背景技术:

2.一般起子头在收纳或是摆放贩售时,会使用一吊卡与起子头结合,该吊卡摆置在壁面或展示板上,以供使用者拿取使用或消费者挑选检视。
3.参阅图1,显示起子头设置在常用吊卡的状态,该吊卡11主要通过限位槽部111限制住该起子头12的结合部121,再通过卡制槽部112卡制定位该起子头12的标示部122,借以将该起子头12限制及定位在该吊卡11上,然而,其于实际使用情形仍具有下述须立即改善的缺陷:
4.其一、目前大部分起子头12的结合部121及标示部122断面皆呈六角形,借以供驱动工具 (图上未示)所夹制驱动,同时在起子头12的标示部122都加工(例如雷射加工)出业界通用或厂商编列的型号或规格文字,因此,当该起子头12设置在吊卡11后,所属的型号或规格文字是否清楚地展现以供使用者拿取或消费者选购则显得极为重要。然而,常用吊卡11是借由其限位槽部111的两相对槽壁面1111限位住该起子头12结合部121的两相对侧平面1211,因此,该起子头12设置在吊卡11上后,该起子头12相邻两侧平面1211相接的陵线1212则显露于外,造成标示部122加工有型号或规格的侧平面1221无法以正视的型态显露于外,凸显出使用者拿取或消费者选购前判断极为不便的缺陷。
5.其二、同样由于该起子头12设置在吊卡11上后,起子头12的侧平面1211无法以正视的型态显露于外,因此,该起子头12侧平面1211上的型号或规格文字则必须事先进行加工,无法组设在吊卡11上后进行一次性的加工,而起子头12事先加工型号或规格文字时必须另行准备与制作一特制治具(图上未示),利用该治具将各起子头12固定,随后才能进行型号或规格文字的加工,凸显出加工成本高的缺陷;同时,起子头12型号或规格文字加工后设置在吊卡11 时,仍具有设置方向性的限制,以避免型号或规格文字完全被遮蔽,凸显出设置费工的缺陷。
6.其三、由于常用吊卡11是借由限位槽部111限制住该起子头12的结合部121,再借由卡制槽部112卡制定位该起子头12的标示部122,因此,当扳动起子头12,使其标示部122脱离吊卡 11的卡制槽部112、结合部121仍位于吊卡11的限位槽部111而呈展示状态时,由于常用吊卡11 的限位槽部111的槽口处呈完全开放状,因此,在扳动起子头12而呈展示状时极容易脱落于吊卡11,造成展示操作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其中之一问题的起子头吊卡,借以提升使用者拿取或消费者选购前判断的便利性、降低起子头设置在吊卡的时间、或提升起子头展示操作的便利性。
8.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子头吊卡,适用于供起子头设置,该起子头
具有一结合部及一标示部,该结合部断面呈六角形且具有一结合平面,该标示部断面呈六角形且具有一与该结合平面在同一平面上的标示平面,该起子头吊卡包含:
9.一吊卡本体,具有多个呈横向排列的限位槽部、多个呈横向排列且与所对应的限位槽部呈连通状的卡制槽部、及一横向设置在各该限位槽部且挡住各限位槽部部分槽口的导正部,该卡制槽部用以卡抵该起子头的标示部,该限位槽部供该起子头的结合部设置,且该导正部压抵该起子头的结合平面,使该起子头的标示平面不被该卡制槽部遮蔽。
10.本实用新型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主要在该吊卡本体的各限位槽部上设有导正部,且该导正部挡住各限位槽部部分槽口,因此,透过该导正部的设计得以使该起子头在设置于吊卡本体的过程中,位于该吊卡本体限位槽部内的该起子头结合部会自动进行转向,而使该导正部压抵该起子头的结合平面,使该起子头的标示平面不被该卡制槽部遮蔽,借此,提升使用者拿取或消费者选购前判断的便利性或降低起子头设置在吊卡的时间。
11.较佳地,该吊卡本体的导正部具有一导正压抵面,该导正压抵面贴抵该起子头的结合平面,使该起子头的标示平面与该导正压抵面在同一平面上。
12.较佳地,各该限位槽部更具有一连接导正部的限位端面。
13.较佳地,各该卡制槽部具有两相对的卡制槽壁面,各该卡制槽壁面凸设有卡制凸块,二该卡制凸块卡制在该起子头的标示部。
14.较佳地,该起子头还具有一连接该结合部与标示部之间的内凹颈部,该吊卡本体的各限位槽部具有两相对的限位槽壁面,各该限位槽壁面凸设有限位凸块,二该限位凸块卡制在该起子头的内凹颈部。
15.较佳地,该吊卡本体的各限位槽部具有两相对的限位槽壁面,两该限位槽壁面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或等于该起子头结合部的最长对角线长度。
16.较佳地,该吊卡本体的各该卡制槽部具有两相对的卡制槽壁面,两该卡制槽壁面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或等于该起子头标示部的最长对角线长度。
附图说明
17.图1是平面图,显示起子头设置在常用吊卡的状态。
18.图2是立体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状态。
19.图3是剖面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立体状态。
20.图4是图3线段4-4的剖面图。
21.图5是图2线段5-5的剖面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起子头的结合部置于吊卡本体限位槽部的状态。
22.图6是剖面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起子头的结合部设置于吊卡本体的限位槽部、起子头的标示部受吊卡本体的卡制槽部卡抵的状态。
23.图7是平面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起子头的标示平面不被吊卡本体的卡制槽部遮蔽的状态。
24.图8是立体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状态。
25.图9a是图8线段9a-9a的剖面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起子头的结合部置于吊卡本体限位槽部的状态。
26.图9b是图9a箭头9b的视角图。
27.图10是示意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起子头卡制及展示的状态。
28.元件标号说明
29.1 吊卡
30.111 限位槽部
31.1111 槽壁面
32.112 卡制槽部
33.12 起子头
34.121 结合部
35.1211 侧平面
36.1212 陵线
37.122 标示部
38.20 起子头
39.21 结合部
40.211 结合平面
41.212 侧平面
42.22 标示部
43.221 标示平面
44.23 内凹颈部
45.30 吊卡本体
46.31 限位槽部
47.311 限位端面
48.312 限位槽壁面
49.313 限位凸块
50.314 槽底面
51.32 卡制槽部
52.321 卡制槽壁面
53.322 卡制凸块
54.33 导正部
55.331 导正压抵面
56.l1、l3 直线距离
57.l2 对角线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58.请参阅图2至图7,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一种起子头吊卡,适用于供起子头20 设置,该起子头20具有一呈六角柱体的结合部21及一呈六角柱体的标示部22,该结合部21 断面呈六角形而具有六个表面,令其中一表面为结合平面211,该标示部22断面呈六角形而具有六个表面,令其中一表面为标示平面221,且该标示平面221与该结合平面211在同一平面上,该起子头吊卡包含:
59.一吊卡本体30,具有六个呈横向排列的限位槽部31、六个呈横向排列且与所对应
的限位槽部31呈连通状的卡制槽部32、及一横向设置在各该限位槽部31且挡住各限位槽部31部分槽口的导正部33,该卡制槽部32用以卡抵该起子头20的标示部22,该限位槽部31供该起子头20的结合部21设置,且该导正部33压抵该起子头20的结合平面211,使该起子头 20的标示平面221不被该卡制槽部32遮蔽(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该吊卡本体30的导正部33具有一导正压抵面331,该导正压抵面331以面对面的方式贴抵在该起子头20的结合平面211,使该起子头20的标示平面221与该导正压抵面331在同一平面上。须说明的是,当该导正部33压抵该起子头20的结合平面211时,该起子头20相对于该结合平面211的侧平面则贴抵于该限位槽部31的槽底面314(如图6所示)。
60.本实施例中,各该限位槽部31具有一连接导正部33的限位端面311,借以限制该起子头20的结合部21,避免起子头20纵向脱离该吊卡本体30(如图6箭头所示)。另外,各该卡制槽部32具有两相对的卡制槽壁面321,各该卡制槽壁面321凸设有卡制凸块322,二该卡制凸块322卡制在该起子头20的标示部22,借以限制该起子头20的标示部22,避免起子头 20脱离该吊卡本体30(如图4箭头所示),同时两该限位槽壁面321之间的直线距离l1大于或等于该起子头20结合部21的最长对角线长度l2(如图4所示)。同样的,该吊卡本体30的各限位槽部31具有两相对的限位槽壁面312,两该限位槽壁面312之间的直线距离l3大于或等于该起子头20结合部21的最长对角线长度l2,使得该起子头20的结合部21位于该吊卡本体30的限位槽部31内部时,其转动不受限。
61.以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其与起子头的组态说明,至于本实用新型的动作方式及功效说明如下:
62.参阅图2及图5,该起子头20设置在吊卡本体30时,先将该起子头20的结合部21以特定的角度插置于该吊卡本体30的限位槽部31,此时,受限于该吊卡本体30,各限位槽部31的槽口处设有导正部33结构设计,因此,该起子头20的结合部21会以其结合平面211平行于导正部33 的方式进入该限位槽部31内。参阅图5至图7,紧接着将该起子头20朝该吊卡本体30方向按压,此时,该吊卡本体30的卡制槽部32会卡抵住该起子头20的标示部22,使该起子头20得以稳固的定位在吊卡本体30上,此外,该起子头20的结合部21的结合平面211会受该吊卡本体30的导正部33的限制,使得该起子头20的结合部21完全置入该吊卡本体30的限位槽部31时,该导正部33的导正压抵面331会以面对面的方式压抵该起子头20的结合平面211,让与该结合平面211 在同一平面上的标示平面221不被该卡制槽部32遮蔽。据此,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述功效:
63.其一、提升使用者拿取或消费者选购前判断的便利性。由于该起子头20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吊卡本体30时,该吊卡本体30的导正部33压抵该起子头20的结合平面211,使该起子头20 的标示平面221不被该卡制槽部32遮蔽,因此,在标示平面221上的型号或规格文字同样不会被该卡制槽部32所遮蔽,而得以以正视的型态显露于外,使得使用者在拿取或消费者在选购前,得以清楚判断每个起子头20的型号或规格,借以提升使用者拿取或消费者选购前判断的便利性。
64.其二、降低起子头设置在吊卡的时间。同样由于该起子头20设置在吊卡本体30后,该起子头20的标示平面221得以以正视的型态显露于外,因此,将各起子头20设置在吊卡本体30后,进行一次性加工以得到型号或规格文字,而不须另行准备与制作一特制治具将各起子头20固定后再进行型号或规格文字的加工,加工后再将各起子头20从治具一一取下,
取下后再一一设置在吊卡本体30,据此,有效降低起子头20设置在吊卡的时间。
65.请参阅图8至图10,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一种起子头吊卡,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
66.该起子头20还具有一连接该结合部21与标示部22之间的内凹颈部23,该吊卡本体30 的各限位槽部31具有两相对的限位槽壁面312,各该限位槽壁面312凸设有限位凸块313,二该限位凸块313卡制在该起子头20的内凹颈部23。
67.据此,借由二该限位凸块313搭配导正部33的结构设计,限缩了该起子头20的结合部 21插置于该吊卡本体30限位槽部31的角度,也就是如图9b所示,该结合部21必须以相间隔的侧平面212(共三侧平面)对应该导正部33及二卡制凸块313才能插置于该吊卡本体30的限位槽部31,因此,当扳动起子头20,使其标示部22脱离吊卡本体30的卡制槽部32而呈展示状态时,起子头20的结合部21仍受吊卡本体30的导正部33及二卡制凸块322所限制,降低在扳动起子头20而呈展示状时脱落于吊卡本体30的机率,达到提升起子头20展示操作的便利性,同时也避免使用者轻易将该起子头20拔离于吊卡本体3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