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江大跨越塔井筒吊装专用抱杆和吊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3905发布日期:2023-04-19 22:48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江大跨越塔井筒吊装专用抱杆和吊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施工工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长江大跨越塔井筒吊装专用抱杆和吊装系统。


背景技术:

1、我国长江大跨越塔井筒吊装往往采用在塔顶安装梁式起重机或起吊滑车组的方式进行,但当长江大跨越塔塔头结构跨度达17m、井筒单件最大重量达14.558吨时,满足该性能要求的梁式起重机自重往往超过10吨,铁塔结构强度难以满足要求;而采用起重滑车组吊装井筒工器具相对多、操作繁琐,技术难点在于最上部井筒吊装,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现有的抱杆支撑装置难以满足井筒的吊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江大跨越塔井筒吊装专用抱杆和吊装系统,该抱杆可以根据需要将吊装井筒方便的吊至指定的位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长江大跨越塔井筒吊装专用抱杆,所述抱杆包括:

3、抱杆头部,所述抱杆头部为方形,在所述抱杆头部的四个角附近设有与所述抱杆头部高度方向平行的第一吊装板,在所述第一吊装板上设有第一吊装孔,所述抱杆头部的四个外侧面设有与所述抱杆头部侧面垂直的第二吊装板,且在所述第二吊装板上设有第二吊装孔,在所述第二吊装板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二吊装板垂直的第三吊装板,在所述第三吊装板上设有第三吊装孔;

4、抱杆顶节,所述的抱杆顶节的顶部与所述抱杆头部的底部连接,以支撑所述抱杆头部;

5、抱杆标准节,所述抱杆标准节的一端与所述抱杆顶节的底部连接,以支撑所述抱杆顶节;

6、抱杆底节,所述抱杆底节的顶部与所述抱杆标准节的另一端连接,以支撑所述抱杆标准节;

7、两个抱杆底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抱杆底节的底部两侧,在所述抱杆底座的端部设有连接孔,以通过所述连接孔与外部的吊装架的安装孔配合转动连接。

8、可选地,所述抱杆标准节的数量为多个,相互连接以增加所述抱杆的长度。

9、可选地,在所述抱杆顶节的底部、所述抱杆标准节的两个端部和所述抱杆底节的顶部的四个角附近焊接有连接片,且在所述连接片上相同的位置设有连接孔,通过螺栓和连接孔的配合将所述抱杆顶节、所述抱杆标准节和所述抱杆底节连接在一起。

10、可选地,所述抱杆包括第一加强筋,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吊装板和所述抱杆头部的侧面之间。

11、可选地,所述抱杆包括第二加强筋,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吊装板和所述抱杆头部的侧面之间。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吊装孔、第二吊装孔和第三吊装孔的外边缘设有加强圈。

13、可选地,所述抱杆的总长度为9米,所述抱杆标准节的长度为2米。

14、另一方面,本使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长江大跨越井筒吊装系统,所述吊装系统包括:吊装架和如上述所述的抱杆。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长江大跨越塔井筒吊装专用抱杆和吊装系统设置有抱杆头部,在抱杆头部的下方设有抱杆顶节,该抱杆顶节用于支撑该抱杆头部,在抱杆顶节的下方设有抱杆标准节以支撑抱杆顶节,在抱杆标准节的下方设有抱杆底节,在抱杆底节的下方设有两个抱杆底座,抱杆底座与抱杆底节的底部两侧连接,在抱杆底座设有连接孔以和外部的吊装架的安装孔配合转动连接。该抱杆头部的第一吊装板和第二吊装板用于供吊装井筒安装吊点和与外部吊装架连接,该抱杆头部两侧的第三吊装板可以通过缆绳连接在吊装架上,以稳固该抱杆,使得该抱杆可以更好的吊装井筒等物体。该抱杆的抱杆底座可以和外部吊装架的安装孔转动连接,使得该抱杆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其角度,以便于更好的吊装井筒等物体。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长江大跨越塔井筒吊装专用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杆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杆标准节(3)的数量为多个,相互连接以增加所述抱杆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抱杆顶节(2)的底部、所述抱杆标准节(3)的两个端部和所述抱杆底节(4)的顶部的四个角附近焊接有连接片(6),且在所述连接片(6)上相同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孔(60),通过螺栓和第二连接孔(60)的配合将所述抱杆顶节(2)、所述抱杆标准节(3)和所述抱杆底节(4)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杆包括第一加强筋(7),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吊装板(10)和所述抱杆头部(1)的侧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杆包括第二加强筋(8),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吊装板(12)和所述抱杆头部(1)的侧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装孔(11)、第二吊装孔(13)和第三吊装孔(15)的外边缘设有加强圈(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杆的总长度为9米,所述抱杆标准节(3)的长度为2米。

8.一种长江大跨越井筒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系统包括:吊装架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抱杆。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长江大跨越塔井筒吊装专用抱杆和吊装系统,属于施工工具领域。所述抱杆包括:抱杆头部,所述抱杆头部为方形,在所述抱杆头部的四个角附近设有与所述抱杆头部高度方向平行的第一吊装板,在所述第一吊装板上设有第一吊装孔,所述抱杆头部的四个外侧面设有与所述抱杆头部侧面垂直的第二吊装板,且在所述第二吊装板上设有第二吊装孔,在所述第二吊装板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二吊装板垂直的第三吊装板,在所述第三吊装板上设有第三吊装孔;抱杆顶节,所述的抱杆顶节的顶部与所述抱杆头部的底部连接,以支撑所述抱杆头部。该抱杆可以根据需要将吊装井筒方便的吊至指定的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钟文,万华翔,汤小兵,常天成,窦鑫,郭超,尹黎明,张永清,武抒理,杨少春,刘云飞,黄朝永,朱立明,单长孝,余刚,张超,谢仁海,张炎燚,刘峰,汪余坤,马京,杨庆东,张文涛,周志祥,田埂,陶星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