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1948发布日期:2022-10-29 03:4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胶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胶机构。


背景技术:

2.在板材的生产加工中,上胶是一种常见的工艺。现有技术在对板材进行双面涂胶时,通常采用专用的板材双面上胶装置。例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加工用双面上胶装置,包括工作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固定支架、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端的储胶桶以及设置于所述储胶桶内的搅拌器,所述固定支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一上胶辊和第二上胶辊,所述第二上胶辊位于所述第一上胶辊的正下方,所述第一上胶辊和所述第二上胶辊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螺旋状的上胶槽,所述第一上胶辊和所述第二上胶辊为同步相对转动,所述储胶桶的底部开设有出胶口,所述出胶口设置有出胶软管。
3.上述装置在上胶完毕后需要将板材移动到工作台上,以便为后续的板材留出工位。然而,这样做会使得刚刚涂好的胶粘附在工作台表面与板材接触的位置,从而使板材上留下多道没有胶水覆盖的白色印痕(后续简称无胶白印),导致后续加工的合格率收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上胶机构,用来解决板材上胶后留有无胶白印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础方案为:一种上胶机构,包括机台和双面上胶机,机台上表面设有沿双面上胶机出料口方向向外的两条轨道,所述轨道上水平设有多个辊轴,所述辊轴垂直于轨道;辊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之同轴心的锥形辊筒;所述辊轴与所述轨道转动连接;所述辊轴两侧的锥形辊筒的锥面相向设置。
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
7.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胶机构,本方案通过锥形辊筒来运输板材,通过辊轴转动带动锥形辊筒转动,从而将板材从双面上胶机的出料口移动到机台上,在此过程中,由于两侧的锥形辊筒的锥面相向设置,锥面不仅不会影响板材传输的稳定性,反而会形成类似于凹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板材向两侧位移。相比于现有技术使用的辊道传输带,本方案仅有板材两侧的边缘位置会与锥形辊筒的锥面接触,接触面积小,极大的降低了板材留有无胶白印的几率;且由于接触位置都在板材两侧边缘,即使留下无胶白印,也能够在后续工艺中切边去除,不会浪费过多材料。
8.进一步,所述机台两侧还设有水槽,所述水槽位于锥形辊筒下方。本方案能够使锥形辊筒在转动过程中会沾上水槽中的水,使得板材上的胶更加难以粘附在锥形辊筒上。
9.进一步,所述机台上还设有翻转架,翻转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轴平行于轨道,所述翻转轴与机台铰接;所述翻转架还包括沿辊轴方向设置的抬杆;所述抬杆的下方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抬杆铰接。本方案能够使翻转架向机台的一侧翻转,降低工人将板材从机台上转移到存放位置的难度;传统的辊道传输工人必须从机台的两侧将板
材抬离设备,将受到设备位置的影响,极为不便;而本方案将板材翻转到机台的一侧,移动板材时不会受到设备的影响,更加轻松,需要的人力更少,整体成本更低,且加工效率更高。
10.进一步,所述翻转架包括倾斜段,所述倾斜段位于远离翻转轴的一端。本方案能够使翻转架在一开始就处于倾斜状态,靠近倾斜段的一侧被抬高,靠近翻转轴的一端则较低,减小板材与翻转架的接触面积,不会导致板材下表面涂的胶粘附在翻转架上。
11.进一步,所述翻转架包括钩槽,所述钩槽位于靠近翻转轴的一端。当翻转时,板材将朝翻转轴的位置倾斜下滑,在此设置钩槽能够防止翻转过快导致板材直接从翻转架上脱落,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12.进一步,所述辊轴等距分布。本方案能够使板材传输的速度较为均匀,传输更加顺畅,不会出现传输速度不均导致出现忽然加速或减速。
13.进一步,机台远离双面上胶机的一端设有挡板。本方案能够防止板材在辊轴停止时因为惯性滑出机台,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台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翻转架结构俯视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翻转架与机台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0.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机台1、轨道2、辊轴3、立式轴承座4、锥形辊筒5、板材6、水槽7、挡板8、倾斜段9、钩槽10、抬杆11。
21.包括机台和双面上胶机,双面上胶机为现有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213494590u的中国专利,不多赘述,机台放置在双面上胶机出料口的出料方向。
22.实施例一:
23.本实施例中,机台1为八根棱柱构成的支撑架,四根竖向设置,四根水平设置,类似于长方体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机台1上表面的两根较长的棱柱沿双面上胶机出料口方向向外,与板材6从出料口向外移动的方向一致,这两根较长的棱柱为传输板材6的轨道2(简称为轨道2)。轨道2上水平等距铺设有多根辊轴3,辊轴3垂直于轨道2,辊轴3两端均设有与之同轴心的锥形辊筒5,辊轴3通过固定在两侧轨道2上的立式轴承座4连接,使辊轴3与机台1的相对位置被固定,但辊轴3可相对于立式轴承座4发生转动,立式轴承座4为现有技术,不多赘述;辊轴3的两端穿过立式轴承座4与锥形辊筒5固定连接,辊轴3两侧的锥形辊筒5的锥面相向设置,锥形辊筒5整体形状类似于圆台,圆台的轴心位置开有贯通上下表面的圆柱槽,辊轴3穿过圆台上表面(面积较小的面)进入锥形辊筒5,即两侧圆台的上表面相对,圆柱槽的口径略大于辊轴3,使辊轴3卡接在锥形辊筒5中。锥形辊筒5可选用橡胶材质,摩擦力较强,传输板材6不会打滑,且具有弹性,便于安装辊轴3,安装好后两者连接较为紧致,不易于发生相对脱离。锥形辊筒5与辊轴3连接的位置处于轨道2的外侧,即锥形辊筒5整体伸出机
台1外。机台1远离双面上胶机的一端焊接有两块挡板8,挡板8为长条形的板状结构,其长度方向垂直于机台1的上表面,其宽度方向平行于机台1的上表面。机台1下靠近挡板8的位置放置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驱动链轮,同时在每根辊轴3上设置两个从动链轮,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均可使用胀紧套固定在不同的轴上,驱动链轮与距离最近的从动链轮通过与两者啮合的链条连接,每根辊轴3上的两个从动链轮分别通过链条与相邻的两根辊轴3上的其中一个从动链轮连接,即辊轴3通过链轮与链条两两互联,形成一个完整的传动体系;本方案中记载的电机、链轮和链条仅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属于常见的控制方式,具体使用时也可通过其他现有的控制方式来控制辊轴3转动,在此不多赘述。
24.机台1的轨道2两侧还设有水槽7,水槽7分别与两边轨道2的外侧固定连接,正好位于锥形辊筒5下方,水槽7底部到机台1上表面的距离大于水槽7底部到锥形辊筒5的距离,本实施例中水槽7底部到机台1上表面的距离为水槽7底部到锥形辊筒5距离的3倍,即锥形辊筒5工作时,不会碰到水槽7底部,且只需使水槽7中的水位达到容积的1/3~1/2时,即可使锥形辊筒5在转动过程中沾上水槽7中的水,从而使得板材6上的胶更加难以粘附在锥形辊筒5上,此时水槽7中的水不易被锥形辊筒5的转动影响导致溅射到外部。
25.本方案通过锥形辊筒5来运输板材6,通过辊轴3转动带动锥形辊筒5转动,从而将板材6从双面上胶机的出料口移动到机台1上,由于两侧的锥形辊筒5的锥面相轨道2内侧设置,锥面形成类似于凹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板材6向两侧位移。相比于现有技术使用的辊道传输带,本方案仅有板材6两侧的边缘位置会与锥形辊筒5的锥面接触,接触面积小,极大的降低了板材6留有无胶白印的几率;且由于接触位置都在板材6两侧边缘,即使留下无胶白印,也能够在后续工艺中切边去除,不会浪费过多材料。
26.实施例二:
27.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如图4所示,还包括翻转架;如图5所示,翻转架放置在机台上,机台一侧轨道的下方还焊接有与轨道平行的横杆,横杆两端分别与两根竖直设置的棱柱连接,横杆上焊接有斜向支架,斜向支架与水槽的外侧壁焊接,翻转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转轴,翻转轴平行于轨道,翻转轴通过立式轴承座与机台铰接;翻转架还包括两根抬杆11,抬杆11沿辊轴长度方向设置,两根抬杆11的下方均设有用来推动抬杆绕翻转轴转动的伸缩杆,伸缩杆与抬杆11铰接;翻转架在机台上未翻转时,其俯视图类似于将图4平移到图3上,使远离双面上胶机的抬杆11位于挡板和最靠近挡板的辊轴之间的效果,且靠近挡板的抬杆11的正下方放置有气缸,两侧的伸缩杆均通过输气管与气缸连接。本方案能够使翻转架向机台其中一侧翻转,例如:当机台按照图3所示方向放置,翻转架按照图4所示方向放置,此时翻转架可由右边向左边翻转,将板材从水平放置在机台上变更为竖直状态;利用传统的辊道传输时,由于机台必须距离双面上胶机较近,才能够使板材从双面上胶机中出来后直接落到机台上进行传输,工人搬离板材将受到设备位置的影响,不可能站在机台和双面上胶机之间,因此通常是采用吸吊机等搬运装置来搬运板材,但吸吊机等装置将使得板材在搬离机台后仍然是正面朝上,无法观察到板材背面的上胶情况,且出于安全考虑,在吸吊机吊运板材过程中工人也不可能站在板材下方观察板材背面,仍然需要工人手动翻转板材才能检查板材底面是否上胶均匀,极为不便;而本方案采用翻转架将板材翻转到机台的一侧,使得工人能够在搬运板材的同时直接检查板材背面的上胶情况,不需要工人用额外的精力去翻转板材并检查板材底面上胶情况,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
整体加工效率。翻转架包括倾斜段9,所述倾斜段9位于远离翻转轴的一端。本方案能够使翻转架在一开始就处于倾斜状态,靠近倾斜段9的一侧被抬高,靠近翻转轴的一端则较低,减小板材与翻转架的接触面积,不会导致板材下表面涂的胶粘附在翻转架上。翻转架包括钩槽10,所述钩槽10位于靠近翻转轴的一端。当翻转时,板材将朝翻转轴的位置倾斜下滑,在此设置钩槽10能够防止翻转过快导致板材直接从翻转架上脱落,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辊轴等距分布。本方案能够使板材传输的速度较为均匀,传输更加顺畅,不会出现传输速度不均导致出现忽然加速或减速。
2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