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池转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4789发布日期:2022-12-24 03:3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电池转运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储能电池转运箱。


背景技术:

2.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而储能电池主要是指使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和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蓄能源用的电池,在对电池进行运输的时候需要用到转运箱,现有的转运箱不具备自动控温的功能,当装置内腔温度过高,电池容易膨胀,导致后续无法使用,大大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电池转运箱,具备自动控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转运箱不具备自动控温的功能,当装置内腔温度过高,电池容易膨胀,导致后续无法使用,大大降低了电池使用寿命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能电池转运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运箱本体,所述转运箱本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内腔放置有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放置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转运箱本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底部连通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腔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的内腔设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制冷箱的底部连通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风头。
5.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四周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
6.优选的,所述转运箱本体左侧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握杆。
7.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位于制冷箱的内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为位于制冷箱的外部。
8.优选的,所述风机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且限位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承载板的顶部。
9.优选的,所述转运箱本体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与外部终端无线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转运箱本体右侧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口,且散热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第一管道、过滤网、第三管道、第二管道、半导体制冷片、
第四管道和排风头的设置,配合温度传感器进行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转运箱不具备自动控温的功能,当装置内腔温度过高,电池容易膨胀,导致后续无法使用,大大降低了电池使用寿命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配合外部终端进行使用,可以实时掌握转运箱本体内腔的温度,方便使用者及时进行处理,通过防尘网的设置,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转运箱本体的内腔,大大提高了转运箱本体内腔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运箱本体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置盒俯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剖视图。
18.图中:1、底板;2、转运箱本体;3、箱体;4、放置盒;5、电池本体;6、夹板;7、弹簧;8、连接板;9、握把;10、壳体;11、承载板;12、风机;13、第一管道;14、过滤箱;15、过滤网;16、第二管道;17、第三管道;18、制冷箱;19、半导体制冷片;20、第四管道;21、排风头。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1.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
23.本实用新型的底板1;转运箱本体2;箱体3;放置盒4;电池本体5;夹板6;弹簧7;连接板8;握把9;壳体10;承载板11;风机12;第一管道13;过滤箱14;过滤网15;第二管道16;第三管道17;制冷箱18;半导体制冷片19;第四管道20;排风头2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
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试验方法获知。
24.请参阅图1-4,一种储能电池转运箱,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运箱本体2,转运箱本体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3,箱体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放置盒4,放置盒4的内腔放置有电池本体5,电池本体5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夹板6,夹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7,放置盒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9,转运箱本体2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10,壳体10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承载板11,承载板11的顶部设有风机12,风机1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13,第一管道13的底部连通有过滤箱14,过滤箱14的内腔设有过滤网15,过滤箱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16,风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管道17,第三管道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制冷箱18,制冷箱18的内腔设有半导体制冷片19,制冷箱18的底部连通有第四管道20,第四管道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风头21。
25.底板1底部的四周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
26.转运箱本体2左侧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握杆。
27.半导体制冷片19的制冷端位于制冷箱18的内腔,半导体制冷片19的制热端为位于制冷箱18的外部。
28.风机1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架,且限位架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承载板11的顶部。
29.转运箱本体2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与外部终端无线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配合外部终端进行使用,可以实时掌握转运箱本体2内腔的温度,方便使用者及时进行处理。
30.转运箱本体2右侧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口,且散热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尘网,通过防尘网的设置,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转运箱本体2的内腔,大大提高了转运箱本体2内腔的洁净度。
31.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将电池本体5依次放置在放置盒4的内腔并通过夹板6配合弹簧7进行使用对电池本体5进行限位,其次在运输的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对转运箱本体2内腔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输送至外部终端,使用者通过外部终端进行查看,当转运箱本体2内腔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使用者通过外部终端启动风机12和半导体制冷片19,然后风机12通过第一管道13吸入空气,空气通过第二管道16输送至过滤箱14的内腔并通过过滤网15对空气中的水分和灰尘进行过滤,过滤结束后,空气通过第一管道13输送至第三管道17的内腔,通过第三管道17将空气输送至制冷箱18的内腔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19对空气进行制冷,制冷后的空气通过第四管道20输送至排风头21的内腔,通过排风头21输出,达到对转运箱本体2内腔的温度进行快速降温的目的,最后当转运箱本体2内腔的温度恢复设定值时,使用者通过外部终端关闭半导体制冷片19和风机12即可。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