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清理维护的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0715发布日期:2022-11-15 21:5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便于清理维护的箱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箱体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维护的箱体。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具有安全预警系统的智能吊篮已经出现,该安全预警系统具备人工智能图像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实时视频传输对吊篮施工全程安全监控,从而降低吊篮施工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吊篮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目前,上述安全预警系统主要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内的摄像头、工控盒、语音控制器、扬声器等部件,使用时,将箱体固定安装在吊篮上,利用摄像头拍摄吊篮施工全程。然后,由于吊篮是一种建筑高空室外作业机械,安全预警系统的使用环境为室外,箱体的表面容易被弄脏。特别是该安全预警系统安装在具有幕墙清洗机器人的吊篮上使用时,清洗幕墙所使用的液体混合着尘土容易飞溅至箱体表面,造成箱体表面变脏,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表面清洗。然而,由于箱体固定安装在吊篮上,工作人员需要将清洗用具移动至吊篮上对箱体进行清洗,或将箱体从吊篮上拆下后进行清洗工作,操作不便,清洗效率较低。并且,考虑到箱体内部安装有电子元件,清洗时要避免液体进入箱体内部,防止内部电子元件受损,如此,工作人员清洗过程中操作受限,清洗效率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维护的箱体,以解决现有安全预警系统中的箱体存在清洗效率低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便于清理维护的箱体,包括箱体本体,所述箱体本体上设有防水结构,防水结构包括防尘板,防尘板可拆卸连接于箱体本体的顶部,防尘板上连接有左防水布、前防水布、右防水布和后防水布,所述左防水布和前防水布之间设有用于连接左防水布和前防水布的第一连接件,左防水布和后防水布之间设有用于连接左防水布和后防水布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左防水布上设有圆孔和用于覆盖圆孔的透明薄膜。
6.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防尘板覆盖箱体本体的顶端,左防水布、前防水布、右防水布和后防水布分别遮挡箱体本体的左侧壁、前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并利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连接对应的防水布,使得各防水布贴合箱体本体的侧壁,避免各防水布被风吹起脱离箱体本体的侧壁,如此,室外的灰尘、液体等物质均落在防水结构上,从而实现对箱体的保护。并且,需要清洗时,将防水结构取下进行清洗即可,无需对箱体本体进行清洗,有效解决了箱体本体清洗效率低的问题,并保护了箱体本体内部的电子元件。
7.此外,由于箱体本体的左侧壁上设计了便于摄像头拍摄的摄像窗口,因此本方案中左防水布上的圆孔和透明薄膜能够供摄像头拍摄吊篮施工现场,避免左防水布遮挡摄像头而导致安全预警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8.可选地,所述防尘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左防水布和右防水布的第一固定件。
9.本方案中,将前防水布和后防水布折叠放置于防尘板上,再将左防水布和右防水布折叠放置于防尘板上,再利用第一固定件来固定左防水布和右防水布,从而将各防水布收纳起来,有利于安装防尘板。
10.可选地,所述防尘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前防水布和后防水布的第二固定件。
11.本方案中,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配合,将各防水布更好地收纳在防尘板上。并且,本方案中,可以选择将各防水布收卷成圆柱状后固定在防尘板上,便于后续各防水布快速打开。
12.可选地,所述右防水布远离防尘板的一端设有配重轴。
13.由于箱体本体的右侧壁上设计了安装架,用以将箱体本体安装在吊篮上,因此,本方案中,右防水布上的配重轴能够使得右防水布覆盖安装架后自然垂落,从而保护安装架,使得安装架不易变得脏污。另外,由于箱体本体的右侧壁贴近吊篮,因此箱体本体的右侧壁不易变得脏污。
14.可选地,所述右防水布远离防尘板的一端设有布条。
15.本方案中,右防水布覆盖安装架后,将右防水布上的布条绑定在吊篮上,从而将右防水布固定,避免右防水布被风吹起,确保右防水布覆盖好安装架。
16.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子母扣或拉链或魔术贴,所述第三连接件为魔术贴。
17.本方案中,子母扣、拉链以及魔术贴都是易拆易连接的连接件,如此,当需要打开箱体本体进行检修时,将前防水布与左防水布以及后防水布分开,再将前防水布上翻至防尘板上,露出箱体本体的前侧壁(箱门所在的侧壁),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打开箱门进行检修,无需将整个防水结构取下。
18.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为两根绑定带,两根绑定带相对设置。
19.本方案中,将各防水布折叠放置在防尘板上后或将各防水布收卷成圆柱状后,位于相对位置上的两根绑定带打结,从而将各防水布固定在防尘板上,完成收纳。
20.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包括两根绑定带以及用于连接两根绑定带的第四连接件,两根绑定带相对设置。
21.本方案中,将各防水布折叠放置在防尘板上后或将各防水布收卷成圆柱状后,利用第四连接件连接位于相对位置上的两根绑定带,即可实现对各防水布的固定,无需绑定带打结,操作更为便利。
22.可选地,所述绑定带为松紧带,所述第四连接件为子母扣或魔术贴。
23.本方案中,松紧带具有弹性,如此,能够更好地适应各防水布在防尘板上的形状,从而更好地固定各防水布。
24.可选地,所述防尘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箱体本体的顶端设有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螺纹盲孔。
25.本方案中,利用螺纹杆与螺纹盲孔的螺纹连接,实现防尘板与箱体本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并能够避免防尘板在风力等外力作用下不小心脱离箱体本体。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便于清理维护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便于清理维护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防水布折叠放置在防尘板上时);
28.图3为防尘板脱离箱体本体时的正视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便于清理维护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防水布折叠放置在防尘板上时);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便于清理维护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防水布折叠放置在防尘板上时)。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2.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箱体本体100、摄像窗口101、箱门102、螺纹盲孔103、安装架200、防水结构300、防尘板301、螺纹杆3011、左防水布302、圆孔3021、透明薄膜3022、前防水布303、右防水布304、后防水布305、第一连接件400、第二连接件500、第三连接件600、配重轴700、布条800、绑定带901、第四连接件902。
33.实施例一
34.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和图2所示:便于清理维护的箱体,包括箱体本体100,箱体本体100的左侧壁上设有供摄像头拍摄的摄像窗口101,箱体本体100的右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00,通过安装架200与吊篮之间的连接,将箱体本体100固定安装在吊篮上。箱体本体100上设有防水结构300,防水结构300包括防尘板301,防尘板301可拆卸连接于箱体本体100的顶部,具体地,结合图3所示,防尘板301的底面焊接有螺纹杆3011,箱体本体100的顶端设有与螺纹杆3011螺纹连接的螺纹盲孔103。
35.防尘板301上设有左防水布302、前防水布303、右防水布304和后防水布305,具体地,防尘板301的左侧壁上粘接有左防水布302,左防水布302上设有圆孔3021和用于覆盖圆孔3021的透明薄膜3022,圆孔3021与箱体本体100左侧壁上的摄像窗口101相对。本实施例中,透明薄膜3022为透明塑料膜,透明薄膜3022粘接在左防水布302上。防尘板301的前侧壁上粘接有前防水布303,防尘板301的右侧壁上粘接有右防水布304,防尘板301的后侧壁上粘接有后防水布305。左防水布302和前防水布303之间设有用于连接左防水布302和防水布的第一连接件400,左防水布302和后防水布305之间设有用于连接左防水布302和后防水布305的第二连接件500,前防水布303和后防水布305之间设有用于连接前防水布303和后防水布305的第三连接件600,第一连接件400和第二连接件500为子母扣或拉链或魔术贴,第三连接件600为魔术贴。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00和第二连接件500为拉链。
36.右防水布304的底端设有配重轴700,本实施例中,配重轴700粘接在右防水布304的底端。右防水布304的底端还设有布条800,本实施例中,布条800粘接在右防水布304的底端。本实施例中,由于安装架200位于箱体本体100的右侧壁上,因此,箱体本体100固定安装在吊篮上后,箱体本体100的右侧壁贴合吊篮的侧壁,不易被弄脏,而且右防水布304覆盖安装架200后在配重轴700的作用下不易被风吹起而脱离安装架200,从而保护安装架200,安装架200不易被弄脏。另外,若吊篮上具有栏杆,则还能够将布条800绑定在吊篮的栏杆上,
从而固定右防水布304,彻底避免右防水布304被风吹起。
37.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首先是将防水结构300安装在箱体本体100上,具体地,将螺纹杆3011对准箱体本体100上的螺纹盲孔103,随后顺时针转动防尘板301,使得防尘板301的底面与箱体本体100的顶面贴合,并且此时防尘板301的四周边分别与箱体本体100的四周边平行,从而完成防尘板301的安装。此过程中,左防水布302、前防水布303、右防水布304和后防水布305均折叠放置在防尘板301上。
38.安装好防尘板301后,将左防水布302、前防水布303、右防水布304和后防水布305放下,从而遮挡箱体本体100的左侧壁、前侧壁、安装架200和后侧壁。接着,利用第一连接件400将左防水布302和前防水布303连接起来,利用第二连接件500将左防水布302和后防水布305连接起来,利用第三连接件600将前防水布303和后防水布305连接起来,从而避免各防水布被风吹起而脱离箱体本体100的侧壁,如此,室外的灰尘、液体等物质均落在防水结构300上,从而实现对箱体的保护。并且,需要清洗时,将防水结构300取下进行清洗即可,无需对箱体本体100进行清洗,有效解决了箱体本体100清洗效率低的问题,并保护了箱体本体100内部的电子元件。
39.当箱体本体100内的部件需要检修时,工作人员可将第一连接件400(拉链)拉开,并将第三连接件600(魔术贴)撕开,从而释放前防水布303,工作人员再将前防水布303上翻,露出箱体本体100的前侧壁,打开前侧壁上的箱门102,即可对箱体本体100内的部件进行检修。检修工作完成后,关闭箱门102,再将前防水布303放下重新遮挡箱体本体100的前侧壁,并重新拉上第一连接件400(拉链),重新粘好第三连接件600(魔术贴)。
40.另外,当防水结构300变脏后,需要取下防水结构300时,将第一连接件400(拉链)和第二连接件500(拉链)拉开,并将第三连接件600(魔术贴)撕开,再将左防水布302、前防水布303、右防水布304和后防水布305折叠放置在防尘板301上,最后逆时针转动防尘板301,即可将防水结构300从箱体本体100上取下,从而对防水结构300进行清洗,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将脏的防水结构300取下后,即可更换上新的、洁净的防水结构300,从而继续保护箱体本体100。
41.实施例二
4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防尘板301上设有用于固定左防水布302和右防水布304的第一固定件以及用于固定前防水布303和后防水布305的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为两根绑定带901,两根绑定带901相对设置,绑定带901位于各防水布与防尘板301连接处的下方,绑定带901粘接在防尘板301上。
43.本实施例中,各防水布折叠放置在防尘板301上后,将位于相对位置上的两根绑定带901打结,从而将各防水布固定,进而将各防水布收纳在防尘板301上,有利于安装或拆卸防尘板301,也有利于转移防水结构300。
44.实施例三
4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包括两根绑定带901以及用于连接两根绑定带901的第四连接件902,两根绑定带901相对设置,绑定带901为松紧带,第四连接件902为子母扣或魔术贴,本实施例中,第四连接件902为魔术贴,且魔术贴公面和魔术贴母面分别缝接于位置相对的绑定带901上。
46.本实施例中,绑定带901具有弹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各防水布在防尘板301上的形
状,从而更好地固定各防水布,并且利用第四连接件902连接位置相对的两根绑定带901,避免将绑定带901打结,操作更为简单。
4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