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装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25610发布日期:2022-11-25 20:3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装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顶装车,具体涉及一种用于s或l型炮的顶装车。


背景技术:

2.顶装车是一种用于对作战飞机进行挂装与卸载装备的地面保障设备。采用手动方式的顶装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工作可靠和适合低位挂操作等特点,因而备受人们的关注。但是,现有的手动式顶装车在结构设计上仍然较为复杂,所需的操作人员多,作业效率低,操作稳定性较差。并且现有手动式顶装车多用于航弹的拆装,用于s或l型航炮则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工作可靠的可用于s或l型炮的顶装车。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顶装车,包括车体和行走轮,所述车体顶部靠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摇杆型千斤顶,摇杆型千斤顶的底座固定在车体上,摇杆型千斤顶的顶部设有升降卡座,升降卡座上设有与所载炮体对应部位形状相应的卡槽,车体的一端设有吊臂,吊臂的底部固定在车体的一侧,吊臂的顶部伸向车体的内侧,吊臂上设有手动绞盘,手动绞盘的吊索沿吊臂顶部垂向所载炮体的位置,吊索的端部设有吊钩。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成本低、工作可靠和适合低位挂载操作的优点,可用于辅助s或l型炮从炮塔上的拆装,并完成从停机坪到库房之间的短距离安全转运过程。车体矮小,占用间少,便于车载携带,使用灵活方便。手摇千斤顶的升降平稳顺畅,在航炮的拆装过程中使用非常理想方便。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7.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8.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9.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
10.图5为本实用新型吊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如图1至5所示,一种顶装车,包括车体1和行走轮2,所述车体1顶部靠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摇杆型千斤顶3,摇杆型千斤顶3的底座固定在车体1上,摇杆型千斤顶3的顶部设有升降卡座4,升降卡座4上设有与所载炮体对应部位形状相应的卡槽,车体的一端设有吊臂5,吊臂5的底部固定在车体1的一侧,吊臂5的顶部伸向车体1的内侧,吊臂5上设有手动绞盘6,手动绞盘6的吊索7沿吊臂5顶部垂向所载炮体的位置,吊索7的端部设有吊钩
8。
12.所述吊臂5可拆卸地连接在车体1上。
13.所述吊臂5的底部设有一板状的固定部,固定部上设有若干个葫芦孔9,所述车体1的端部设有若干个与葫芦孔9相应配合的固定螺栓10,吊臂5通过葫芦孔9与固定螺栓10配合固定在车体1上。通过葫芦孔可以将吊臂快速定位在车体上,旋紧螺栓就可以完成吊臂的固定,拆装方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14.所述葫芦孔9为三个,呈三角形设置。
15.所述车体1上还设有一个固定卡座11,固定卡座11上设有与所载炮体对应部位形状相应的卡槽,固定卡座11设在两个摇杆型千斤顶3之间。
16.所述固定卡座11与车体1为可拆卸连接。
17.所述摇杆型千斤顶3与车体1为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顶装车,包括车体(1)和行走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顶部靠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摇杆型千斤顶(3),摇杆型千斤顶(3)的底座固定在车体(1)上,摇杆型千斤顶(3)的顶部设有升降卡座(4),升降卡座(4)上设有与所载炮体对应部位形状相应的卡槽,车体的一端设有吊臂(5),吊臂(5)的底部固定在车体(1)的一侧,吊臂(5)的顶部伸向车体(1)的内侧,吊臂(5)上设有手动绞盘(6),手动绞盘(6)的吊索(7)沿吊臂(5)顶部垂向所载炮体的位置,吊索(7)的端部设有吊钩(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5)可拆卸地连接在车体(1)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5)的底部设有一板状的固定部,固定部上设有若干个葫芦孔(9),所述车体(1)的端部设有若干个与葫芦孔(9)相应配合的固定螺栓(10),吊臂(5)通过葫芦孔(9)与固定螺栓(10)配合固定在车体(1)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孔(9)为三个,呈三角形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还设有一个固定卡座(11),固定卡座(11)上设有与所载炮体对应部位形状相应的卡槽,固定卡座(11)设在两个摇杆型千斤顶(3)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座(11)与车体(1)为可拆卸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型千斤顶(3)与车体(1)为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顶装车,包括车体(1)和行走轮(2),所述车体(1)顶部靠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摇杆型千斤顶(3),摇杆型千斤顶(3)的底座固定在车体(1)上,摇杆型千斤顶(3)的顶部设有升降卡座(4),升降卡座(4)上设有与所载炮体对应部位形状相应的卡槽,车体的一端设有吊臂(5),吊臂(5)的底部固定在车体(1)的一侧,吊臂(5)的顶部伸向车体(1)的内侧,吊臂(5)上设有手动绞盘(6),手动绞盘(6)的吊索(7)沿吊臂(5)顶部垂向所载炮体的位置,吊索(7)的端部设有吊钩(8)。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成本低、工作可靠和适合低位挂载操作的优点。靠和适合低位挂载操作的优点。靠和适合低位挂载操作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 孙广 王志新 叶永林 张大峰 孟杰 唐敏 王琳 曲洪东 董义 贾鹏展 邢万里 赵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牡丹江红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2/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